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文人多自谦,戒浮燥,胸怀平常之心,甘为边缘人。粗茶淡饭,布衣裘褐,倒可以冷眼洞察社会,静观人生百态,写出多少能够传世的作品来。——录自随笔《边缘人》(1998)

【转帖】晦涩不代表学术的深度和力道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3-06-17 17:26:47 / 个人分类:学科建设

查看( 239 ) / 评论( 4 )

晦涩不代表学术的深度和力道

学界呼唤言之有物、清新质朴的文风

2013年06月03日 08:06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6月3日第458期作者:本报记者 张清俐浏览:213我要评论字号:

    
  【核心提示】把一个问题研究透了,把学术功力练扎实了,这是理论自信的前提。瞿林东经常劝诫自己的年轻学生,面对浮躁的世风,学术工作者要保持冷静和理性,不超然,不媚俗,出己之所学,为社会服务。



  历史上许多学问大家都以文风清新、文字通达著称,费孝通、朱光潜、白寿彝等学人往往在浅易、直白的文字中阐述深邃的学术道理。

  文风能够反映学者的理论水平和学术作风。然而当下学界,文风晦涩问题突出。拗口难懂的学术文章不仅使普通大众敬而远之,甚至令同行学者“不忍卒读”。学者指出,这种现象应引起学术界反思。

  晦涩文风种种

  滥用模型 内容空洞

  现今,经济学论文以数量模型为主导,甚至有的作者根据几十份问卷就可以写出洋洋洒洒充满模型的一篇论文,得出常识化的简单结论。学术研究的方法手段与内在的经济思想出现错位。

  5月26日,在一所知名高校的经济学博士论文答辩会上,面对以模型充斥重要篇幅的现象,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姜长云一针见血地指出,数量模型不可乱用,用得好是科学的研究方法,滥用则是“伪科学”。

  “目前就经济学文章来说,广泛存在重形式轻内容、重技术轻思想的倾向。”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方福前告诉记者,很多经济学文章都在“自觉”遵循“新八股”形式,有的从形式上看完整优美,细看则空洞无味。

  在哲学及其他研究领域也存在此问题。山东大学古希腊思想研究中心主任谢文郁表示,近些年来,学界出现了一股形式主义文风。一些文章格式像模像样,注释有根有据,但是,开卷阅读却不知所云。

  故弄玄虚 故作高深

  “可以简洁明白地说出的道理,偏要故意弄得隐晦曲折。”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金岱斥责当前一些“伪高深”学者喜欢借用难懂的模型和词语,得出常识性的结论。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术期刊编辑告诉记者,他曾收到一位学者探讨海德格尔“存在”概念的投稿。仅在摘要中,作者使用“存在”一词就多达30余次,整篇文章亦是在“存在”、“非存在”、“此在”等几个抽象概念的相互论证中来回兜圈子,令人读来味同嚼蜡,读后不明就里。

  学术不说中国话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中心主任杨宗元告诉记者,文字“绕”、句子长、段落长,是目前中国学术界文风晦涩的“症状”。使用“欧化”语法的文章也较为常见,诸如状语后置、嵌套多重定语从句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炯表示,某些学者的文章刻意模仿蹩脚的翻译语言,其结果是佶屈聱牙,“用汉字写外国话”。

  或是读多了“欧式”文章,一些年轻学者也刻意模仿起这种文风。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瞿林东说:“我在阅读博士学位论文过程中接触较多的现象是,有的句子长达四五十字而没有标点,其中包含着很多修饰词,把主语掩盖起来,往往句中有句。读这样的文章,真是苦不堪言。”

  晦涩文字难掩能力欠缺

  “以晦涩的花拳绣腿掩盖自身功力的薄弱,以矫揉造作的概念展览掩盖实质的空洞无物,种种不良文风折射的是学者本人理论水平和语言能力的欠缺。”山东大学青年学者史建国感慨道。

  病因之一:功力不足

  “一些学者在翻译或者引用外文资料时,并没有透彻地理解西方特定学术话语的内涵和外延,又因欠缺中西方语言交融的能力,从而机械地释读域外学术语言,其结果自然让人觉得晦涩难懂。”《学术界》杂志副编审马立钊说。

  杨宗元认为,语言表达思维。一些文章之所以言词晦涩,通常是由于作者就某一学术问题的研究不够深入,自己也尚在模糊当中,以致不能用明晰的语言进行阐述。

  病因之二:故作姿态

  马立钊认为,“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内心存有学术清高的傲气,刻意用晦涩难懂的词语拉开自己和公众之间的差距,以示自己在某一领域内掌握了学术解释权,而不能被普通人所超越。”

  “有些作者并没有对问题进行透彻研究,却偏偏要用貌似内涵丰富的概念加以表述。”张炯认为,这种态度正如毛泽东同志当年批评的,毫无“实事求是之意”,倒有“哗众取宠之心”。

