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饼考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4-04-12 01:51:41 / 个人分类:传统节日

  中秋月饼

  黄 涛,王心愿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温州 325035)

  摘 要:关于中秋月饼产生的时间和原因,有多种说法。经过文献考证可知,中国饼食的制作有古远的历史,而月饼的前身是汉代以来的胡饼。关于中秋月饼产生于唐代和宋代的说法都是没有确凿依据的。有充分资料证明,作为中秋节节令食品的月饼正式出现于明代,开始它是拜月的供品,后来才演变为节令食品。

  关键词:中秋节;月饼;胡饼;渊源

  中图分类号:K8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555(2014)01-0001-06

  DOI:10.3875/j.issn.1674-3555.2014.01.001 本文的PDF文件可以从xuebao.wzu.edu.cn获得

  中秋月饼又称“团圆饼”,是明月和团圆的象征。对于中国人来说,中秋节可以没有别的活动,但是不能不吃月饼,否则当年的中秋节就有很大缺撼。谁都不能否认,月饼已经成为中国中秋节的必要元素,成为中秋节的主要象征物。但是关于中秋节吃月饼习俗的起源、形成时间和发展过程,社会上和学界的看法都有很大争议,值得深入探究。

  一、民间传说与历史事实的部分吻合

  一般认为传说的内容只有民众情感或社会背景等方面的真实性,而在细节方面是靠不住的、编造的。但关于中秋月饼的来历和产生的时间,月饼传说的说法跟我们的研究结论却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

收稿日期:2013-10-31


作者简介:黄涛(1964-),男,河北景县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民俗

关于月饼来历的传说,最著名的是元朝末年朱元璋起义用月饼传信的故事。这个故事版本很多,此处采用刘基故乡文成县的传说。故老相传,元朝皇帝为加强对汉人的统治,规定每十户人家要设立一个“管家公”,且全部由蒙古人充当。这些人恃强凌弱、仗势欺人,惹得民怨沸腾。当朱元璋起义军定金华、下处州、克温州后,邻近郡县的老百姓纷纷请求朱元璋除掉管家公。朱元璋起初想派兵去杀死这些人,可军师刘伯温建议说:“三郡的管家公那么多,分散在百姓中间,即使出兵,也不能一下尽除。这事还是让我来办,不出十天,除尽管家公。”于是,刘伯温就挑选了几十个人扮作阴阳先生,到各县散播童谣:“且莫笑,看重九;重九交午未,人头要落地。”老百姓一听重九有大难,都很恐慌。接着刘伯温又四处放风,说灵山普善先师给人托梦:中秋月夜子时,大家若对月吃月饼,可免重九大难。随着中秋节临近,老百姓争相到糕点店买月饼。中秋节夜晚,老百姓要对月吃饼,一掰开月饼,发现馅里有一张纸条,上书:“中秋子夜时,齐杀管家公。”老百姓甚感奇怪,奔走打听,发现家家户户的月饼里都有这么一张纸条,又回想起前几天传的童谣,料定这是神明暗中指点,平日心底的愤怒终于爆发,一起拿起菜刀、柴刀,一夜之间,把管家公杀得半个不留[1]。

  还有一个传说,说月饼来自西域的“胡饼”:唐高宗时,有一年的中秋节,来唐朝经商的吐鲁番人献上他们家乡的特产——一种很好吃的饼,表示祝贺。唐高祖看着漂亮的圆饼,觉着跟空中明月有点相似,就说:“应将胡饼邀蟾蜍”,就把饼赏赐群臣,一起吃起来,都说这饼非常好吃。从此以后,胡饼就在京城流传开了。每到八月十五,就边吃胡饼边赏月,后来,又改叫月饼。还有故事说:汉朝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从国外带回来芝麻、胡桃,当时人们用胡桃仁做馅,做出一种圆形饼,就叫“胡饼”。有一年八月十五,唐玄宗和杨贵妃一起赏月的时候,一边看月亮一边吃胡饼。唐玄宗说:“胡饼这个名字不好听!”杨贵妃望着又大又圆的月亮,顺口说:“这饼很像天上的月亮啊,就叫月饼怎么样?”唐玄宗说:“好!”从此,胡饼就改叫“月饼”了。

