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元宵节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2-01-31 21:43:47 / 精华(1) / 个人分类:资料卡

查看( 1354 ) / 评论( 25 )

《图说中国节》之元宵节


作者:大乔


作者:大乔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来源:搜狐读书频道




    元宵节


    元旦之后,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随着熙来攘往的贺年步迈,又一个大节日来到,那就是元宵节。泛而言之,元宵节是整个年节的一部分,是整个中国社会一年中最红火热闹的时节。


    一 上元概说

    元宵节,日期在正月十五,这一天也叫上元,因此这个节也叫上元节。元宵节的“元”当然是指上元,宵指晚上,就是说,这个节日与除夕、中秋节一样,也是一个以夜间活动为特色的节日。而夜间的节俗活动主要是放灯、观灯,所以这个节日也叫灯节、灯夕。
    虽然说元宵节的正日子是正月十五,但节期可远不只十五一天。正月十五,只可以说是元宵节的正日子,节俗活动的延续时间前错后挪,要长得多。在唐代,在十五前后各展一天,为三天;到宋代,由三而五,又加上了十三和十八,十三叫试灯,十八叫收灯。据王咏的《燕翼贻谋录》记载,这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主意,这位皇帝老子在乾德五年(967)正月下诏:“上元张灯止三夜,今朝廷无事,区宇乂安,方当年谷之丰登,宜纵士民之行乐。其令开封府更放十七、十八两夜灯。”此后,元宵灯期五日便成为惯例。到明代,元宵灯期又增加到了十天,自初八至十七,当时朝廷还要给官员们放十天假。不过,史上最牛的恐怕要算宋徽宗,他“预借元宵”,要从头年腊月初就开始张灯,一直要持续四十天。《宣和遗事》记载说:“宣和五年(1123),(都城)从腊月初一日,直点灯到宣和六年正月十五夜……故谓之预借元宵。”不过,这种近乎胡闹的事情并不多,元宵灯期一般也就三到五天。
    元宵作为灯节,节俗当然多与灯有关,比如开灯市售买花灯、街衢张灯挂彩,人们逛灯市、赏花灯、猜射灯谜,妇女乘月光灯影走桥摸钉,与夜有关的还有放焰火,还有昼夜都可以闹的舞龙舞狮、高跷旱船,当然还要吃元宵……


    二 节俗原始

    关于元宵节俗的形成,说法颇多,但一般认为在汉代就粗具雏形。史载汉武帝的时候,汉室要在夜里祭祀一位叫“太一”的神明。《史记•乐书》说:“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祀太一甘泉,以昏夜祀,至明而终。”太一也叫“泰一”、“泰乙”、“太乙”,早在战国时期即被人所奉祀。据称,太一地位在五帝之上,并有恩于汉武帝。相传另一位汉代皇帝汉文帝也和元宵节有关,他是在大将周勃勘平“诸吕之乱”之后即位称帝的,而那勘平叛乱的日子正是正月十五,所以此后每逢正月十五夜晚汉文帝都要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并且确定这天为元宵节。
    不过,和前两位汉室皇帝有关的正月十五夜祭太一、游玩,并无张灯、放火的记载。汉代的另一位皇帝——汉明帝则敕令元宵燃灯,从而形成了后世张灯、观灯的习俗。汉明帝敕令燃灯与佛教有关(下节详述)。《西域记》称古印度摩揭陀国正月十五日有观看佛舍利放光雨花之举,届时僧徒俗众云集,颇为可观。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便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廷和寺院“燃灯表佛”。
    元宵节的形成,还关系到古代国家制度的一些调整。中国历史发展到汉代,已经远离了自由的、朝气蓬勃的先秦,社会管理趋于严格。当时的都市实行“宵禁”,专门有执金吾者站岗执勤。但宵禁不利于元宵玩乐,所以朝廷调整为金吾不禁。《汉书》说:“执金吾掌禁夜行,唯正月十五敕许弛禁,谓之‘放夜’。”汉代以后,战乱连年,民生凋敝,娱乐活动难以展开。至隋,国家又趋于统一,节俗活动也就盛行起来。而当此之时,却有人出于礼教和国力的考虑,上疏奏请禁止元宵活动,结果隋文帝“诏可其奏”(见《隋书•柳彧传》)。史载文帝在位期间,还有官吏因元宵夜禁不力而被罢官的,可见当时禁令之严。富有喜剧色彩的是,隋文帝禁元宵,他儿子隋炀帝则一改父制,大开元宵之禁,带头大肆铺张元宵的张灯、游玩活动,以至于后人称“今人元宵行乐,盖始盛于此”(《资治通鉴•隋纪》胡三省注)。
    唐朝是自汉以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其国力之雄厚、社会之繁荣则更是空前绝后。唐都长安也和西周两汉一样,例行宵禁,但唯独元宵节期间特许弛禁放夜。《太平御览》引韦述《两京新记》说:“惟正月十五日夜,敕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以看灯。”
    此后的宋元明清,元宵节一直是热热闹闹,花样翻新,新意叠出,一代盛过一代。今天,无论乡村还是都市,元宵节也仍然是一年里最为热闹的节日。


    三 食元宵

    谈元宵节不能不涉及吃元宵。食品的元宵和节日同名,显然是因借而来。元宵形如圆月,所以还有“圆宵”、“汤圆”、“水圆”、“汤团”、“团子”等别称。此外,元宵还叫元子、糖元、汤元等,这里的“元”大概是和上元之元联系着的。而关于元宵的名称,还有一则与袁大头有关的故事。据说民国年间,时任大总统的袁世凯觉得元宵和“袁消”同音,很不吉利,所以下令称“汤元”。然而,民意难违,袁某人只做了八十三天皇帝梦,该消还是消了。
    元宵节食元宵,其来历有诸种说法。一种说法与后羿、嫦娥有关:嫦娥奔月之后,其夫后羿昼夜思念成疾,正月十四日夜,有一童子来求见,说是“夫人知君怀思,无从得降,明日乃月圆之候,君宜用米粉作丸,团团如月,置室西北方,叫夫人之名,三夕可降耳”。《嫏嬛记》所记的这则传说,即说明了元宵“团团如月”的形状,也隐约透露了食元宵求团圆的意念。另一种说法与唐太宗有关。相传大将李靖率部出征,归朝后春节已过,太宗为了犒赏出征将士,便在上元节设宴款待。宫廷厨师用糯米做成团子,吃起来又香又滑,颇受欢迎和称赞。于是,这种食品被称为“唐元”,象征唐王朝的一统江山。
    现实生活中的食元宵也正是从唐代开始的。据载,唐代的元宵叫油,以面包枣,用手挤丸子似的挤入汤锅中煮熟,捞出放在井水中浸凉,然后再放入油锅中煎炸。这其实就是今天的热元宵。宋代人除食油外,还食圆子,有乳糖圆子、澄沙圆子、珍珠圆子、山药圆子等名目,这与今天的元宵已无二致了。南宋时,元宵已是上元节通行的节日食品。明代也是如此,《明宫史》记载说:“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清代的元宵更是名目繁多,花样新奇。今天,元宵因所包馅料的不同,分出香、辣、甜、酸、咸五味,元宵皮除了江米面之外,还有黏高粱面、黄米面、荷包面等。形制上,有大如核桃的元宵,也有小似黄豆的百子元宵。
    元宵如同月饼一样,家制者少,市卖者多。旧时的北京,市卖的元宵是当众摇的,糕点铺用这种方法招徕生意,边做边卖,形成了一道难得的民俗风景。《老北京的风俗》记旧京此俗云:
    北京的元宵都是先做馅。(有山楂白糖、桂花白糖、枣泥、澄沙、奶油。)把糖化好后,掺上果料,等着凝固成坨后,切成骰子形的方块,一颗颗放在大笸箩内的干糯米粉上,摇晃笸箩使馅粒滚来滚去而蘸上糯米粉,捞起蘸水,再下笸箩摇滚,馅粒便一层层地裹上了厚厚的糯米粉,成了元宵。店伙计们边摇边跳,俨然是在舞蹈,逛灯人不免要驻足围观,人越多,摇元宵的伙计们越起劲,甚至有的还即兴唱起了小曲。
    元宵节吃元宵,与中秋节吃月饼同一用意,取意在于阖家团圆、和睦,表示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康乐的心愿;而送亲朋元宵,则是借以表示百事顺遂圆满的祝愿。现在,元宵已经不是一种单纯的节日食品,而成为一种人们喜爱的日常食品了。

    四  闹元宵
    “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节俗活动的最大特点是“闹”。所以说“闹”,是因为节日里有许多热热闹闹的社火百戏,人们也参与、沉浸在这热闹之中,如醉如痴。
    一般来说,初十刚过,十一二三的时候,百戏社火便搬演开来,走街串巷,穿村越寨,直闹到十六七。不仅闹的时间长,闹的名目也多,明人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中指出有鼓吹、杂耍、弦索:“鼓吹则橘阳律、撼东山、海青、十番,杂耍则队伍、细舞、筒子、斤斗、蹬灯、踢梯,弦索则套数、小曲、数落、打碟子。”到清代,这类杂戏更多,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云:
    元宵杂戏,剪彩为灯,悬挂则走马盘香,莲花荷叶,龙凤鳌鱼,花篮盆景;手举则伞扇幡幢,关刀月斧,象生人物,击鼓摇铃。迎风而转者,太极镜光,飞轮八卦;击拽而行者,狮象羚羊,骡车轿辇。前推斡旋为橄榄,就地滚荡为绣球。博戏则竹马,扑蝴蝶,跳白索,藏矇儿,舞龙灯,打花棍,翻筋斗,竖蜻蜓;闲常之戏则脱泥钱,蹋石球,鞭陀罗,放空钟,弹拐子,滚核桃,打尜尜,踢毽子。


