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名师》总第24期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2-09-09 09:49:35

《师说•名师》总第24期


主管:人教社师范教材论坛
主办:教师教育区  
           网刊师说区
  《师说•网摘》系列刊总第42期,
    《师说•名师》2012年9月第24

 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培训专家,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先进个人,小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心网络研修班的管理员,省最佳教师,省网络兼职教研员,省科学学科教育学会的副秘书长,省“十五”重点课题的先进个人,市学科带头人,市优秀教师。从事小学科学教学18年,从市区教学百花奖,到全国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培训专家,通过对人生目标的不懈追求,取得了一座又一座个人事业里程上的丰碑

      
  
  科学课堂中的“大跃进”
  
  
  
  2009年11月30日星期一
  科学课堂中的“大跃进”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产量随着人的愿望和意识不断增长。那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出现违背客观规律的行为。然后在我们的科学课堂中也出现了这样的事情。
  对于一个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感性的积累尚不丰富,演绎归纳能力还不具备。而我们在课堂中却急功近利,冒然前进,不顾学生的年龄特征的现象。
  在学生刚刚接触韦恩图的时候,就试图让我们的学生从韦恩图的中间出发,向两边填写,即从相同入手,寻找相同之中的不同。韦恩图切实是通过比较让帮助学生寻找到两个事物的相同点,即科学的概念。但是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在感知事物的时候首先是从事物的各自特点入手。然后才会比较两个事物中不同之中有什么相同之处。如果我们在比较大树和小草时先给出比较的内容:根、茎、叶。然后让学生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这无疑是给出了韦恩图的中间部分,也是给出的比较后形成的科学概念。这样话韦恩图的比较就失去了意义。我们是要帮助学生形成方法,但是要注重学生一定是有了充分的感性积累之后,才能在自悟的基础上形成科学的方法。就韦恩图而言,学生首先要经历的是从不同之中寻找相同,然后才是相同之中寻找不同。
  在动物单元如果单单是把第三单元气泡图提前,我认为这样做还是符合学生记录的需要。但是我们却又犯了好大喜功的毛病。非要在气泡图的基础上再引进层级关系,把气泡图发展成围网状图。且不说孩子是否具备这样的能力,但说,如果是有了层级的关系,就是要把动物研究内容分成了若干的系统和方面。这已经就超出了教材本来的设计意图。教材在三年级对小动物的研究定位不是对于纲目科属特征的研究,而是培养孩子的观察动物的能力。初步感知几种小动物。在小学阶段都没有涉及到对哪一类动物的研究内容。
  还有关于分类的研究,针对三年级的学生的年龄特征我们的课标和教材都是要求学生能按着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孩子选择的标准可以不是事物的本质属性,比如说在给叶子分类的时候叶子的大小;给几种材料分类的时候可以用颜色等等,就是到了四年级研究的研究时,孩子依然还可以用岩石的大小、形状作为分类的标准。我们的教学是要通过多次的分类活动去感知如果要分的科学就要用物体的本质属性作为标准。这也是需要过程的,绝不是学生在刚一接触科学的第一个学期就能办到的。而我们在空气和水单元中水一课中就非要我们的学生用是否会流动把7中物体分成液体和固体,从而形成液体和固体的概念。如果真的能用一课就形成这样的概念,我们的教材何必还要再进行后6课的研究。我们再三年级分类的时候,我觉得应该是标准多样化,标准不择优。择优的过程是要不断的感知和感悟的,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的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学生自己主动择优。
  要杜绝科学课堂中的“大跃进”,今天你对学生的要求提高一定,明天他在你的基础上再提高一点。最后倒霉的是学生,倒霉的我们教师自己,因为我们会发现我们越来越难完成教学任务了!
  

  

           

 

 

 如何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落实在实验中?
  教学目标的落实存在的问题
  学生太可爱了
  教师对学生是怎样从扶到放到跑的?
  保护孩子和家长生命的屏障
  如何帮助学生建立科学分类的概念?
  我们还有差距!
  适时引导学生去发现
  科学史是正确认识相对真理性的最好教材
  正确认识科学史就是找到活动结构的金钥匙
  有意识引导学生分析
  教师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进行探究
  为下一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如何把我们在培训中的一些想法变成实际的课堂教学
  搭建学生课堂教学的结构。
  体味着上课带来的快乐
  满足学生愿望
  看花容易绣花难!!
  降低活动和思考之间的跨度
  季节不等人,抓好抓住季节
  青春期性教育的困惑
  激发的是孩子们研究的兴趣
  
  
  
  
  