  这些传说是老百姓对月饼来历的解释。这种解释都是先人在生活中为了满足自己或孩子们的好奇心而编出来的故事,其中有两点是真实的:一是中秋节吃月饼的基本事实是真的,二是故事情节所反映的人们的爱国意识、热爱团圆美满生活的情感是真实的。至于故事里所说月饼产生的过程和年代,按照传说形成的原理,一般是不可信的。不过这些故事里的有些内容,跟我们经过研究、考证得出的结论也有一致的地方:一是月饼产生的年代,按第一个传说的说法,是产生于元末明初,我们的结论也是在明代;二是按后两个传说,月饼来自胡饼,我们的研究结论,也认为月饼是由胡饼演变而来的。

  二、月饼的前身:以胡饼为代表的圆形面食

  顾名思义,月饼也是一种饼。所以我们追溯月饼的源头,先要从饼的历史说起。

  从形状上说,月饼是一种圆形饼食。圆饼作为一种普通面食所产生的时间就很古远了。“饼”在古代指所有面食的通称,其中也包括圆形扁饼,后来才专指蒸或烤而成的扁圆形食品。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关于饼的记载。《墨子·耕柱》中说,有一个人,家里有吃不完的牛羊肉,却“见人之做饼,则还然窃之”,[2]墨子说,这只有一种解释,就是这人有偷窃的毛病。直到汉代,“饼”都是指普通面食。不管什么形状的面食都叫饼。汉代与饼相提并论的是饵,也就是米饭,这跟今天的主食构成差不多。西汉史游《急就篇》把饼与饵列为食物之首[3],说明当时它们是主食。唐代颜师古注释“饼”“饵”说:“溲面而蒸熟之则为饼,饼之言并也,相合并也。溲米蒸熟之则为饵,饵之言而也,相黏而也。”[4]“溲”就是浸泡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将面里加上水使面和在一起,蒸熟了就是饼。将米兑上水,蒸熟了黏在一起,就是饵。东汉刘熙《释名》说:“饼,并也。溲面使合并也。”[5]意思跟前面差不多。

  东汉时饼的种类已经比较多,《释名·释饮食》中列出了七种:胡饼、蒸饼、汤饼、蝎饼、髓饼、金饼、索饼。原文是这样的:“胡饼,作之大漫冱也,亦言以胡麻著上也。蒸饼、汤饼、蝎饼、髓饼、金饼、索饼之属,皆随形而名之也。”[6]胡饼是一种比较大的圆形的烧饼。做法是把胡麻加在面饼上烤熟。“漫冱”,是个连绵词,又写做“漫胡、曼胡、缦胡、镘胡”,是“没有棱角、模糊不清”的意思,后来音转并义转为“马虎”这个词。胡麻就是芝麻,西汉从西域引进。古时汉人把外族称为“胡人”,所以当时芝麻就叫胡麻。上文中的意思是说,胡饼这东西为什么叫“胡饼”,有两种解释:一是它的外形是“大漫冱”的样子,即没有棱角、圆形的;二是由于这种饼加了胡麻。据《续汉书》记载:“灵帝好胡饼,京师皆食胡饼。”[7]东汉时因为灵帝喜欢吃烧饼,京都里胡饼很流行。后边几种饼的名称都是根据外形或做法而起的。

  胡饼在月饼的渊源上很重要。因为饼食虽然很早就出现了,但是汉代以前没有记载饼的种类,不知道有没有圆形的饼。通过《释名》的解释,我们可以确定,在汉代已经出现了胡饼这种圆形的饼,从外形上跟月饼相似,可以看作月饼的前身。

