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泾川与西王母民俗文化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8-12-12 13:27:28 / 个人分类:我的论文

  • 文件版本: V1.0
  • 开发商: 本站原创
  • 文件来源: 本地
  • 界面语言: 简体中文
  • 授权方式: 免费
  • 运行平台: Win9X/Win2000/WinXP

甘肃泾川与西王母民俗文化

 

 

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西王母民俗文化的遗存,可以分为四个方面来说明。

一、文献记载

   记载西王母神话传说最多的古籍,主要有成书于战国、又经秦汉人增删的《山海经》;汉代淮南王刘安及其门下士所撰的《淮南子》;晋武帝太康年间汲人从魏襄王墓中发掘出的《穆天子传》;六朝人借班固之名而撰写的《汉武故事》和《汉武帝内传》。另外,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魏晋南北朝时借东方朔之名所撰写的《神异经》和《十洲记》,晋人张华的《博物志》和干宝的《搜神记》中亦涉及到了。至于汉魏乐府、唐代诗歌等作品中将西王母神话传说作为古史加以联想、发挥的,也为数不少。这里,我只就一些重要的史料与泾川有关的记载来证明:泾川是西王母民俗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有“西母”二字,时间约在公元前14世纪前后,是我国最早关于“西王母”的文字记录。编纂于秦汉之间的《尔雅·释地》中有“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这句话,可说是把“西王母”作为地域名或氏族名的最早文字记载。“西王母”这个词,最初是作为中国西部的广袤地域概念和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氏族部落的统称来使用的,后来又成为西戎母系氏族部落女酋长的专名。古籍中多称西王母在“昆仑之丘”,这又是一个广袤的西部地域概念,最初是指青藏高原的东部,即祁连山及其东部支脉的高原地区。这个地区,主要包括现今的甘肃、宁夏、青海的东部,可以叫做“中国古代的昆仑文化区”。活跃在这个地区的主要是当时西北的游牧民族羌戎集团。只是到了后来,由于华夏民族向西拓展,多民族的融合、文化的交流和人们地理知识的进步,“昆仑之丘”的地理位置才逐渐西移。日本学者白鸟库吉曾说:“华人对于西域,地域上知识愈进步,则西王母的位置愈移西方”①。郑振铎先生也说:“他(指周穆王——柯注)所经游的只是在今日河套的前后,即今日的陕西以外的甘肃、宁夏、绥远一带。这恐怕是周民族势力或文化所及的最远的边陲了。”②历史学家吴晗则认为:“西王母”是公元前3000年左右活动在陕甘高原的“西戎”即犬戎的别名。⑧这三位学者的见解平实而可信,有助于加深我们对泾川在西王母文化中所处地位重要性的认识。

   从《史记》、《汉书》等古籍的记载可以看出,在秦汉以前,中国西部的泾、渭、洛三河中上游一带,有“回城”、“回中宫”、“回中道”等一系列与“回”字有关的地名和建筑。《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就有“二十七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今平凉崆峒山),过回中”的话。泾川古称回中,这是古文献的记载能够证明的。比如,在《汉书·汉武帝纪》中所载“(元封)四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通回中道”这句话下面,颜师古先引用应劭、孟康、如淳三人之说,然后自己加以分析,指出其正误。全文如下:“应劭曰:回中在安定,高平有险阻,萧关在其北,通治至长安也。孟康曰:回中在北地,有山险武帝故宫。如淳曰:三辅黄图云回中宫在汧也。师古曰:回中在安定,北通萧关,应说是也。而云治道至长安,非也。盖自回中通道以出萧关。孟、如二家皆失之矣。回中宫在汧者,或取安定回中为名耳,非今所通道。”文中所说的安定,就是今天的泾川县,始设于汉武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泾川县城附近有山,叫回中山,简称回山,山上建有王母宫。秦始皇所经过的“回中”,无疑是指今天的泾川一带,而《史记·赵世家》中所谓“()穆王使造父御,西巡狩,见西王母,乐之忘归”的地方,大约也在泾川回山。因为周穆王会见西王母的传说,主要是基于这样的史实:周朝多次西征,大都是讨伐西戎的战争,周穆王与西戎部落重归和好,并与其女酋长以礼相见,使西部社会得以安定,各氏族得以友好往来,被传为佳话盛事,这才导致了《穆天子传》的产生和许多美好传说的流传。