  2006年9月1日星期五
  新学期、新气象,新的教学大楼,新的一群合作的伙伴。送老人,迎新人,新老交替再创科学组的新辉煌!新的学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带好这支队伍?让这些新人尽快的成长,是摆在我面前的第一个问题。用我心换你心扭转老人老习惯;手把手带新人延续组内好传统
  记得我曾在上学期的红杉奖的汇报中说过,科学组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但是科学组的魂不会因为人员的改变而变化。科学组的灵魂就是做事要责任感,事事永争第一。这就是我向新的组员上的第一课。用我做事的态度,做事的热情去感染我的新伙伴,尽我的所能,去帮助每一个人尽快的熟悉科学这门学科。为了能他们做到校长说的先听课再上课,我把自己的课时向前安排,新学期的第一天,就开新课让他们去听课。而且向他们承诺我的课可以随时去听。今天当新的老师听完我的课以后,我们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把听课的感受相互的交流一下。我把自己设计课的意图和课的定位向他们做介绍,并征求他们的意见。
  今天上的是五年级的课,思考的问题是,如何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落是在种子的发芽实验中?
  我觉得应该让学生通过种子发芽的这个实验让学生知道如何向科学家那样进行一个科学问题的研究。通过这个实验向学生展现: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实验——分析——结论——应用,这样的一个科学流程。先让学生对这个流程有一个总的认识,然后在每课时要完成其中的几个内容。第一课时是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第二课时是实验,第三课时是分析——结论——应用。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主要教学生学会如何进行猜想假设和设计实验。告诉他们猜想假设要有根据,设计要可操作,能被识别。然后通过交流和相互的评价来巩固他们对猜想和设计认识。
  另外还有让我非常感动一件事情,最近我要清理科学组群的成员的时候,每一个人都不愿意离去。马老师说科学组是出生的地方,是她进入学校的第一家。杨老师说这里是他成长的地方,她在这里成长,得到了认可,取得一些成绩。他们都在说科学组是他们永远的家,让我在家里给他们留一个地方。
  
  2006年9月2日星期六
  如果说一年前带继红五年二班的时候还有抱怨,还有不情愿。所有的这一切今天都化为了乌有。家长们在孩子们毕业2个月以后的聚会上,还能想着请我这个带班的老师参加,表示对我的感谢,我觉得我所付出的努力和心血值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果说在我带班的时候失去作为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的机会,但是在带班的过程中我收获了作为班主任的快乐,收获了家长们的信任,收获了孩子们的爱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翘动地球,给我一次机会我能证明我也是一名称职的班任。当我顺利的把这个全校比较乱的班级送毕业的时候,其实获得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现在我可以自豪的说,我可以胜任继红校的班科任教学,绝不再是干不了班主任才当的科任。


  2006年9月4日星期一
  忙碌的一天终于结束了,真的很累。今天听了3节课,上了3节课,评了1节课,升旗站了1节课。算一算正好8节课,一节都没有歇着。
  今天听的这3节课都是教材介绍,觉得这几节在课的定位,教学目标的落实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在教材的介绍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的探究教材的结构,自主的学习?让老师从一节课的讲解中摆脱出来,几位老师上的太累了,自己一个人整整说了一节课。
  我的一点建议:
  1、学生先看书再介绍;先思考再提问。体现科学课思考在前的好的习惯,给学生自己思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间。
  2、学生根据看书(主要是目录)自己给教学内容进行分类。先让学生说说这个学期要学到那些教学内容,这个问题很简单,学生可以根据目录就能回答,然后再让学生给内容进行分类。分类的时候如果学生有问题的话,可以先给学生分类的标准,比如哪些是生命世界内容,哪些是物质世界,哪些是地球与宇宙世界?
  3、在教材介绍的时候也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原有认知。比如三上的介绍中让学生自己先谈谈你认为科学学科一门什么样的学科?我们应该怎样学习这门学科?然后看了书,在来讨论一下科学学科是这样的学科,和你自己想象的一样吗?
  
  2006年9月5日星期二
  终于轮到上三年级的课了,三年级的学生太可爱了,脸上还带着低年级特有的稚气。刚刚进到教室就开始议论起我这个科学老师,议论起将要学到的科学课。我的课就从孩子们的议论话题开始上起。让他们来观察我这个科学老师有什么特点,看看谁的描述最准确,就符合老师的实际。无形中老师和孩子们的距离拉近了,孩子们也不知不觉的卷入到科学课的学习。然后通过互评和教师的点评,看一看谁的描述最客观最符合实际。从而让学生知道科学课的学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事实求实。然后把实事求是这四个字写到了黑板上,让它一开始就扎根在学生的心中。接下来的交流内容是科学课的教学方式和本册的教学内容。在学生尝试着自己给教学内容分类的时候,学生每有一种分法的时候,都让学生说一说你这样分的根据是什么,学生由于分类的标准不同会有很多的分法,但是他们都能为自己的分法提供依据。于是我就因势利导的告诉科学课的发言要讲究证据。最后我给出他们一个统一的分类依据,再次让学生对自己一学期的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划分,让他们了解本册书的课程结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分类的能力提高了,而且以教材介绍为依托和载体向学生渗透着科学课的一些理念和观点。这样的一节课一箭双雕,丰富了课堂的内涵,提高这节课的定位。
  
