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拜年礼俗及其社会文化功能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8-12-07 22:24:15 / 个人分类:传统节日

论文

春节拜年礼俗及其社会文化功能

——以河北省景县黄庄拜年习俗为例

    黄涛

[摘要]拜年是一种古老的习俗,周代即有“朝正”的记载。几千年来,拜年的方式虽有变迁,但是历久不衰,今天仍然很有活力。在河北省景县,拜年是年俗中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活动。村落的拜年可按时间分为两部分:正月初一村落内部宗亲、村民之间的拜年,正月初二至初十外亲之间的拜年。这里的拜年是面对面的贺仪,不借助现代通讯手段。引人注目的是,这里还比较完整地保留着跪拜式的拜年礼仪。不仅对至亲和各种亲属关系的长辈,而且对血缘关系已很淡远的同姓村民甚至异姓村民中的长辈,村民们都心甘情愿地采用这种古老而郑重的礼仪。在现代村落,这种礼仪的发生除了有悠久厚重的古老习俗的驱动以外,还是乡土生活的内在需要和乡民情感的自然流露。村落拜年活动有着孝亲睦族的功能,也是维持和加强村民互助关系的有效方式,又是村落之间沟通信息的重要渠道。近年来,村落生活方式和内部结构整体上发生了显著的变迁,而拜年的传统方式仍然顽强地传承着。

    关键词:村落;拜年;起源;过程;功能

一、拜年习俗的起源与演变

    拜年习俗的历史是古远的。据《尔雅·释天》:“载,岁也。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按此记载,唐虞即尧舜时期就有了年的概念了。先民的年岁概念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根据考古资料,我国在七八千年前已有了比较成熟的农业生产。那时关于年岁的计算方法应初步形成。既有年的概念,就会有新年与旧年交替的时间。这一送旧迎新的时间必被当作一个特殊的日子,要举行相应的活动来祈福禳灾、庆贺纪念等,也就有过年的习俗了。拜年便是其中一个产生最早的习俗之一。根据文字记载,最晚在周代就有了拜年活动。《诗经·国风·七月》是周代豳地(今陕西省彬县)民歌,按月份咏唱当时一年中的物候与民众活动,其中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此诗兼用周历和夏历,“七月”至“十月”的说法是指夏历。而夏历的十一月即是周历的正月。该诗在唱到十月之后不再用“十一月”“十二月”的说法,而用“一之日”“二之日”“三之日”“四之日”的说法来分指周历的一月至四月。上引诗句在唱完十月之后,就说收拾房屋的事情,并明确说“曰为改岁”,就是指按当时习俗,夏历十月底也就是周历十二月底是年终,此时人们开始郑重地辞旧迎新。诗中出现“嗟我妇子”这样的说法,即是咏唱者认为过年应有更好的条件、更充分的准备,而他们因为贫穷,只能在这样简陋的房屋中塞住墙上的窟窿、熏跑老鼠、整好门窗就算是过年了,从而发出悲叹。由此可看出其时年节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位置。该诗尾段这样唱到:“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就是记述当时人们在年终岁首之时在公共场所聚会,以酒食祭祀神灵并祝祷庆贺的活动,“万寿无疆”就是其时的祝贺语即“拜年话”。得到记载较多的是官方的团拜活动即朝正。其时周代中央朝廷及各诸侯国都要举办这种正式盛大的礼仪活动。《左传》文公四年载:“昔诸侯朝正于王,王宴乐之,于是乎赋《湛露》,则天子当阳,诸侯用命也。”周代朝正的场所是在祖庙之中,或先在祖庙祭祀,再转到其他地方庆贺、宴饮。《春秋》襄公二十九年记载:“春,王正月,公在楚。”《左传》解释说:“释不朝正于庙也。”即鲁襄公因为在楚国而不能到祖庙朝正,可见朝正是一件特别重大的事情,他如在国内是一定要去的。地方政府也举行新年聚会。朝廷、官府的朝正、团聚活动不仅是宴饮、观赏演出、互赠礼品等欢庆活动,还利用这种公众场合公布新的政令、实行教化等。一些地方名流如孔子也被邀请参加官方的朝正活动。汉代以后,朝廷朝正的典礼更加隆重,地方官府和民间的团拜活动也越发普遍。宋代正式出现“团拜”一词。《朱子语类》卷九十一《杂仪》中说:“团拜须打圈拜,若分行相对,则有拜不着处。”实际上,团拜有各种方式:有围成一圈互拜的,也有两群人相对而拜的。民国以后,许多地方政府组织官员士绅汇聚一起行拜礼,或只是团聚庆贺而不叩拜,是简便的团拜礼仪。[1]

