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各位老师同学拜年啦!虎年吉祥!

云南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概况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8-11-11 21:29:52

  • 文件版本: V1.0
  • 开发商: 来源网络
  • 文件来源: 网络
  • 界面语言: 简体中文
  • 授权方式: 共享
  • 运行平台: Win9X/Win2000/WinXP

云南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概况

 

一、学科设置与发展方向

   民族文学研究所,是专门研究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学和文化的研究机构,是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学(文化人类学)、民俗学、文化学方面的重点学科科研基地之一。

   民族文学研究所成立之初的学科定位为“文学”,即人文学科最基本的学科之一。鉴于云南少数民族众多,各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区域特色,我所“文学”的学科建设从一开始就坚持并冠于“民族文学”的特点,多民族的文学和文化研究是我所得天独厚的优长学科。

   民族文学所建所之初,曾按语种划分学科并设立了藏缅语族语言文学研究室、孟高棉语族语言文学研究室、壮侗语族语言文学研究室、《格萨尔史诗》研究室及当代民族文学研究室。注重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普查、收集、整理,创办《山茶》杂志,在其杂志上发表大量各民族的民间文学作品和文学评论文章。后来,学科领域不断扩大,我们除了研究以“口传”为主要形式的“文本”外,还比较注重关注与这些“文本”相关的文化背景的研究。为此,根据中国社会科学学科分类法及国际相关学科建设情况,结合云南省实际和本所研究人员构成的现状,对本所的学科设置又进行了调整,设立了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室、格萨尔史诗及藏学研究室、文化理论研究室、民俗文化研究室、民间艺术研究室、社区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室。从事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格萨尔史诗、民族文化理论、民俗、民间艺术、社区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涉及民族学、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目前,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现实中不断涌现新问题,单一科学的研究已不被社会所适应,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多种交叉学科的研究已成为一种趋势。为此,民族文学所再次面临进行学科调整,经初步决定,在原设置的学科基础上,进行调整,重点设置国家一级学科“文化人类学”之下的民族文化研究室,注重民族文化、民族生态文化等相关领域的研究,研究领域将逐步转向民族文化,将涉及社会文化人类学、生态学、生态人类学、民族文化与生态等学科。

二、研究人员结构

   建所初期,本所编制为33人,科研人员最多时曾达到32人。后来,由于调动和压缩编制等原因,科研人员逐年减少,现在,全所共有17人。其中:从学术职称看:正研究员(包括编审)6人,副研究员(副编审) 6人,高级工程师1人,助理研究员3人,行政工作人员1人。从性别结构看:男性有13人,占总人数79%,女性有4人,占总人数的21%。从民族成分看:有8个民族,其中:汉族8人,少数民族9人(白族3人、哈尼族、普米族、纳西族、苗族、独龙族、彝族各1人)。从行政职务看:正处级干部1人,副处级干部4人,其中副处级干部中有2人是少数干部。从年龄结构看:全所17人年龄相加为780岁,年龄最大为60岁,最小为30岁,平均年龄为45岁,其中:30——40岁(1973——1963年出生的)有5人,40——50岁(1963——1953年出生的)有8人,50——60(1953——1943年出生的)有3人。17人中,35——50岁这个年龄段的共计11人,是文学所科研力量的主体。从学历和学位看:在现有17人中,具有硕士学位的有1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有2人,具有大学本科“文”学士学位的有1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有11人,具有大专学历的有3人。

   从以上综合分析看,文学所现有科研人员中,科研人员年龄普遍偏高,科研后继力量严重不足,后继无人。而且从整个科研人员的学历看,科研人员的学历层次明显偏低,具有学位的科研人员更是寥寥无几。

三、民族文学所发展思路及规划

   根据民族文学这一学科研究领域的研究越来越狭窄,无法与迅速发展的社会现实相适应,为了民族文学所今后更好的发展和研究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也结合我所的实际现状,特定的学科发展思路为:逐渐从比较狭窄的民族文学的研究领域中解脱出来,逐步扩大研究领域,以单一的学科研究逐步转向多学科交叉研究,具体说:从单一的民族文学研究,转向民族文化研究、民族宗教、民族经济、民族现实问题、民族艺术、民族生态等领域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我们倡导利用采访、访问个别、集体讨论、参与式制图、绘图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为了民族文学所的发展,也为了民族文学研究领域逐步扩大,深化,我们特制定了目前的发展规划。