  2006年9月7日星期四
  今天在备《植物是怎样生活的》的时候,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让孩子们资料汇报更有更有层次,更有梯度?体现出教师对学生从扶到放到跑的过程。让学生在汇报和整理信息的过程中体现出对信息的研究。
  我的想法是6种动物分三次,三个层次汇报。第一层次,帮助先汇报学生比较熟悉的猫,通过交流帮助学生输理信息。把信息分成四大方面四小方面:身体构造——运动方式、基本需要——食物、生命周期——繁殖、与环境的关系——反射。第二层次,汇报两种动物:鸽子和青蛙。让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把自己收集的信息先按这上面的几方面进行整理,再进行汇报。教师能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对两种动物同一个方面进行比较。第三层次,汇报剩下的三种动物,先整理再比较。然后汇报自己小组的研究成果。这样的设计三次汇报就有了梯度,学生的能力就是在不断的提高的过程,还体现出学生对信息的整理和研究过程。更主要的在整理和比较的过程中为学生学习《形形色色的动物》时给动物进行分类,提供了标准,做好能力和知识上的储备,使得这两课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2006年9月8日星期五
  由于前几天一直给苗五年三班带班,没有出去参加组织全校学生的放学。今天和所有的科任教师一起参加组织学生的放学,我被继红老师们所感动。当将近8千的学生和家长都要通过市房产办的门洞,大家可想而知,那里会是什么样子。后来的家长要进来,接完孩子的家长要出去。所有的人都要走一个通道。为了不让家长孩子们形成对流碰撞。继红的老师们用他们的双臂和身躯筑成一个人体长城,把进出的家长分成了两个方向。我们就象一道钢铁的长城,一道保护孩子和家长生命的屏障。我们中要即将退休的老教师,有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有孩子的妈妈,还有校长和主任。在这里没有谁是特殊,大家都在干着相同的事情。大家心里都有着同一个目标,那是学生的人身安全。我们的行动感动着所有来接孩子的家长们,他们都非常配合学校的工作。他们说真的难见到继红这样的老师,他们也理解由于学校翻建给他们带来的不便
  另外今天早晨下起大雨,学校的门口有一个大的水坑,很多学生过不来,我们的老师就一个一个的抱学生过来,孩子的鞋是没有湿,可是我们老师的鞋都湿了。老师们都没有在学校准备备用的鞋子,所以大家都穿着湿鞋上完一天的课,用这样的方式迎接第22个教师节的到来。这就是继红的老师,继红的老师们万岁!
  
  2006年9月11日星期一
  如何帮助学生建立科学分类的概念?
  今天上了《形形色色的动物》一课,思考的问题是:这样的一课定位是只让学生掌握多种的分类方法,寻找共同特征。还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像科学家那样的给动物分类的方法。我想应该是让学生们通过这样的一课科学家的分类的方法。
  在这节课上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通过课题猜内容,有了内容想方法。让学生通过形形色色这个词猜测这节课的任务是什么,学生通过对词语的理解是想到是学习动物的分类。在学习之前再让学生想想在分类的时候,我们实际是在干什么?寻找共同特征。
  二、尝试发现——应用发现、深入探究——形成概念。分类活动分三步三个阶段。第一步,找到和猫相似的动物,鼓励学生尝试多种分类方法。通过梳理使学生发现他们所找的相似方面实际是他们在第一节课是梳理出关于动物资料的几大方面。身体构造——功能、生活习性;基本需要——食物,生命周期——繁殖,环境的变化——反应和反射。使学生发现第一课与第二课之间的联系。第二步,利用自己的发现有意识的进行寻找相似点的活动。这个环节可以进行两种动物。在汇报的时候,帮助学生寻找更多的相似点,使学生发现,相似点多了,这类动物的数量就少了,而动物缺越来越象。第三步,让学生在分类的时候尽可能地找到更多的相似点。这个环节可以进行剩下的三个动物。在学生汇报完了,让学生思考他们的分类方法和科学家的分类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让学生发现他们的分类越来越趋近科学家的分类,科学家在分类的时候也是在动物之间的共同特征(相似点),只不过科学家在分类的时候比我们考虑的方面更多些,更为综合一些。
  学生通过这样的一节课的学习不仅学会的是寻找动物的共同特征,而且以这节课为载体孩子们获得的是如何进行科学的分类方法。孩子们在这样一节课中科学素养就会不断的提升,他们所获得不仅是几个简单的事实层面的信息,更主要他们领悟到一种分类的思想,学会分类的方法。
  
  2006年9月12日星期二
  送走了腾老师,迎来了陈老师。教研员变了,不变的是科学学科务实的工作作风。看了陈老师的工作日程的安排,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陈老师塌实的工作作风。我们也从他的身上看到了当年腾老师的影子。
  虽然做事的态度依旧,但是教研辅导的方式和内容悄然改变着改变。先进的教学理念,灵活的参与式培训,独特的视角,给每一个教师全新感受。每一个人已经从被动的接受,变成了主动的参与。在参与的过程中引发大家的思考,悄然改变着老师们的教学方式和行为。
  留给我们老师的任务是:如何跟上陈老师的先进理念,把我们所学应用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去,全面的提高我们学生的科学素养。我的感觉是:要跟上很难很难,我们还有差距!
  
