【周末赏文】海昏侯墓主:汉武帝之孙刘贺 遗骸腰部见玉印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6-03-07 05:15:05 / 个人分类:江西地域文化

【新京报快讯】 “家财万贯”的江西南昌海昏侯墓主人身份最终揭晓,确认为西汉第一代海昏侯刘贺。2016年3月2日上午9时,首博礼仪大堂内举办了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新闻发布会,江西省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考古证实,墎墩山墓园主墓墓主人即为西汉第一代海昏侯刘贺。

该负责人介绍,内棺尚存墓主人遗骸痕迹,遗骸腰部位置见“刘贺”名字的玉印一枚,遗骸下有包金的丝缕琉璃席,席上有整齐排列的多组金饼。居室化的椁室,设计严密、结构复杂、功能清晰明确,对于研究西汉列侯等级葬制具有重大价值。

公开资料显示,刘贺为汉武帝刘彻之孙,是西汉第九位皇帝,汉昭帝驾崩后继位。登基仅27天便因荒淫无道、不听劝谏遭废黜,史称汉废帝。

    海昏侯墓考古遗址拟建博物

今早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发布后,专家表示其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具有重大研究和展示价值。

据了解,江西省相关部门正筹建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研究机构,高标准编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紫金城城址和铁河古墓群保护规划》、《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规划》,抓紧建设遗址博物馆,积极推进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促进遗址建设与江西省旅游发展相融合,打造国家5A景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延伸阅读】:海昏侯墓出土3倍马王堆文物 数次躲过盗墓

在不少行内人士看来,海昏侯墓的意义远不止于引人关注的大量黄金。成套出土的编钟、编磬、琴、瑟、排箫、伎乐俑;3000多枚竹简、木牍、大量有文字的漆笥、耳杯;五铢钱10余吨近200万枚;青铜雁鱼灯、青铜火锅、镶嵌玛瑙和绿松石的青铜镜;罕见的麟趾金、马蹄金、金饼等212枚金器;长江以南地区首次出土的真车马陪葬坑内出土实用高等级马车5辆,马匹20匹,用金银装饰的精美铜车马器3000余件;最早的孔子画像等各种文物总量达上万件,数量是长沙马王堆墓3倍以上。围绕着这座西汉侯墓,专家们可以说出十几个“最”来彰显海昏侯墓的重要性。

存完好的海昏侯墓曾多次被盗墓者骚扰,除了今人打下的盗洞外,主墓室西北角的一个盗洞和一盏五代时期的灯具说明一千多年前已经有人造访此地。历经2000多年,海昏侯墓保存如此完好,考古队领队杨军用三个“幸运”来解释。

海昏侯墓出土3倍马王堆文物 数次躲过盗墓

海昏,鄱阳湖之西。这个今人并不熟悉的地名因为一座穿越2000年的西汉侯墓石破天惊。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位于南昌城东北角,从2011年意外现身,到2015年11月14日主椁室考古发掘正式启动。陆续出土的1万多件文物逐步奠定了这座西汉列侯墓园的历史地位。

按发掘预案,墓主人的主棺椁于2015年12月底正式开启,这座传奇汉墓主人到底是谁将最终揭晓。

沉寂千年的王陵侯墓因意外破土而出,尘封于地下的秘密正在用意想不到的方式改变一个村,改变一座城。(文、图/广州日报记者胡亚平)          

海昏侯墓出土3倍马王堆文物 数次躲过盗墓

初冬,南昌城西、赣江河东的滕王阁上,游人疏疏落落,而在滕王阁南面不足1公里处的江西省博物馆馆,近日却迎来了新馆建成16年来少有的喧哗,一场跨越2000年的石破天惊彻底打破了曾经的静寂。