1、学术论坛规划

   为进一步加强对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加强民族文化研究的学科建设,活跃学术气氛,我所规划并决定:每年都定期举办“民族文化论坛”系列学术讲座。讲座每月举办一次,届时,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和本院及本所研究人员主讲。最后,把这些学术讲座材料整理出版。第一讲,我们已经邀请本院院长、纳麒教授演讲,他主讲的题目为:“云南回族文化的若干问题”。此次学术讲座,气氛热烈、大家踊跃参与、提问,这个计划已获得了逐步成效。

2、人才引进计划

   民族文学所是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悠久的大所,民族文学所法定编制为33人,现在实际上只有17人,其中:正研究员有5人,副研究员有8人,助理研究员有3人,主任科员1名,没有初职的研究人员。这些研究人员中,其中少数民族研究人员有9人,有白、彝、纳西、独龙、普米、哈尼、苗等民族。

   民族文学所,近几年,由于自然减员(退休)过多,而一直未进新人,所以,所内的科研后备人才严重不足。为了适应文学所研究领域的拓展,同时也为了加强学科建设,特规划2003-2010年的7年中,需引进藏学、英语、民俗学、民族经济学,民族生态学等学科的专业研究人才8——11名,其中:

①计划引进藏学研究人才2——3名。藏学研究人才,最好是云南本省籍的,有利于留住。省外的,难以长期留住。这方面的人才,2003--2005年内,急需进1名,本科生也好。特别强调的一点,《格萨尔史诗》和藏学研究,一直以来,国家乃至世界所重视,而云南的《格萨尔》和藏学研究室就设在我所内,历来都是我所的优势。省编委曾专为《格萨尔》研究室下达过5名人员的编制。但目前,所内自徐国琼研究员退休后,现仅有1人承担此项研究。研究人员严重不足,应尽快引进这方面的后备人才。

②计划引进英语人才1——2名。英语方面的人才,要求具有硕士学位和研究生、学历的高素质人才,口语流利者优先选择。

③计划引进文化人类学、民俗学,民族生态学等方面的人才5——6名。研究领域的拓宽需要不断引进各类学科人才,结合本所科研队伍的实际现状,需逐步引进文化人类学、民俗学、民族经济学、民族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的硕士研究生5——6名。

3、人才培养计划

   文学所现有科研人员中,具有硕士学位和研究生学历的科研人员数量较少,特别是50岁以下的所内科研骨干的中青年人才的学历都普遍低。面对社会科学研究的市场化趋势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人才争夺的空前挑战,必须有针对性地学习提高,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科研人员所面临的新的挑战。为此,应根据需要进行加强培训,以便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科研作业能力。根据院里人才培养计划,特定以下计划:

(1)报名计划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研究生学历的有7名:李旭、石高峰、李向春、攸延春、和建华、马青、李金明。

(2)报名计划参加专业培训的共15人,其中:

    ①报名自参加英语培训的5人:郭家骥、李金明、黄光成、李向春、 马青。

    ②报告参加电脑培训的9人:郭家骥、史军超、杨照辉、吴平、李向春、攸延春、赵乃骞、马青、段文静。

    ③报名参加访问学者单项专业基础培训的5人:李金明、李向春、史军超、黄光成、石高峰。

    以上是根据社科院人才培养规划报名而计划的,具体能否实施,要看院里的计划。

四、重大科研项目

1、已完成的重大集体项目

    民族文学所自建所之日起,曾承担了许多重大的国家、部委级科研项目。最大的国家级集体科研项目主要有:

①国家“六五”、“七五”、“八五”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简史)丛书·云南卷”傣族、哈尼族、纳西族、彝族、白族、基诺族、拉枯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德昂族、佤族、傈僳族、独龙族、怒族、景颇族等16部文学史(简史)撰写。

②国家艺术科学“七五”、“八五”重点课题“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观”丛书《白族文化大观》、《哈尼族文化大观》、《傣族文化大观》、《拉枯族文化大观》、《普米族文化大观》、《独龙族文化大观》等撰写。

③国家特殊政策长期项目《格萨尔史诗翻译、整理及藏学研究》。

④与云南省委宣传部合作项目“民族文化生态村”和“民族文化产业” 前期调研。

2、重大在研科研项目:

(1)、 省社科“十五”规划课题。郭家骥主持的《民族生态文化与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2)、 院重点课题,郭家骥主持的《云南民族地区发展报告》,与云南省民委合作,将继续进行。郭家骥主持的《红河流域民族文化与生态保护》待启动。