  2006年9月13日星期三
  今天通过上课引发我的思考是:《从实验中获得的信息》一课是种子发芽实验的终结吗?这样的一课对于条件的认识可以分为几种?
  这样的一课不应该是种子发芽实验的结束,而是新一轮对种子发芽实验研究的开始。孩子们在实验中得到了一些结论,由于他们实验中存在着一些疏忽的地方,在有的实验中没有做到只有一个不同条件。所以他们所得的结论有截然相反的。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老师应该怎么办?是直接告诉他们,那个结论是正确的,还是让学生自己在来从走一些这样的探究过程呢?现而易见是后者。还有虽然他们的结论是正确的,可是他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了他们实验的漏洞。所以让学生重走这样的探究历程是十分必要的。让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白一个正确的科学的结论是可以反复来验证的。
  孩子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得到的结论中有些条件是必需条件,而有些条件是必要的。另外对于条件的认识:有些实验是验证条件的有无,如水分和空气。而有的条件是寻找一个更为合适的区域,比如温度,水分的多少。对于这样的条件的认识怎么样让孩子在第二轮的实验中有更科学的做法,也是我们在这堂课中要教给我们孩子的,或者是应该引发我们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有无的验证是低层次的问题,是要在第一次实验中就解决的,而寻找区域的条件对于学生是更高层次问题,是对孩子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我们要抓住这样的问题,把孩子们的探究引向深入,进行第二轮的探究。
  所以我们的老师让再给孩子们一段研究的时间,让他们深入研究后,我们再来上一节《从实验中获得的信息》。或许很多在这节课上看起来很混沌的问题,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变得更清晰。我想我们会看到孩子在这样的过程中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2006年9月14日星期四
  今天听了2节《植物怎样生存》,这样的一节课要让孩子通过阅读资料获得信息,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赋予海尔蒙的实验那些科学的内涵?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的。这个实验还是一个科学史的实验,是人类对于植物怎样生存认识的一段历史。对于科学史的认识我们应该上升到这样的一个高度:科学史是正确认识相对真理性的最好教材。不知道我们的老师是不是做到这一点。老师们是不是通过这样的实验让我们的孩子认识到了科学的相对真理性,也应该是本课的一个隐含的教学目标。
  
  2006年9月17日星期日
  今天闲着无事,又一次思考起《植物是怎样生存》这一课中的几个问题。1、这课上还蕴涵着哪些科学内涵有待老师们去挖掘。2、如果去评价海尔蒙的实验,怎样认识这个实验中科学史上的地位?3、这课两个活动之间的结构。怎样找到两个活动之间的联系点。
  正像晓东在教研手记中写到的那样,这课是少见的通过阅读来进行探究的一课。这样一课是不是可以告诉我们的老师和孩子观察记录的客观求实是科学是科学的本质。观察是客观的,唯一的。而推想却是主观的,多种的。只要我们的观察记录准确,后人就可以根据前人的数据去进行重新的推论。不必重走这样的探究道路,就可以根据最新科学观点给前人的实验以新的解释。体现科学结论要能反复的验证,科学结论是不是一成不变的。
  对海尔蒙实验的评价是不是只像书上那样让学生知道对错就可以呢?如果我们只让学生掌握到这样的程度,我们会发现,本课中的两个活动之间就很难找到联系点,很难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植物的光合作用。会感觉这两个活动之间的梯度过大,不利学生的连续思维,找到两个活动的契合点是发现两个活动之间结构的关键。我个人觉得让学生学会评价实验的是发现问题的关键。先让我们的学生去评价海尔蒙实验中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他的实验有什么意义。他的实验的意义是否定了植物的养分来源于土壤。把人们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步。还要让学生去评价一下海儿蒙实验中忽略哪些因素,有什么不足的地方。通过找忽略因素,孩子们就容易把阳光、空气、水分这些因素联系起来,这样时学生们再学生学习光合作用就是建立在他们的需求的基础之上的。因此阅读的时候,就更主动,目标也就更明确。这样两个活动也就有了结构上的联系。正确认识科学史就是找到活动结构的金钥匙
  
  2006年9月18日星期一
  更上一层楼
  听说星期二的教研活动是研究《植物是怎样生存的》这样的一课,今天下午静下心来又细细的琢磨了这一课。能不能把这课定位的再上升一个高度。那就是在学生对光合作用进行的分析时,我们的老师能不能有意识引导学生分析一下分析光合作用的意义,然后再把学生的认识提到动植物的关系上,让学生意识到动植物之间是相互的依存的。当然我所说的这些不是要求学生能通过一节课就完全领悟到的,这样的思想是学生通过很多类似问题的研究逐渐领悟到的,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更上位的科学概念。
  