  其他几种在《释名》里没有详细解释。根据后来的资料,可知蒸饼是蒸熟的面食,如馒头一类;汤饼又叫煮饼,是在水里煮熟的死面饼,比较硬;索饼是长条形的,大致相当于今天的面条;据南北朝时的《齐民要术·饼法第八十二》记载,髓饼是用骨髓、油脂、蜜做成的饼:“以髓脂,蜜,合和面。厚四五分,广六七寸。便著胡饼炉中,令熟。勿令反覆。饼肥美,可经久。” [8]汉代的做法也应类似。如此可知,汉代已经有髓饼这种用料很讲究的饼了。其它几种饼不祥。

  魏晋南北朝时期,饼食的制作方式有蒸、煮、烤、烙、炸等,种类更加丰富。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了饼类面食20多种。其中胡饼是一种很受人们喜爱的常见食品,有专门烤制胡饼的胡饼炉,街市上有叫卖胡饼的商贩。据记载,王羲之曾被客人看到露着肚子在床上啃胡饼,吃相很不雅。晋代十六国中的后赵皇帝石勒小名叫石虎,“胡”与“虎”音近,叫“胡饼”犯了名讳,就将“胡麻”改称“芝麻”,“胡饼”也改称“麻饼”。有一种截饼,也就是乳饼,是在面粉中加牛乳或羊乳,并加入少量蜜糖。

  魏晋南北朝已经有了面食中加馅的做法。石勒就喜欢吃用干枣、胡桃瓤为馅的蒸饼。这时出现的烧饼就是一种羊肉馅的发面饼。《齐民要术·饼法第八十二》中有“作烧饼法”:“面一斗,羊肉二斤,葱白一合,豉汁及盐,熬令熟,炙之。面当令起。” [9] 很像今天的羊肉馅饼。

  隋唐时期,胡饼、蒸饼、汤饼都是流行的面食。胡饼在唐朝仍然叫胡饼,多了一种饼中加馅的做法。富裕的人家作一种个头超大的胡饼,在其中加多层羊肉,每层羊肉间隔以椒、豉,用酥油润和,放入炉中烤,肉半熟时取出来吃,叫做“古楼子”。胡饼以京城长安做得最好。白居易有诗《寄胡饼与杨万州》:“胡麻饼样学京师,面脆油香新出炉。”蒸饼基本上就是今天的馒头和包子。汤饼有面片(馎饦)、面条、馄饨、牢丸(类似饺子)等。唐代有很多饼肆即饼店,其中胡饼肆最多。唐时有很多胡人商贩,胡商开设的饼肆很常见。【10】

  唐代已经形成中秋节,不过饮食方面主要是摆酒席以赏月,还说不上有特色节令食品。北宋人陶谷的《清异录》是杂采隋唐至五代期间的趣闻轶事而成的一部随笔集,其“馔馐门”写道,五代时有一位专卖四季小吃的张手美,“每节专卖一物”,到中秋就卖玩月羹[11]。这是第一种见于记载的中秋节令食品。

  宋代的饼类食品达到了比较成熟的程度,种类、花色空前繁多,工艺也趋于精致。这时“饼”还是面食的总称。北宋黄朝英《靖康缃素杂记》把饼分为“烧饼”“汤饼”“笼饼”三大类。其卷二“汤饼”条下说:“余谓凡以面为食具者,皆谓之饼。故火烧而食者,呼为烧饼。水瀹(yuè煮)而食者,呼为汤饼。笼蒸而食者,呼为蒸饼。而馒头谓之笼饼。”[12]

  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是一部记述南宋都城临安(即今杭州)地方风物的书,对当地的祭典、节庆、民间文艺、手工业、物产等记载很详细。“武林”是临安的别称。其卷六“蒸作从食”条下记载了许多面食,都是蒸熟的饼食,其中就有“月饼”,但没做解释[13]。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也是一部记述南宋都城临安的风俗物产的书,对其时各种市井情况描述十分详尽,如写酒肆饭馆,一气罗列菜名300余种。在卷十六“荤素从食店(诸色点心事件附)”[14]条下写道:

