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木所在的都广之野和昆仑山本是一地吗(二)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8-11-18 11:29:28

建木所在的都广之野和昆仑山本是一地吗

 

 

黄世杰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广西南宁,530006

 

 昆仑山和建木分布的都广之野皆是上古及先秦时期古人崇拜的神圣宇宙空间——天地之中(地之中)所在地。前人的研究成果无一例外都认定昆仑山和建木分布的都广之野是二者实一,并言之凿凿说是古蜀族以岷山为原型神化而成,其地在西南成都平原。其实事实的真相并不是这样。神话世界把昆仑山和建木分布的都广之野视为天地之中的观念渊源于古人对宇宙结构即天地运行的物理形态的感知与思索并最终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知识体系:“易”。“易”的固化形态表现为八卦图。先天八卦图方位对应于南方的建木-都广之野;后天八卦图方位对应于西北的昆仑山先天八卦图后天八卦图历史上出现的次序来看,古人对上古地理中心的崇拜,其最早应该是对南方的建木-都广之野的崇拜。

关键词:神圣宇宙空间;天地之中;昆仑山;建木-都广之野;太阳神

 

 

首先说作为天地之中的昆仑山的天文地理特征。汉代之前的经书凡说到昆仑时,并没有明言说昆仑就是天地之中。只是后人(主要是汉代以后的人)在用语义学去解读昆仑二字时,觉得昆仑二字本身就具有中央的意味,如《庄子·应帝王》:“中央之帝为浑沌。”汉扬雄《太玄经》序首范:“昆,浑也,,沦也,天之象也。”《经典释文》:“空同,司马云:‘当北斗下山也’,与《尚书纬》所谓‘北斗居天之中,当昆仑之上’”正可互训,可见“空同”亦为昆仑别名。据此,可明昆仑的“浑沌”、“空洞”之义与北极悬居天穹的“虚无”之相暗通消息。《周礼·春官·大宗伯》也有类似提法,其文曰:“以苍璧礼天,以黄琼礼地。”郑玄注曰:“此礼天以冬至,谓天皇大帝,在北极者也,礼地以夏至,谓神在昆仑者也。”郑玄认为北极星位于天的中心,昆仑则位于与之对应的大地的中央位置,祭祀中,神在昆仑。

汉代以后的纬书凡有说到昆仑者,就都直言古昆仑山是天下之中和天地之中,上有天柱与天相通。如《海内西经》:“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郭璞注:“去嵩高五万里,盖天地之中也。”汉代纬书《河图括地象》云:“昆仑者,地之中也。下有八柱,柱广十万里,有三干六百轴,互相制,名山大川孔穴相通。”又称“地中央曰昆仑,东南五千里名曰神州,中有五山帝王居之。”“昆仑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周围如削”。《艺文类聚》引《水经》也曰:“昆仑墟在西北,去嵩高五万里,地之中也。”《神异经·中荒经》:“昆仑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周圆如削,下有回屋方百丈,仙人九府治之。上有大鸟,名曰希有,南向,张左翼覆东王公,右翼覆西王母。背上小处无羽一万九千里。西王母岁登翼上会东王公也。故其柱铭曰:‘昆仑铜柱,其高入天。圆周如削,肤体美焉。’其鸟铭曰:‘有鸟希有,碌赤煌煌,不鸣不食,东覆东王公,西覆西王母。王母欲东,登之自通,阴阳相须,唯会益工。’”郭璞《山海经图赞》:“昆仑月精,水之灵府,唯帝下都,西老之宇。嵥然中峙,号曰天柱。”《遁甲开山图》:“五龙见教,天皇被迹,望在无外柱洲昆仑山上。”

在神话地理中,古代中国人把昆仑看作是天下的中心(王孝廉,199177)。通过对古代文献的进一步解读,笔者发现古人之所以把昆仑山定位为天下之中、天地之中,明显有自己的特征:

一是就地形而言,该说强调天地之中处“起形高大”。

二是为“帝”所居,此即所谓“帝之下都”,如《山海经》之《西山经》卷二谓:“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海内西经》卷十一谓:“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 郭璞注《山海经》时云是“天帝都邑之在下者”,袁珂《山海经校注》则曰“郭注天帝即黄帝”,其说甚是。笔者认为《山海经》中所说的“百神之所在”的“帝之下都”中的这位帝,最早是天帝,后来转变成黄帝。《庄子•至乐》:“昆仑之虚,黄帝之所休”乃其证;

三是就其天文特征而言,则正如《史记·大宛传》引《禹本纪》所云:“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日月相避隐为光明也。” 这也正是对昆仑又成为日月山的解释。

