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关陇地区 文化的关陇地区 民俗的关陇地区 神秘的关陇地区 传统的关陇地区 原生态的关陇地区 欢迎来神秘的六盘山地区采风! 地址:1、http://blog.sina.com.cn/u/1257792720 ; 2、http://blog.stnn.cc/jnwzs/Efp_Blog.aspx ; 3、http://www.zhuaker.com/?uid-5186 ; 4、http://cq.netsh.com/eden/bbs/746877/

陇东时令节日文化考察报告 (平凉市部分)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4-07-03 10:12:11 / 个人分类:田野作业

陇东时令节日文化考察报告

(平凉市部分)

 

甘肃    王知三

 

前言

从2012年6月19日至7月6日,在平凉市委宣传部的支持下,笔者对平凉市所辖的灵台、泾川、崆峒、崇信、华亭、庄浪、静宁等县区进行了为期半月的考察。对七个县(区)的人类文化遗存地、时令节日主要的活动场所,诸如古城堡、集市、寺庙、庙会、古民居、村落、作坊和博物馆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对时令节日的发生地的群众进行访问,考察活动进行的比较顺利,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获得考察图片资料2000多幅;录音资料11小时;文献资料30万字;地放文化资料50万字。

考察中,通过对当地时令节日文化原生态的事象观察和当地文化工作者座谈,使考察者对陇东时令节日文化有了一个系统的、全新的认知,解决了《陇东时令节日文化研究》撰写时的资料匮缺问题。

 

一、“陇东时令节日”的地域界定

陇东,古地域名。广义指陇山以东的甘肃地区,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地带,大致指陕北地以西、六盘山以东的广袤区域。

六盘山以东的陇东包括甘肃庆阳市、平凉市;陕西宝鸡市、宁夏固原市所辖的地区。庆阳市所环县华池庆城镇原宁县正宁合水县七县和西峰区;平凉市所辖的泾川灵台崇信华亭庄浪宁六县和崆峒一区;宝鸡市所辖金台区、渭滨区、陈仓区两区凤翔、岐山、扶风、眉县、陇县、千阳麟游等县;固原市所辖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

这是行政区划意义上的“陇东”。这个地区的总面积大约有70712平方公里,其中庆阳市27119平方公里;平凉市11000平方公里;宝鸡市18172平方公里;固原市14421平方公里。

从地理区划来说,严格意义上的“陇东”,是指六盘山以东的宁夏固原市的原州区、彭阳、泾源两县一区;甘肃平凉市的崆峒区、泾川、崇信、灵台、华亭四县一区;庆阳市西峰区、环县华池庆城镇原宁县正宁合水县七县一区;陕西宝鸡市以北接近关山山脉的陇县、千阳、凤翔岐山、扶风、麟游、陈仓六县一区,还有陕西咸阳市的长武、彬县、永寿等县的一大片地域。

这一块黄土板块,从太阳系起源与弥漫物质的神秘世界走来,从远古的神话世界走来,从浩瀚的历史烟尘中走来,尽管斗转星移,天荒地老,历史在变迁,地表在变化,人口在变迁,辖属吏治在更迭,但是,它的地域面积并没有多大的变化和更迭。

因之,课题以“陇东”冠名,考察、研究时令节日文化,是很有地域意义和学术价值的。打破地域辖属,进行一种民俗文化事象的研究,应该说是学术领域提倡的一件好事。我们关陇民俗研究会就一直倡导这种跨地域的民俗学科的发掘和研究。我们研究会所称的“关陇民俗文化圈”,就包括了六盘山以东这些县区的广大地域。

历史上,这些县区,大都属于《尚书》中的“禹贡”篇所说的“雍州”之地。《禹贡》是我国最早一部科学价值很高的地理著作。古人用自然分区方法,记述战国时我国的地理情况,把全国分为九州。“雍州”作为古州名,辖境相当今陕西中部、甘肃东南部、宁夏南部及青海黄河以南的一部。