  市食点心,四时皆有,任便索唤,不误主顾。且如蒸作面行卖四色馒头、细馅大包子,卖米薄皮春茧、 生馅馒头、饨子、笑靥儿、金银炙焦牡丹饼、杂色煎花馒头、枣箍荷叶饼、芙蓉饼、菊花饼、月饼、梅花饼、开炉饼、寿带龟仙桃、子母春茧……

  这段文字开头说“市食点心,四时皆有,任便索唤,不误主顾”,就是说罗列的这些食品包括月饼是街市上平时所卖的食品,各个季节都有,不管什么时候都能买到。看来不是今天特别用于中秋节的月饼。其卷四“中秋”条下也没提到月饼。

  元代食俗基本延续宋代的格局,而食物名称跟现代更接近。“胡饼”的名称一般不再使用,而改称“烧饼”。南北朝时也有叫“烧饼”的面食,那时的烧饼相当于今天的馅饼。而元代的烧饼跟南北朝的烧饼名称一样,所指的食品不同了。元代烧饼是烤、烙的面食。烤的方式有在炉里烤的,有在热灰里煨熟的,烙的方式是在一种圆形平底锅(鏊)上做熟。芝麻烧饼不再叫胡饼,就叫芝麻烧饼,加黑芝麻的叫“黑芝麻烧饼”[15]。可见,从前的胡饼只是这时烧饼的一种。据当时高丽人学汉语的教材《朴通事谚解》,元代大都(北京)的烧饼有芝麻烧饼、黄烧饼、酥烧饼、硬面烧饼等。[16]

  以上就是中秋节令食品月饼正式出现以前,以胡饼为代表的饼类食品的简要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元代以前饼类食品在用料、制作方式、工艺、花色品种等方面为月饼的出现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胡饼以及一些面粉中掺入酥油、蜜、糖或者以果仁、豆沙、糖、肉末、花料等做馅的圆饼、点心等,在外形、做法上跟后来的中秋月饼有类似的地方。

  胡麻饼的制作技艺一直传承至今,在有些地方这种饼还被当作中秋月饼,如浙江省衢州市的邵永丰胡麻饼就是如此。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作为胡麻饼是月饼前身的一种见证。邵永丰胡麻饼是手工作坊制作的一种小芝麻饼,在烤炉里成熟,很香,略甜,酥脆,不油腻,是适合现代人口味的一种传统美食。据当地人说,历史上衢州很早就有麻饼了,到清朝光绪年间邵永丰品牌创立。旧时邵永丰麻饼可用作赏月、婚嫁、寿诞、上梁、祭祀、丧事等的食品、礼品和供品,也有特制的中秋赏月祭月的大麻饼。到中秋节时,邵永丰麻饼在当地往往供不应求。2006年“邵永丰”食品厂入选全国首批“中华老字号”。2007年,邵永丰麻饼制作技艺成为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现在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是“邵永丰”食品厂厂长徐成正,他创办了邵永丰麻饼文化展示馆和胡麻饼研究中心,并曾设立邵永丰麻饼传习学校。现在,邵永丰麻饼平时就很受欢迎,中秋节时就当作月饼来卖,并推出了有精美礼品盒的产品。

  三、月饼成为中秋节标志性食品始于明代

  中秋月饼是什么时候开始成为中秋节的节令食品的呢?对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一个大家都认可的说法。上文所举出的三个关于中秋节由来的传说,可以代表普通百姓的看法。他们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回答这个问题,这些故事大都是由前人传下来的,关于月饼产生时间的回答不一致:按月饼源于朱元璋起义的说法,月饼产生于元末明初;按后两个传说,月饼则出现于唐朝。

