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戏台看山西戏剧的发展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3-01-11 12:41:29

  • 文件版本: V1.0
  • 开发商: 本站原创
  • 文件来源: 作者提供
  • 界面语言: 简体中文
  • 授权方式: 本站共享
  • 运行平台: Win9X/Win2000/WinXP
  古代的山西地区是一个富有文化特色的地区。这里是中国人类的祖先最早开发的地区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山西南部地区长期处于黄河流域中原文化圈的中心地带。尧、舜、禹时这里为华夏的政治中心,因而这里的文化长期居于领先地位。山西地区地势险固,素有“表里山河”之称,而夏王朝以后,历代统一的王朝又大都在山西附近建立都城,如周、秦、汉、唐、北宋、元明清历代都城,唐以前交替建于今陕西的西安地区和河南的洛阳、开封地区,宋以后则长期建都于北京。山西地区在这些朝代都被建设为军国重镇。因此,山西地区在古代社会中长期处于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山西北部地区属于北方文化圈的边缘地带,曾多次历经游牧区和农耕区的变化,北方强盛的游牧民族常常通过这里与中原地区保持着不同形式的联系,中原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在这里交流、碰撞、融合,由此也形成了山西地区文化的一些特点。

  说到山西的古文化,人们所熟知的多是名闻天下的古老的精美建筑,如五台山佛教寺庙群、平遥古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等古老民居和数不清的诸如晋祠、云冈石窟、悬空寺等古代名刹。的确,凡是见过这些古建筑的人,无不啧啧称奇,叹为观止,这自然是可以理解的,但并不全面,因为这些建筑毕竟是社会上层———来自“朝”的产物。其实,我省还有更令人惊羡、来自“野”的精神文化结晶,来自社会下层、厚土深处的极富刚劲悲凉特色的各种戏曲和争奇斗艳、散见于千山万壑之间的古戏台。

  山西的地方戏多达50余种,保存至今的剧目也有4000多本。戏台舞台也多,很多古戏台因为山高路远,躲过了战火,幸存下来,在乡村僻野保留了些许古韵遗音。所以,山西现存元代以前的木结构建筑占全国的70%以上,戏曲文物(古戏台)占全国的80%左右,这些特点,对于人们了解、认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都是很有价值的。

  宋、金、元时代,主要是在山西南部的古河东地区,历史悠久的乐舞文化传统、繁荣的经济环境和特定的社会政治背景为山西戏剧艺术走向成熟提供了适宜的土壤,使得山西地区成了中国戏剧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和中国北方戏剧文化的摇篮。

  在南宋与金对峙的局势下,北方游牧民族和南方农耕民族逐鹿中原,战争在陕、豫、鲁、皖等中原地区连续不断,攻伐频繁。晋南则偏安一隅,经济发展得以持续,民众相对安居乐业,因此,民间戏剧艺术在节庆日、婚丧日、家寿日、社日、祭日等各种民间活动中得到了更为广泛深入的传播。到了元代,山西全省被划入了直属朝廷的中书省,使得“下里巴人”似民间戏曲艺术和“阳春白雪”类文人创作、宫廷戏剧得以在互动融合中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在中国戏剧发展史中,宋、金、元是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在这段时间里,出现了成熟的戏剧形式———元杂剧,形成了一个创作演出的繁盛局面,而成为中国戏剧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在中国戏剧艺术从形成到成熟的这个重要历史阶段中,山西凭借着长期积淀的歌舞表演的艺术素养和在宗教祭祀活动中献演各种技艺的传统,为戏剧艺术的成熟加注了催化剂,因而成为中国戏剧艺术的摇篮之一。

  元杂剧前期阶段的活动中心就在山西南部的平阳地区(今山西临汾市),后来遍及整个中国北方的元杂剧就是从这里发端的。

  某种艺术成熟的主要标志是艺术家群体的出现,当时这里恰恰就涌现出了一个庞大的戏剧家队伍。如在后来光照整个中国文学史册的关汉卿、郑光祖、石君宝、白朴、乔吉、吴昌龄等都是山西籍作家。众所周知,元杂剧作家中最为著名的是“关、白、郑、马”四大家。而这四家中,除马致远外,都是山西籍人士。关汉卿祖籍山西解州(今山西运城解州),他名列四大家之首,是元杂剧的奠基人。他一生创作了66部杂剧,是作品最多的元杂剧作家。他的《窦娥冤》、《拜月亭》、《望江亭》、《单刀会》等至今仍活跃在中国的戏曲舞台上。白朴祖籍隩州(今山西忻州河曲县),他创作的16种杂剧,大多属于爱情剧,如最早编成戏剧演出的“梁祝”故事,今已失传的《祝英台死嫁梁山伯》以及今存的《墙头马上》、《梧桐雨》等。郑光祖是襄凌(今山西襄汾县)人,他创作的《倩女离魂》与关汉卿的《拜月亭》、白朴的《墙头马上》、王实甫的《西厢记》并称为元杂剧四大爱情戏。