《禹贡》以地理为径,分当时天下为九州,这是撰著者理想中的政治区划。此外兼载山脉、河流、土壤、田地、物产、道路,以及各地的部落,论列详。《禹贡》全书1193字,以自然地理实体(山脉、河流等)为标志,将全国划分为9个区(即“九州”),并对每区()的疆域、山脉、河流、植被、土壤、物产、贡赋、少数民族、交通等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作了简要的描述。全书分5部分:一是“九州”。叙述上古时期洪水横流,不辨区域,大禹治水以后则划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并扼要地描述了各州的地理概况。二是“导山”。分九州山脉为四列,叙述主要山脉的名称,分布特点及治理情形,并说明导山的目的是为了治水。三是“导水”。叙述9条主要河流和水系的名称、源流、分布特征,以及疏导的情形。四是“水功”。总括九州水土经过治理以后,河川皆与四海相通,再无壅塞溃决之患。五是“五服”。叙述在国力所及范围,以京都为中心,由近及远,分为甸、侯、绥、要、荒五服。从此,九州安定。

《禹贡》中所谈到的中国当时的地理疆土主要包括长江中下游,黄河中下游以及这两条河流之间的平原和山东半岛,西面达到渭水和汉水的上游,包括山西和陕西的中南部。  

陇东,就属于黄河中下游渭水上游的”地。

搞清楚了“陇东”区域,就对这个地区的历史文化就有了一个明确的界定。

 

二、“陇东时令节日”发生地的历史阐述

考察“陇东时令节日文化”,一定要了解“陇东”地域范围之内历史变迁的概况,用准确的地域观点对这一地区历史所属,进行正确的阐述。

什么是历史?历史就是人类的生活并为其名物的文化。因为人类的生活并为其名物的文化,是进步的、发展的、常常变动的,所以换一句话说,历史就是社会的变革。这样说来,把人类生活整个的纵着去看,便是历史;横看去看,便是社会。历史与社会,同其内容,同其实质,只是观察的方面不同罢了。(《李大钊史学论集》197——199页简而言之,历史就是人类生活的变迁,是人类生活的传演

要了解陇东的历史,首先要熟悉和了解以下鬼方、北地、安定、雍地古地名与“陇东”的关系。

鬼方鬼方,古代的小国,位於今陕西西北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西部,古代中国北方游牧族之一。《易卦·爻辞》上说:“高宗(武丁)伐鬼方,三年克之。”鬼方常与昆戎、洛泉、昆夷、绲夷、串夷等混用。在商朝有许多小国都称“”,例如:土方、吕方、苦方、龙方、马方、蜀方、盂方等。在先秦时期的文献,如《易经》《诗经》《竹书纪年》等书中,多次提到殷、周统治者曾与“鬼方”发生争战。 

鬼方究竟在哪里?长期来虽有不同看法,但大体说来,汉、唐时期的学者,如孔安国、杨雄、班固、应韦昭、虞翻、范哗、宋衷、干宝孔颖达颜师古等人,在他们的有关经、史注释或著述中,大都把鬼方解释为远方、北方国,或者直接就说是西羌

有关鬼方的记载最早见于甲骨文、金文。“”字有“”(音鬼)“”(音鬼)等多种异体形式。

有关鬼方的文献记载是很多的,如《周易·未济》中说:“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如果说以殷商的中兴之主用三年时间征伐鬼方,而未能完全将其击败或消灭,这足以说明当时鬼方的力量是相当强大的。 
    按照甲骨文的记载,鬼方被武丁打败了,败亡的鬼方是远遁、隐匿抑或迁徙,史书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总不外乎这几种情况。但可以肯定的是,至迟到商代末年,鬼方已经进入中原。 
    武王克商以后,原属商朝统治的鬼方便从属于周。鬼方人不断被内迁至中原。周成王分封给晋国的始封者唐叔虞之怀姓九宗,史学界一般都认为就是鬼方之隗姓,到周平王东迁,它已经和其他周朝的诸侯一样同列、同朝了,并且逐步与华夏族融合到了一起。