    以上所引《帝京景物略》、《帝京岁时纪胜》所载,大多是杂戏,也就是现代所谓杂技,仅是元宵之闹的一部分。此外就是社火,这是规模和影响更大的,诸如踩高跷、跑旱船、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打腰鼓……一位民俗者学曾经记道:
    一队社火过来,除了声震四野的锣鼓声以外,踩高跷的装扮出《八仙过海》、《西天取经》、《白蛇传》等故事来,八仙、唐僧师徒、许宣白蛇小青以及虾兵蟹将俨然其中,孙猴子自然是跑前跑后、吆五喝六的,更有一个耳戴红辣椒、手拿笤帚的老太婆扮演丑角,一忽儿逗端庄的白蛇,一忽儿逗古板的唐僧,洋相出尽,引人发噱;跑旱船的自然是年轻闺女媳妇,手提船帮摇风摆浪,摇橹板船的则毫不费劲,同时又要显出上波峰下浪谷的情形来,让船里的年轻女子前仰后合、乐呵呵美滋滋地担惊受怕;也有推车子的,情形与跑旱船相近,车上女、推车男造出一番故事来,乃至丑老推美妇,追求戏剧效果。在这之后,或许还有骑驴的、背妻的,前者自然又是妇女,人从驴身子中间穿过,把那驴扎在身上,下边的拖地帷幔把驴腿(其实根本没有)人腿都遮起来,仿佛真是驴子在奋扬四蹄,赶驴的又必定调皮,让那驴一忽儿跑、一忽儿停、一忽儿踢;后者或是哑老背妻,或是老夫背少妻,其实只是一个人——上半截装成妇女,而男人的上身和女人的下身都是假的,那男人的脖子下有一机关,可以不时地转过来与女人亲吻……
    至于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打腰鼓,在当今的现实中并不鲜见,那情形自然可以想见。就这样,我们热热闹闹地过了元宵节。

    五元宵俗信
    元宵节习俗尽管最初与祭祀等信仰活动有关,但后来的主要性质是游玩娱乐。不过,在这个节日子里,也有一些信仰习俗留存到近、现代,那就是走桥、摸钉等。
    走桥一般在正月十六进行,所以这一天也叫“游百病日”。走桥习俗有许多别称,着眼于除病、去病,称“走百病”、“除百病”、“散百病”、“烤百病”等,而其中的走、散、烤、游以及桥等则显示了方式方法的不同。就方式方法而言,游、走、散基本是一致的,参与者是妇女,并且需是“联袂出游”。明清两代的妇女们是罩白绫衫,成群结队,肩并肩、手挽手地出游,打头的一人举香开道,其他人尾随其后。烤则不同,它和火联系,也叫跳火。十六日夜晚,拢一堆小火,孩子先跳,大人随后,不能行走奔跑的幼儿也要象征性地烤一下。有些地区的游走还规定了地点,即需过桥(如北京)或走城墙(如南京)。北京的走桥,不过是“凡有桥处,三五相率以过,谓之度厄”(《帝京岁时纪胜》)。江苏的走桥则另有关目:“十六日落灯,夜静妇女出游,携瓦罐,抛弃于桥梁之畔,以禳灾云。”(《中华全国风俗志•江苏六合》)不论北京走桥还是六合走桥,参加者都是妇女,而南京转城墙则士女都参加:“十六日,士女均上城头,人多如蚁。”(《中华全国风俗志•江苏南京》)不过,无论游、走、散、烤,还是郊外、桥上、城头,这种习俗的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驱除百病,保佑健康长寿。《大同府志》说:“俗传是日出门,一年可免百病”;《北京岁华记》则说:“正月十六夜,妇女群出门走桥,不过桥者,云不得长寿。”
    走桥之外,旧日北京还有摸钉的习俗,也是妇女参加,两者其实是相关的。所摸的是正阳门的大门钉,俗说如此“识宜男”,就是有利于生男孩。冯溥《元夜春词》同时写到了北京的这两种风俗,其词云:“一望平沙万里遥,月明何处尚吹箫?旁人争说前门好,姐妹牵衣过小桥。”
    元宵节的占验习俗,有俗谚“八月十五云遮月,来朝元宵雪打灯”,是说头年中秋节夜里是阴天,来年元宵节必定下雪。灵验与否,有心人不妨留意。

来源链接:http://lz.book.sohu.com/chapter-11694-2-8.html

TAG: 传统节日 元宵节

卡片儿 karin 发布于2009-02-05 23:39:35

《红楼梦》中的元宵节


作者:胡文彬



来源:搜狐读书频道





hlmybj_fm.jpg



《红楼梦与北京:北京市地方史研究》 作者:胡文彬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红楼梦与北京》 卷四 《红楼梦》与北京风俗

《红楼梦》中的元宵节



    彻夜喧阗浑似昼——《红楼梦》中的元宵节

    元宵节在农历正月十五日,又称上元、元夜、灯节,名目不一。自汉代以来,历代官民同庆,相沿至今。
    北京人过元宵节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滚元宵、吃元宵。元宵又名汤圆、圆子。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中引吕原明《岁食杂记·卖节食》:“京人……煮糯为丸。糖为臛,谓之圆子。”吴山尊《闹元宵》诗中有“歌管声连挝鼓夕,来香味续咬春筵”,也是写京城元宵节的饮食活动。
    元宵节最为热闹的活动是闹花灯和看“过会”。据说元宵节张灯的风俗起源于东汉,是为了纪念佛祖神变。汉明帝感于佛法,敕令正月十五燃灯,以示佛法大明。至南北朝时,元宵张灯已成风气,到了唐代竟成为法定之事。可见元宵张灯的风俗源远流长。清代李开泰等《宛平县志》“风俗”篇记载:
    元宵前后,金吾禁驰,赏灯夜饮,火树银花,星桥铁锁,殆古之遗风云。民间击太平鼓、跳百索、耍月明和尚。男妇率于是日结伴游行;亲邻相从至城门下摸钉儿。过津桥曰走桥儿,又曰走百病。数日中有以诗词隐语粘于壁,令人破其谜,曰商灯。至夜,各家以小盏灯,遍散井灶、门户、砧石,曰散灯。
    潘荣陛《帝京岁时记胜》“正月·岁时杂戏”记载:“元宵杂戏,剪彩为灯;悬挂则走马盘香,莲花荷叶、龙凤鳌鱼、花盆景……”
    文昭《踏灯竹枝词》中形容灯节景象是:
    鳌山点过又星球,荡眼春蒸市上楼。
    底事金吾逞呵导,几人闲步有通侯。
    又云:
    正元画鼓犹闻笛,只有红灯不见尘。
    彻夜喧阗浑似昼,点灯人即卖灯人。
    历代文人咏元宵节的诗词甚多,梁简文帝写过《看灯赋》,清康熙帝写过《上元》诗:
    月华连昼夜,灯火杂星辰。
    彩仗移双阙,琼筵会大臣。
    令我深感惊奇的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对元宵节颇有研究,他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所写的《太平乐事》传奇第八出《日本灯词》中,用汉字标音“日语”,表现日本使臣来华庆祝上元节的欢庆场面。尽管戏中所用“日语”一时还不能完全译出,但从部分对话和唱词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元宵节普天同庆、四海歌舞的情景有深刻印象和浓烈的感情。
    或许曹雪芹受到祖父曹寅的影响,对元宵节有特别的印象和特殊的感情,《红楼梦》第一回就是从元宵节写起——
    士隐见女儿越发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喜,便伸手接来抱在怀内,逗他顽耍一回,又带至街前,看过会的热闹。
    文中的“过会”即是元宵节的活动之一,南北皆有,如敦崇《燕京岁时记》记云:
    过会者,乃京师游手扮作开路、中幡、杠箱、官儿、五虎棍、跨鼓、花钹、高跷、秧歌、什不闲、耍坛子、耍狮子之类。如遇城隍出巡及各庙会等,随地演唱,观者如堵。
    甄家住在姑苏城内十里街仁清巷,所以那里的“过会”当如王百谷《吴社编》中的记载。但其主要的内容应该与敦崇的记载大同小异,都是杂耍百戏。
    同回,两次写到元宵灯节,主要是写英莲的走失——
    真是闲处光阴易过,倏忽又是元宵佳节矣。士隐命家人霍启抱了英莲去看社火花灯。半夜中,霍启因要小解,便将英莲放在一家门槛上坐着。待他小解完了来抱时,那有英莲的踪影?
    “社火”又作“射虎”,也就是庆祝元宵节的鼓乐、歌舞、百戏、杂耍等娱乐活动,与前面所谓“过会”的内容一样。
    《红楼梦》第十八回是“荣国府归省庆元宵”,迎接元妃省亲是主要故事,直至第二十二回续写荣国府搭台唱戏,制灯谜、猜灯谜,第五十三回祭宗祠、过新年之后又至正月十五日,“荣国府元宵开夜宴”,摆酒设宴,唱戏赏钱,说故事讲笑话,一直热闹到十七日掩了“宗祠”、收过“影像”方算过完元宵节。
    细查《红楼梦》中所写到的重要节日,唯有元宵节着墨最多,篇幅最长,这其中是否与“三春过后诸芳尽”有些关联呢?这就留给探佚学家们去“探”!

来源链接: http://lz.book.sohu.com/serialize.php?id=9266
CFN空间 admin 发布于2009-02-06 00:21:18

论元宵观灯起源于西域佛教社会

  作者:李传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1-31 |   




内容摘要:元宵节是我国的一项传统民族节日,元宵观灯习俗也是深受我国人民喜爱的一项节日民俗活动。但是在元宵节的起源问题上,学术界却存在着几种不同的看法。本文认为,传统的认为元宵节起源于西汉汉武帝于正月十五日祭祀太一神活动的观点及相类似的看法,都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元宵节是中国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其在中国的形成和最终完成社会化的转变,是受西域佛教社会燃灯供佛宗教习俗的影响,而在唐代最终确立的。在元宵节形成的过程中,佛教涅槃部经典及其思想,又发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关键词:元宵节  观灯习俗  《大涅槃经》  燃灯供佛

阅读全文请点击浏览:

[李传军]论元宵观灯起源于西域佛教社会 (一)



[李传军]论元宵观灯起源于西域佛教社会 (二)


CFN空间 admin 发布于2009-02-06 00:23:40

元宵灯会小史


  作者:萧放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1-05 |

   


        如果说大年是一台全民参与的民俗大戏,正月十五元宵节,就是这部大戏的压轴节目。元宵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一年明月打头圆”。故称“元夕”、“元夜”,道教称元宵为上元节,还将它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三元节”,上元节是天官赐福的节日。