  某种艺术成熟的另一个标志是它的普及程度。在元代,戏曲演出活动在山西地区遍布南、中、北各地,甚至偏僻的小山村。历史发展的这一偶然性给生活在专制冷酷的封建社会的劳动人民带来了些许乐趣,也产生了不少民间艺术家,忠都秀就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深受民众喜爱,名垂后世的民间戏曲表演艺术家。她的高超的表演技艺、她的动人的艺术形象至今仍在晋南一带广为流传。今山西洪洞县明应王殿保留的“忠都秀作场”壁画上题的“尧都见爱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做场”的横额上所画的忠都秀正在演出的图像,就生动地刻画了这一段民间艺术史的历史印痕。

  到了明代,是中国戏剧艺术的第二个黄金时期。在此期间,山西各地的戏曲活动更加普及了,山西戏曲又在高度繁荣的元杂剧的基础上,先后孕育出了驰名中外的山西“四大梆子”———中路梆子(晋剧)、南路梆子(蒲剧)、北路梆子、上党梆子。围绕这四个中心,还各自拥有众多的地方剧种和各色各样的秧歌、戏剧等。如,仅围绕上党梆子一个大戏种就有上党落子、潞安大鼓、长子道情、武乡三弦、壶关秧歌等上百个小剧种。

  历史上关于宋、金、元时期的戏曲艺术的文献资料比较缺乏,而仅有的一些文献资料也集中于对城市戏曲演出情况的记载。因此,对广大乡间的戏曲演出情况长期不为人们所了解,更不能认识到乡间演出对于中国戏曲艺术的形成和发展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建国以来,特别是上世纪70年代以后,在山西的农村地区发现了大量的戏曲文物,才使人们对宋、金、元时期农村戏曲活动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

  戏曲文物是指留存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有关戏曲的历史文化遗物,如舞台建筑、绘画雕刻、碑铭题记等,建国以来发现的宋、金、元时期的戏曲文物,以山西最多,这些各个种类的戏曲文物,为人们勾画出山西地区戏曲演出的繁盛景象。戏台建筑最早就是诞生于山西,现存的反映山西戏曲活动的年代最久远的戏曲文物是北宋时期建造戏台的三通碑刻,其中晋南地区万荣县的《河中府万泉县创建后土圣母庙记》碑,记载了北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年)修建戏台的过程,即“修舞亭都维那头李延训等……”。这里所提到的“舞亭”是目前所知中国的第一座舞亭类建筑。

  从文献的记载和发现的戏曲文物来看,舞亭类建筑最早诞生于山西,山西南部出土的金代戏曲砖雕非常丰富,仅稷山县就已发现金代戏曲砖雕墓十几座,其中马村金墓最为典型,从众多墓室中都发现有戏曲砖雕的情况看,这种将戏曲砖雕镶嵌于墓壁,作为墓室装饰的一种,并非某一墓室主人生前的特别喜好,而是当时的一种社会风尚,是戏曲活动在农村的广为开展、深受欢迎的反映。

  仅从舞台建筑一项看,目前山西保存着金、元、明、清时代的戏台计有3000多座,其中金代戏台一座,是目前中国现存时代最早的戏台,它创建于金世宗大定23年(公元1183年),位于山西省高平市王报村二郎神庙内。现全国仅存的6座元代戏台,都在山西南部,如临汾魏村牛王庙戏台建于元至元20年(公元1283年),东羊村戏台建于元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等等。据《元史太宗纪》、《山西通志》、《蒲州府志》记载,在当时的晋南,村村有庙,有庙必有戏台。由此可见,元代山西的戏曲艺术是极其发达的。

  山西的戏台建筑是随着戏剧艺术的繁荣普及而遍布全省各地城乡的。它的形式也由四面观看而向一面观看转化。早期的戏台是一个简单的土台子,观众可以从四面观看;随后逐渐演变为从三面观看,即在戏台的后部砌一面墙,两端的立柱处稍折向前方,使观看的角度由四面集中为前方三面,从山西现存的元代戏台看,这种从三面观看的戏台在当时最为普遍。到了明清时代,特别是到了清中叶以来,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的繁荣,戏曲文化更加飞速发展,戏台也变得规模宏大,结构复杂起来,一般戏台都与其他建筑共同组成一处庞大复杂的建筑群的形式存在的,其基本式样已大致与现代戏台相似,都是一面观看的戏台了。

  3000多座古戏台,它们几乎遍布在山西各个地区。早已失去了实际的功能而成为遗迹,我们无法改变历史,也无法阻止社会的变迁,但是站在千年的古戏台前,我们绝对不能不惊叹古人的智慧,不能不追忆与想象昨日的辉煌,这些古戏台大部分已破旧不堪,但它们的存在,对研究中国戏剧史、文化史、艺术史、建筑史等等,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我们还能做到的,就是应该保护好这些古戏台。  


(原载:山西日报  作者:王东风)

TAG: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日历

« 2024-03-29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404951
  • 日志数: 176
  • 图片数: 46
  • 文件数: 153
  • 书签数: 74
  • 建立时间: 2011-01-24
  • 更新时间: 2021-01-19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