中国境内大漠南北的草原地带(包括陇东的广大地域),是我国历史上北方各个游牧民族活动的大舞台。从考古遗物证明,远在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居民了。根据文物资料和文献记载,在战国(公元前五至三世纪)以前,这里曾先后出现过被称为“荤粥”,(音勋育)“鬼方”(猃狁”(音险允)“戎、狄”的氏族或部落。这些氏族或部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与中原华夏各族,都有密切的联系。

《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曾北逐荤粥。(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夏后氏即大禹,但现在却认为匈奴在夏朝时称荤粥,商朝时称鬼方,周朝时称猃狁、獯鬻,战国后才称匈奴。有人因《史记·五帝本纪》中有“黄帝北逐荤粥”的记载而否定夏后说。)黄帝是中国原始氏族社会时期的传说人物。年代约在公元前六千年左右。这个记载反映了北方游牧民族在遥远的古代就与中原华夏各族接触的事实。

到了夏代,荤粥与夏族为邻,并有密切交往。鬼方为殷商(公元前十六至十一世纪)的强敌,殷王武丁时曾和它进行过三年的长期战争,才把它打败。

那个时期,这些民族已经就在这个地区共同创造着陇东的时令节日文化。

雍地秦汉时期囊括了今日宝鸡地区的大部分地区。据《禹贡》载,天下分九州时宝鸡即雍州之地。秦人受封立国的初期,即春秋早期,先后在雍地的千(今日陇县东南边家庄一带)、千渭之会(今市东郊戴家湾村一带)、平阳(今宝鸡县东杨家沟一带)、雍(今日凤翔南)地建都达383年之久。如果加上周孝王召使非子在千渭之间(今宝鸡县贾村塬,古称西平塬)为周王室养马的时间,则秦人在宝鸡的历史足迹至少有409年。《史记·秦本纪》虽然记载秦人早期的历史极为简单,而且语焉不详,但仅此,涉及到的重要事件都发生在雍地。《史记·封禅书·孝武帝》等史料中多次提及“唯雍四畤,上帝为尊”,则更进一步揭示了秦汉时期雍地的特殊地位,表明雍地是秦人在西方的崇神思想中心,使雍地与秦人在东方的神祗中心——山东泰山并举成为秦文化中两颗灿烂的明珠。

北地:古郡名。秦置。治所在义渠(今甘肃庆阳西南)。西汉移治马岭(今甘肃庆阳西北)。东汉移治富平(今宁夏吴忠西南)。

鹑觚:秦始皇二十七年 (前220),使太子扶苏丛蒙恬筑长城,见此地(今陕西长武东北)原高水浅,欲筑城,遂以觚爵奠祭,乃有鹑鸟飞升觚上,以为灵异,因以名县。西魏大统年间移治今灵台县邵寨乡。唐天宝元年(742)改名灵台,移治今县城。

安定:西汉元鼎三年(前114),分北地郡置安定郡,治高平(今宁夏固原)。东汉移治临径(今镇原东南),东晋又移治安定(今泾川北),隋开皇初废。大业及唐天宝时曾改泾州为安定郡,至德初入保定郡。    

“豳”,古都邑名,在今陕西彬县一带如:豳州(州名)西魏时设置,隋废,唐仍为州,开元间改称邠州。即现陕西省邠县

    以上这几个与陇东历史有关的地名,在关陇地区时令节日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几千年来,陇东地域辖属变来变去,可是,这样一块时令节日文化资源丰富的地方一直“蹲守”在这里,不断地叠加着它的历史厚度和时令节日文化的内容。

      陇东在夏、商时称鬼方,为周先祖公刘邑地。西周时称北豳。春秋战国为戎狄之地,曾属义渠戎国。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秦灭义渠戎国,置北地郡,沿至汉、晋。南北朝西魏时改置朔州,辖彭阳(今西峰区境内)、阳周(今正宁县境内)、豳州赵舆郡、定安县、襄乐郡、襄乐县、独乐县(同属今宁县境内),北周时废弃。