(3)、院一般课题。黄光成主持的《云南民族传统文化精品及其多样性研究》、史军超承担的《云南省世界遗产申报战略研究》均正在进行中。

(4)、石高峰牵头的《卡瓦格博:宁静与喧嚣──澜沧江边藏家人的传统文化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李金明承担的《独龙族社会结构转型研究》和建华承担的《三坝东巴教现状研究》均正在进行中。

(5)、与省委外宣办合作,我所与东南亚所共同承当的《云南边地信息传播和文化互动的现状与调控》相配套的《云南边境口岸外宣工作调研》课题。

(6)、中国少数民族百科大辞典系列“云南少数民族百科大辞典”中的《白族百科大词典》、《独龙族百科大词典》、《普米族百科大词典》、《哈尼族百科大词典》等的撰写。

五、重要科研成果

   民族文学研究所,建所之初,主要注重云南各民族民间文学的挖掘、搜集、整理和培养各地区民族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队伍和科研队伍,也就是对民族民间文学的钻研,这样,看起来,研究领域比较狭窄,但却具有其显明的学科特色。后来,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突飞猛进和哲学社会科学本身的不断发展和拓展,加之,我们在长期田野考察实践中意识到,民族民间文学的研究并非是一种孤立的“语言文学”研究,它与其他民族学、民俗学、社会文化人类学、宗教学等学科密不可分。为此,我们在研究或者在搜集整理民族民间文学的同时,开始进行了与这些文本相关的民族文化背景的研究,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宽,学科特色更加突出。在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基础研究的同时,拓展了民俗文化学、文化理论学、宗教学、民间艺术、社区和社区发展等方面以及社会应用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大的科研成果:

1、在语言文学方面的成果

   主要有两部分,一是民族文学作品的收集整理(约26部)。这些作品中,在国内学术界引起轰动的有傣族古代诗论《论傣族诗歌》(岩温扁译)、《傣族古歌谣》等。还有一些专集,也很有影响如《召树屯》、《相勐》、〈〈嫡波冠》、《宛娜帕丽》(王松、岩峰等),《云南彝族歌谣集成》、《云南少数民族机智人物故事选》(左玉堂),《阿诗玛原始资料集》、《中国民族神话精编》、《中国民族传统精编》、《中国民族神话》(李缵绪主编)、《白族神话传说集成》、《白族民间叙事诗集》、《千瓣莲花》、《西双版纳傣族歌谣集成》(岩峰翻译整理)、《十二头魔王》(岩温、岩峰、王松整理)、《哈尼阿培聪坡坡》、《哈尼族神话传说集成》、《哈尼族古歌》、《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选粹》(台湾出版)(史军超注释整理)、《摩梭达巴经译注》、《云南摩梭人民间文学集成》(石高峰)、《尸语故事》(和建华)等等。

   除了上述长篇作品的出版,《山茶》杂志也刊发了大量各族民间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极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另一部分是民族文学理论研究成果(约20部),代表性的学术专著有:《傣族诗歌发展初探》和《民间文学论》(王松),《论白族神话与密教〉(赵橹),《震撼心灵的古旋律》(郑凡),《中国神话的思维结构》(邓启耀),《白族打歌及其他》(段寿桃),《红土高原的回声》(郑海);

   我所经十余年努力推出的“拳头”产品,是国家“六五”、“七五”、“八五”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简史)丛书·云南卷”《傣族文学史》(岩峰、王松、刀保尧),《哈尼族文学史》(史军超),《纳西族文学史》(和钟华、杨世光)《基诺族文学简史》(杜玉亭),《拉枯族文学简史》(雷波、刘辉豪),《布朗族文学简史》(王国样)、《普米族文学简史》(杨照辉);《阿昌族文学简史》(攸延春)《德昂族文学简史》(黄光成)、《佤族文学简史》(尚仲豪、郭思九)、《傈僳族文学简史》(左玉堂)等现已出版,《独龙族文学简史》(李金明)和《怒族文学简史》(悠延春)正在出版。《彝族文学史》、《白族文学史》、《景颇族文学简史》正在加紧撰写之中。

2、藏族《格萨尔》史诗方面的成果

   自《格萨尔》研究室成立以来,收集了21部《格萨尔》的手抄本和大量的其他资料,出版了《格萨尔·霍岭大战之部)}(徐国琼、歌行等)、《格萨尔·加岭传奇》(徐国琼、阿图等)、汉藏文本《姜岭大战》汉文本(徐国琼、王晓松)、《格萨尔考察纪实》、《格萨尔论谭》(徐国琼)、《绒赞卡瓦格博》(和建华)等。