  2006年9月20日星期三
  短短的三个周过去了,看着新到科学组各位教师一天天的在成长。他们教学的水平在不断的提高,更可贵的是他们做事的态度,和相互之间的协作与配合,越来越象老的科学组的成员。其中新毕业的吴老师在这三个星期,可以说经历多次的洗礼,组内老师的相互听课;区教研员的个人深入听课;准备了区进修和教育局联合督导的公开教学;组内的研究课;即将被省市区三级教研员联合示导听课。在一次次教学中,她的教学能力得到提高,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断的加深。而且她还给五年八班担任副班任,每天还要给班级批大量的作业和卷子,有的时候要工作到深夜。她的这样工作的作风也时刻在感染组内的每一个教师,其他年轻的老师一有空就帮她批卷子,让她感受到来自组内教师的温暖。
  今天吴老师上一节《植物是怎样生存》学科研究课,在这节课是集中反映出吴老师的这个阶段的进步。这节课的优点有很多,但是我觉得最为突出的,最能体现出老师特点的有以下两点。
  一、教师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进行探究。给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在她的课堂上学生们有问不问的问题,孩子的小手一直在举着,说明他们真正的卷入到科学课的学习当中来了。
  二、教师赋予这节课更深刻的内涵,对教材的挖掘非常的到位。比如,通过评价海尔蒙的实验,帮助学生总结出科学研究问题的一般流程。让孩子不仅学会了知识,更主要的是学会了研究问题的方法。再如:在学生了解了光合作用以后,教师有意识、有目的的对光合作用的意义和动植物的关系这两部分内容进行了分析。使对学生的探究活动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赋予本课更多的教学内涵。
  当然做为新老师上的课也有一些缺点和毛病,问题主要有两点。
  一、对学生的欲设不到位。有一些孩子的回答很显然出乎了老师意料,教师没有很好的应对策略。
  二、教师问题的设计的层次感不强,不能很好的通过问题来引领孩子们思考的方向。造成了在分析汇报的时候出现了一些混乱。另外教师的评价跟不上,评价没有导向性,是造成混乱的一个原因。
  
  2006年9月21日星期四
  《形形色色的植物》一课老师很难发现几个活动之间的结构,今天通过上这课对《形形色色的植物》一课时有了自己的一点想法和思考。
  动物导入,建立联系。
  在教学的开始帮助学生回想在学习动物的时候我们曾经从几个方面研究的动物(构造、生命周期、生活需要、对环境变化的反应)。植物的研究我们也要从这个几个方面来进行研究。这样做既是方法和内容的继承,也使得学生有意识的把动植物相联系,为下一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另外把动植物相联系,有便于通过动物来认识植物的某些方面。
  以构造为基础,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点,突出活动结构。
  对于植物的构造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都能知道是由根、茎、叶这几个部分,由此学生还会想到花和果实(种子)。学生通过汇报能够把根、茎、叶这几个部分的作用进行必要的巩固。尤其在对光合作用进行复习的过程中,学生就能把植物的需要通过自行的探究研究出来。这些都是对学生已知的知识进行的又一次的梳理过程。对于新的知识,花、果实的研究其实更多的是对生命周期中繁殖方式的研究。另外在学生对植物的需要的研究过程,通过质疑,可以引发学生思考:水是怎样到达树的叶子?从而揭开对植物的蒸腾作用的研究。这样通过对构造的研究建立起构造和其他三个活动的一种联系。也使得学生的新旧知识有机的联系起来。
  立足书本,扩大教学容量。
  在这课设计很多方面的知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必要的补充,拓展学生对植物的了解。比如:了解植物利用种子来繁殖,可以渗透一些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蒸腾作用的意义:降温、产生动力等等。
  