    拜是古代的一种礼仪行为,包括打拱作揖和下跪叩头。这种庄重的礼仪可用作祭祀仪式上对于神灵的礼敬,也可以用作对于人的礼敬,而人对神的跪拜礼应是更早的时候就存在了。这是人对神表示敬畏、臣服和祈求的一种自然动作。按古制,拜年是以跪拜的郑重礼仪来贺年。而且最早是在祭祀仪式上进行的。古时的重要活动都要祭神。在新旧交替的重要节日,必然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来求告神灵,驱除灾殃,保佑来年风调雨顺,获得农业丰收。《礼记·月令》记载:“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藉。”在举行了祭祀天神的仪式后,皇帝举行众臣会聚的盛大酒宴,称作“劳酒”。《尚书·舜典》则记载了古人在正月初一拜祭祖先的活动:“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在祈祷农事丰收之外,也求告神灵保佑亲人平安度过新的一年,乃至保佑老人长寿、小儿成活。这种新年祭祀仪式的拜神和祷告应该是拜年的最初形式,后来才从祭祀仪式分化出相对独立的人与人之间的新年祝贺礼制。在河北省景县,拜年必要跪拜,而且要在祭坛前向着祖神像跪拜,并不是向着人拜,也不是随处可拜,应该是承继古时拜年遗风的表现。

    作为亲人、同僚、朋友等具有密切关系的人们之间的一个重要礼节,拜年礼俗在密切人际关系的同时,也成为一项人情负担。宋代开始流行起投递贺刺代替入门拜贺的方式。贺刺相当于今日的贺卡,上面写上祝贺的话语,签上名字,有的还写上所送礼品,自己或派仆人送到对方门前。这种方式适合于同僚及关系并不很亲密但又需联络感情的人们之间,至于亲人、好友之间还是要当面拜年。

    二、现代村落拜年活动的开展状况

    现代中国的许多村落还大致保留着春节拜年的古风。在河北省景县黄庄,拜年是为村民最为看重、持续时间最长的年俗,而且拜年的形式比较完整地保持着古老的面貌。

    黄庄拜年的时间:从正月初一凌晨开始,到正月初十结束,个别因亲戚多而在初十前“走不过来”的也延长到十五以前。初一在村落内部拜年,初二以后到别的村子拜年。所以可以按阶段把黄庄的拜年活动分为两部分。

    (一)正月初一村落内部宗亲、村民之间的拜年

     黄庄的过年是从大年三十的早晨正式开始的。年三十早晨和中午的年饭是炖菜,用白菜、粉条、粉皮、豆腐、猪肉做成,饭前少量地放鞭炮。下午一家人聚拢在一起包饺子,要包出除夕和初一早晨两顿饭的饺子。晚上到祖坟请神、大放鞭炮、吃饺子。请来祖神后家里的氛围变得庄重,大人会叮嘱孩子不得说不吉利的话。但是年三十是不拜年的,没人在初一凌晨放鞭炮之前说拜年话,所以这里也不会有“拜早年”的说法。