综上所述,有三种要素即地理、天文和神(帝)是构成昆仑山作为天地之中的主要特征。这三种要素不具有唯一性,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可见,昆仑是没有确切的地望。另外从昆仑的语义来看,昆仑本身就是多元的。如《尔雅•释丘》语,谓“三成为昆仑丘”,大意是说山有三重就可称为昆仑丘,这应该是昆仑得名的原因。据此,清人毕沅以为,“高山皆得名之”。意思是凡高到三成的都可以用这名称。因此,《山海经》中的昆仑山共出现十多次,分别出现在各经中,以往人们误认为描写的是同一个昆仑,其实,只要认真辨识,就会发现《山海经》所记载的昆仑山确实有多个,它所记述的昆仑其实是不同地方的昆仑,而实非一地,为四方所在皆有(李川,2006)。只是先秦汉代易学的兴起给昆仑山神话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而不少学人在阐述昆仑山神话时也有意无意地往西北靠拢。

其次说作为地之中的建木—都广之野天文地理特征。在中国古代典籍中,除了大家公认昆仑山是天地之中之外,还有另外一个类似昆仑山一样性质并历来被视为地之中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在《山海经》的《海内经》和《海内南经》记载的“建木—都广之野”:

“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琴。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灵寿实华,草木所聚。爰有百兽,相群爰处。此草也,冬夏不死。”

 “南海之外,黑水青水之间有木,名曰若木,若水出焉。有禺中之国。有列襄之国。有灵山,有赤蛇在木上,名曰蛇,木食。有盐长之国。有人焉,鸟首,名曰鸟氏。有九丘,以水络之:名曰陶唐之丘、有叔得之丘、孟盈之丘、昆吾之丘、黑白之丘、赤望之丘、参卫之丘、武夫之丘、神民之丘。有木,青叶紫茎,玄华黄实,名曰建木。百仞无枝,()有九[木属],下有九枸,其实如麻,其叶如芒,大爰过,黄帝所为。有窳,龙首,是食人。有()兽,人面,名曰猩猩(山海经•海内经》卷十八)。”

 “夏后启之臣曰孟涂,是司神于巴。有请讼于孟涂之所,其衣有血者乃持之,是请生。居山上,在丹山西。丹山在丹阳南,丹阳居属了。窳龙首,居弱水中,在狌狌知人名之西,其状如龙首,食人。有木,其状如牛,引之有皮,若缨、黄蛇。其叶如罗,其实如栾,其木若,其名曰建木。在窳西弱水上。氐人国在建木西,其为人人面而鱼身,无足(山海经•海内南经》卷十)。”

关于都广之野的性质,郭璞注《山海经·海内经》时谓:“其城方三百里,盖天下之中,素女所出也。”清人毕沅的《山海经新校正》一书考证郭注应是《山海经》的原文,而被人为地删去了。刘安《淮南子·地形训》在谓都广为“天地之中”时说得就更明白了:“扶木在阳州,日之所昲。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日中无景,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汉高诱注:“扶木,扶桑也,在汤谷之南;昲犹照也;阳州,东方也”。“建木,其状如牛,引之有皮,若璎、黄蛇,叶如罗”。“众帝之从都广山上天还下,故曰上下。日中时日直,人上无景晷,故曰盖天地之中。” 《吕氏春秋·有始览》对此说得更直白:“白民之南,建木之下,日中无影,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高诱注:“建木在广都,南方,众帝所从上下也。复在白民之南。建木状如牛,引之有皮,黄叶若罗也。日正中将下,日直,人下皆无影。大相叫呼,又无音响人声。故谓盖天地中也。”

可见,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建木分布的都广之野和昆仑山一样都是天地之中或者地之中,是连接天上和大地的地方,而建木则被视为天地间的中柱,有撑天的功能。

之所以建木分布的都广之野也被视为地之中,通读古代文献,笔者发现它也是有自己明显的天文地理特征:

一是就地形而言,该说也强调地中处其“起形高大”。

二是该说强调建木分布的都广之野有树即建木作天柱,而此建木一方面具有自然生态特点,另一方面,又被赋予神圣特性。建木之所以被赋予神圣特性是因为这种神树为“黄帝所为”,古代三皇之一的天皇伏羲氏曾由此经过(太皞爰过)。由此可见都广之野又便成为“帝之下都”了,而建木便成为帝上天下地,沟通天地、阴阳的枢纽,成了实实在在的一棵神树。而所谓天皇伏羲氏和太皞,在古代其实就是太阳神之类,可见,建木与太阳是有直接的关系的,是太阳崇拜观念的产物。