   据《汉书·武帝纪》,汉武帝刘彻从元封四年(1077)“通回中道”到后元元年“遂幸安定”20年中,曾9次到“回中”或“安定”,这是西汉最富神秘色彩的天子之旅,朝野闻名,记述甚多。他到泾川来干什么呢?就是为了会见西王母,寻求长生不死的仙果与圣水。唐代诗人胡曾有《回中》诗:“武皇无路及昆丘,青鸟西沉陇树秋。欲问生前躬祀日,几烦龙驾到泾州。”这首诗不但指明了回中与泾州是一个地方,而且道出了汉武帝在泾川回山拜访西王母的历史事实。可见,至迟在唐代,泾川回山已成为全国公认的西王母圣地。宋人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中,收录了汉代铙歌古辞18首,其中第四首《上之回》正是当时民间对“汉武通回中道,后数出游幸焉”(唐人吴兢《乐府古题要解》)的颂扬。“上之回”这三个字,是该歌辞首句“上之回所中”的前半部分,借来作标题用。全部歌辞是“上之回所中,益夏将止。行将北,以承甘泉宫。寒暑德,游石关,望诸国。月支臣,匈奴服。令从百官疾驱驰,千秋万岁乐无极。”后来,唐代诗人如沈佺期、卢照邻、李白、李贺及宋代诗人陆游等,均以“上之回”为题,写了不少诗作,且都提到了“回中”这个地名。当然,最为著名的,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于开成三年(838)落榜后游历泾川回山瑶池时所作的《瑶池》一诗:“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我们抛开诗人在这首诗中所蕴藏的寓意不说,单就字面而言,唐代的人们认定泾川回中就是西王母的发祥地应该是没有疑义的。泾川博物馆存有一份清代重修王母宫的《共成善果》册,其中说:泾州近郭回中山,乃名山也,西王母处山之巅,有王母宫,建自西汉元封年间。其根据可能来自《汉书·武帝纪》中“(元封)元年冬,行幸回中,春,作首山宫”这句话。这条材料尚属孤证,有待进一步考证。但清人林则徐的日记中,却描写了他当年被贬新疆途经泾川时所见到的王母宫,并指出有“回中降西王母处”的巨碑存在。这个碑中的“降”字用得很妙,是西王母降生之地?是西王母从天而降?抑或是从更远更高的昆仑之丘来到了相对低凹的泾川行宫?其中颇有文章可做。杜甫在其《秋兴八首》中写出了“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的名句,陶渊明也曾在他的《读<山海经>》之二中写道:“玉台凌霞秀,王母怡妙颜。天地共俱生,不知几何年。灵化无穷已,馆宇非一山,高酣发新谣.宁效俗中言。”可见,这位大诗人当时就已把西王母当做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来对待了,不但强调“馆宇非一山”,还表白“宁效俗中言”,颇有点儿民俗意识。1890年前后,谭嗣同过泾川,留下了“为访瑶池歌舞地,飘零黄竹不堪听”的诗句。1942年,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来泾川,为王母宫写了一幅对联:“千年气接文孙驾,万里云开王母宫。”以上材料都证明,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上,泾川始终被作为西王母民俗文化的中心来对待,是其他任何地方难以超越的。

二、碑刻史料

北宋四朝元老、翰林学士陶谷所撰,大书法家上官佖书写的《重修回山王母宫颂》为最重要的碑刻。此碑完成于北宋天圣三年(公元1025年),其中记载着有关泾川西王母的传说和重修王母宫的经过,现存于王母宫山石窟院内的碑房。其碑全文如下(标点为本文作者所加):