        元宵典型的节俗是灯会,因此元宵又被称为“灯节”。元宵起源说法不一,一般来说它有两个源头,一是中国本土的正月上旬的祭祀传统,汉武帝在正月上辛日,到甘泉寺燃灯祭祀太一神,灯火彻夜不熄。这种习俗后来移到正月十五。另外一个源头跟佛教有关,西域摩揭陀国每年十二月底(相当于中国夏历的正月十五),要在城内做燃灯法会,纪念佛祖。随着汉明帝迎经白马寺,佛教合法进入中土,正月十五燃灯表佛的习俗也逐渐为人们所习用。灯彩有很好的视觉效果,对于营造节日气氛来说,它与春节的爆竹有异曲同工之妙。

阅读全文请点击浏览:

[萧放]元宵灯会小史


CFN空间 admin 发布于2009-02-06 00:27:01

中国夜未眠——明清时期的元宵、夜禁与狂欢



陈熙远

民俗学论坛 2008-12-29 20:33



  【摘要】虽然只是常年岁时调节生活节奏的一个节令,元宵节和其它单日节令有着关键性的差异:从三至十余日不等的连续节庆,既为迎春活动带来高潮,也为从旧历到新年的过渡仪式划下句点。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强烈社会的性格:城里的灯市与乡间的庙会,成为元宵节里群众自由交际互动的主要场景,人人倘佯在元宵节的锦绣排场上,既是观众,也是演员。从统治阶层的立场而言,普天同庆元宵,正是「与臣民共乐太平」的写照。朝廷借着非常节庆中的灯饰与烟火,正可向天下邦国展示日常生活里物阜民丰的承平岁华。但是随着夜禁的开放,统治阶层所必须担虑的不仅是治安上的风险,更重要的是,百姓在「不夜城」里以「点灯」为名或在「观灯」之余,逾越各种「礼典」与「法度」,并颠覆日常生活所预设规律的、惯性的时空秩序──从日夜之差、城乡之隔、男女之防到贵贱之别。事实上对礼教规范与法律秩序的挑衅与嘲弄,正是元宵民俗各类活动游戏规则的主轴,流行各地的民间「偷青」习俗,尽管只是仪式性的窃取,但取得吉兆的唯一法门却是悖礼的行为与违法的手段。而在明清时期发展成型的「走百病」论述,妇女因而得以进城入乡,上庙逛街,甚至过访文庙、入官署,从而突破时间的、空间的、以及性别的界域,成为元宵狂欢庆典中最耀眼的主角。

  关键词:元宵、夜禁、狂欢、礼典、法度、偷青、男扮女妆、走百病。

阅读全文请点击浏览:

[陈熙远]中国夜未眠——明清时期的元宵、夜禁与狂欢




(补充说明:经查,原文刊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006年第4期)


CFN空间 admin 发布于2009-02-06 00:30:19

+++ 本网(三个站点)有关元宵节及相关民俗的信息 +++


请点击查询:




元宵节信息归集链接


CFN空间 admin 发布于2009-02-06 00:36:52
【敬请关注本专题】

如果您有元宵节或是传统节日的研究论文,愿意发到主站,请联系论坛【传统节日】版块主持人【张勃】,请到她博客留言或是在发站内短消息。

主站(中国民俗学网)将根据版主推荐意见,尽快发布在“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栏目中;是否开设【元宵节专题】将视信息累积的情况而定。
Robot Robot 发布于2009-02-07 04:33:16

今夕何夕春灯明 月散瑶光满禁城

吃元宵、看花灯、盘点京城正月十五最热闹的灯市

■ 文并摄影供图/尹玉泉

北青网 - 北京青年报:(08/02/19 07:18)




·史海钩沉·



  汉代在上元节就有放灯火之习俗


  正月十五是新的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是春节之后我国独具特色的一个传统节日。

  正月十五又称上元节,早在汉武帝时期,每到此节,宫中就有放灯火之习俗。东汉明帝时,佛教传入我国,按佛教规矩,于上元之日,在各寺院燃灯祀佛。此后逐渐形成正月十五上元之日放灯之说,后流传民间,逐渐发展成观灯盛举。到隋朝,隋文帝禁止放灯,以示节俭;而炀帝却大举放灯,极尽铺张浪费之能事。

  至唐代国富民安,上元节放灯达到一个高潮,唐代实行宵禁,不许夜行,而上元佳节却例外,特许正月十四、十五、十六夜行,为的是让百姓观灯游玩。唐代在灯火制作上也有提高,出现了“灯树”、“灯楼”等花样。到了宋代放灯的日子,又比唐代延长了两日,在原来上元节前后各一日基础上,又加上了十七、十八两日,共为五日。灯火制作上又出现了像“鳌山灯”、“无骨灯”、“琉璃灯山”等奇巧制品。

  到明代又延长了灯节的时间,从正月初八到十八日,其中十四日称为“试灯”,十五日为“正灯”,十六日为“罢灯”。永乐七年,皇帝还特准百官放假十天以过灯节。清代的放灯时间较之明代又缩短为五日,即正月十三至十七日。


  因灯市而得名的灯市口大街

  明代京城的灯市,原本设在五凤楼前,后来迁到东华门外,即现在灯市口大街一带。东华门外灯市长二里,白天是市场,夜晚张灯火。灯市期间白天街道两旁列市,市场上售卖的物品种类繁多,既有闽粤海外的珍异,又有三代六朝的古董,还有日用百货,四民穿着的服饰,老少皆喜的食品等等。每到夜幕降临,街道两旁的茶楼酒肆,便张灯结彩,供游人饮宴作乐。

  每到此时,酒肆满座,贫富贸易,老少观灯。各铺户悬挂着用绢纱、烧珠、明角、麦秸、通草制成的各式花灯,供人观赏。观灯的时候鼓乐齐奏,施放焰火,还有杂技表演等娱乐项目,更显热闹。明朝宰相张居正曾有诗《元夕行》,描述灯市的盛况:“今夕何夕春灯明,燕京女儿踏月行。灯摇珠彩张华屋,月散瑶光满禁城。”

  到了清初,东华门的灯市盛况不再。这是因为清廷规定,内城只准旗人居住,将汉人全都迁到前三门以外。而且内城不准举行集会等活动。于是东华门外的灯市就移到了外城。灯市虽然不在了,但是在东华门外,还保留了灯市口的旧名,一直沿用至今。


  曾经兴旺的灵佑宫灯市

  自清朝康熙后期,灯市便不再设在灯市口了,而是迁到了前门外大栅栏、灵佑宫、琉璃厂和东四、西四、新街口等处。清初查慎行在《凤城新年词》中就有了:“才了歌场便买灯,三条五剧一层层,东华旧市名空在,灵佑宫前另结棚”的诗句。

  清康熙年间,把灯市从内城迁到前门外以后,天桥西北的灵佑宫便成了京城一处热闹的灯市。每年灯节,这里游人云集,热闹非凡。

  灵佑宫本是明朝建的十方道院,万历时,进行扩建,名为真武庙。辟地十亩,建有高阁,并有大殿五层。清朝赐名护国灵佑宫,也有人传说此宫系由东华门移来。每年正月十五,灵佑宫点燃彩灯,庆祝灯节。可惜,时过境迁,当年热热闹闹的灵佑宫早已无存,只剩下一条灵佑胡同记载历史。



  因灯市而兴起的琉璃厂厂甸

  琉璃厂厂甸,是京城著名的春节庙会型集市,兴起于清朝初年。据学者考证,厂甸春节庙会集市,因明代灯市,于清初南移至此,而逐渐兴起。

  厂甸本是南新华街路东一条小胡同。辽金时代,此地是京城东郊海王村的一部分,元代在此设琉璃窑,为皇宫烧制琉璃瓦,窑间隙地便被称为厂甸。明代进一步扩大了琉璃窑的生产规模,建有琉璃厂。琉璃厂是工部所属五大厂之一,故厂甸又名琉璃厂厂甸。清乾隆年间,琉璃窑迁到了京西门头沟,但琉璃厂和厂甸的名称在这里仍保留着。

  清初,灯市南移于琉璃窑前,使这片原本冷清的街巷,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商贩们在这里搭棚悬灯,好不热闹。灯市期间,日间,窑厂之前有集市,集市上百戏杂陈,锣鼓震天,游人纷集。为适应游人之需,集市上还出售书籍、字画、古玩、玩具及风味小吃。入夜,此处则张灯结彩。琉璃窑前的灯市因地近厂甸,故又称厂甸灯市。

  厂甸附近原有火神庙、吕祖祠和土地祠三座庙宇,这三座庙宇相距很近,而且都在农历正月开庙,开庙期间佛事兴盛,上香的人群络绎不绝。每逢春节期间,从初一起,庙前列市半月,售卖各种珍宝书画、儿童玩具、风味小吃的商贩摊位鳞次栉比,逐渐形成厂甸庙会。厂甸庙会主要在北起和平门,南抵梁家园,西到南北柳巷,东至延寿寺街一带,以新华街、海王村、火神庙、吕祖祠为核心地带。

  清朝乾隆年间修著《四库全书》,众多文人学者进京参与修书,他们多居住在宣武门外一带,再加上宣武门外是各省会馆集中之地,各省考生常居于此,文人学者、应试考生闲暇时多往琉璃厂游逛,因此京城书肆和文物、南纸店云集此地,更加促进了厂甸庙会的发展。当时的厂甸庙会,是老北京春节期间游人最多、最热闹的地方。


yxjsh9.jpg



  每当正月十五晚上,也就是厂甸庙会的最后一天,都要在东琉璃厂西口处燃放“盒子”,每到此时观者甚众,庙会欢乐的气氛达到了高潮。“盒子”就是一种大型烟花,现在已经很少见到了。燃放“盒子”前,先架起一个铁架子,将六角形或八角形的大“盒子”,一层一层地码在架子上,有时码起的盒子,会有九层之多。码好盒子,再把架子挂起来。盒子里装的一层是礼花,二层是花炮,点燃起来,一层一层飞上天空。这些烟花在空中呈现不同的景象,有讲究的盒子里燃放出的烟花情景,还有故事性,有时盒子里的礼花,还会在空中组成吉祥的祝福语等等。



  大栅栏花灯轰动京城

  大栅栏是北京著名的商业街,原名廊房四条,因乾隆时在胡同口修建起高大的木栅栏,老百姓就形象地称这条街叫“大栅栏”,而它的本名却被遗忘了。大栅栏街里店铺林立,在清末全盛时有店铺约80家,而且家家都是名店,像同仁堂药店、瑞蚨祥孟记绸布店、张一元文记茶庄,还有广德、三庆、庆乐等戏园子。