     尽管年三十晚上要团聚、“熬福”,睡得很晚,但是初一早晨必须早早起来。这天早起表示过日子“心盛”,预示着一年勤快,能得好收成。这天谁家的鞭炮响得早要被别人钦佩,响得晚要被人笑话邋遢。为了让鞭炮声响得早一点,各户在睡觉前就在堂屋的大锅里加好煮饺子的水,在灶膛前准备好劈柴,有的人家在睡前把灶堂里的木柴点着,让它自己慢慢烧着,几个小时后起床时锅里的水是热的。第二天凌晨要家里的一个男子先起床烧火。此地的男人平时是绝不做饭的。妇女要烧一年的饭,但初一早晨她可以休息一次作为补偿,一定要家里的男人先起床烧火。如果主妇先醒来,她也要把酣睡中的丈夫唤醒,让他先起床,等烧着了火自己才起来,这天她是有特权的。男人们这天也比较自觉,总会有一个男性——或者是当父亲的,或者是已懂事的儿子——首先在黑夜里睡眼惺忪地起来烧火。凌晨四点半左右,村里开始有鞭炮声,这表示已经有人家吃饺子了。从此鞭炮声便陆续响个不停,想赖在炕上不起也睡不着了。一般人家在五点多起床。六点以后还没挪出被窝的是极个别的人家,一般是“打光棍”、没有子女、过日子不心盛的老人。

    水烧开,妇女往锅里下饺子时,男人们在院里放起鞭炮。初一早饭的鞭炮是过年期间放得最多的。一定要放一挂长长的火鞭。还放一二十个二踢脚。饺子端上桌,老人在炕上坐好,晚辈们开始逐次在堂屋祖灵前拜年。祖灵的神像是一幅上有三进宅院的布质画,两边挂着的布质条幅上写着对联,如“祖宗功德传百世,子孙基业福寿昌”。祖灵前是供桌,桌上摆着鱼、肉、饺子等供品,还有一个盛满谷子的器皿里插着烟雾缭绕的香。供桌前打扫得很干净,以方便晚辈在这里磕头拜年。不少人家在这里放上一块席子或布垫,不让拜年者的膝盖沾土。也有一些人家认为这样做好像是准备好让别人磕头的,不太客气,就不铺东西,等别人磕头时他们会客气一下:“别拜了,有这个话就行了。”通常五六十岁以下的长辈会赶忙拦住要磕头的人。有的拜年者见人阻拦,就不磕头了;有实在的在别人的阻拦下也一定要磕,磕完了说着:“嗨,一年一个!”而六七十岁以上的人会倚老卖老,并不阻拦晚辈磕头,甚至径直说:“磕吧!”但是谦让只是对血缘关系比较疏远的晚辈族人或者一般村民,而对自己的儿孙或侄儿侄孙就完全不用谦让了。后者对自己的亲近长辈磕头是完完整整、实实在在的,一点马虎不得。可以哥儿几个一起在祖灵前磕头,也可以按排行分头磕。先儿子儿媳磕,再女儿磕。但顺序并不严格,只要磕过就行,家里每个晚辈都要给每个长辈磕一遍。只有女儿可磕可不磕。这可以看作是对未出嫁的女儿的娇宠,也是因为传统上以为女儿最终是要出嫁的,她不是严格的本族传人。磕头前一定要大声喊叫拜年的对象,如“爸爸,拜年了!”“娘,拜年了!”爸妈分别在里屋喊:“磕吧!”拜年者就向着祖灵磕头:男子拱手作揖,双腿跪下,再两手撑地,头俯下去,将触地而止;女子在喊叫以后,两手握住,在腹前右方贴身振一振,两腿跪下,身子前俯,头向下点一点,就算磕头了。女子拜年两手并不撑地,头也离地较远,看起来动作幅度较小,姿势轻柔。媳妇可随丈夫一起拜,也可以单独拜,也可以几个媳妇一起拜,但无论怎样,必须要给爷奶公婆拜的。称呼上也不能马虎,对公婆一定要响亮地喊“爸爸”“娘”,而平时她很少这样实实在在地称呼。如果晚辈忘了拜年就坐到饭桌前了,别人就会提醒他,并笑话他:“光吃饺子不拜年——装傻。”小儿也要拜年,他可以在祖灵前拜,也可以在炕上对着长辈拜,拜完了长辈要给压岁钱。