倾城 8万人争相览宝  12月4日,江西省博物馆外,从早上9时起,前来参观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成果展的人们陆续在展馆门口聚集。自11月17日开展以来,这个历时一个月的特展吸引了前所未有的人流涌向这间过去并不太热门的博物馆。“开展以来,每天参观人流都在5000人以上,截至12月4日,参观人数已经突破8万人,盛况空前!” 江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徐长青说。在不少行内人士看来,海昏侯墓的意义远不止于引人关注的大量黄金。成套出土的编钟、编磬、琴、瑟、排箫、伎乐俑;3000多枚竹简、木牍、大量有文字的漆笥、耳杯;五铢钱10余吨近200万枚;青铜雁鱼灯、青铜火锅、镶嵌玛瑙和绿松石的青铜镜;罕见的麟趾金、马蹄金、金饼等212枚金器;长江以南地区首次出土的真车马陪葬坑内出土实用高等级马车5辆,马匹20匹,用金银装饰的精美铜车马器3000余件;最早的孔子画像等各种文物总量达上万件,数量是长沙马王堆墓3倍以上。围绕着这座西汉侯墓,专家们可以说出十几个“最”来彰显海昏侯墓的重要性。

尽管2011年发现海昏侯墓的消息就已经传出,但真正将发掘推至高潮的是今年11月14日海昏侯墓主椁室的打开,这也是国内首次一边抢救式挖掘,一边将刚出土的文物立即挪进博物馆进行特展。盗洞   百坟山下藏大墓     与热闹的省博物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百里外正在进行考古挖掘的海昏侯墓遗址。遗址所在的墎墩山距离南昌50多公里,曾经高约10米的墎墩山已被“削平”,一座天蓝色半圆顶的临时大棚内就是海昏侯墓的主墓室。自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开始以来,考古队员在这里勘探了约100万平方米,发掘了1万平方米,每一方土的发掘都是在一锄一铲、一寸一厘地进行着,整个考古过程耗时近5年且远未结束。

4年前,几个鸡飞狗叫的夜晚彻底打破了这里的平静。2011年3月,一贯宁静的老裘村村民被通宵未停的狗叫声惊扰,清晨巡山,一个直径将近1米的大洞引起了村民的注意。裘德雨当时也跟随众人上山看热闹,据他回忆,被茅草覆盖的盗洞上圆下方,挖痕干净利落,深不见底,手法专业,“洞内还有用电锯锯断木板的痕迹,动静很大。”盗洞的出现立即引起了公安部门的高度重视。

当年3月23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军正在家中做饭,接到电话,当听说墎墩山出现盗洞时,杨军脑中立即想起了地方史料中曾记载:“第一代海昏侯刘贺墓在建昌县西北六十里昌邑城内,有大坟一所,小坟二百许,旧称百姥冢。”放下电话火速赶往现场的杨军看到如此巨大和专业的盗洞后,当即戴上安全帽、绑着安全绳潜下了这个后来测量深达14.8米的盗洞,“盗洞差不多有5层楼高,但沉到盗洞底部时,居然有浓郁香气扑鼻而来。”杨军当时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土包下有大家伙,需要向更高层的部门汇报!”没想到这个盗洞打开了一个如此规模的汉代大墓。

机缘  数次躲过盗墓者黑手       保存完好的海昏侯墓曾多次被盗墓者骚扰,除了今人打下的盗洞外,主墓室西北角的一个盗洞和一盏五代时期的灯具说明一千多年前已经有人造访此地。历经2000多年,海昏侯墓保存如此完好,考古队领队杨军用三个“幸运”来解释。

杨军所说的第一个幸运就是东晋时期、公元318年地处江西的豫章郡发生的一场大地震,使得墓室早年坍塌,导致盗墓者不得而入。

而第二个幸运在于,地震后100多年的南北朝刘宋时期,鄱阳湖水南侵,“整个墓穴内充满了水,盗墓贼无从下手,并制造了一种天然的绝氧环境,让墓室被水密封,文物与氧隔绝,腐蚀程度不高。”杨军说。

最后一个幸运就是2011年的那个盗洞,杨军回忆,他当时在现场发现,在海昏侯墓旁的侯夫人墓也有一个盗洞,且已被盗墓贼摸空,因为这座墓封土上植被比较茂密,显得封土包大一些,因此被盗墓贼误以为是侯墓。再盗海昏侯墓时,盗洞打穿了7层封土、木板中的5层,还有一两层便可触及主棺就被村民发现报警了。