  正月十五,去大栅栏逛花灯是旧京最为轰动的活动。据《帝京岁时纪胜》载:“悬灯胜处,则正阳门之东月城下,打磨厂、西河沿、廊房巷、大栅栏为最。”大栅栏里店铺多,而且各个店铺都是财大气粗,为了招揽生意,他们不惜工本,买来各式各样的新式花灯,悬挂在店铺外。他们挂出的花灯,大小、高矮、方圆形式不等,种类上有传统的纱绢、玻璃、羊角灯,还有西洋灯。灯上还绘有古代传说故事,如列国、三国、西游、封神、红楼、水浒、聊斋、精忠传、三侠五义等,有花卉如兰、菊、梅、竹,有飞禽走兽如鸾、凤、龙、虎、虫、鱼等,无不颜色鲜美、妙态传真。

  每到灯节时,大栅栏街附近的打磨厂、鲜鱼口、廊房胡同、珠宝市等街的花灯点燃,五颜六色,异彩纷呈,整个大栅栏街区成为了花灯的海洋。逛花灯的人群源源不断地向这里涌来,大家摩肩接踵,乐此不疲。



  明、清两代元夕之夜,京城妇女流行走桥、摸钉、观灯

  正阳门是明、清时期,北京内城的正南门,因其位于皇宫的正前方,而俗称“前门”。

  正阳门是目前北京城内唯一一座城楼、箭楼都保存完好的城门。元代此门名“丽正门”,永乐十七年(1419年),将元大都的南城垣南移,新修城墙、城洞。正统二年(1437年),开始修建城楼、箭楼、瓮城、石桥及牌楼。正统四年(1439年)完工,同时改“丽正门”为“正阳门”。


yxjsh4.jpg



  正阳门,因位于皇宫的正前方、北京城的中轴线上,因而与内城其他八门规制不同。内城九门中,只有正阳门箭楼设券门,但在明、清时期此门平日不开,只供皇帝出入。城楼与箭楼之间原有瓮城,瓮城呈圆弧形,东西两侧建有闸楼,下设闸门以通行人。内城九门中只有正阳门瓮城辟二门,其余均开一门。

  明、清两代元夕之夜,盛行妇女们“走桥、摸钉”的风俗。是夜,妇女们都罩上白绫衫,成群结队地手挽手,肩并肩出游。前头一人举香开道,其他妇女随后,谓之“走百病”。凡有桥处,妇女们则相率过桥,谓之“度厄”。相传,不过桥不得长寿,过桥者则可保一年无腰腿疼痛之患。此外,妇女们还要到各城门洞去摸城门上的铜钉,因“钉”与“丁”同音,寓意家丁兴旺。更有许多妇女不怕路途遥远,纷纷前往正阳门城门摸钉,因正阳门秉“正阳之气”,摸了正阳门的门钉,宜生男丁。


yxjsh3.jpg



  清代灯市从灯市口移到了外城后,外城灯市要数正阳门灯市最为热闹。老北京最热衷于挂花灯的要算是临街店铺了,而尤以糕点铺、布铺、绸缎庄为主。正阳门两侧,当时是京城主要的繁华商业区,聚集着众多名店,各家店铺到了灯节这几天,张灯结彩,借着灯会或放焰火来招徕顾客。当时在正阳门外有家叫正明斋的馍馍铺,在灯节前就高搭席棚,悬灯结彩,引人注目。灯节期间,他们便在棚里支案,摆出大笸箩,当众摇元宵,边做边卖。生意十分兴隆。去正阳门走桥、摸钉的妇女们,平时难得迈出家门,借着灯节的喜气,正好在正阳门附近的商业区观灯、逛灯市,顺便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


  廊房头条曾是灯笼一条街

  明朝初年,北京作为都城后,并不繁华,城内城外遍是空地,于是朝廷先后在皇城四门及内城九城门外建房,并“召民居住,召商居货,谓之廊房。”因之,明永乐初年,北京谓之廊房的地方很多,但是廊房虽多,却大多没“火”起来,而且随着历史的变迁,地名多有改动。只有正阳门外廊房,不但繁华了数百年,“廊房”的地名也一直沿用至今。

  廊房胡同从北往南有四条,到清代改称廊房头条、二条、三条、四条胡同。最初廊房的店铺经营品种繁杂,清代后期逐渐发展成各具特色的商业街。

  据《旧京琐记》载:“灯市旧集于东、西四牌楼,后始移廊房头条。”随着灯市从内城迁往正阳门外廊房头条,廊房各条胡同在灯市期间也跟着热闹了起来,大栅栏里、珠宝市街的各家店铺,在节日期间都争挂花灯,招揽顾客。为了适应这种需要,廊房头条内,聚集了20多家灯笼铺,逐渐发展成为“灯笼一条街”。那时廊房头条,比现在窄许多,但狭窄的胡同中汇聚了文盛斋、华美斋、秀珍斋、美珍隆、秀珍隆等名冠京师的灯笼铺。廊坊头条的灯笼铺大都是前店后厂,自产自销。生产的灯笼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圆纱灯,这种圆炒灯是用竹条做成灯架,外蒙红色或白色的纱,红纱灯多做喜庆宴会时用;白纱灯为观赏花灯,灯上画有色彩艳丽的人物或花鸟鱼虫等图画。

  另一类是宫灯,宫灯是用硬木或其他上好木料,做成菱形或多边形的灯架,灯架上还要雕出各种玲珑剔透的花牙和各式饰物。在灯的各个方格上镶着画有各种图案的玻璃或纱绢。这些各式灯笼,不仅作为生活照明用品,而且还是精美的手工艺品。那时每到邻近灯节,各灯笼铺都将自己的灯笼挂出来,从街头向街尾远远地看去,每家铺子门口的灯笼,连成一条长龙,各式各样的灯笼争奇斗艳,美不胜收。


  在这些灯笼铺中,尤以文盛斋最有名,这家店铺建于清嘉庆年间,主要做宫灯和纱灯。他家的灯笼做工考究,用的都是楠木、缎子等上等材料。因为手艺好,灯笼样式新,还承办了皇宫及各大王府的宫灯,而更加名声显赫。据说其制作的宫灯曾荣获过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上世纪五十年代公私合营,文盛斋等几家灯笼铺,联合成立北京市美术红灯厂。曾在天安门城楼上高悬的那八盏大红宫灯,就是由该厂的师傅们精心制作的。



  老北京上元节最热闹的事——烧火判儿

  烧火判儿,是老北京灯节特有的一项活动。“判儿”指的是阴间判官,烧火判儿说白了就是把这个判官用火给烧了。京城烧火判儿主要有两处,一处是在琉璃厂海王村公园外的吕祖祠;另一处是在地安门外西侧皇城根路北的宛平县城隍庙。

  要说京城最有名的烧火判儿,就数宛平县城隍庙了。元明清三代,北京城内相继建有三座城隍庙,一座为都城隍庙在复兴门内成方街;一座是江南城隍庙在宣武门外南横街;还有一座就是这座宛平县城隍庙。到了明代,城隍神亦执掌阴司冥籍,并负有监察官吏之责,这就不难想象为什么要烧火判儿了。


yxjsh0.jpg



  宛平县城隍庙,每年正月十三至十七有五天的庙会活动,那里的庙会说是庙会,实际上主要是晚上“灯节”的活动。庙会期间,庙前东西各半里许的街旁,设有灯笼摊、爆竹摊、各种风味小吃摊、玩具耍货摊等各类应节物品摊。庙内各壁间遍悬纱灯,每至夜间,万灯齐明,辉煌耀目。

  每晚掌灯后,游客便云集而来,等着看灯节里最热闹,也是最吸引人的活动———烧火判儿。只见在庙的正院内安放着一尊用泥塑的空心“判官”,也有人说是钟馗。判官高约四五尺,外形像一个袒腹而坐的人,头上戴一顶双翅的纱帽,帽子形状就像一个大砂锅。判官右手抱一牙笏,牙笏是一块铁板,也有用泥塑的,原来牙笏上面写着:“你可来了,正要拿你!”后来为提醒游人防盗,改书:“当心扒手”。判官腹中是空的,其实就是一个砖砌的大炉灶,炉膛里面装上煤,大概可填煤炭200余斤,生着火以后判官被烧得浑身通红,火焰从耳口鼻眼、肚脐和双乳冒出,煞是好看,惹来大批游人围观。烧火判儿所用之煤,都是个人和商号、京西煤矿等捐的。

  据说,北京最后一次烧火判儿,是1950年在北海公园。


  旧时隆福寺冰灯最惹人,现代龙庆峡冰灯争奇斗艳

  正月十五的灯市上各式各样的彩灯争奇斗艳,其中最奇巧者当为冰灯。早在明代即有冰灯,不过做工简单,浇水成之。后来冰灯的制作技艺逐步提高,以冰琢成人物、花鸟、虫兽等像,冰以药固之,日久不化。旧时的冰灯以隆福寺街的最为有名,而到民国就所剩无几了。此外,早年间地安门外大街的聚盛公干果铺,也经常搞冰灯展览,惹来大批游人前来观看。


yxjsh8.jpg



  隆福寺建于明景泰年间,清雍正元年重修。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隆福寺发生大火。被火烧毁天王殿后,一直未重修,于是,庙中喇嘛便将庙内外的地皮,按块租给摊商,收取地皮费,名为香钱。据《大清一统志》载:“隆福寺,逢每月之九、十有庙市,百货骈阗,古玩字画,风味小吃,花鸟鱼虫,为诸市之冠。”因隆福寺庙会,与西城护国寺庙会东西对应,被称为东庙与西庙。隆福寺在灯市期间展览的冰灯,堪称灯市上的异彩,各式各样晶莹剔透的冰灯,引起游人无限的遐想,大家无不交口称奇。

  现在北京亦有冰灯,不但市区有,在延庆县的龙庆峡亦有。龙庆峡的冰灯洁白高雅,晶莹壮观,匠心独运,更为可贵的是,在冰灯中还特别运用光、电等现代科学技术,制造出了一种色彩纷呈、亦真亦幻、如梦如仙般的神奇效果,令人赞叹不已。


  ■文并摄影供图/尹玉泉

  本期悠客出场:

  尹玉泉从小生在皇城里,长在景山下。也许是借着“大学夹道”的智慧,在上千人的考试中竟考进了景山小学。上课之余,最爱荡舟北海,最爱登临景山,最爱琼岛的春荫,最爱西山的红叶,古都的美在那时深深地扎根在脑海里。这座千年的古都不仅有建筑的杰作、自然的美景,还蕴藏着无数的动人故事,让我们去探访,去找寻。
Robot Robot 发布于2009-02-07 04:36:59

元宵节 中国人的狂欢节(图)  

新华网  2008年02月19日 14:22:59  来源:北京日报  




元宵节中国人的狂欢节 记者方非摄


元宵节中国人的狂欢节 记者孙戉摄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春到人似玉,灯烧月如银”。再过两天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了,一年一度的春节将在绚烂的花灯和甜蜜的元宵中画上句号。虽然年年都过元宵节,但是我们对元宵节又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请来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黄涛和我们聊聊元宵节的文化内涵和它的现代意义。

    初始祭祀太一

    记者: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元宵节的核心是什么?