陇东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远在20万年以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

距今泾川县城8公里处的大岭上有60万年前的中更新时代的人类遗弃的生产生活工具,大尖状器、刮削器、石核、石片、砍砸器。 

大岭上遗址共发现石制品41件,其中典型的石器8件,有尖状器、砍砸器、刮削器和一器多用的大尖状器。总体上类型单调,制作粗糙,无规律可循,呈现出明显的原始性。遗址地层断面出露明显,古土壤条带清楚。石器存于第二层和第五层。据测定,第五层古土壤条带地层时代约与蓝田公王岭地层相当,即距今约115万年——65万年,地质时代属中更新世早期。迄今为止,系甘肃境内惟一的一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第二层约与北京猿人时代相近,距今约70万年——23万年,地质时代属更新世中期。

60万年前泾川乃至真个陇东人类活动已经很频繁,原始人他们会砍、会砸、会击、会钻、会刮削,这已经是熟食时代了,砍木头与砍骨头,猎取后生火,为了熟食美味而阶段性定居

    定居时代的开始,人类获得猎物,开始狂欢,开始“庆典”,这就是狩猎节日的开始,也是人类节日的开端。

  陇东神话时代和纪年历史开端,伏羲和周公这两位历史人物与时令节日文化有着一定的联系

神话传说,伏羲创造了日月星辰,伏羲的八卦分清了阴阳。

伏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神话,中国最早的史籍记载了几千年,民间口头传了几千年。是因为伏羲是我们的文明根之所在。以伏羲时代为标志,中华民族从蒙昧跨入了文明的门槛。伏羲画八卦、结网罟、取火种、兴嫁娶、造书契、创乐器,一系列的发明创造,犹如永不熄灭的明灯,照亮了陇东乃至中国几千年的历史。 

伏羲神话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卓越智慧。从神话、传说、历史中,我们深深感到伏羲氏是智慧之灵,教化之圣,人文之祖,日月的精华

伏羲代表和体现着一个伟大的时代,也涵盖着人类的初创性文化伏羲神话陇东源远流长,特别是在静宁地区,已经收集到的有关伏羲女娲的神话传说就有30多篇。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庄浪县朝那湫),而生庖牺于成纪,成纪就在静宁伏羲蛇身人首,有圣德。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旁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于是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结网罟以教佃渔,故曰宓牺氏,养牺牲以供庖厨,故曰庖牺。有龙瑞,以龙记官,号曰龙师。作三十五弦之瑟。伏羲的形象当是陇东原始社会部落一位伟大首领形象。人首蛇身是图腾主义的痕迹,“蛇身”也就是“龙身”。伏羲不仅代表个体,也代表群体,更代表一个时代。伏羲是一个历史时期文化的象征,是一个文化符号,伏羲的神话传说具有特定的文化意义。

时令节日文化从陇东开启,不是没有任何历史依据的“胡谗”。

陇东地区也是周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周人的始祖是后稷,名弃,其母姜嫄,有邰氏女,出野,践巨人迹,感而生弃。后来弃就留在他母亲的氏族中,安家立业,《诗经》中所说的“即有邰家室”,就是指周人开始建立庐舍的时代。自后稷十几代传至公刘,他们渡过渭水,迁居豳(今陕西旬邑)。公刘九传至古公亶父,这时“被称为戎狄的西北诸游牧部落,也向渭水渭水域移动”(剪伯赞 《中国史纲要》第一册)。周人被这“外来”的强大部落所侵扰、压迫,古公亶和相邻的一些部落同时向豳地迁居,在那里又开始建立基业,创造者时令节日文化。

这就是历史上的西周时期。周是兴起在渭水、泾水中上游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古老部落,那时,泾渭两河流域土肥沃,物产丰饶,这种优越的自然条件,是周人能够勃兴的一个重要因素。

周武王、成王、康王、昭王统治的125年间,周人继承先祖文王的德仁之政,与陇山左右戎族从没有发生过战争,在这一百多年时间中周人和戎族和睦相邻,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创造着陇东地区的经济、文化。