三是就天文特征而言。古书记载以树为天地通道者,除建木外,尚有若木、扶桑、寻木等,这其中惟独建木被与地中联系了起来,原因在于它除了是天地通道之外,地中处有自己独特且唯一的天文特征:“日中无影,呼而无响”、日中时日直,人上无景晷”

综上所述,也有三种要素即地理、天文和神(帝)是作为构成地之中的建木—都广之野的主要特征。但是,与昆仑山不一样的是,构成地之中的建木—都广之野的主要天文特征有其特别之处,那就是,具有“日中无影,呼而无响才是古人赋予地之中的很重要的天文、物理特征(关增建,2000)。

个案 地之中概念是中国古人地平大地观的产物

地中概念是中国古人地平大地观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发展一开始跟宗教意识有关,被认为是建木所在地或昆仑山、须弥山等;后来又与安邦治国的需要联系到了一起,被认为是在洛阳。当天文学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以后,人们又从天文学角度出发定义了一些不同的地中,其中有盖天说“北极之下为天地之中”的说法,也有《周礼》以夏至日影长15寸处为地中的定义。依据《周礼》的定义所确定的地中被认为是在今河南登封附近的阳城。地中说对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测量思想上。古人从比例对应测量思想出发,认为只有在地中进行的测量才最具权威性,数据才最可靠。地中概念在浑盖之争中发挥了作用,浑天家们认为落下闳是藉在地中进行的测量战胜了盖天说。浑天家在进行天文计算和测量时,往往要以地中为基本的参考点。浑天家认可的地中有洛阳和阳城两处,为了确定地中的准确位置,祖 提出了用五个表测定地中的方法。尽管他的方法在数学上无懈可击,但该法赖以成立的地平大地观却不能成立。《周礼》对地中的定义依赖于影千里差一寸之说,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地中问题,刘焯提出了进行实地测量以确定该说是否成立的建议,他的建议到了唐代被一行组织实施了。一行进行天文大地测量的目的就是要“求其土中,以为定数”。一行的测量并未解决问题,但五代的王朴却以他的测量为依据,认为地中是在浚仪岳台。此外,晋朝的虞喜对盖天说和浑天说的地中概念做了调和,而南北朝时的何承天则提出天顶之下为地中的新学说,还有其他一些有关地中的说法,也有否定地中存在的言论。地中概念的影响一直到明代仍然存在,直到传教士传来地球学说,地中说才在中国真正地销声匿迹(关增建,2000251263中国天文学史上的地中概念,《自然科学史研究》,第3期)。

总之,当我们把昆仑山和建木-都广之野作为天地之中(地之中)所在地的有关天文地理以及神话特征纳入人类中心论的发展历程来看时,可以发现:我们对《山海经》中有关天地之中地之中或世界中心的看法,明显不能用人类早期的“自我中心论、物种中心论”来理解,也不能用“人世社会中心所在地为人类中心的观点” 来理解。因为在《山海经》中凡记述有关天地之中或“世界中心”时,古人都对天地之中以及地之中这两个概念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并赋予它们神秘意象和相应的天文地理特征,而唯一符合《山海经》中有关天地之中地之中或世界中心原意的只有“宇宙的人类中心主义”:在古人的心目中,不论是昆仑山还是建木—都广之野,它们作为“天地之中”所在地都有其明显的神话特征:为“帝”所居,是“帝之下都”,其山上有天柱与天相通,是“众帝上天还下”的地方。可见,天地之中或所谓地之中的产生和发展一开始跟宗教意识有关。因为人们相信,宇宙是上帝创造的。上帝在空间方位的意义上是宇宙的中心。所以,在《山海经》和《淮南子》等古文献中,有凡关记述昆仑山和建木—都广之野的地方,都会出现“帝”。而这个“帝”主要以昆仑山或建木作为上下于天的主要通道,而“帝”所在的地方就是天地之中(地之中)的地方。

 

三、结论:天地之中的观念差异渊源于古人对先后天八卦图方位的认识

表面上看昆仑山和建木分布的都广之野各自具有不同的天文地理特征,但归结起来,除了有共同的宗教信仰——帝——这个帝居住在“起形高大”的地方(大地),它们还对宇宙最大的神灵——太阳神()进行崇拜。可见,古人对天地之中(地之中)这种空间观念的理解源于对天地运行的物理形态即宇宙结构的感知与思索。在古代,人们对宇宙结构的感知与思索最终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知识体系:“易”。“易”的固化形态表现为阴阳八卦图。关于八卦诞生和孕育的过程,《易·系辞上》云:“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由此可知,“易”指的是宇宙万物的最终本原,而“两仪”既可看作是由物质本原的运动所产生的阴阳两气,也可指天和地。阴阳两气相互结合然后产生万物。“阴”、“阳”概念的产生和形成就是先民们通过对宇宙万物矛盾现象直接观察得出的结果。“阴”、“阳”概念的形成为八卦的诞生提供了前提和条件。