    黄涛:在古代社会,元宵节文化内涵的核心是祭祀太一神(即北极星神),祈求丰收和子嗣。
在古人信仰中,星宿主宰着人间万物的生长繁殖和人类的生命。太一即北极星为众星之首,古人认为太一神作为星空之帝,主管着对农业丰收至关重要的风雨、水旱、灾害,以及关系到生活安定幸福的兵戈、饥馑、疾疫。正月为春季万物生机萌动之时,植物开始生长发芽,动物开始发情交配,古人也在此时祭祀星宿尊神太一,祈求一年内风调雨顺、庄稼丰收,并祈求人的生殖繁衍。

    记者:元宵节最初就是在正月十五这一天吗?

    黄涛:据文献记载,太一祭典始于汉代。《史记·乐书》载:“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常有流星经于祠坛上。使童男童女七十人俱歌。”由此可知,西汉祭祀太一神并不是在十五日,而是在上辛日。后来祭祀太一神的日期发生变化,转到了十五日,这是由于后世该节转变为夜间娱乐欢庆的节日,这些活动在月明之夜进行更方便。

    记者:现在人们似乎很少提及元宵祭神的习俗,似乎看花灯、吃元宵是唯一特点,这种变化是怎么发生的呢?

    黄涛:魏晋之后,星宿信仰淡化,太一祭祀习俗衰微,元宵节成为一个举行各种狂放的欢庆娱乐活动的节日。这些习俗大都跟早期的祭星、祈求生殖的节俗有内在的联系。最显著的习俗是张灯,灯一方面是星星的象征物,一方面是生命与人丁的象征物,元宵灯俗的最初含义是祈子。第二大代表习俗吃元宵也跟祭星有渊源,元宵就是星星的象征物。在当代社会,元宵节祭星、祈年、祈子的习俗都已衰落,其节俗精神可归结为珍爱生命、热爱生活,表达团圆美满的意愿。

    独具公共特色

    记者:有人将元宵节比作中国的狂欢节,您怎么看这种说法?

    黄涛:唐宋以来的元宵节的确堪称中国的狂欢节。流传至今的中国传统节日一般都深受儒家思想浸润,注重人际关系的密切与整合,而元宵节的活动则以热烈奔放、轻松快乐为主调,集中了几乎所有大型的传统娱乐庆贺方式:张灯结彩、敲锣打鼓、舞龙舞狮、扭秧歌、唱戏、猜谜等,洋溢着民间的狂欢精神,故有“闹元宵”之说。唐代皇帝热衷赏灯,让人制作巨型灯笼、灯楼、灯树,玩灯期为三天,宋代放灯期延长为五天,明代灯期则有十天之多,百官也放假十天。

    记者:元宵节的与众不同,又有什么现代意义呢?

    黄涛:中国传统节日的庆贺活动大多在家族、家庭的私人生活空间举行,而元宵节的灯会、唱戏、扭秧歌、舞龙舞狮等欢庆活动是在社区内举行的群体性公共活动。通过良好有序的公共庆贺活动,可以加强民众的公共意识、社区认同感、集体荣誉感,有助于创建社区的和谐氛围。在现代社会,要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应加强传统节日的公共节庆活动,注重公共活动的元宵节正适合现代人过节的趣味。

  过罢元宵年才完

    记者:从历史记载看,元宵节是一个独立节日,可是现代人习惯于把它当作春节的一部分,这对这个节日的传承会有什么影响吗?

    黄涛:在古代社会,元宵节是一个独立的节日。近代以来,元宵节成为春节的一部分。不管怎样,元宵节都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在当代社会,如果把它看作一个独立的节日,那么它就是仅次于春节、中秋节的第三大节,甚至也可以说它在现代人的心目中和生活中可以和中秋节相提并论:从正式的节期来说都是全天过节,按传统习俗要吃三顿节令食品;从天文物候来说,都是月圆之日,只不过一个重在赏星,一个重在赏月;一个在开春祈求丰年,一个在秋后庆贺丰收。若将元宵节看作春节的一部分,那么元宵节就是春节的高潮期:腊月二十三到春节前忙于准备节令物品,除夕到初十左右忙于祭祀、团圆、拜年,人们都在出于礼俗要求和功利驱动而在家院内忙碌,期间大多数节俗活动都是庄重严肃或依照礼俗规范而进行的,到了十五前后,这些依礼而行的活动都已完成,剩下的就是近乎完全的娱乐游戏了。所以元宵节的主要欢庆活动转向户外,以大规模的游艺娱乐活动为重。元宵节过完了,人们才觉得过完年了。
Robot Robot 发布于2009-02-07 04:48:03

元宵节张灯结彩说法多(图)  

新华网 2008年02月19日 13:49:17  来源:北京日报  




搭建灯棚.jpg



  


元宵节张灯结彩.jpg




   在正月十三有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被称为“灯头生日”。 民间在这一天要在厨灶下点灯,称为“点灶灯”,其实是因为正月十五闹花灯的日子临近了,各家都试点制好的灯,才被说为“灯头”之日。这种风俗始于南宋,文献记载南宋理宗淳佑三年(公元1243年)就有“请预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桥道,皆编竹张灯”的民俗。(资料来源:《春节》) 新华社发

    关于元宵节起源的说法,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或为历史记载,或为民间传说,或为宗教礼仪等等。从不同的传说或记载中,可以看出元宵节作为民族节日从形成起就有了深厚的文化意蕴和丰富内涵,值得仔细回味。

    ■ 汉文帝平吕说

    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独揽朝政,大封诸吕为王。吕后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祸,遂共谋篡乱。此事传到了刘氏宗室齐王刘襄耳中,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伐讨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等取得联系,经过周密部署,“诸吕之乱”终被平息,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

     平乱之后,汉文帝刘恒登基,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之日。在古代,“正月”又称“元月”,“夜”与“宵”同义,于是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名为“元宵节”。戡平诸吕,历史上确有此事,但汉文帝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的说法却查无实据,只能算是传说而已。

  ■ 汉武帝放灯说

    元宵放灯起于西汉武帝时。相传汉武帝曾经久病不愈,就请来上郡的一个巫师来通神,结果太一神回应说武帝的病不久将好,愿在甘泉宫相会。没过几天,汉武帝果然病愈,为感谢太一神就在甘泉宫建坛,并于正月十五以灯祭祀,通宵达旦。

   ■  元宵燃灯尊佛说

    元宵燃灯与东汉明帝时佛教传入东土有关。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汉明帝为了提倡佛教,便下令在正月十五佛祖神变之日,不论士族庶民,一律张灯,以示对佛教的尊敬和虔诚。自此以后,正月十五张灯便蔚然成风。其实,元宵节起源于佛教的说法也根据不足,不过佛教利用元宵节的机会燃灯,则实有其事。

  ■ 道教祭神礼仪说

    元宵节又被称作“上元节”,起源于中国的道教祭神礼仪。关于上元节的由来,《岁时杂记》记载说,这是因循道教的陈规。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称为中元节,十月十五称为下元节,合称“三元”。随着道教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人民便把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并在民间形成了“闹元宵”的风俗。

   ■  元宵灯节成于唐代说

    传说唐太宗李世民鼓励读书风气,民间都把小孩送上学。入学的第一个节目叫“开灯”,就是把事先做好的花灯带到学校去,请一位博学的老先生点起来,象征前途光明。从前的私塾,多半在正月十五稍后开学,因此开学的花灯,也成了“上元节”的点缀。

    除了以上种种说法,还有一些元宵节起源于农业劳动的说法。据说汉代时,人们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虫赶兽从而演变成以后的火把节。如今在江苏兴化一带,每到元宵节,百姓不燃灯、观灯,而是点火把、舞火把;还有元宵放灯起源于古时农家“照田蚕”的传说,是指元宵之夜,农家在长竹竿上挂一盏灯在田间,观察火色以预测一年的水旱情况,以期丰年。

    还有一些神话传说增添了元宵节的神秘性。一说,在很久以前天帝的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震怒,传天兵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畜财产统统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便偷偷将这个消息告诉人们。一位老人想出法子,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又说,元宵点灯的来历与东方朔和元宵姑娘有关。传说一名叫元宵的宫女,十五月圆无法与家人团圆,不禁伤心。东方朔便设计使汉武帝相信大灾当前,只有京城百姓家家户户都挂上红灯,点放烟火爆竹,并让城外百姓进城观灯,天子、臣僚、贵妃、宫女都去灯市玩赏,杂在庶民中消灾避难。这样一来元宵的父母也来城里观灯,并看见了元宵姑娘,惊喜万分。汉武帝看一夜灯火,京城安然无恙,便敕令今后每逢这天都挂灯放烟火,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称为“元宵节”。(摘自《中国传统节日研究:元宵节》)
Robot Robot 发布于2009-02-07 05:00:26

正月十五 中国“狂欢节”



来源:文化中国   2008-2-18  作者:佚名




        元宵节,又名上元节、元夕节、灯节。俗称正月半,或正月十五。民间正月十五闹元宵,这是古时农历新年的高潮,也是一年中最热烈的时节,外国友人称这是中国的“狂欢节”。


        正月十五 中国“狂欢节”