  从事相关专业研究者的观点也不一致,大多数学者认为中秋月饼出现于宋代,这种观点举出的主要依据是苏轼的“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的诗句,和提到月饼的宋代文献。有些学者认为中秋月饼出现于唐朝,依据是有文献提到唐朝的某个皇帝曾在中秋吃饼赏月或把月饼赏赐别人;有的学者认为出现于汉代,并举出相关的记载;有学者认为出现于明代,因为明代才有确切的关于中秋节吃月饼的记载。杨琳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秋节”一章中对中秋月饼出现时期的几种观点做了简要的评述并对几种相关的历史文献记载做了辨析,认为:“真正明确提到中秋月饼的是明代文献……月饼作为中秋节的节日食品被人们普遍认同是从明代开始的。”【17】

  这些观点哪一个更有道理呢?

  首先要明确,我们所说的是“中秋月饼”,就是每年一到中秋节各地都吃的月饼,而不是平时吃的类似食品。中秋月饼这种节令食品有两点关键之处:第一,它是圆形的象征圆月象征团圆的饼,第二,它是每到农历八月十五人们都吃或用作祭品的一种饼。

  我们在前文追溯月饼的历史,从春秋战国时期的饼开始谈起,那是在讲月饼的物质层面,在月饼的用料、配制和工艺方面经过一个怎样的发展过程。月饼在刚刚出现为一种节令食物的时候,它就是一种比较美味、比较好看的食品,很快它又被人们完善,成了精美之物,这是由于中国人已经有了很长的制饼的历史,有了充分的制作月饼的经验、手艺。在月饼正式成为节令食品之前,已经有了多种跟月饼近似的食物,只是还没有最后成型为月饼或者被用于中秋节庆,甚至已经有了同名也相似的饼食。所以在月饼成为中秋节令食品之前,相近的食品只是月饼的前身。

  已有确凿资料证明,中秋节正式产生于唐朝。[18]学界也公认在唐朝之前没有关于中秋节的确切记载。所以关于中秋月饼出现于汉代或者其他唐前时间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此前文献包括汉代文献所记载的只是饼食的情况,不是中秋月饼本身的事情。

  唐初形成了中秋节,那么唐朝有没有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呢?唐朝中秋节习俗主要见于大量赏月诗歌和一些笔记小说,这些文字记载里极少说到中秋饮食,个别地方只是说准备“酒食”。可以说,目前还没见到任何可靠文献可证明唐朝已经有了中秋月饼。至于民间传说,本来这种编故事、讲故事的用意就不是讲真事,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下结论的依据。所以可以肯定地说,唐朝时,中秋月饼还没有出现。

  宋代是不是出现了中秋月饼呢?

  我们首先看苏轼的诗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这首诗写于宋哲宗元符三年,庚辰(公元1100年)农历八月,苏轼被任命为舒州团练副使,要离开廉州。廉州太守张左藏为他送行,苏轼即席作《留别廉守》诗一首[19]:

  编萑以苴猪,瑾涂以涂之。/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

  悬知合浦人,长诵东坡诗。/好在真一酒,为我醉宗资。

  小饼是在酒席间吃的一种点心,苏轼赞它好看又好吃。“小饼如嚼月”指小饼外形如月,吃小饼像咬月亮一样,这月亮也可能是圆月,也可能是弯月。从字面上来看,“小饼如嚼月”也可以解释成“小饼像嚼过的月亮”,那就肯定不是圆月,而是弯月了。如果用意在“弯月”的话,直接说“小饼如弯月”或“小饼如新月”更好听。所以这句话还是解释为“小饼”前省略了一个“吃”字更好。词语省略在诗歌创作中是常见的。拿起一个银色的小饼来吃,像取天上的明月入口一样,是很有意境和豪情的,符合苏轼的豪放诗风。“中有酥与饴”是说小饼中有酥油和饴糖,入口酥软香甜。饴糖是一种用米和麦芽为原料制成的糖。就这两句话的意思来看,苏轼所吃的小饼很像是月饼。但是也不能肯定,因为前文已述,宋代饼食的种类很多,许多品种都很精致,有不少饼都是加酥油、糖或蜜来制作的,如《梦粱录》中就列了“油酥饼儿”[20]。总之,小饼不能肯定是月饼,可是也不能断定不是月饼。