盗墓者还输在运气上,按理说,海昏侯墓上发现的盗洞下手十分精准,盗洞就打在主墓室的正上方,起初杨军也以为盗洞打在主棺的正上方,因为汉墓的主棺多位于椁室正中心,没想到主墓室打开后才发现,西汉海昏侯的主椁室不是一个大单间,而是一间由两竖一横3层椁板隔离成六个单元,大约70平方米大,主棺则位于主椁室的东北处。

2011年,盗墓者锯开了顶椁板,还沿着两个单元椁板的交接处一直锯到了底椁板,却没有挖到并带走任何东西。

惊世   未来拟建“世遗”博物馆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专家组组长、中国秦汉考古学会会长信立祥说,海昏侯墓从发掘之初就已设定了最高标准,具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基本条件,国家文物局要求以世界遗产的标准开展发掘保护工作。

记者进入考古现场探访看见,主墓室是考古发掘的主战场,周边8个墓葬,除侯夫人墓被盗掘外,均保存完好,主墓室分上下两层,上层搭建了一圈悬空的回廊,方便参观者直击考古发掘现场,而下层则是主墓室发掘重地。

记者到访当日,一枚刻有“大刘印信”的玉印刚刚出土,杨军十分兴奋地把玉印从下层墓室取出。杨军所带领的考古团队过去5年就住在距离主墓园不远的村子里,夜以继日进行抢救式考古发掘,“对于我们来说,能在考古生涯中碰上这样的大墓,是非常幸运的事情。”杨军说。

专家组副组长、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原副院长张仲立今年初抵达考古发掘现场就被一万多件文物所震撼,“海昏侯墓出土的铁编磬是我考古这么多年来第一次见到,这在全国应是首例!”

除了这些,海昏侯墓还是目前我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是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发现的唯一一座带有真车马陪葬坑的墓葬;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并出土了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孔子画像。

针对海昏侯墓及其归属的“紫禁城城址和铁河古墓群”,南昌已经开始准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计划建立一座国家考古遗址博物馆。

探秘   纯净水为文物“保鲜”      距离主墓园500米外还有一座“文物保护工作站”,这座今年初建成的工作站在国内同类工作站中处于顶级水平,配有低压氧舱设备,是世界上首次将该设备用于考古项目。

江西省考古研究所中科院大学科技考古博士后、海昏侯墓文保组组长管理告诉记者,这种低压氧舱主要是针对有机质的保护,尤其是棺木中的尸骸以及纺织品。

除了特殊的低压氧舱,工作站内到处都堆满了桶装纯净水,正在现场为漆器进行保湿处理的夏博士告诉记者,由于文物出土前都是浸泡在水里,尤其是漆器,出土后进行保湿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因此,保护站到处是塑料储物盒,里面装着泡在纯净水里的各种文物,而对于大件的漆器,文物保护人员则用砖块搭成临时的蓄水池,铺上聚乙烯薄膜,将出土的漆器放入后,倒上纯净水进行保鲜、保湿。

在工作站的竹简修复室内,上百个塑料盒内是已经剥离下来的竹简,荆州文物保护中心考古人员吴昊告诉记者,“受地下环境作用和微生物侵蚀,这批简牍表面粗糙,内部结构疏松,出土后颜色加深,无法辨认识别,简牍分离的过程极为艰难,完全靠人工才能完成。”

管理博士后告诉记者,目前送来修复的竹简超过3000件,漆木器超过2200件,已成功剥离1000枚简牍,预计两个月后能完成全部简牍的剥离工作。


TAG: 汉武帝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梅联华

梅联华

南昌市民俗博物馆馆长,研究馆员 ( 南昌大学教授 )。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中国民俗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学会理事、江西省民俗与文化遗产学会副会长、江西省社会学会副会长、江西省民俗社会学研究会会长、南昌市第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届人大代表、南昌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委员、南昌市西湖区第九届政协委员,南昌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南昌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南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江西省文化艺术学科带头人、江西省文化名家、全国优秀社科普及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日历

« 2024-03-29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265255
  • 日志数: 575
  • 图片数: 9
  • 文件数: 7
  • 书签数: 4
  • 建立时间: 2008-12-28
  • 更新时间: 2018-11-26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