  2006年9月27日星期二
  今天听了2节课,其中的一节是姜老师的执教的四上《食盐在水中溶解了》,这一课是非常典型的概念形成的课,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我们以前忽略的东西。而且这样的一课如何把我们在培训中的一些想法变成实际的课堂教学还有很多的工夫要下。
  各个活动的目的不同,各有侧重。
  这样的一课有4个大板块的内容组成,但是每一个活动的目的是不一样的,教师只有明确每一个活动的目的,才能做到很好的引领学生们的活动。每个活动的要达到的目标是不一样的。比如:第一个活动,就是唤起学生的原有认知,帮助学生建立溶解这个概念的框架模型。实验的时候侧重让学生对沙子和食盐的变化。第二个活动,要引发学生学生的认知冲突。实验的时候侧重通过观察面粉的变化,给它进行分类。看看面粉在刚放入水和搅拌后这两个阶段,它的变化更象沙子在水中,还是更象食盐在水中。来判断面粉中水中是否溶解。在孩子认知上有了冲突以后,再通过过滤和沉淀这两种方法来帮助学生进行分类。从而提高学生对溶解的进一步认识。第三个活动,通过高锰酸钾和实验在水中的变化来丰富学生对溶解的更高层面的理解。这样的一个活动侧重的应该是观察后的描述。怎么让孩子的描述更科学,实验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观察的是水和高锰酸钾的变化。然后在利用这种可见的变化推想砂糖在水中的变化,从而进行进一步的验证。这样把学生们对溶解的理解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第四个活动,是对前面活动的一个梳理过程,也是上升为科学概念的过程。侧重寻找各种变化过程的共同点,形成溶解概念。
  统一材料,控制变量。
  在教学的时候,实验的材料最好又老师统一准备,固定量的多少。因为如果学生自己准备实验物品的话,他们加入食盐、砂糖的量很有可能就是过量的,也会出现不溶解的现象。这样不利于学生对沉淀的理解。还有面粉的量的控制也非常的关键:太少,不利于过滤;太多沉淀过快。这些都不利于引发孩子们的认知冲突。所以这样的一课要上好,我们的老师还真得花费一翻心血。在课前要把学生的实验进行预做,把握好实验中各个材料量的多少。
  
  2006年9月27日星期三
  今天上了五年级的《我们了解太阳》一课,感觉教材提供的的内容很散。教师不容易寻找到教材的结构,很难搭建我们的课堂教学框架,形成我们课堂教学的结构。今天在上第一个班级的时候,感觉自己的教材处理的不是十分理想,我利用课间休息的是分钟从新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的结构,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从了解认识事物的里程,搭建学生课堂教学的结构。
  上课开始我向学生提出人类认识事物的里程是什么样的。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到: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是从无知到有知的。那么对太阳的认识也是如此,无知的时候体现在什么地方,孩子们就能把他们知道的关于太阳的一些神话传说汇报出来。从什么时候人们的认识变的有知了,在这个有知的认识过程中,有哪些科学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的有知认识都是什么?这样会把人类对太阳有突出贡献的科学的事迹汇报的很好。而且还能把他们知道的关于太阳自身的一些知识和特点汇报出来。
  建立联系,特出特点。
  学生对太阳有了一定的认识以后,引导学生思考太阳和我们人类的关系。让学生用一个词来概括太阳和我们人类的关系。那就是密切。让学生通过举证来证明这种密切。学生就会把太阳与植物、太阳与动物、植物和动物的关系进行捋顺。最好得出结论没有太阳就不能有地球上任何生命的存在。当然也就不会有人类。然后再回头看太阳自身的特点和与人类的关系。孩子们就能把太阳的作用提炼出来,那就是给地球上的生物提供光和热。然后告诉学生们我们接下来的教学就从这样两个方面对太阳进行研究。使学生对整个单元的学习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和认识。
  
  2006年10月8日星期日
  今天回到了久违的课堂,又看到我心爱的学生。又开始体味着上课给我带来的快乐。
  今天我上的都是五年级的课,内容是《太阳下物体的影子》。上过3个班后,我在思考这样的问题,怎样让我们的学生带着问题去测量物体的影子。使教师的教学内容自主的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内容。
  我看到一些老师在上这样的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在有限的40分钟里多次测量物体的影子,草草的讲了一下出去测量的要求,就让学生出去测量物体的影子。学生们是带着一头雾水出去的,为什么要测物体影子的长度。孩子是不知道的。
  我在这3个班进行教学的时候,不断地去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到了第三个班的时候,我的做法是挖掘学生原有的认识——提出质疑——明确测量的目的——测量——分析测量结果。
  上课开始的时候让学生汇报,关于影子你都知道些什么,孩子在汇报的过程中,由于他们的原有认知是不同的,对于影子的方向,影子的颜色,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就会产生不同的解释,尤其是影子的长短的变化,孩子会联想到时间的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的关系,太阳的位置与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的关系。所以才会有了学生想测量一段时间的内影子的变化规律。为了能更好的体现结果的科学性,想学生想一想,应该怎样去做?统一时刻,不同的长度的物体同时测量。根据这个原则让学生设计自己出去记录的表格。这样学生就明确了出去活动的目的,他们就会在测量的间歇时间去研究一些任务。使他们的活动不在雾里看花。活动的目的明确,效果和工效也就会大大的提高。这就是动手之前先动脑,明确探究方向。然后在动手之后再动脑,分析数据得结论。这样做可能学生在课堂上测量的次数会减少,但是他们知道了为什么要测量,测量的的方法,就会把剩下的几次测量在课下进行。
  