  再看这首诗作的时间是不是中秋节。根据前人的考证,可以肯定是在农历八月。紧随其后的是一首《瓶笙诗》,诗题下有几句简单的说明,其中有:“庚辰八月二十八日,刘几仲饯饮东坡。”[21]也是在饯行的酒席上做的诗。那么《留别廉守》应该作于八月二十八日之前,具体日期不能确定。按一般情理,跟八月二十八日这次饯行不会相隔太久,中秋节之后的可能性更大,但在八月十五前后一两天也不是没可能。再看诗歌的总体内容,是跟友人或同僚在告别宴席上做的诗,除了“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这句涉及到月亮以外,其余诗句没有露出节日氛围,如果是在中秋节期间所作,十有八九在诗句中会提到跟中秋节有关的字眼或内容。当然即使是在八月十五所作,不提中秋节也不是没有可能。总之,从时间上来看,这首诗作于中秋节期间是有可能的,但是不能肯定。

  从以上两方面看,经常被人们引用为咏月饼的这两句诗,不能用来当作宋代已有中秋月饼的依据。【22】

  另外一种被作为宋代出现中秋月饼的论据的是,《武林旧事》和《梦粱录》都提到了“月饼”,但是前文说到了,在这两本书中,月饼都是作为平时吃的面食或点心列出来,在这两部书中都有专门的“中秋”条目,都没有谈到中秋节吃月饼的事。在宋代郑望的《膳夫录》中有“卞(卞梁)中节食”一项,列举一年中各节日的食品,其中有“中秋:玩月羹”,而没有提月饼。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是作者在南宋时来到临安后回忆北宋汴京繁华景象的著作,其中对节日风俗叙述较为细致,在“中秋”条目下,写到中秋节人们大量饮酒以及各色果品上市,也没提到月饼[23]。因而可以说,虽然文献记载中出现了“月饼”这种食物,但是并不能说明宋代月饼已经是中秋节令食品,它很可能只是一种外形像月亮的饼食,并且据记载是四季都有的日常食品。

  需要说明的是,宋代制作饼食、点心的工艺已经很发达,品种花色很多,跟中秋月饼差不多的饼食、点心也有不少,甚至有了名叫“月饼”的,而且中秋习俗已经很兴盛,可以说,这个时候出现中秋月饼是完全可能的。但是至今没有发现宋代中秋吃月饼的可靠记载,所以我们没有依据说这时已有了中秋月饼习俗,至少,这时没有形成比较明显的引人注意的中秋吃月饼的习惯,以至于记录宋代风俗的文献都没有记载。

  元代的民俗文献也没有提到中秋月饼。如熊梦祥《析津志》是一本专门记录大都(今北京)风俗的书,其中写了赏月风俗和各种新上市的瓜果,但没提月饼[24]。

  明代文献出现了关于中秋月饼的大量记载。沈榜所写的《宛署杂记·民风》“八月馈月饼”条目下说:“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肆至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25]意思是说,无论士绅官宦之家,还是庶民百姓家庭,在八月都要做面饼相互赠送,饼大小不等,叫做月饼。市面店铺有的用果仁果脯做馅,巧立名称,形状多样,有的月饼一块就值几百钱。由此可知,这时的月饼是在八月里为中秋节特制的,成为各家送人的礼品。而且这时的月饼已经有各种花色,甚至有了比较华贵的月饼。田汝成(约1503- ?)著《西湖游览志余·熙朝乐事》中说:“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26]这里点出了中秋吃月饼的含义,就是亲友团圆。明万历年间有一位太监写了《明宫史》,其中写道[27]:

  自初一日起,即有卖月饼者。加以西瓜、藕,互相馈送……至十五日,家家供月饼瓜果,候月上焚香后,即大肆饮啖,多竟夜始散席者。如有剩月饼,仍整收于干燥风凉之处,至岁暮合家分用之,曰“团圆饼”也。

  明代此类记载还有很多。毫无疑问,明代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已经出现并风行于世。

  四、明朝中秋月饼的登场:本是拜月供品

  为什么南宋时期中秋习俗已很兴盛、饼食制作也很发达,却没有出现中秋月饼,而在明代风行中秋月饼呢?