3、文化理论方面的成果

   主要著作约有15部:《白族文化》(李缵绪)、《论白族龙文化》(赵橹),《民族服饰:一种文化符号》(邓启耀),《生死:永恒的诱惑与恐惧》(王亚南、郑海),《爨文化史》、《爨文化论》、《南方丝绸之路文化论》(范建华等)、《滇川藏大三角探秘》(李旭等),《文化心理学》(王亚南等译)、《人类学初步》(王亚南、邓启耀译)、“中国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教育丛书”之一《优秀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黄光成)、省级科研课题《民族文化与现代化》(李缵绪、王亚南、黄光成、邓启耀)、《口承文化论》(王亚南)、《中国象征文化》(合作、王亚南等)、《论中国是多民族国家还是统一民族国家》(王亚南),《锻铸发展的魂魄──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理论探索》(熊清华、王亚南主编,王亚南、郑海撰稿),《邓小平理论与云南民族地区的发展》(郭家骥),《论当代中国的民族问题》(郭家骥)。

4、民俗文化方面的成果

   主要著作有约为28部:其中最重要的科研成果是国家艺术科学“七五”、“八五”重点课题“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观”丛书——《白族文化大观》(李缵绪主编)、《哈尼族文化大观》(史军超主编)、《傣族文化大观》(岩峰主编)、《拉枯族文化大观》(雷波主编)、《普米族文化大观》(杨照辉主编)、《独龙族文化大观》(李金明主编),已作为建国50周年献礼出版。此外,早些年出版的《节祭》(邓启耀),《运动与生存》和《祈生与御死》(杨万智),《母亲的湖》、《梦幻沪沽湖》、《摩梭女人》、《走回女儿国》、《走进女儿国一一摩梭母系文化实录》、《走丽江》(石高峰),《白族风俗》(段寿桃),《1990--1996我眼中的中国民族现状》(李旭),《川滇民族巫占与禁忌》(杨照辉),中国部分少数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之—的“普米族卷”(杨照辉),《独龙族文化与习俗》(李金明),《灿花恋曲布朗大》(王国样),《变迁中的高原蒙女》(邓启耀),《云海中的奇婚女性》(史军超等),《一个民族的脊梁》(郑海等),《大江跨境前的回眸》(黄光成),《少数民族手工造纸》(朱震等),《沙马石乙家族的婚姻》(沙马阿青)、《打开女湖》(石高峰)、《西双版纳傣族的稻作文化研究》(郭家骥)。

5、民间艺术方面的成果

   主要著作有6部:《宗教美术意象》、《衣装上的秘境》、《中国云南少数民族服饰艺术》(上下册)、《中国西部少数民族服饰》(邓启耀)以及《云南民族民间艺术》(上下册)邓启耀、黄光成,《滇文化与民族审美》(王亚南、黄光成等)。

6、社区文化与社会发展方面的成果

   主要著作有8部:即《昆明市婚恋家庭抽样调查》(王亚南、郑海、郑凡)、《老年的震荡》(黄光成)、《面对海潮的知识阶层》(郑海)、《绿色云南——自然与人》(范建华、徐冶等人)、《中国西南少数民族道德研究》(邓启耀、王亚南)、《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家庭》(王亚南主译)、《云南名碑名塔》(史军超主撰)、《云南区域特色文化》(郑海),《商品基地建设与云南边疆民族山区生产力跨越式发展》(郭家骥)等。

7、田野考察方面的成果

    主要有:《藏客——滇藏印马帮生涯》(李旭),《灵魂的颤栗一一我父母的彝式葬车》(李永样),《文化带考察系列画册》、《滇藏文化带考察》(邓启耀等),《访灵札记》、《灵性高原一一条马古道寻访》、《巫蛊考察》、《鼓灵》(邓启耀)、《假面探秘——记西南地区的假面表演》、《幻面》(郭净),《殉情》、《神路》(杨福泉),以及跨世纪各民族家庭实录丛书:《腰箍的情结》(德昂族、黄光成)、《丛林深处的精灵》(布朗族)、《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子民(珞巴族、李旭),《山歌里的人生》(壮族、李向春),《高山峡谷独龙家》(独龙族、李金明),《地角天涯──中国少数民族纪行》(李旭),《藏客──茶马古道马帮生涯》(李旭),《勇敢的猎虎民族》(郭家骥)等。