周祖先对陇东地区的开发是功载千秋的。姬弃即神农后稷,在孩童时,就“好种树、麻菽”,长大成人,遂好耕农,帝尧闻之,举为农师。弃当农师之后,教民稼穑,天下得利,帝尧封之于邰(今陕西武功)。帝尧去世后,舜帝仍举他为农师。数千年来,在陇东盛传着关于后稷的传说和大量的文化遗存,宁夏彭阳附近有后稷台,周围数十步,相传是后稷教民稼穑处,在庆阳镇原县东北25公里兰家庙有“后稷墩”,在陇东一些县大都建有后稷庙,香火旺盛,逢年过节,人总不会忘记这位开创陇东农业文化的始祖。

后稷是时令节日文化的创造者和发展者之一。

后稷的儿子不窋在父亲死后,他继承父职,在夏政权中继续担任主管农业的官职。后来,夏后氏太康沉溺于狩猎,不理国事,夏政日衰,不窋被去职失官,率部族迁居戎狄之间。

不窋以陇东为发迹地,开始了先周早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活动,不窋教育周族尊重戎人民俗,注意民族团结,加强同戎族的关系,教戎族人耕农黍种,不怠业(“及夏之衰也,弃稷不务,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狄之间。不敢怠业,时序其德,遵修其绪,修其训典,朝夕恪勤,守以敦笃,奉以忠信。”《史记·周本纪》)他还施行教化,变易风俗,争取人心他忠实的继承和发扬了后稷的美德懿行,和勇于创业的那种精神,他深受先民们的尊重和戎族的爱戴。

不窋时期,他还带领族人修城堡,建村邑逐渐形成了统治阶层和管辖区域,这在周人振兴的历史上是一个重大进展,早期农业的大力发展,民族融恰的团结,以及陇东地区城堡的修建,为秦郡县制的建立,淀定了基础。

周传到公刘,他带领部族勘测地形,修建水利,开垦荒地,传授生产技术,利用宽广的土地,种谷产粮,丰衣足食。并因时因地而定居之,伐木锯材,修建房屋,制造船,捕捞运输。他不断改善生产工具,改善人民生活,人口迅速增加,整个陇东地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公刘时设立了文武官员、建立了军队,并在基层设置了“大管家”,进行经济管理,征收贡赋。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昌盛,周族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都取得了重大发展,一个奴隶制的国家雏形逐渐在陇山左右广大地区形成。

周人在庆阳地区居了三代,夏太康(公元前22世纪末),从不窋“奔戎狄间”“行地宜,务耕种”“教民稼穑公刘时迁国于陕西豳(今邠县)。周平王东迁以后,义渠戎大力拓展事业,迅速建立国家,发展牧业为主,又以周人为榜样,学作农业,并“筑郭以自守”,长达400余年。《诗经·风·七月》就反映了他们春耕、蚕桑、收获、打场、酿酒、造屋、染布、野猎的生活情景。华池县还发现了周人的灰匋豆。

分享到:

TAG:

一笑堂 引用 删除 宁锐   /   2014-07-03 11:50:21
周人在庆阳地区居了三代,夏太康(公元前22世纪末),从不窋“奔戎狄间”“行地宜,务耕种”“教民稼穑”,公刘时已迁国于陕西豳(今邠县)。周平王东迁以后,义渠戎大力拓展事业,迅速建立国家,发展牧业为主,又以周人为榜样,学作农业,并“筑郭以自守”,长达400余年。《诗经·风·七月》就反映了他们春耕、蚕桑、收获、打场、酿酒、造屋、染布、野猎的生活情景。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平凉

平凉

王知三 为□民主促进会会员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甘肃省民俗学会副会长,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 □平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 □甘肃省民俗学会•关陇民俗研究会执行理事长,平凉市非物 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

日历

« 2024-03-29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143369
  • 日志数: 93
  • 图片数: 60
  • 文件数: 2
  • 建立时间: 2008-12-20
  • 更新时间: 2019-08-22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