重修泾州回山王母宫颂并序翰林学士承旨刑部尚书知制诰陶谷文

祭法曰:“法施于人则祀之。”辩方之为法制也,不亦大哉!神有所职,足以垂训者,孰可阙焉。按《尔雅》:“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王母事迹其来久矣,名载方册,理非语怪。西周受命之四世,有君曰王满,享国五十载,乘八马,宴瑶池,捧王母之觞,乃歌黄竹;西汉受命之四世,有君曰帝彻,享国亦五十载,期七夕,会甘泉,降王母之驾,遂荐仙桃。周穆之观西极也,濯马潼,炊鹄血,践巨嵬之国乃升龠山,故汲冢有《穆天子传》;汉武之祷灵境也,祀雍畤,幸朝那,立飞廉之馆以望悬圃,故乐章有《上之回》曲。呜呼!湘灵鼓瑟,虞舜二妃也;黄姑有星,天河织女也。或楚辞所传,或巫咸所记,犹能编祀典,配严祠,萧鼓豆笾,豫四时之享;牺牲玉帛,陪百神之祭。岂若王母为九光圣媛,统三清上真,佩分景之玉剑,纳玄琼之凤焉。八琅仙璈以节乐,九色斑鳞而在驭。啸咏则海神鼓舞,指顾则岳灵奔走。辅五帝于金阙,较三官于绛河,位冠上宫,福流下土,则回中有王母之庙,非不经也。年纪寝远,栋宇毁坏。坛欹杏朽,蔽荆棘于荒野;井废禽亡,噪鸟鸢于古堞。物不终否,崇之在人,太师清河公受帐建牙,三临安定,军功政事,纪在旗常。是邦也,压泾水之上游,控西戎之右地,土宜菽麦,俗习骑射。抚之有道,则风能偃草;驭之非理,则水亦覆舟。中权失政,不可一日而处,矧三镇乎?岁戊辰春二月,公介圭入觐,骏奔上都,天子设庭燎以延之,奏肆夏以宠之,临轩绝席以绥怀,大辂繁缨而锡命。礼成三接,诏还旧镇。公既旋所理,来谒灵庙,齐庄有感,盼蠁如答。申翕主者,鸠工缮修。雉蔓草于庭除,封植嘉树;易颓檐于廊庑,缔构宏材。丹青尽饰于天姿,黼藻增严于羽帐。云生画栋,如嗟西土之遥;水阅长川,若讶东溟之浅。容卫既肃,精诚在兹。何须玉女投壶,望明星于太华;瑶姬感梦,洒暮雨于阳台。合征幼妇之词,庶尽上真之美。谷也,学非博古,才不逮时。论恩廖冠于词臣,叙事敢逾于实录?久直金銮之殿,视草无功;强窥朱窗之雀,偷桃知愧。谨为颂曰:“昆仑之墟,崦嵫之下,戴胜蓬发,虎豹为伍。是耶?非也?怪哉!王母丹台命驾,七夕为期。云骈凤辇,剑佩光辉。倩兮盼兮,穆若仙姿。宅玄都兮如彼,降汉官兮若是。奚灵圣之多端,骇变化之神异。考山经于竹书,故两留于前事。山之巅兮水之湄,奠玉斝兮荐金徽。白云零落归何处,黄竹摧残无一枝。扶弇山之旧石,纪泾水之仙祠。”

天圣二年太岁乙丑三月十五日尚书度支员外郎知军州事上柱国上官佖重书(乙丑应为天圣三年,此处“二年”有误——柯注)

 

另一块保存完整的石碑,是明代嘉靖壬午年(公元1522)五月由当时的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兰州人彭泽所撰的《重修王母宫记》,也被保存在回山脚下,因其重要性不如上面所录宋人陶谷所撰的这一块,此处不再录出。另外,甘肃现代文人张维(鸿汀)在其《陇右金石录》中,曾收入泾川的34块古碑拓片,其中与西王母或王母宫有关的共7块,可惜这批石碑现在只有部分存留于回山石窟院内。