        元宵节,又名上元节、元夕节、灯节。俗称正月半,或正月十五。民间正月十五闹元宵,这是古时农历新年的高潮,也是一年中最热烈的时节,外国友人称这是中国的“狂欢节”。

        关于元宵节的起源,向来众说纷纭,无有定论,有说起源于汉武帝时的宫女元宵,正月十五回家团聚的故事。也有说汉文帝为纪念勘平“诸吕之乱”,在正月十五张灯结彩的典故。还有说是古时祭太一时的风俗演变。此外,还有元宵始于唐睿时期的传说,另有种说法是与佛教相关。尽管传说种种,今人已无法考证,但这些都不会影响元宵节在民间的流传,都不可能抹去中国老百姓对元宵节的情结。


shyxj1.jpg



        元宵节的首项活动,即为张灯结彩,民间一般从十三日“上灯”,十四日为“试灯”,十五日为“正灯”,一直到十八日为“落灯”。自从元宵节张灯结彩形成后,历朝历代都以正月十五张灯观灯为一大盛事。旧时,沪上元宵节颇为壮观,元宵节前几天,城隍庙的灯市就热闹起来。在上海的大街上有用竹板结扎铺盖的灯棚,一片热闹景象。孩子们最喜欢的是兔子灯,或拉或提,情趣盎然。元宵节的燃放烟花,也是一大盛事,上海放烟花的中心在城隍庙九曲桥,燃起的光焰冲宵,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吃汤圆,也是元宵节的重要风俗。另外,猜灯谜、闹社火、耍龙灯等娱乐活动,更能让人如醉如痴,欣喜若狂。



shyxj2.jpg




        扎花灯

        扎花灯,元宵节最重要的传统习俗之一,故元宵节,又有“灯节”之俗称。

        花灯,又称“彩灯”、“灯彩”,也叫“灯笼”,它是中国举世无双的精美艺术品。我国民间从迎春节开始到元宵节前夕,人们就要动手扎花灯,家家户户举烛张灯,结彩为戏,形成了花灯闹元宵的风俗。据记载,制彩灯工艺形成于西汉。唐朝时,除了用彩灯照明外,还做建筑艺术装饰。花灯最好玩的是走马灯,大约有600多年的历史,元朝侍谢宗可有咏走马灯的诗:“飙轮拥骑驾炎精,飞绕人间不夜城。风鬣追星来有影,霜蹄逐电去无声。”彩灯艺术经过历代能工巧匠的创造,彩灯已成为一个丰富多彩的大家族,千姿百态,有山水人物灯、鸟鱼花竹灯、动物吉祥灯、宫灯、龙灯、绣球灯、生肖灯、戏文灯等等。

        上海人过元宵节,扎花灯的名目也繁多,自家扎的是简朴的“兔子灯”。还有专售花灯的店铺,著名的有小东门内四牌楼王长兴与城隍庙内的笺扇店,这些店出售的鲤鱼灯、蚌壳灯、元宝灯、蝙蝠灯、荷花灯、金蟾灯、走马灯,五彩缤纷,非常精美。除此,大街上还要扎灯棚,寺院门前扎“塔燎”。农村还要扎“望田灯”。扎花灯,成为元宵节最闹猛的娱乐活动。



shyxj3.jpg




        龙舞

        元宵节期间,各地都有舞龙舞的习俗。“龙舞”,又称“耍龙灯”。

        我国民间的龙舞流传历史悠久。据《春秋繁露》记载,它起源于汉朝,经历代而不衰。民间耍龙灯,龙的形象各有特色,一般用竹、木、纸、布扎成,节数不等,但为单数。每节内燃蜡烛的称“龙灯”,不燃蜡烛的称“布龙”。有的地方在元宵节这一天,还要举行“出龙会”,以此欢庆元宵节。有的地方闹元宵,各路龙灯汇集竟达百余条,队伍长达二、三华里。每条龙灯还伴有锣鼓,声闻十里,热闹异常。

        上海人将伞灯称为“文灯”,而“武灯”则指龙灯。上海人的龙灯是用绸布和竹篾制成,长者十三节,短龙九节,舞龙灯沿街翻腾,蔚为壮观。在龙前有灯牌为导,牌上写有“五谷丰登”等字样。同时还有种编扎精巧的纸球,很大,中藏灯火,滚动时居然灯火不灭,而且不烧着纸,称为“滚灯”。传说龙有恶习,遇滚灯必械斗,叫“龙抢珠”,若两龙对峙合舞,就叫“双龙抢珠”,非常壮观。《沪城岁事衢歌》云:“艳说年丰五谷登,龙蟠九节彩云蒸。瞥如声涌惊涛沸,火树千条抢滚灯”。



shyxj4.jpg




        猜灯谜

        猜灯谜,是元宵节的游艺项目,后延伸到过年的娱乐活动中。

        灯谜,是我国艺苑中的一种独有的文艺形式,也是一种文人游戏。又称“谜语”、“灯虎”,用老虎难以射中,形容谜底的难猜。上海人俗称“猜迷迷子”。我国的谜语历史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就出现了谜语的雏形“弹歌”。到了汉朝,产生了谜语,《文心雕龙•谐隐》云:“自魏代以来,颇非俳优,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南宋时期,都城临安每年元宵节放灯,一些好事之人便把诗谜写在灯上让人们猜,这时便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灯谜”。从南宋到清朝500年间,一直方兴未艾。清代出版了众多的谜语集子,如《俞曲园灯谜大观》、《春灯谜》、《灯谜品话》、《翠春灯谜》等,一直沿用至今。据说谜格有100多个,常见的有“秋千格”、“卷帘格”、“求凰格”、“徐妃格”、“白首格”等。例如“今天”(打一国名,秋千格),谜面是“本日”,但根据秋千格的要倒过来读成“日本”。

        解放后,灯谜形式更为扩大,广大群众也积极参与灯谜制作,从而使猜灯谜成为一项群众性的有益于健康的文字游艺形式,同时又是一种很好的智力游戏。



shyxj5.jpg




        吃元宵

        我国许多传统节日都有应时食品,其中惟有元宵节的元宵,是用节名直接命名的食品之名的。

        “元宵”,又称“汤圆”、“汤元”、“汤团”、“圆子”。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始见于唐代,那时这种食品称作“面茧”、“圆不落角”,中裹以馅,同后来的汤圆制法是一致的。宋周必大的《天国续稿》一书记载:“元宵煮浮圆子,前辈似未曾赋此。”从北宋以后,吃元宵成为元宵节的一大食俗,并世代相袭,清著名诗人李调元曾作诗吟咏:“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细;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元宵节吃元宵,意在祝一家团圆和睦,并借以表达在新的一年中康乐幸福的心愿。

        上海因是移民城市,吃元宵的品种很丰富,汤圆有甜咸之分,在乡下有一种“荠菜圆”,清代李行南《申江竹枝词》写道:“元宵锣鼓镇喧腾,荠菜香中粉饵蒸。祭得灶神同踏月,爆花正接竹枝红。”上海的甜汤圆要算“宁波汤圆”最出名。还有用糯米搓成细小的珍珠圆,用酒酿一起煮烧。

        除了“吃元宵”外,上海人还有十六吃馄饨的习俗。另外,还有“上灯圆子落灯糕”与“上灯圆子落灯面”的食俗。



shyxj6.jpg





        走三桥

        在民间,元宵节之夜有妇女走桥的风俗。在上海则称为“走三桥”。

        元宵节走桥,为的是祛病保平安。此俗历史很悠久,《帝京景物略》载:“八日至十八日,集东华门外,曰灯市,贵贱相遇。贫富相贸易,人物齐矣。妇女着白绫衫,队而宵行,谓无腰腿诸疾,曰‘走桥’。”该书又载:“元宵,妇女相率宵行,以消疾病,曰‘走百病’,又曰‘走桥’。”上海竹枝词写道:“元宵踏月闹春街,同走三桥笑坠钗。一路看灯归去晚,却嫌露湿牡丹鞋。”

        旧上海元宵节“走三桥”风俗很盛,过桥被称为“度厄”,有钱的人在途中抛些铜钱“卖病”,都反映了“走三桥”和除病度难有关。古时上海城内外,河道纵横,桥很多,因此“走三桥”并不难。上海妇女走三桥,特别讲究那桥的名称,最出名的三座桥是小东门的益庆桥、天官牌坊南的长生桥、邑庙东的如意桥,合起来就是“益庆、长生、如意”。既吉祥,又动听,而且益庆较高大,有二十四级,走起来有劲。



shyxj7.jpg




        元宵祭神

        古代,元宵节时要祭拜许多神灵,以求福祥。原来,元宵节本身就是一个起源于宗教性的节日。

        汉代,元宵节主祀“太一神”,所谓太一神就是太乙神,又称天神。道教称太乙真君。太一即为最大的主宰一切的大神。后来,又演变成祭天官大帝,这是北魏后的事,民间年画中有“天官赐福”,即反映此信仰。明郎瑛《七修类福•元宵灯》:“上元张灯,诸书皆以为沿汉代祀太乙,自昏至明,公其遗事。”

        祭门神,其俗也很古。《荆楚岁时记》:“今州里风俗,正月望日祀门。其法以杨枝插门而祭之。”这插柳之法,是避邪的古法。到了近世,祭门神随时陈设供品而祭。
祭紫姑神,紫姑神也称厕神、坑三姑娘。民间流行正月十五在厕中祭祀,此俗沪上尤盛。传说紫姑姓何,名媚,字丽卿。据南朝刘敬权《显异录》记载,紫姑原系寿阳李景之纳妾,为李妻曹氏所嫉,于正月十五阴杀于厕。天帝悯之,命为厕神。乡村妇女用香烛茶酒祭请紫姑,俗称“请姑姑”。祭祀时,还边敲拍子边唱:“姑姑灵,姑姑圣,姑姑有灵应。”另外,还要问吉凶丰歉,传说紫姑姑很善于猜谜。