    8、决策研究方面成果

    主要有:《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纲要》(王亚南执笔撰稿),《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实施方案》、《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十五”规划》、《云南省第七次党代会筹备工作民族文化大省战略调研报告》(王亚南、郑海撰稿)、《一山一水——民族文化生态村调研》(全所集体成果)香港乐施会课题《漫湾电站社会影响评估》(郭家骥和于晓刚主持)其总报告经新华社在《国内动态抽样》第2356期上摘要刊出后,徐荣凯省长和黄炳生副省长作了重要批示。

9、应用研究方面成果主要有:

社科院院级重点课题《云南民族地区发展报告蓝皮书》2002~2003年(郭家骥主编,全所部分人参与)。

《云南文化发展蓝皮书》(张德文、纳麒主编,王岭、王亚南执行主编,全所部分人参与)。

《云南的民族团结与边疆稳定》(郭家骥主编、合著)

《中国西部概揽》(吴平、合著)

《西部民族千解》(张雍德、合著)

《一山一水一世界──云南“民族文化生态村”调研》(王亚南、杨福泉主编,全所人参加撰稿)《华夏人文地理》2002年增刊2。

《世纪蓝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十五”规划》(王亚南、郑海执笔)。

《西部文化资源保护与产业开发云南试点项目地区勘察》(全所集体成果)《华夏人文地理》2002年增刊1。

《西部文化资源保护与产业开发云南试点项目地区勘察》(全所集体成果)《华夏人文地理》2002年增刊1。

六、重要出版物及国内外知名

   民族文学所有两种最重要的刊物。一是《民族文学研究集刊》,二是《山茶》。《民族文学研究集刊》为内部刊物,专刊之初主要是发表本所及云南省内有关民族文学的论文和文学评论文章,共出版了6期。后来,为了便于把本所各人的科研成果尽快地推出,就该版成专著的形式,至2002年共出版了14期(本),受到了很好的效果。《山茶》杂志即为现在的《华夏人文地理》杂志。《山茶》杂志(双月刊)创办于1980年6月。是国内外发行的社会学类专业刊物。

  《山茶》杂志创刊之初主要是刊登中国各民族民间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和相关文艺评论文章及论文为主。创办之初至1993年的13多年来,刊发了大量富有学术价值和阅读价值的民间文学作品(发稿数为约800万字),并培养了一批民间文学收集和整理的作者队伍,期刊发行量最高时达到35万份,发行到11个国家和地区。对云南民族民间文学的发掘保护和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不仅云南的读者喜欢这个刊物,在国内外也有许多读者。《山茶》刊发的作品和论文,有10多篇获省文艺创作基金奖的一、二、三等奖和全国民间文学评奖优秀作品奖。《山茶》杂志因此而荣获全国期刊“园丁奖”及省优秀期刊奖。为此,于1984年,民族文学所被国家文化部评为“全国民族文化搜集、整理、研究先进单位”。

   自1994年后,《山茶》杂志进行了改版。改版成“民俗文化实录”,加大图片量,增强实录感。改版后的《山茶》以新的面貌出现,在社会上引起较好的反响。为了争取更多的读者和推出一本较高品位的精品杂志,1995年《山茶》再度进行改版,更名为“人文地理”。这一富于活力的策划和制作,获得了国内外读者的一致赞许,期发行量也从改版时的二三千册跃升到一万册,影响范围开始向海内外辐射,并深受国内权威机构及媒体的好评,1999年,中共云南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发文,将《山茶》列为外宣精品刊物进行重点推广宣传,国家新闻总署和省新闻出版局有关领导,也对《山茶》给予肯定性评价和许多实际的支持,将本刊推荐参加全国优秀期刊及“全国百佳刊物”的评选。但同时,《山茶》杂志社也欠下了一大批债务,即杂志社共欠两家印刷厂的杂志印刷款共56万元(深圳中华印刷厂1999年的印刷费53万元,深圳新裕印刷厂1998年第5期印刷尾款3万元)。

   2000年第3期起,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发文批准,《山茶》正式改名为《华夏人文地理》。为了挽回《华夏人文地理》杂志的垂危局面,杂志社负责人倾尽全力想方设法,多方寻找合作伙伴。最终,经院党组批准,与深圳科比亚咨询有限公司(北京科比亚控股公司分公司之一)达成合作协议,投资合办杂志,双方签订了合同。签订合同后,杂志社的工作正常运行。《华夏人文地理》杂志继续出刊。但后来,投资方一直未履行合同,2002年,投资方又要求重新签定合同,要求与社科院的法人签定合同,为此,《华夏人文地理》杂志就纳入到院里管理。