  2006年10月10日星期二
  《一片完整的叶子》一课中的最后一个活动是拓印叶子。做为植物单元的最后一个活动,它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怎样的?是我在教学这一课时思考的一个问题。
  我想它的作用应该有以下几点吧!
  一、学生对树叶的观察已经经历了较长的一段时间,教材中观察的内容非常的多,而动手的内容并不很多,拓因树叶就是为了让学生动手来做活动。而且教材中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动手能力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培养。所以先安排的拓因树皮,然后是才拓印树叶。
  二、拓印方法技能的提高,为后面的学生自己拓印指纹做好了能力和技能上做好了准备。所以在教学指纹一课时老师们在教学重点的确立上就不要把拓印做为新知,而应该作为技能的一个应用。
  三、作为叶子研究的一个评价性的活动。这个活动能通过拓印来实现对叶子的全面的认识。我个人觉得,拓印还能满足学生的对各种各样的叶子的渴求。因为季节和地域的限制孩子们的叶子绝大多数是深绿或黄色。而孩子们见过的叶子是各种颜色都有的。这样一个活动,就给学生实现了拥有各种颜色的叶子的愿望。这样做即满足学生愿望,而且还能让学生在拓印的过程中又一个的感受叶子的生命历程。另外对学生的想象能力的培养也有一定的作用。
  
  2006年10月12日星期四
  看花容易绣花难!!
  四上溶解单元的《食盐在水中溶解了》是一课典型的科学概念形成的课,这一课在以往的讲座中都作为一个科学概念形成的重要一课来讲解。可能是对这样的一课太熟悉了,太想把编者的意图在课堂上体现出来。今天在教学这课时,感觉要想做到我们在培训时说的那样真的很难。回想起前几天听姜老师上这节课时自己还给提了好多的意见,现在轮到自己上了,也有好多的地方处理起来也有很多的困难。真是看花容易绣花难啊!
  一、课堂容量太大,一节课很难完成4个板块的教学。建议这课可以用两课时来进行。在充分的挖掘的学生的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可以再进行前两个板块的教学。即食盐、沙子在水中和面粉在水中。高锰酸钾、砂糖和整理形成概念可以放到第二课时。
  二、怎样在实验的过程中既让学生在实验的时候观察有重点和侧重,又能做到观察的非常全面。如果这课是一课时的话,学生的观察时间太少,就很难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上两节课时,这个问题可能就会很好的解决。
  三、如果学生真的做到观察的全面的话,怎样处理那些不利用孩子形成科学概念的现象。
  四、如果真的想去以前所说的那样控制学生在实验中材料的量的话,又不利于学生后面的知识的学习。比如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盐。如果我们不控制量的话,孩子在做食盐溶解的实验的时候就过出现过量和饱和的现象,这就会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学生就能通过食盐溶解实验自主的提出关于溶解的量的问题。可是不控制量过早的出现饱和和不溶解的食盐,又不利于孩子溶解概念的形成。真难啊!
  
  2006年10月14日星期六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一课,在学生进行完测量和观察影子以后。回到教室里,我们的分析应该如何进行。
  孩子的分析应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定性分析;一部分是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指向影子的形成的原因,颜色。性量分析指向影子的变化规律。既影子的变化和太阳的位置关系。我个人觉得这个分析应该是定量分析在前。定性分析结合其中。更便于学生对影子的形成的认识,从而上升到对光的传播路线的认识。
  困惑:
  孩子们很难从对影子以上的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中得到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能不加上以前自然课中关于光的沿着直线传播的实验,先让学生获得这个知识,从而来解释影子的形成。这样做可以大大的降低活动和思考之间的跨度。更便于学生的对光的传播的掌握和利用这个知识对一些现象的解释。
  
  2006年10月16日星期一
  季节不等人,抓好抓住季节
  中国幅员辽阔,地域、气候有着很大的不同。我们的教材在编排的时候更多的是照顾到大多数的地区。黑龙江省做为祖国的最北边的省份,教材中有很多的内容不适合我们这里,比如说养蚕。还有一些内容如果按着教学进度讲的话,等我们讲到了,季节也过了。比如本学期的三年级的动物单元,我们如果按进度讲到蝗虫蚂蚁的时候,我们这个地区已经没有了这些小动物。甚至能来替代其他小动物也没有了。四上的天气单元,按进度讲到的话,下雨和生物预报天气等内容就没有办法进行了。因此我们的教师就应该灵活的掌握教学进度,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和加工。抓住季节,利用好季节资源。尽量在真实的场景中进行教学。
  比如三上的教学内容,可以在学生初步掌握了基本的观察方法以后就进行动物的教学,把叶子的研究往后放。四上的天气单元,可以把教学内容进行分解。每一个月讲一个内容。这样学生研究的时候既能与季节结合上,又能在长达一个的时间里进行充分的观察和观测,形成对天气等现象的预测能力。具体的安排可以这样进行:9月北方云和雨,10月气温的变化,11月风的观测。把把我们关心天气分为两部分进行。不同的天气和了解天气预报的新内容放到9月初。生物预报天气和预测未来的天气放到下个学期的6、7月份。
  