        沪上元宵,还有夜接财神的风俗。



shyxj8.jpg



        元宵求子

        元宵节虽有祀神、驱疫等活动,但最终目的是为了祈求五谷丰登,人畜两旺。元宵求子,正是这方面的民间风俗。

        在元宵节期间,各地都有许多求子活动,方法也不一样。“送灯求子”,徐珂《清稗类钞》有:“淮安有送子之俗,恒在元宵后,二月初二前,凡年老无子,及成婚多年而未育者,戚友咸送纸糊之小红灯,间有用砖代者,此砖须取自东门外之麟桥堍,否则无效”的说法。“拜桥梁求人”,广东吴川地区在正月十五把桥装饰一新,挂许多纸花,白花为男孩,红花为女孩,人们拜桥求花,祈求生子。”

        “向陈靖姑求子”。陈靖姑,又称“临水娘娘”,是与妈祖齐名的中国两大女神之一。海内外公认陈靖姑是“救产、护胎、佑民”的神仙。福建的福州、古田,浙江的温州等地在元宵节向陈靖姑烧香、求子。“拜石狮求子”,《点石斋画报》记载,在广州元妙贞门外有一对石狮,其中一只还背负小狮子,妇女都在正月十五前去拜石狮,认为可以得子。
上海地区流行的是“走桥求子”,此俗很古老,在《帝京景物略》与《长安客话》中都有记载。古时,上海多水道。桥梁遍处,妇女们在元宵节之夜,成群结对,走桥求子。





shyxj9.jpg



        闹社火

        闹社火,旧时民间在元宵节时的重要娱乐活动。闹社火也称“舞队”,民间习惯叫“闹红火”,它是一种古老街头造型艺术。

        “闹社火”源于秦汉百戏,发展于唐而盛行于宋,至今仍流传。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九中说:“立春前一日,太守迎春于城东蕃釐(xi)观,令官妓扮社火:春梦婆一,春吏一,皂隶二,春官一。”到了明清两代,表演的节目更加丰富,被称为“走会”。据史料记载,社火节目更加包罗万象,各种表演的内容有不同,大约有70多种,例如舞狮子、耍龙灯、踩高跷、划旱船、耍和尚(大头娃娃)、扑蝴蝶、跑竹马、八音会等等,丰富多彩,各有特色。


        多少世纪以来,社火一直为我国人民所喜爱。每年元宵节前几天,许多群众总要组织起来,自筹资金,购买戏装道具,自扮各种角色,热热闹闹地红火几天。此时,人们扶老携幼地从四面八方赶来,分列街道两边,竞相一饱眼福。在上海的历史上,也曾经十分流行元宵“闹社火”活动。近年来,群众性的“闹社火”活动,一般都溶入庙会,也成为都市广场群众文化中一种让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艺术。

(来源:三山会馆)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工作组 cfs 发布于2009-02-07 11:11:28

岁时节日·上元

作者:常建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2-07 |



上元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古代称夜为宵,故称“元宵”。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又分别是春、秋、冬三季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又称“三元”,即上元、中元、下元。正月十五日为上元,有张灯之俗,所以名之为“灯节”。

        灯节之源
        灯节之流
        祈蚕与紫姑卜
        从豆糜到元宵

        (常建华著:《岁时节日里的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图记》,中华书局,2006年。中华经济史论坛 扫校 )

浏览全文(插图多幅)请点击:



[常建华]岁时节日·上元


张勃的星空 张勃 发布于2009-02-07 23:49:40
CNKI学术期刊库中有关元宵节研究的论文题录:


[1]元宵灯俗与中国民间灯彩艺术
    尤曌颖;王家民;,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12,225-227
        元宵灯节,是我国城乡民众的盛会;灯彩,是美好吉祥,繁荣昌盛的象征;灯彩艺术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华民族文化中绽开的一朵奇葩。文章从元宵灯节的起源,分析随之而出的灯彩艺术发展的多样性,并结合中国民俗文化的内涵,阐释灯彩艺术和元宵灯节的互动关系,以及在民间生活中的作用:它不只是节日的装点和审美的对象,更体现了一种民族的精神,民族的气味和神韵。

[2]文史视野下的元宵节俗
    陈佳;,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2,108-110
        元宵节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最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我国古代文史典籍中保存了大量关于元宵节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的记载,通过这些记载可以看出这一节日所包含的深厚的文化意蕴。

[3]元宵节俗及其戏曲舞台表述
    翁敏华;,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5,79-85
        由典籍记载和民俗遗存两方面,介绍元宵节俗的面貌和历史演变状况。在戏曲中,以元宵为背景或剧情的剧目,大致可分为"元宵闹剧"和"元宵爱情剧"两大类。"闹"剧几乎都是水浒剧,表现水浒英雄利用元宵节作掩护"闹"革命的故事;爱情剧则表现情人们元宵约会、失而复得、元宵重逢、破镜重圆等故事情节,体现了元宵节的情感主题和作为"情人节"的艳丽色彩。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弄清元宵节的由来,研究它的文化内涵,是保护和发扬的首要前提。

[4]云南的灯神与戏神——兼谈元宵文化中“灯”与“戏”的关系
    彭恒礼;,民俗研究,2008,03,58-70
        <正>一云南各地的灯神信仰起源于何时,因缺乏文献记载,已不可考。但灯神信仰至今仍存,是活态的民间文化。云南的灯神信仰是与元宵灯节联系在一起的。当地农民在元宵期间组成灯班,在元宵前夕接灯神,在元宵期间供奉灯神,元宵后送灯神。灯神究竟是何方神圣?2007年和2008年,笔者两次赴云南弥渡实地调查……

[5]灯节与佛教关系新探
    康保成;,民俗研究,2008,03,49-57
        <正>勿庸置疑,早在佛教传入中原之前很久,灯节最核心的因素已经存在。宋人开始把上元张灯与周代的庭燎相联系,近代学者多有响应。最近,曹飞先生对此论提出驳议,认为元宵节的狂欢功能与燎祭、庭燎的祭祀功能完全不同,1可备一说。然而笔者认为,从祭祀到娱乐并没有一条不可跨越的鸿沟。灯节最早的源头,也许可以上溯到远古的巫术。

[6]狂欢视野下的宋代元宵词
    余敏芳;,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34-37+65
        宋代元宵节以张灯宴游、百戏巡演、天子同乐等为主要节俗活动,是官定的最热闹节日之一。宋代元宵词展现了节日期间淡化等级、突破禁忌的各种狂欢性节俗活动。元宵狂欢中显示出的特有的文化现象——颠覆,以及民众胸臆表白的特殊方式——笑乐,体现了民众的自由平等愿望与乐观生活态度。

[7]灵验的音声——浙江省富阳市龙门镇元宵节灯会仪式音乐研究
    齐琨;,中国音乐学,2008,03,8-21
        "灵验的音声"可以视为信仰具有灵验性的音响表现。在龙门镇元宵节灯会中,信仰的灵验又具体表现为祖先崇拜和龙神信仰的持续有效,所谓"持续有效"是指表现为思想之信仰和体现于行为之仪式。在一定空间、时间内的有效作用和持续存在。本文将对"音声如何具有灵验"和"音声为何具有灵验"之问题进行回答,进而阐释仪式音声得以有效存在与持续存在的动力因素。

[8]传统民俗节日——元宵节中的民间音乐舞蹈
    官圆媛;,音乐生活,2008,07,36-37
        <正>传统节日有三个来源:一是源于生产祭祀,二是宗教节日,三是传统民族节日。三者往往相互渗透、交融形成民俗节日。汉族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这些岁时节日的习俗因地区、民族、宗教不同而有差异。在节日期间。通常有各种祭祀、娱乐或经济活动,形成多姿多彩的岁时节日习俗。

[9]城市狂欢的传统表现和《红楼梦》的元宵节庆
    詹丹;张瑞;,红楼梦学刊,2008,03,105-118
        传统诗文小说,主要表现的是作为城市狂欢意义上的元宵活动,但也蕴含了复杂的意义《。红楼梦》中的元宵活动主要在私人空间展开,小说继承了此前元宵节活动的表现意趣,但更强调其繁华背后的脆弱或者生活意义的匮乏。在对元宵节庆活动的具体描写中,小说暗示出,元宵活动不但是家族衰败、人物心力交瘁的征兆,而且也是造成这种衰败和交瘁的原因之一。

[10]古代女子的狂欢日——从民风民俗看元宵节的性质
    左蔚;,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03,156
        本文对古代的一些节日进行了研究,认为各种女子的嬉游、拜祭等娱乐活动都不同程度体现了女子们的生活愿望,年轻貌美的女子有了机会和外界接触,更容易唤起内心的情感。

[11]《元宵祭规条例》牵出传统“元宵祭钱王”活动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8,01,35

[12]元宵节起源辨析——与向柏松先生商榷
    曹飞;,文化遗产,2008,01,80-84
        元宵节的起源问题自古就有不同说法,至今仍然各执一说,莫衷一是。本文从论述元宵节与庭燎、燎祭以及太一神祭祀的区别入手,与向柏松先生的观点进行商榷。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元宵节活动的本质特征,认为元宵节活动的本质特征主要有四个,即群体性、非礼性、世俗性和娱乐性,研究元宵节的起源,必须围绕这样的特点进行才有意义。

[13]元宵张灯风俗探源——以苏北地方史志资料为例
    张乃格;,中国地方志,2007,12,49-53
        元宵节张灯、观灯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民俗,但有关这种民俗的起源,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今苏北地区历代地方志中,保留了大量田头舞火把、燃草薪、"照田虫"等民间习俗的资料。这些资料显示,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很可能就是元宵节张灯、观灯的最初源头。

[14]明清元宵节公众活动的区域规划和景观设计分析
    王欣;,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7,05,32-33
        元宵节在明清褪去了宗教色彩,成为世俗性的公众娱乐节日。随着明清城市空间和功能的发展,以"灯彩"为主的节日活动区域分为了"民间灯市"和"官灯区"。配合区域规划,节日景观设计"动"、"静"结合。

[15]论元宵观灯起源于西域佛教社会
    李传军;,西域研究,2007,04,108-114+144
        在元宵节的起源问题上,学术界存在着几种不同的看法。传统的认为元宵节起源于西汉汉武帝于正月十五日祭祀太一神活动的观点及相类似的看法,都是不妥的。元宵节是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它是受西域佛教社会燃灯供佛宗教习俗的影响,而在唐代最终确立的一个民俗节日。佛教涅槃部的经典及其思想,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影响。