  我们先比较一下对两个朝代中秋习俗较有代表性的文献记载,看其中内容有什么不同。

  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卷四“中秋”[28]条下写道:

  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此际金风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窭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到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晚不绝。盖金吾不禁故也。

  这段文字是现存文献中对南宋中秋习俗的描述比较细致和全面的。从中可以看出,南宋时期中秋习俗的主要内容就是赏月,其次是家人团聚、喝酒宴饮。不过亲人团圆的主题并不突出,家宴是在月台之上或者方便赏月的地方,喝酒也是为了赏月时尽兴。字里行间透出中秋之夜在月色下尽情狂欢的意味。虽在其他文献里可见到中秋拜月的记载,但是拜月在节俗中所占位置很轻,远不如赏月重要,关于宋代中秋拜月的记载也很少见。

  再看明代刘侗、于奕正所著的记述明朝北京风俗的《帝京景物略》中对中秋节的描述[29]:

  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之如莲华。纸肆市月光纸,绩满月像,跌坐莲华者,月光遍照菩萨也。华下月轮桂殿,有兔杵而人立,捣药臼中。纸小者三寸,大者丈,致工者金碧缤纷。家设月光位,于月所出方,向月供而拜,则焚月光纸,撤所供,散家之人必遍。月饼月果,戚属馈相报,饼有径二尺者。女归宁,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团圆节也。

  这是该书中记述中秋节的完整内容。这段所写中秋习俗的中心内容是祭祀月光神,其次是家人团圆、吃月饼瓜果,再次是亲友互赠月饼瓜果。

  将两段文字相比较,可以看出南宋与明朝的中秋习俗有显著的不同:南宋重视赏月,明朝重视拜月和团聚。当然,如果仅凭这两段文字就下这样的断语会有偏颇,而且两段文字所写习俗并非发生在一个地方。两段资料所写的不是一个地方,以二者为标本比较两个朝代的习俗差异确实不很理想,但这两个城市也有共同的地方:都是京都,都是当时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都是内地城市;而且我们可以参照两个朝代的其他风俗志资料来判定,这两处文献所写的确实是所在朝代的普遍习俗,而不是仅仅临安或北京的习俗。

  中秋月饼是属于明代这种习俗的,它应该是跟这种中秋习俗的其他内容相适应的。它产生于明代,应该跟明代不同于宋元中秋习俗的内容有关系。明代中秋习俗不同于宋代的地方主要是重视拜月和团圆,而中秋月饼的意义也正好有两方面:一是作为供品使用,二是作为“团圆饼”,有团圆的象征意义并被用为联系亲友感情的工具。这两点正是适合于明代中秋习俗的。这是月饼在明代出现的关键因素。