    在自己家里拜完年吃过饺子后,要跟弟兄一起去“五服”内的宗亲家拜年,要依照血缘关系由近及远的顺序,一家一家给长辈拜年,先拜大爷、叔叔家,再拜其他。[2]由于是亲近的族人,被拜的长辈也都不谦让,这些头都是磕得实在的。拜完近亲,“近门儿”和“远门儿”的同族年轻人、孩子们(有的也夹杂着个别中年人)就集合到一起,组成“浩浩荡荡”的一大帮人,一般有二三十个,挨家挨户给同姓的村人拜年。黄庄有黄王两个大姓,黄姓住东部,王姓住西部,这两姓的人要拜完同姓家,需要走半个村子。这时天已蒙蒙亮,各家大都已吃完饺子,地上常能看到二踢脚的残骸,空气里弥漫着火药的香气,还有零星的鞭炮声。拜年的一群走进一家,踩着院里放火鞭留下的一地纸屑来到屋门前。有一两个带头的走进堂屋,按辈份称谓喊叫这家的长辈。主人出来时或只是在里屋答应时,领头的就喊:“给你拜年了!”就在祖灵前磕头。屋外的人们也纷纷喊:“拜年啦”。拜了男性长辈,再给女性长辈拜。长辈主人通常会谦让一番:“算了,甭磕头了,地上怪脏的!”如果阻拦不住,就闪在供桌前的一边,两手握住,向磕头的人们打个拱,表示收着或还礼,有的还说着:“我收着。”等人拜完,就让大家“进屋里坐坐”。有的女主人还拿出一簸箩花生或瓜子来让人吃。大伙儿说:“不啦,还有好多人家没走完哪。”就呼啦啦地往外走,主人一直送到大门口。结成大群的拜年者基本上在每一家都不进屋坐,也不说太多的话,主要是磕头拜年。如果拜年的群体只有三四个,可能会进屋坐一会。这样几十家走完,需要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五六十岁以上的男人不加入年轻人的队伍,他们一般是兄弟几个一起去拜年,由于这些人的长辈略少一些,需要拜的人家也较少。年轻媳妇们也凑成一拨拨的,到各家去拜年,不过她们只在近亲那里磕头,到一般村民邻居家只是说说拜年话而已,并不真的磕头。这几年由于村民们共同活动减少,不相邻的人家并不常见面,有些去年刚嫁进村的新媳妇有人还不认识,这时看见新面孔,就难免指指点点打听是谁家的媳妇。拜完同姓,大家就地解散,一般相约着去打扑克或打麻将去了,也有的还要再去拜几家关系好的异姓。

   村中老人回忆旧时风俗说,建国以前,全村的异姓之间也要拜年。拜完同姓,同姓的一大群在大街上集合,通常有一二百人,一起去村子的另一头去拜异姓。有时那边的人们也正好过来,在大街上遇见了,就互相喊:“拜年啦!”就相向磕头,在街上跪倒一大片。那场面是有些壮观的。这也是一种团拜。两群人互拜毕,再分散到异姓的家里去拜年。

   各家对给人拜年和被人拜年都很看重。年轻人就注意不要漏掉哪一家。长辈们在暗暗留心着哪家的后生来拜过了,哪家的没来,如果有没来的就在心里很别扭。等自己家的孩子回来,一般家长要检查一下年轻人的拜年“成绩”,看有无漏拜的人家;如果漏拜了,要赶快去补上。还有没计划拜的,如果人家来拜了,还要去回拜。初一的拜年就这样结束了。剩下的这一天就是放松地聚在一起打牌、下棋了。妇女们大都是串门子,吃着瓜子聊天。一直到晚上,都是放松地玩乐。也有昨晚上没睡够觉的,拜完年再回家补觉。