[16]一个客家山村的元宵游神赛灯活动
    石奕龙;丛云飞;,民俗研究,2007,03,87-94
        <正>笔者所调查的福建省宁化县延祥村,是一个具有相当文化底蕴的客家山村,几百年来,该村一直流行着元宵节游神赛灯的活动,而且其元宵节花灯造型各异、内

[17]元宵节“太一神祭祀起源说”考误
    韩梅;,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343-345
        元宵节的起源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最有影响的说法是元宵节起源于汉武帝时祭祀太一神的活动。然而,从节期来看,正月上辛日可以是正月上旬从初一到初十的任何一天,却绝不可能是望日。从节日内容来看,汉武帝祭祀太一神的活动是帝王的重要政治活动且为后世历代封建王朝所继承,与后来元宵节赏月观灯的民俗活动有着本质的不同。因此,根据现存的文献资料判断,元宵节起源于汉武帝时太一神祭祀活动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18]浅谈元宵节在唐宋时的流变与民俗体现
    刘锡华;郑以荣;,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01,114-116+128
        从唐诗宋词的角度解读元宵节这一兴于汉完备于唐的娱神节日,剖析了至唐代始设灯节后,宋时完全形成的官民同乐的新局面,并把握其不断发展的节俗内涵,探究随着唐朝由盛转衰,其应节食品开始出现的“团圆”主题,揭示南宋建立后这一主题的深化,传达出至此正式确立的新节俗内涵。

[19]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展演及其隐喻——以宋代元宵节为例
    彭恒礼;,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06,27-30
        以宋代元宵节为例,可以从文化人类学和文化研究的角度关注节日中的表演与权力问题。节日为官方文化和民间文化提供了表演的舞台,官方文化通过表演来建立和强化权威地位,民间文化则通过表演维护自身的信仰体系,并消解官方的文化权威。

[20]狂欢的元宵——宋代元宵节的文化研究
    彭恒礼;,洛阳大学学报,2006,03,93-97
        宋代元宵节已具备以僭越文化为主体的文化价值取向,以诙谐文化为内容的民间表演形态,有着以物质和肉体为中心的生命诉求,因而成为与欧洲中世纪狂欢节相映成趣的中国式的狂欢节的代表。

[21]探析元宵节习俗中的体育元素
    荆宇霆;,体育文化导刊,2006,08,95-96
        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除了我国节庆中特有的祈求团圆、美满的意愿外,元宵节还有着与其他传统节庆不同之处,那就是元宵节中“动”的习俗,比如耍狮子、踩高跷、舞龙灯、荡秋千、走百病等传统的习俗,透露出元宵节风俗中的体育元素。

[22]宋代都城元宵节习俗初探
    豆敏;,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86-89
        作为宋代重要节日之一的元宵节,以其独特的文化娱乐节目反映着时代特征。东京和杭州作为宋代都城,当时的一些习俗在这里充分的展现,以示帝国风尚。宋代习俗繁荣是由内外因共同作用形成的,探究其缘由对于了解当时的时代特征有着重要的意义。

[23]明代元宵节午门观灯
    申明清,紫禁城,2005,03,188-191

[24]韩国国家节庆假日与传统岁时风俗之变化
    张长植,民间文化论坛,2005,02,69-76
        本研究展示了韩国自1885年采用公历后出现的新年与春节之间的尖锐对立和双重过年的副作用,指出直至1985年把春节定为新年节日之前发生过的论争是明显违背节日文化生态的性质的。同时,文章还揭示了依据公历实施假日导致岁时风俗简单化的后果,具体表现为将传统节日仅限于春节与中秋节两大节日,使得元宵节、七夕节和重阳等传统节日趋向衰退和消亡。最后提出有必要把假日制定方式从国家单方掌控变为多样化确立途径,特别是应该促使和促成地方政府考虑把本地区的特定岁时风俗制定为地域性假日。

[25]元宵:中国的民间狂欢
    赵宁,乡镇论坛,2005,06,24

[26]元宵起源无关乎汉文帝即位
    王继如;,古典文学知识,2005,01,102-105
        <正> 文史随笔不易写,除了要有文才之外,也还要有史才。如果只有文才,而缺乏史才,那就会把历史搅胡涂了。由于文笔比较好,读者比较多,那种靠不住的说法就会流行的比较广。作者并没有说明自己是在"戏说",读者也就信以为真。我读了某位大有名气的作家的一些随笔,便有这种感觉。但因为

[27]试论宋代元宵词的情感意蕴及时代特征
    张荣东,逯雪梅,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119-122
         在十二三世纪的中国,元宵节是众多节日中最热闹、最平民化的一个。在宋代随着词作者的文人化和城市化,以表现城市生活风貌为主的元宵词成了宋人透过繁华表述各自不同内心感受和思考社会人生的载体。而北宋、南宋、宋亡之后的元宵词情感意蕴的差异,又鲜明地展示了宋代士人真实的心路历程。

[28]火树银花元夕天———江苏元宵节俗及其文化解读
    尤岩,江苏地方志,2004,01,45-47

[29]姜夔词中的传统节庆民俗研究
    成友宝,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01,241-243
        姜夔是南宋著名的词人 ,他的创作 ,以词的成就最高 ,其词今存 84首 ,其中写节庆民俗的词就有 1 0首。这些词主要描写的南宋节日习俗有 :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人日节、七夕节、除夕等六个。中国节庆文化源远流长 ,姜夔的节庆词为我们提供了南宋社会民间节庆的习俗风尚 ,是南宋民间社会生活的缩影 ,对研究南宋社会生活、经济状况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拟从民俗学的独特视角来研究姜夔词 ,解读姜夔词中所携带的民俗文化因子 ,从而能全方位地深刻地了解南宋民间的社会生活。

[30]古代上元灯节
    张旭红,紫禁城,2004,01,70-72
        <正> 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正月是旧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故称“元宵节”;将每年第一个月圆之夜称为“上元”,故又称“上元节”;按照旧俗,这天夜晚每户门前张灯结彩,人们赏彩灯、猜灯谜、吃元宵,所有活动都围绕着“灯”来进行,所以正月十五又称“灯节”。 我国在西汉时期就有上元张灯的习俗,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古人对天体的崇拜。《史记·乐书》记载:“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可知汉武帝刘彻崇

[31]佛教与中国皮影戏的发展
    康保成,文艺研究,2003,05,87-92
        巫术中的招魂术是我国影戏的远源 ,而印度佛教“以影说法”是影戏的近缘 ,此类“神迹”和伎艺从不同的途径传入我国。隋时宋子贤以影像说佛是我国影戏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中唐时期 ,佛教僧人以光影演出变相 ,同时元宵节提供了影戏上演的重要场合 ,我国的皮影戏宣告成熟。宋代影戏多演世俗故事 ,佛教因素不浓。但明清乃至现在仍流行的影戏 ,仍表现出与佛教形影相随的密切关系

[32]宋元话本小说的时空设置及其文化意蕴
    纪德君,学术研究,2003,04,110-113
        宋元话本小说时空设置的显著特点 ,是突出叙事时空的当代性和地域性 ,注重对市井节日民俗的描写和渲染 ;其故事发生的特定空间背景往往是北宋的东京和南宋的临安 ,时间背景多为清明节、元宵灯节、端阳节等民俗节日。这种时空设置的叙事功能和文化意义在于 ,它既可以为故事情节的生发、开展等创设有利的条件 ,以加强叙事的真实性和可信性 ,强化话本小说的现场接受效果 ,同时又可以营造一种特殊的地域文化氛围 ,使话本小说富有市井生活气息和浓郁的时代特色。

[33]白绫衫照月光殊——由《金瓶梅》及相关史料看明代元宵节妇女服饰民俗
    刁统菊,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06,15-18+105
        妇女的穿戴打扮 ,往往在节日里表现得最为突出 ,甚至具有明显的超乎节序的特色 ,形成节日民俗一大景观。明代市情小说《金瓶梅》堪称最好注脚。明朝妇女在元宵节期间喜穿白绫的习俗 ,《金瓶梅》中有多处与此相关的描述 ,可与明代史料互为补充、印证。白绫衫 (袄 )在明代成了元宵节物 ,妇女必备。不惟如此 ,白色衣服在平日也是很受人喜欢的便服。因此 ,由《金瓶梅》我们可以一窥明代妇女习俗 ,妇女元宵夜走百病时穿白绫乃是其中服饰民俗之一。这在服饰民俗史上也是一个独特之处。

[34]中日韩三国农耕艺能的面貌与比较——以元宵艺能为主要视点
    翁敏华,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2,03,91-96
        <正> 笔者曾经指出:以驱鬼逐疫为目的的傩祭,是对戏剧产生和发展影响大而长远的祭仪。傩祭之外,另一个值得我们特别注目的、全民性质的、对戏剧同样产生重大影响的祭祀活动,就是农耕祭祀。古代中日韩三国都同属农业国家,农耕祭礼的种类繁多,在这里,让我们对以这三个国家为主的东亚地区的农耕祭祀中的文艺活动,特别是元宵节前后的民俗演艺活动,以及其中的戏剧性因素,作一个简单的展示和比较。

[35]徐闻县前山镇元宵节游神仪式的文化考察
    宋俊华,王开桃,李凤炼,周彤丹,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02,85-88
        古代每逢元宵节,徐闻各地都要举行游神盛典。时至今日,这个古老的传统仍被前山镇完整地保留着。前山镇游神活动包括筹备、游神和结束三个阶段,游神阶段又具体包括请神、会神、游神、饮茶、念谟和送神等6个仪式环节,过程完整,仪式庄重、古朴,具有深厚的文化蕴含。

[36]关于革命与家族的记忆──1997年的源村曾氏元宵节
    刘晓春,民族艺术,2002,01,196-201

[37]元宵灯节的起源及文化内涵新论
    向柏松,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02,32-35
        :文章就元宵节的起源提出了与种种旧说不同的见解 ,认为元宵节起源于先秦庭燎祀天仪式 ,元宵花灯即由庭燎祀天的柴火演化而来。文章还揭示了元宵节的文化内涵 ,认为 :由其来历所决定 ,元宵节的文化内涵与先秦庭燎祀天的意义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

……
我来说两句

(可选)

日历

« 2024-04-24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377770
  • 日志数: 146
  • 图片数: 6
  • 影音数: 114
  • 文件数: 5
  • 书签数: 18
  • 建立时间: 2008-08-24
  • 更新时间: 2013-01-21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