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时代的彩色记忆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4-06-26 22:34:28 / 个人分类:看图说话


 

撰文:邓启耀    图片:仝冰雪藏品

 

近日,摄影收藏家仝冰雪先生在北京潘家园淘到一批手工上色的少数民族肖像,照片的凸纹托底纸上用繁体字印有“公私合营艳芳照相昆明市正义路二二六号”或“公私合营子雄艺术人像昆明市正义路二零八号”,标注了拍摄者为艳芳照相馆和子雄照相馆。照相馆是中国摄影史上最与时俱进的文化产业,摄影术发明不到十年,香港、广州等地就已经有了照相馆。后来,连迷信照相会“摄魂”的内陆和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也都雨后春笋般冒出许多照相馆,这说明中国人骨子里还是为时尚不怕丢魂的。至于照相馆馆址正义路,老昆明人都记得一条老街。这条栽满法国梧桐树的老街商铺林立,由南向北缓坡上行,坡头即省府五华山,算是昆明的政治、经济和时尚的中心地带了。省府正门附近有多家照相馆,如艳芳照相馆、子雄照相馆、国际照相馆等(1956年公私合营时昆明老相馆登记在册的就有43家)。其中,艳芳照相馆1930广东人黄恪存与人合资开办在照相机没有普及到一般人的时候,人们的家庭相册里,标记有这些照相馆字号的留影不在少数;学校照毕业相、各种机构留集体合影,甚至领导开大会,士兵赴前线之前,都会请照相馆的师傅来拍一张。

眼前这些照片的被拍摄者是少数民族男女青年,大都戴有“云南民族学院”校徽。他们穿着具有族群特征的服装,有的摆弄着民族乐器之类特色道具,在布置好的灯光和背景中做出特定的姿势和表情。照片下分别有手写的“阿昌族”、“阿细族”、“本人族”、“傣族”、“哈尼族”、“佧瓦族”、“拉祜族”、“傜族”、“僮族”等字样。但中国确定的56个民族中,以上标注的“族”有些似乎不在其列。这就涉及照片的时代背景或拍摄时间问题。

这些照片没有标示拍摄时间,只能根据仅有的图文信息进行推断。在照片下手写的族称说明中,“傣”字使用的是不规范简化字,“傜”、“僮”、“佧瓦”为瑶、壮、佤的旧称,“阿细族”实为彝族的一个支系,“本人族”则和“克木人”、“苦聪人”一样,很长时间都未确定族属(在缅甸有此族称)。历史上边疆地区民族称谓复杂,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仅云南省登记260多个民族为了进行民族识别,云南在1954至1964年期间开展了大规模的调查工作,最后归并为22个,同时识别了大小人们共同体68个看这些照片,关于少数民族族属称谓尚未确定,简化字亦不规范,所以,其拍摄时间大致在公私合营(1956年)之后,《汉字简化方案》1956公布)标准化期间,民族识别确定之前,即1956—1964年稍靠前的阶段

关于照片的工艺特色,比较明显的一是摆拍,二是手工修片和上色。摆拍是照相馆摄影的基本手法。据艳芳照相馆创建人黄恪存的女儿回忆,开办初期,只能靠自然光拍摄,天气不好就拍不成。后来影楼上设日光场,有绘制的布景,晚上也可以拍了。他们在玻璃橱窗里展示婚纱,打广告说请的是香港摄影师,牌匾也用英文“VIEW FONG STUDIO”镶在门框上,十分洋派。手工给黑白照片上色据说是从“艳芳”开始,是广东人把艺术人像的概念带到了昆明所谓“艺术人像”,就是美化加工较多的人像。除了前期摆拍时注意用光,后期还得经过暗房洗扩修底片修像上色多道程序修底片修像主要是弱化瑕疵,如同现在的婚纱照,通过增白、填毛孔修眉眼,去掉一些骨感和皮肤的细节,使人物面孔平滑圆润。比如“佧瓦族”和“本人族”,本属南亚人种,皮肤黝黑,增白后族群体质特征被消褪了。上色是“艺术化”最惹眼的技艺,即在照片上用专用水彩涂上颜色,黑白变成彩照。为了让人物神采奕奕,红光焕发,不分男女一律抹红腮帮,涂红嘴唇。经此“艺术化”之后的少数民族肖像,张张具有了月份牌或《良友》封面美人照的风格,社会和个人皆大欢喜。

    现在,这些老字号的照相馆及其修片上色工艺,在彩色胶卷特别是数码相机和电脑修片技术冲击下,自身也大多成为了记忆。幸存者,或随流时尚的迷彩,或复归古典的黑白,更多的,已无影无像,了无踪迹。幸好他们都留下了影像,让人记起那个时代一些温馨的视觉故事。


分享到:
相关阅读:

TAG: 黑白

南池子 引用 删除 南池子   /   2014-06-28 18:22:10
5
Silver的小屋 引用 删除 silver   /   2014-06-28 18:09:02
5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