    (二)正月初二到初十外亲之间的拜年

    初一是宗亲群体、村民群体内部团聚、拜年的时间,从初二开始要联络村外的亲戚了,要到亲戚家拜年并招待外村来自己家拜年的亲戚。

初二上午先“送神”,即把请回家来过年的祖神送回坟地。送完神以后,就该出村拜年了。出去拜年的人一般是各家的中年、青年和孩子们,做了爷爷的老年人一般是不出村拜年的,因为出村拜年都是拜长辈,对同辈的亲戚不用上门拜年[3],老年人的长辈亲戚很少有在世的,所以老年人就每天在家招待来拜年的晚辈亲戚。拜亲戚的时间通常在初二到初十的范围内。初七以后拜年的亲戚一般是远亲了。正月十一开始就不拜年了,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拖到十一以后拜年,但必定要跟亲戚说明原因。由于各家都亲戚众多,又分散在不同的村子,在这九天的时间里都“走”完就是一件比较忙碌的事。各家都有一个拜年的日程表。兄弟姊妹多的比较轻松,可以分工去拜,只要一家去一个代表去拜就不算失礼,当然对关系很近的亲戚如亲姨、亲姑家也常有兄弟姊妹都去拜的情况。而只有一个年轻人的家庭,拜年的任务就很繁重,每天要在各村间奔波,一天要“走”三四家,一直要拜到初八初九甚至初十才完。

拜年的日程安排。由于每家的亲戚都比较多,必定有先拜后拜之分。一般先拜近亲,后拜远亲。近亲中又以岳父岳母家为最重要。对结了婚而岳父母尚健在的男子而言,初二是携妻带子去丈人家拜年的日子。同时岳父母家也在这一天派一个人通常是内弟来这边拜年。其余近亲则是姑家、姨家、舅家等。拜完了近亲再去拜远亲。虽然来拜年的日子晚了点,远亲也不会有意见,因为关系是摆在那里的;而给近亲拜年晚几天,近亲会挑礼。还有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是在哪个亲戚家吃饭。由于常在一天内拜几个亲戚家,而只能在一家吃中午饭,所以要根据路途的便利和关系的远近考虑好先去哪家、后去哪家、在哪家吃饭。一般是在近亲家吃饭,这样不怕麻烦对方,如不在近亲家吃饭,对方也会有意见。也有几个亲戚在一个村的情况。通常在最亲近的亲戚家吃饭,吃饭前由这家去一个人领着去另一家拜年,拜完了再回来。如果顺路,对关系很远的亲戚也可以在初二或初三拜年,只是坐一会就走,不在这家吃饭。关系很近的亲戚一般要选择在上午去,并在这家吃饭,这样显得郑重。还有两种情况影响到拜年日程的安排。一种情况是有的人家嫌每天都来客人比较麻烦,就事先给关系类似、相互都熟悉的几家亲戚打招呼,要他们都在某一天来;另一种情况是,有的人家正好在春节后要给老人做寿或给小孩过生日,或者儿子结婚,就在这一天大办宴席,通知所有的亲戚都在这天来,拜年也合并在这一天了,叫做“一天切”。[4]

拜年的礼物。给近亲拜年一方面要在这家吃饭,另一方面也要带上礼物,这礼物可以是酒、肉、鸡、鱼、水果、鸡蛋等,也可以是自己做的年糕、去当地商店里买来的点心,装在篮子里或提兜里。亲戚家一般不会把礼物全部收下,而要留出一小部分来,或者再装进些自家的东西,这就是“留回篮”的习俗。常见到在客人走时,主人一定要给客人的篮子里装东西而客人阻拦,或客人要多留些东西而主人拼命拦住的情形,不了解当地习俗的人会以为双方要打架呢。给远亲拜年一般是不带礼物的,即使在远亲家吃饭,也不一定带礼物。反正这家也要去人来这边拜年,双方互相款待。