  月饼在中秋节的最初用途是作为拜月的供品。明初中秋节拜月习俗盛行,拜月免不了要上供品。中秋时节正好瓜果上市,所以可用瓜果做供品;其时也是庄稼收获的时候,所以也正好用新粮做的面食做供品。因为中秋祭的是圆月,所以民间很自然地讲究供品要是圆形的,即“其祭果饼必圆”。这样就把饼食做成了圆形的。这圆形的饼摆在供桌上,可以象征圆月。所以在制作的时候人们就印些嫦娥、月宫、桂树、玉兔之类图案在上面。因为是供品,必然要选上好的材料,要做出好味道,要做得外观好看些。这样就使月饼在物质方面跟以前的饼食或点心不同了,就成了为中秋节特制的节日用品。这样每到中秋节,就要专门制做月饼,各家可以自己做,也可以买饼铺的。饼铺有更好的技术,做得越来越精致美味,使得月饼更加成为一种很特别的节令食品。另一方面,月饼作为供品从供桌上撤下来之后,不能扔掉。民间向来有祭神仪式完成之后分食祭品的习惯,所以月饼很自然地又成为人们的中秋食品。开始月饼是祭品兼作人的食品,而以作祭品为主;后来在拜月之前也吃月饼了,这时就使它作为人的食品的地位不亚于做祭品了。再到后来,拜月习俗淡化的时候,月饼作为团圆饼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这时它作为祭品的作用就减弱了,以至于到后世拜月习俗基本消失,吃月饼却成为中秋节的主要习俗之一。明代还重视亲友间的人情往来,在初期月饼主要作为祭品时,它就跟时令瓜果等成为中秋期间亲友馈送的礼品。这就是中秋月饼在明代形成的主要原因和过程。这是根据记录当时风俗的文献资料作出的分析。

  通过以上考察可知,月饼在明代成为中秋的节令食品时,其本质内涵基于两点:第一,它是圆饼形的,能够象征天上圆月和人间团圆;第二,它是一种美食。只要满足这两点,就是功能完备的月饼,不具备这两点,就是不好的月饼。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人们的饮食口味也发生很大变化,月饼的材料和做法也应随之调整、与时俱进。在现代社会,高糖、高油脂的月饼不再受人欢迎,厂家就应该对月饼加以改良,使之仍不失为现代人乐意品尝、有益健康的美食,这是符合中秋月饼的民俗本义的。(编辑:刘慧青)

     温州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33-41页

  参考文献

  [1] 文成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刘伯温传说[M]. 北京: 中国戏剧出版社, 2011: 50-51.

  [2] .墨子. 墨子[M]. 方勇, 译注. 北京: 中华书局, 2011: 408.

  [3][4] 史游. 急就篇[M]. 颜师古, 注. 长沙: 岳麓书社, 1989: 132.

  [5][6] 刘熙. 释名疏证補 [M]. 毕沅, 疏证. 王先谦, 補. 祝敏徹, 孙玉文, 点校. 北京: 中华书局,2008: 135.

  [7] 李昉. 太平御览 [M]. 夏剑钦, 王巽斋, 校点.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4: 930.

  [8][9]贾思勰. 齐民要术【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6:365.

  【10】【15】 徐海荣. 中国饮食史 [M]. 北京: 华夏出版社, 1999: 293、472、82-85、664.

  [11] 陶谷. 清异录(饮食部分)[M]. 李益民等著.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5:30..

  [12] 黄朝英. 靖康缃素杂记[M]. 吴企明, 点校.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16-17.

  [13] 周密. 武林旧事 [M]. 钱之江,校注. 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11: 137.

  [14] 吴自牧. 梦梁录 [M].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1: 147-148.

  [16] 老乞大谚解 朴通事谚解[M]. 影印本. 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8:325.

  [17]【22】【21】 杨琳.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M]. 北京: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0: 327.

  [18] “民族传统节日与国家法定假日”课题组. 中国节典: 四大传统节日[M].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8: 141

  [19] [21]苏轼. 苏诗文集【M】孔凡礼,校. 北京:中华书局,1986:2373.

  【20】[28]吴自牧. 梦梁录: 卷十六[M].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1: 148、26.

  [23]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M]. 郑之诚, 注. 北京: 中华书局, 1982: 215.

  [24] 熊梦祥. 析津志[M]. // 析津志辑佚. 北京: 北京古籍出版社, 1983: 221-222.

  [25] 沈榜. 宛署杂记[M]. 北京: 北京古籍出版社, 1980: 192.

  [26]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余: 卷二十熙朝乐事[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361.

  [27] 刘若愚, 高士奇. 明宫史: 金鳌退食笔记[M]. 北京: 北京古籍出版社. 1982: 88.

  [29] 刘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M]. 孙小力, 校注.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104.


TAG: 考论 月饼 中秋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