  2006年10月18日星期三
  青春期性教育的困惑
  在十一期间值班的时候,我和任课的一个五年级的班任在一起聊天。谈到了他们班是一个学期比较好的女孩子。这个孩子现在已经进入了青春期,开始了发育。她科学课上的听课状态老是不很好,凭我的经验,发育早的孩子一般到了初中的学习都不是很理想,因为他们过早的分心。孩子的生理发展到某一个阶段,心理势必也要到达这个阶段。而我们学校教育在这个方面又是一个空白。这个班的班主任给我讲了关于这个孩子的事情,令我非常的震惊。这个女孩子喜欢本班的一个男孩子,这还无可厚非。到了青春期异性之间的喜欢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这个女孩子却把自己在青春期的一些身体发育的情况通过写信的方式,告诉给自己喜欢这个男生。这个男生对女孩子说的事情也非常的感兴趣。回家以后天天盯这个妈妈去看,甚至妈妈上厕所以后,他也要到厕所去看看。男孩子的妈妈非常的害怕,不知道孩子是怎么了。通过与老师沟通,和孩子聊天。才知道事情的原委。
  今天因为阴天,阳光单元的课没有办法进行。所以我就临时改了一课。讲了人体方面的知识。孩子对人体非常的感兴趣,而且对人体模型的性别特别好奇。快下课的时候,我把带去的人体模型让孩子们,轮流的看看。我在一边观察着孩子们的举动。我发现两个组的所有男孩子都在有意识的去摸人体模型的屁股。有的是象开玩笑的一样摸一把。而有的男孩子,却装着没有什么事情,和别人一起看其他器官的时候,偷偷的去摸这个人体模型的屁股。我感觉非常的震惊。我们的青春期的性教育太缺乏了,孩子们都非常渴望通过正常的渠道获得这方面的知识。但是我们的教育却无法满足孩子的需要。
  世界是物质的,人也物质的。当孩子的生理已经发展到这个特殊的阶段,他们的心理也一定发展到这个阶段。生理的特征决定着孩子们心理的变化,决定着孩子们的需要。孩子的需要就是我们教师应该给予的!我准备在这个学期在人体单元加上这样的一课。满足我们孩子的需要,让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能健康的成长。
  
  2006年10月20日星期五
  三年级上册动物单元中的《蜗牛》一课,让学生按顺序观察蜗牛,看看蜗牛的身体分为几部分。可是孩子们在整体观察的基础上往往他们的分法是蜗牛的身体分两部分:壳和身体(肉)。在蜗牛的第一课时,怎样把蜗牛身体的整体观察和对部分的深入研究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学生的观察应分3步3个阶段。第一步,初步的整体观察。让学生对蜗牛有一个整体的了解。能分出蜗牛的身体分为2个部分,既蜗牛的壳和肉。由于学生对蜗牛这种动物了解的不是很多,所以不必非得按着生物学的划分标准。第二步,让学生对蜗牛的壳进行观察。这是一个部分观察的阶段。教师要通过这个部分的研究教会学生怎样在观察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出问题,把观察和研究引向深入。第三步,学生自主的对蜗牛的肉(身体)进行研究。学生在这个部分的研究的时候,就会利用研究蜗牛壳时的方法对身体进行研究。
  今天学生在上《蜗牛》一课的时候,孩子们在第三个部分的观察时就非常有成效。孩子们在观察的过程中提出很多有价值的问题。比如,蜗牛的触角上都有眼睛吗?还有的同学看到了蜗牛的粪便,提出了蜗牛是从哪排泄的?有的孩子发现自己的蜗牛身体是黑色,和其他小组的不一样。提出是不是蜗牛也和人类一样有着不同的肤色?还有一个小组的蜗牛有5个触角,他们提出的问题是:蜗牛有5个触角和人类的六指是不是一样?我把孩子们提出的问题,让他们进行了归类:看一看哪些问题我们自己就可以研究。哪些问题我们要向书本或者其他人请教。孩子们觉得蜗牛是从哪排便的这个问题他们可以自己研究。他们从粪便的粗细和形状去才蜗牛的排泄口应该是圆的,以及这个口应该有多大。而且他们联系了人的肛门的位置觉得蜗牛排泄口也应该和人的一样在下面或者后面等。然后孩子们就开始对蜗牛的身体又进行了一次更为深入的观察。去找一找蜗牛身体上有没有口。我在孩子们观察之前又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找了2个或者2个以上的口。就要区分一下哪个口是排泄的,其他的口又是干什么用的。这样孩子们就会在不断的提出问题的过程中把研究引向深入。一节课虽然只有40分钟,但是他们在40分钟里学会的是研究的方法和策略,激发的是孩子们研究的兴趣。他们回家的研究一定就会更为深入。而且通过长时间的研究孩子们有真正的还蜗牛成为了朋友
  
  
  


TAG: 24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日历

« 2024-04-19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511737
  • 日志数: 2391
  • 图片数: 3
  • 书签数: 54
  • 建立时间: 2011-01-23
  • 更新时间: 2024-04-19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