做客与待客的讲究。在确定了拜年的时间和捎带的礼物后,去亲戚家拜年做客的活动就比较简单,只要照习惯去做就行了。在亲戚家里,比较郑重的事情主要由两件:一是拜年。如在亲戚家吃饭,拜年是在吃饭前进行。主人准备好了下酒菜,主食也快做熟时,就让客人吃饭。客人便从里屋来到外屋拜年。一般是在堂屋向着供祖灵的地方拜。虽然这时已经送完神,不再上供了,但是北墙上挂的祖灵图画还没撤。即使撤了,人们也是按习惯向着这个位置拜年。如果堂屋里正在烧火做饭,客人们也常到北屋门口前,向着供奉祖灵的地方拜年。通常主人比较客气,会拦住拜年的人。所以到亲戚家拜年,大约有一半的情况是不会真磕头的。如果亲戚家有七八十岁的老人,老人行动不便,老人的儿女也不好很执着地阻拦拜年,同时也出于对老人的敬重,磕头通常是实实在在地进行的。如果不在亲戚家吃饭,通常进门后先进屋说话,等临走时再拜年。这时送客人出屋的主人会拦住要磕头的人,如果不是拜年者十分坚持,也不会真的磕头。另一件比较郑重的事情是宴席上的应酬。宴席分两部分。前一部分是酒席,菜是下酒菜,以小碟子的居多,也有一些香肠、鸡肉等大盘菜。喝完酒,撤去下酒菜,再端上正餐。根据客人多少,正餐的菜的数量有“六个碗”“八个碗”“十个碗”之分,菜碗的数量一定是偶数。主食是馒头,最后有馄饨或饺子或面条。拜年的客人绝大多数都是男性。如果有女客,是不能与男客同席的,除非男女客人之间是很亲近的亲戚,或者男女客人中有一方是小孩,此地讲究“男女不同席”。女客一般也不喝酒,不用设酒席。如果女客多,就另设一桌,让女客人坐在一起说话,喝饮料。如果只有一个女客,就让她在另一间屋里坐着,等男客人喝完酒后再吃饭。拜完年就回到里屋,客人们准备坐到桌前。在入席的时候。大家非常注意先后顺序和就座的位置。里座为尊,外座为卑。对着门的位置是里座,靠近门口的位置是外座。入席时大家都站在边上谦让,讲论一番后把辈份大、岁数大的人让到上座,其余的依序而坐。男主人会坐在最靠门口的位置,席间出入方便。主人负责暖酒、斟酒、劝酒。一般讲究前三盅酒要“透了”(喝干),连喝三盅。后边再分头劝酒。客人间也互相敬酒。主人的责任是让客人喝够“喝好”,如果客人喝酒没尽兴,就是主人的失职。如果主人酒量不大,在有重要客人时,就请村里同族中酒量大的人来陪酒。酒桌上往往一片劝酒声。为了劝下一杯酒,会从许多方面摆出该喝的理由。有些不能喝酒的,就先言明因为得了什么病而滴酒不沾,这样别人也不会非劝你喝酒不可。但这样做的要领是一点都不喝,如果坚持不住喝了一杯,别人就会让你喝下更多。与人喝酒时,不能轻易碰杯,如果碰了杯,就要连喝三杯。与别的地方相比,河北农村人的酒量并不特别大,但是劝酒的说辞之多、风气之盛是鲜有其匹的。如果有女婿来拜年,酒席上就分外热闹。因为女婿被当作最重要的客人,主人家一定请来同族中能喝的晚辈来陪酒,其他客人也都把他当作主要的劝酒对象。女婿处于这个位置,又不能不喝,所以“喝高了”是一定的,喝醉了是常见的。女婿到岳父家拜年一定不骑摩托车来,喝多了就骑不回去了。喝完酒,到吃饭时,人们就不再聊天、讲论,闷头吃东西,很快就吃完了。主人要陪吃到最后,不能先撂下筷子。客人撂下筷子时,会对还在吃的客人说:“我吃饱了,你慢慢吃啊。”主人一定劝两句:“再吃点,吃这么点就饱了?”等大家都放下筷子,主人把碗盘都撤下去,女主人和自家的孩子们才开始在外屋吃,除了吃客人没动过的饺子或馄饨等,也吃客人吃剩的菜。吃完饭,再喝会儿茶,客人们就陆续告辞了。