  病因之三:崇洋趋新

  挟洋自重的风气渗透到各个研究领域。山东大学特聘教授温儒敏举例说,一些学者完全不考虑西方汉学不同于中国的学术背景,将其概念与理论拿来就用。这种不经过滤与选择的“吸收”是一种盲目的“逐新”,失去了自己的学术自信与个性。

  对于某些以实现“与国际接轨”为目标的西方术语爱好者,谢文郁表示,“作者缺乏问题意识,却急于将自己都还没有搞明白的西方学术话语引入中国学术界以实现‘理论创新’,并且热衷于参与所谓的国际化学术讨论,这种讨论无异于空中楼阁。”

  病因之四:学风浮躁

  “晦涩难懂、言之无物的文风对学术发展造成了极大戕害。”马立钊认为,这种风气给学术研究的发展和青年学子的成长带来了严重影响。

  张炯和瞿林东两位老学者表示,文风弊病根本还在于学风问题。张炯同时提出,文风的弊端虽然根在学风,但与报刊、书籍等出版物的编者把关不严,甚至推波助澜不无关系。

  金岱告诉记者,有些编辑对于晦涩的学术文章不敢问究竟,尤其当对方是知名学者时,更是没了一点辨识能力;也有些是不愿问究竟,觉得晦涩概念的罗列显得有深度。

  尚简求实 拒绝花拳绣腿

  被采访的学者普遍认为,故作高深的晦涩文风不仅有碍学术思想的有效表达和交流,而且不利于优良学风的养成。批评、抵制晦涩文风以整肃纠正不良学风,已成为学术界当务之急。

  经济学家王梦奎曾指出,深入浅出是写文章的最高境界,而最糟糕的则是浅入深出。

  张炯认为,今天的学界应当承袭优良文风,大力提倡实事求是、言之有物、追求真理的学风,而决不容忍浮夸的、为了追求名利而弄虚作假的学风。

  把一个问题研究透了,把学术功力练扎实了,这是理论自信的前提。瞿林东经常劝诫自己的年轻学生,面对浮躁的世风,学术工作者要保持冷静和理性,不超然,不媚俗,出己之所学,为社会服务。

  谢文郁认为,学者写文章应该从问题出发,而不是从书本出发、从术语出发。“这样,我们就能一步一步地奠定扎实而强大的中国学术文本,进而加强建设中国学术话语体系。”

  “对晦涩的文风,我们不仅应该旗帜鲜明地反对,更需要倡导一套严谨的学术规范和一种科学的学术创新机制。”马立钊认为。

  有担当的学术期刊、出版社也应发挥对优良文风、学风的重要引领作用。张炯就此提出,学术期刊应自觉提升发表出版的门槛。遇到语言晦涩难懂或浮华不实、陈词滥调的稿子,应该拒绝发表,对内容可取但以文害意的稿子,则必须提请作者修改,不能轻易放行。


分享到:

TAG: 文风 学风

玉麓俗谭——英古阿格的博客 英古阿格 发布于2013-06-17 19:05:30
当下盛行的数量模型、量性分析、滥用洋理论、食洋(古)不化等倾向自古有之,于今尤甚,尘嚣其上,愈演愈烈,遗祸不浅。
这固然不假,但话又说回来,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什么是“晦涩学风”本身是一个不可证伪的命题。任何学科、理论的滥觞、发展都有一个继承发展的扬弃过程,基于前人研究理论成果的检讨与深化是学科的内在驱动力,“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如果对本学科不了解,对于同行而言的常识也就有变成“晦涩”之嫌了。不是所有学科都具有面向大众的普及知识功能,如果通过一刀切的“计划手段”来实现“文风清新、文字通达”的学风改良,不仅有削足适履之嫌,且往往演变为弄巧成拙的“运动行为”。
浊者自浊,清者自清。大浪淘沙,激浊扬清,历史是最公正的裁判。平心观之,无为大为也。

[ 本帖最后由 英古阿格 于 2013-6-17 19:10 编辑 ]
多多益善的民俗空间 张多 发布于2013-06-17 22:30:16
这一部分原因是小学、中学、大学都不重视汉语教育的结果。国人汉语母语能力下滑,是非常惊人的,母语能力下滑意味着汉语和汉字思维也相应弱化。升学的时候衡量一名中国学生语言能力的不是母语,而是外语。奇哉怪也。可是,破除以外语为生的庞大教育既得利益集团,谈何容易!外语固然重要,但不能全民性地凌驾于母语之上。母语乃文化之本。
空客小屋 朱卿 发布于2013-06-18 09:45:05
可能现行的学术评价机制也是其中原因之一,要评职称、申报项目是要求的创新比率要求以及各种表格、格式的限制,让论文写作似乎成了填空题,难免出现所谓“创新”之作
folkman folkman 发布于2013-06-18 12:52:43
回复 2# 的帖子

我来说两句

(可选)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