前人的研究成果表明,西周中期至春秋中期,是阴阳学说的形成时期(刘大钧,1986)。阴阳学说诞生初期,可能只是一张没有文字说明的阴阳八卦图,但从其根源上说,占卜吉凶祸福,似乎充满神秘主义色彩,但它并不是凭空虚构出来的,而是人们在长期观察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自然事物和人类本身男女生殖现象的抽象概括(萧汉明,1994)。春秋后期,阴阳学说的初期形态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其中最为重要的表现就是被宗教祭祀活动所汲取。而到了战国中叶,驺衍又把阴阳和五行概念相结合起来,这样使阴阳五行说得到了新的发展。秦汉时期,方士阶层继承和发挥驺衍以来阴阳五行说,活跃在当时社会的各个领域。至汉代,阴阳五行说成为易学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汉武帝以来,方士阶层,在两汉政治、社会及学术上,都有十分明显的活跃(金晟焕,1999)。

而对“易”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易经》里阴阳八卦图有两个:先天八卦图和后天八卦图,它们在空间方位上完全相反。

据传,先天八卦图为伏羲所创,《周易·系辞下》曰:“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伏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先天八卦图的理论依据“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搏,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其八卦的序数为乾1、兑2、离3、震4、巽5、坎6、艮7,坤8。称为先天八卦数;八卦方位为乾南、坤北、离东、坎西、兑东南、艮西北,巽西南、震东北。因其为伏羲所创,故又称为伏羲八卦。

后天八卦为周文王所创,也称为文王八卦。其八卦序数为坎1、坤2、震3、巽4、中5、乾6、兑7、艮8、离9,称为后天八卦数。八卦方位为“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即震东、巽东南、离南、坤西南、兑西、乾西北、坎北、艮东北。

总之,中国古代宇宙结构的认识根本在于“易”(阴阳学说),先后天八卦图表现了先民空间意识的自觉(陈江风,19968990)。古人观察天象,是将北斗所在的天极视为中央不动点,环绕天极按东南西北划为四区,是为“四象”或“四宫”。史前的宇宙方位就是以八卦加中央方式加以分割的。什么是宇宙?古人以“宇”表示空间,以“宙”表示时间,“宇”“宙”连用,则综合表示空间和时间,所谓“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就昭示着这一点。而所谓“四方”指的是南西北东,“上下”则指地平面以上和以下,这正好构成了“六合”的立体空间,而这个“六合”的立体空间是以地平面为基准的,由于地为方而平的特点,因此,它就有了一个明确的中心区域,此即浑天家所说的“地之中”。

根据这一解释,笔者认为,神话世界把昆仑山和建木—都广之野各自视为不同的天地之中的差异源于古人对先、后天八卦图方位的不同认识。《易》曰:“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夫“刚健”、“中正”、“纯粹”、“精”者,此乾之大全也,故而,在易学理论中乾为天,为阳,为天柱,为地维。在先天八卦图方位中,乾位处在南方,现在人们常用的一个成语:“天南地北”,其所使用的空间方位顺序就是沿用“先天八卦图方位”。因而,南方当为天柱、为地维所在地,这正好对应于南方作为地之中的建木-都广之野;在后天八卦图方位中,乾位处在西北方,因而,在易学理论中西北方当为天柱、为地维所在地,这正好对应于西北作为天地之中的昆仑山。以先天八卦图后天八卦图在历史上出现的次序来看,先天八卦图方位”为空间方位记录系统的南方的地之中神话在年代上应该早于后天八卦图方位”为空间方位记录系统的西北昆仑天地之中神话。西北的天地之中昆仑神话是后起的。刘宗迪(2006)的研究结果印证了笔者的结论是正确的:如他认为《五藏山经》关于昆仑山的记载不是历史上昆仑说的源头。《五藏山经》关于昆仑山的记载因袭于《海经》中的昆仑说,《海经》中的昆仑说是历史上昆仑说的源头。古人对古地理中心的崇拜,最早的主要是对位于南方的建木-都广之野的崇拜,后来的周文王改革礼俗,对古地理中心的崇拜才从南方转向西北。(未完待续)


分享到:

TAG: 昆仑山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日历

« 2024-04-19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41972
  • 日志数: 33
  • 建立时间: 2008-11-14
  • 更新时间: 2010-08-04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