   三、村落拜年的社会文化功能                                               

   钟敬文先生说:“每一社会中所流行之风俗、习惯,乃至其大部分制度、文物,大抵由该社会之民众,迫于共同之需要,凭借现实所能提供之条件(物质的、精神的)所创成。在流行过程中又不断受到广大群众之补充或修订,一世代又一世代,一地域又一地域,流传与扩布,直到原来之需要及所凭借之各种条件已经变迁、消失,此种社会文化产物亦逐渐或迅速成为一种‘残余物’,或终沦于消亡。”[5] 拜年这一古老习俗传承至今,在城市和乡村有了显著的差异。城市里虽然也看重拜年,但是其形式和意义都与村落的拜年有较大的差异,有拜年的范围小、仪式简省、更多借助现代通讯手段等特点,对这一礼仪的理解也没有乡民那样庄重。拜年习俗的这种变迁是与城市生活方式相适应的,其主要因素应是城市人亲缘观念较为淡薄、人身依附程度较低、人际关系更注重业缘联系和利益合作等。当然城市人更多地拥有现代通讯手段也是拜年形式简便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根本因素,因为现在农村大部分人家也都有了电话,黄庄的中青年人更是普遍有了手机,村民拜年时都不使用这些,还是采用古老的面对面的方式。古朴的拜年习俗在黄庄的留存,除了有习俗的顽强的传袭力或者说稳固性以外,根本上还是由于这种拜年习俗适合于当地的村落生活和乡土文化,发挥着其特有的社会文化功能。

(一)维系敬老孝亲的伦理道德

  拜年主要是对长辈的敬贺礼仪,在河北景县一带更是用磕头这种极端的表示崇敬的方式来表达。出于习俗的强制性规约,每个晚辈在新年伊始都要向每个亲近的长辈如此行礼,这在很大程度上使传统文化中的敬老孝亲伦理得以传承。众所周知,几千年来用以维持封建社会秩序的长老权威和孝道伦理在建国后被政府权力和主流意识形态视为阻碍新的社会文明的垃圾受到严厉打压和清理,改革开放以后又受到市场经济和现代化思潮的冲击,农村社会的长老权威已经趋于崩溃,孝道伦理也难以维系,以至在更多因素的作用下出现了“媳妇权威”和严重的养老危机。[6] 而即使那些平时不孝敬老人的晚辈包括儿媳,在大年初一也要面向祖灵给父母、公婆等老人庄重地行礼,同时媳妇要毫不含糊地称呼公婆为“爸爸”“娘”。只有那种儿媳与公婆完全“断交”的个别案例中才会“断了年礼”。尽管在封建社会中长老权威和孝道伦理受到过分的推崇而出现了种种弊端,但是建国以后对这种传统文化的过度打压又使事情走向了反面,出现了子女不孝、老人失养的问题,从这个角度说,古朴的拜年习俗有其端正民风的正面作用。

(二)联络亲族的重要手段

    亲缘关系在乡土社会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乡民的亲属网络可分为两部分:宗亲和外亲。初一拜宗亲。同族的人们聚集在一起按血缘亲近程度依序拜望同姓长老,使大家再次意识到相互间的血缘联系。特别是出了“五服 ”的“远门儿”宗亲,相互间平时并没有作为同族人相处的机会,每年一度的拜年活动把他们凝聚为一个亲密群体。初二以后普拜外亲,那些平时没有往来的亲戚之间也必定相互拜年。如果没有拜年往来,乡民的许多亲戚就很容易中断联系。当然婚丧嫁娶、贺生祝寿之类的事情上的往来也是亲戚间联络的机会,但是这些活动并不是常规性的,如果仅靠这些“大事情”上的往来,亲缘关系较远的亲戚间很快就会疏离。所以,范围广泛的拜年活动是乡民维持其亲情网络的重要手段。