七、副牌研究机构

——“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

民族文学所除了“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正牌外,还有个副牌即“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它的前身是“民族艺术研究中心”,成立于1994年,于1999年更名为“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它是一个以研究项目为切人点,跨学科、跨单位合作的研究机构,与民族文学所合署办公,经费自筹,实行项目负责制。

民族艺术研究中心成立之后,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①是开展了“民族文化田野考察群”的工作。1993年至1995年间,云南省部分中青年学者、艺术家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中艺术交流中心“田野工作奖”的资助,成立了跨学科、跨单位的“民族文化田野考察群”,积极开展田野考察,完成了《民族服饰》、《怒江怒族音乐及祭仪》、《滇南哈尼族梯田文化》、《藏传佛教》、《民间美术调查》及影视人类学拍摄等项目的调研。1995年5月,在美中“云南民族文化合作计划”第一阶段工作(1993——1995)总结会上,田野考察群的成果得到国外专家的一致好评,合作范围进一步扩大。此后,又完成了美中“云南合作计划”第二阶段项目“民族文化的自我传习与保护”(1996-—1998)的工作,相关研究成果也已出版。

②是田野考察群还印发了多期《民族文化传习与保护通讯》,开展了一系列学术讲座和文化交流活动。

③是除了与美中艺术交流中心的合作外,中心还与丹麦奥胡斯大学进行合作,引进了《1978年以后,中国农村社会变革——以宣威市为例》的国际研究项目,项目负责人试图以社会学的方法,从经济、文化、教育诸方面观察一个发展不平衡地区的农村社会变革。此外,研究中心还与“云南生育健康研究会”进行了合作,使得有兴趣研究“妇女问题”和“健康社会科学问题”的研究人员有了跨学科合作的机会。

④是积极主持或参与摄制了多部民族学纪录片和文化专题片,较有影响的有:参加德国哥廷根国际民族学电影节的《中国哈尼族》和参加中国纪录片节的《中国佤族》、参加世界妇女大会的14集献礼片《高原女人》,为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摄制的《人与自然》,为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摄制或撰写的《绿色云南》、《走向辉煌》、《走进世博会》,与北京、上海等地合作的《女儿国的故事》、《日出日落》、《香格里拉之谜》,《白族本主文化》,《中国少数民族·哈尼族》,云南电视台“周末夜话”系列节目等等。

 ⑤是积极引进了一批应用项目。较有影响的项目有:1997年参加在北京举办的“辉煌五年——党的十四大以来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就展览”(云南展区);1997年与马来西亚合作完成的“纪念郑和下西洋”展览;1998年为省政府设计制作的“云南成就展”; 1999年为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主题馆“人与自然馆”所做的策划、设计与布展工作;1999年国庆50周年游行彩车策划和制作等等。

总之,民族文学研究所,多年来,把田野考察当做学科建设的基础,学术研究因深人踏实的治学风气和充实的第一手材料而成果丰硕,在国内学术界以“实”著称,由我所人员牵头的“田野考察群”更以其多学科结合的优势和较强的野外实作功力而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一定影响。同时,我所的科研工作还注重将“学术的民族文化”变成“社会的民族文化”,变成“产业的民族文化”,力求为云南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做贡献。

   正是因为我所学科建设所拥有的这种针对性和确定性,近几年来,在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中,我所得以发挥出自身所具有的特殊优势。受省委和省委宣传部有关领导委托和指派,在院领导支持和指导下,积极参与和承担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的相关策划、设计、咨询、研究和规划工作,筹办了云南历史上迄今唯一由省委、省政府共同主办的高规格学术会议——“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研讨会”,并参与拟定《云南民族文化建设总体规划》。在全省上下赢得了空前的社会声誉。由此,我所与省委宣传部相应职能部门建立了很好的关系。从2003年起,我所还与云南省民委合作,进行民族地区的调研和民族文化研究,在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民族文化研究和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讨,将是我所科研工作最重要的一方面。

联系电话:0871-4154725

分享到:

TAG: 概况 民族文学 社会科学院 研究所 云南

玉麓俗谭——英古阿格的博客 引用 删除 英古阿格   /   2010-06-10 22:37:22

成果蜚然!
玉麓俗谭——英古阿格的博客 引用 删除 英古阿格   /   2010-06-10 22:36:57
5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我的栏目

日历

« 2024-03-28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83237
  • 日志数: 33
  • 图片数: 2
  • 影音数: 4
  • 文件数: 18
  • 书签数: 20
  • 建立时间: 2008-10-14
  • 更新时间: 2011-09-19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