三、文物古迹

   相传泾川王母宫始建于西汉元封年间,如果确实,距今已2100多年,恐怕是最早最大的王母宫了。它不似其他地方一庙、一地这样简单的遗存,而是一处专门的、完整的关于西王母的圣地。后来,屡毁屡建。其中最重要的是北宋天圣年间及明代正德九年(1514)至嘉靖五年(1526)的两次大规模重建,但清同治年间却毁于战火,仅存金代“大安铁钟及部分石碑。从1991年开始,台湾同胞与泾川人民携手重建王母宫,1994年建成西王母大殿,1999年建成了东王公大殿,同时,还建起了三道天门,计划逐步按存留的古王母宫图,将其一一复原。

   在回山侧,瑶池古迹尚存,池清水碧,环境幽雅。回山下的回屋,有西王母座像一尊,还有表现西王母与周穆王、汉武帝相会的摩崖浮雕。它们虽非古迹,却也早已成为回山一景,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

四、民俗及有关活动

   每年农历三月二十日,泾川人都要举行传统的西王母庙会。其俗开始于北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即宋代重修王母宫开工的日子,至今已有1031年的历史。这个庙会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不论是否信仰道教,不论是否朝拜进香或供献布施,都无所谓,大都以祈求长寿幸福、国泰民安为主旨。每逢此日,不但本县和附近各县的老百姓都要登一回王母宫山,甚至陕西、宁夏的人也奔波数百公里前来朝拜王母。这天下午,泾川人几乎是倾城出动,有时达数万人之众,人群摩肩接踵,道路为之阻塞,的确蔚为壮观。近10年来,台湾道教信仰者来泾川朝拜王母者日众,先后共50批,2000多人。尤其是其中“积善丹鼎派”更尊西王母为其主神兼祖先神,称她为“母娘”或“金母”。总之,泾川西王母庙会规模之大、历史之久、影响之远,在全国所有西王母庙会中可谓第一,甚至成为心系两岸、促进统一的一种不可忽视的重要文化载体。

   其次,在泾河一带的百姓中,尤其是在妇女中,对西王母长期存在着祖先崇拜意识。他们的家乡,就是西王母的故土,他们就是西王母的后裔。他们的崇拜方式,除了一年一度到王母宫庙会朝拜外,在平素遇到大喜之事或不幸遭遇时,也会在心中默念王母之名以示感谢与祈求佑护。再者,一辈又一辈的老人向自己的儿孙们讲述西王母的神话故事和传说,叙述西王母的功德和业绩,也是他们祖先崇拜意识的反映。其原因,恐怕与西戎和华夏民族早就相互融合有关。古籍中不但有“夏道衰,而公刘失其稷官,变于西戎,邑于豳”的记载,而且有“秦用戎人由余而霸中国”(《史记·邹阳传》)的说法,证明西戎与华夏民族的密切交往与相互融合的历史极为悠久,而其古老文化因子的遗传至今仍然不衰。这样,西王母便成为中华民族古老的祖先之一,与伏羲、女娲、黄帝、炎帝、蚩尤等居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第三,西王母民俗文化,还或显或隐地表现在泾川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山海经》中说西王母“穴处”,而至今泾川县农民还有许多人住在窑洞里,有“崖窑”、“地坑庄子”等之区分。饮食方面,以细长面(泾川人叫“臊子面”)为代表的王母宴菜系有30多个品种,小吃60多个品种。另外,刺绣、剪纸、布绢制品等民间手工艺品在泾川也十分丰富,尤其是其中的虎帽、虎枕、虎鞋及各式动植物荷包,不仅充分表现了泾川农村妇女的智慧和手艺,也隐隐约约地透露出古老西王母文化中崇虎的遗风。

(本文发表于《寻根》杂志1999年第5期)

联系作者:keyang@lzu.edu.cn

TAG: 甘肃 民俗 文化 西王母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日历

« 2024-03-28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331144
  • 日志数: 200
  • 图片数: 25
  • 文件数: 40
  • 书签数: 34
  • 建立时间: 2008-10-07
  • 更新时间: 2014-01-26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