   (三)维持和加强村民关系的重要方式

   乡民的生活主要发生于其村落之中。一个传统意义的村落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单位,文化空间,村民们是靠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凝结起来的互助团体。“五服”以外的同姓村民虽然血缘关系已经淡远,但是追溯起来他们是同一个远祖的后代。拜年时同姓村民之间互相走访,不断唤醒他们的同族意识,使他们感受到相互间的亲近关系。而不同姓氏的村民之间也采用拟亲属称谓来确定相互间的辈份关系,全村的所有村民用世代传袭的亲属称谓网络连接起来,使得全村就像一个亲密的大家族。过去不同姓氏的人家也相互拜年。现在不同姓的近邻之间、关系特别好的异姓村民之间也是相互拜年的。村民之间的拜年,是对相互间的亲密关系和友好感情的郑重确认,是对过去一年中对方给予自己的帮助表示感谢,也为刚刚来临的新的一年的互助做必要的感情投资。村里人说,平时与人吵架闹气了,这时候拜年话一说,就什么意见都没有了。所以,年复一年的拜年习俗是村民间重复确认和不断加强亲密互助关系的一种有效手段。在村落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较小社区内,人与人的交往是面对面的,是无需现代通讯设备和文字的。这种生活方式决定了他们的拜年礼仪必定采用面对面的有声语言、恭敬的表情和动作来表达,而不会使用电话、手机或卡片。而跪拜这种极端的卑己尊人的拜年方式产生于远古的乡土社会,借助于习俗的顽强传袭力保持下来,在根本上还是由于传统村落的基本结构还没有变迁,这种拜年习俗还有其存活的现实功能。将来村落的现代化、城市化到了相当程度时,这种古朴的跪拜式拜年礼义也理应消退。

   (四)村落之间沟通信息的渠道

    村落具有相对的封闭性,平时不同村落之间的村民来往很少。亲戚间的拜年给不同村落的村民提供了社交和沟通信息的机会,增进了村落间的了解和联系。一个村民在正月上旬的

拜年期间要走访十几个以上的村落,在大部分亲戚家里都会遇到来自不同村落的来拜年的人。大家聚在一起,嘘寒问暖之余,会兴致勃勃地谈论各村的发展情况、致富信息、稀奇事件等,也会交流对各种问题的见解。将近十天的时间里,忙碌于拜年的村民会增长许多见闻,了解了周围几十里的情况及更广泛社会空间里的一些信息,平日里相对隔膜的村落之间被道路上来来往往的拜年的人们连通起来。

(发表于陶立璠主编《亚细亚民俗研究》第六辑,学苑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1]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4页,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14页至20页。

[2] “五服”本是中国古代的丧服制度,根据居丧者与死者的亲缘关系远近,丧服分为五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对此《仪礼·丧服》有细致记载。“五服”也被用以指称自高祖以下到同辈的本族亲属关系网络。河北省景县人习惯以出没出“五服”来确定别人是不是血缘亲近的宗亲。“五服”以内的人是“近门儿”的“一家子”,出了“五服”但还不太远的称为“远门儿”的“一家子”,到八九服以外的同姓人就不认为是宗亲了。

[3] 此地有“同辈不拜年”的说法,当有同辈中年龄较小者给年长者拜年时,年长者就用这句话客气地谢绝。但媳妇给丈夫的哥、嫂拜年的情况是较常见的。

[4] “切”字在这里只是取其读音,意义为“来做客的亲戚”,可能是“亲戚”的合音。字典中没有与此音义相对应的字。例如“来切了!(意思是:来客人了)”“这是哪里的切啊?(意思是:这是哪村来的客人?)”“一天切”就是春节后只在选定的某一天待客。

[5] 钟敬文《刘三姐传说试论》(1981),《钟敬文民欲学论集》第121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6] 拙作《语言民俗与中国文化》对此现象作了细致描述和分析。参见该书43页至60页,人民出版社,2002。

 

 


TAG: 拜年 春节 功能 礼俗 文化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