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博客只是用来收集散乱见于报刊杂志的与少数民族文学文化有关的小文,做仓库用。其他学科的相关文章及论文不录。

杂嘎的记忆(滋味中国9)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3-05-30 11:20:03 / 个人分类:杂志随笔

  

 

中国民族》2013年4期

 

北京山西长治北的2163次列车是我记忆中最后一次乘坐那么慢的“快车”。从下午3点多在赵公口上车,经过一夜折磨, 第二天快6点才能到晋城。再有近一个小时的高速,经过了牛王山等好几个隧道,到达阳城,正是日出时分,阳光明媚响亮地洒在晋南大地上。这是2005年盛夏的一天,我和女友去她老家玩。

我们下车后并没有着急回家,而是找了个路边店吃早饭。辰光尚早,她和店主说着那种听上去特别憨厚卖萌的方言,要了一种叫做“杂嘎”的小吃。其时我并没有弄懂这种古怪名字背后到底隐藏的是什么意思,只见端上来的是一种巨大的海碗,乳白色的浓汤下时隐时现的是不知什么动物的内脏,附带一张薄脆的酵面饼。

我喝了一口,立刻被它的醇厚鲜美吸引了,再捞起汤中干货,原来是羊肺百叶肝脏下水之类,配着丝丝缕缕的芫荽。这一顿吃得额头冒汗、两颊泛红。一夜不得休息的疲倦,几乎一扫而光。

虽说当时是饥渴之中食不知味,却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此后许多年我再也没有尝过比它更让我记忆深刻的早点,也许是因为我再没有去过阳城了。不过,我倒是得知它的名字也叫“杂割”,“杂嘎”是方言的音转,原先是一种北方民族的小吃。“杂”即是杂碎,动物下水。“割”是一种动作,因为这种煮熟的杂碎以血管、肚、肠等形状似丝的东西居多,食用的时候多需要割断。

这是一种朴素的食物,就是白汤加下水。白汤是用大块的牛、羊骨以及猪骨长时间炖,直到汤腻味浓。然后将煮好的牛羊下水放入熬好的白汤中,加入辣椒、红油等各种调料以及牛、羊油等助色增味。“杂嘎”中用到的羊肉一般是山羊肉,比绵羊肉的味更为浓重。食用的时候,起锅时加香菜,蒸汽缭绕中浓香便扑鼻而来。

每一种地方小吃总有它的渊源和传说,并且喜欢附会到名人身上。“杂嘎”就据传始于明末清初山西的著名士人傅山。明朝灭亡后,傅山“朱衣土穴,拒征入京”,胸怀反清复明思想,甚至在饮食上也发明了“头脑”、“杂嘎清和元”等颇有异志的食品,“杂嘎清和元”慢慢就在民间简化成了“杂割”。

不过此种说法颇为牵强,显然是经过了文人的加工改造。另有说最迟到元朝时山西人就开“杂嘎”了,这名字还是忽必烈之母所赐。据说元世祖忽必烈由晋地入中原,路经曲沃县时,其母庄圣太后染疾,曲沃名医许国桢为其诊治痊愈。许母韩氏善主厨,随其子侍奉庄圣太后。韩氏看到蒙古人吃羊肉,把下水丢弃觉得有些可惜,于是发挥山西人的节俭和精明,将羊下水拾回洗净煮熟,配以大葱、辣椒,味道不错。太后品尝后赞誉不止,即赐名“羊杂酪”,从此逐渐流传,成为一道独特的民间风味。

山西与内蒙古接壤,为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交通之地,以前晋商在口外做生意的都会说蒙古语,两地人口习俗多有濡染。“杂嘎”由蒙汉文化交融产生的说法倒是颇为可信。“杂嘎”说白了,就是如今在很多地方都能吃得到的羊杂汤。山西各地也都有这种小吃,我在阳城品尝的算是南路风味。而中部太原一带的“杂嘎”会加上粉条、豆腐之类,另有一番踏实感。北边大同的“杂嘎”的吃法和制法则要简单粗犷得多,就是大锅置火上,连汤带料一锅烩煮,随食随留,不拘形式。

尽管羊杂汤很多,我也吃过不同地方不同餐馆的羊杂汤,但留存在我记忆深处的那种味道却再也没有浮现过。第一次的印象太深刻了,就如同那日初升的烈日,光华灿烂,炫丽再难复现。

偶尔在这样寂静的夜晚忆及当初的“杂嘎”,心头涌起的是一如当初额头的微汗。只是遗憾囫囵吞枣,没有细细品咂其味。若过些日子有时间,当再去晋南,旧地重游,专门去尝尝暌违已久的“杂嘎”浓汤。


TAG: 晋城 农耕 游牧 傅山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日历

« 2024-04-23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118292
  • 日志数: 80
  • 图片数: 11
  • 文件数: 10
  • 建立时间: 2009-03-19
  • 更新时间: 2014-08-01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