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时期的鞋履(四)中国戏靴集大成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2-03-26 11:25:37 / 个人分类:读书读报

中国历代鞋饰》(叶丽娅编著)精品文摘

 

明代时期的鞋履

 

(四)中国戏靴集大成

尽管明代前期统治者对民服进行严苛限制,但是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当时棉纺、织绣技艺的空前提高,使服装面料结构,工艺色彩发生了重大变化,必然推动着服饰艺术的改革。当万历以后,禁令松驰,一时间服饰变异之风漫延全国。民服从款式色彩到面料图纹都冲破了以往的禁锢,鞋履也不例外。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一“巾履”载:“万历中期后,鞋履开始只有云履、素履,后来鞋样陆续增加,新式纷纷出现。有方头、短脸、毬鞋、罗汉鞋、僧鞋。鞋跟有高变低,并以浅薄为时尚,以致走路显得有点拖曳。鞋的颜色有红、紫、黄、绿,无所不备。”华丽鲜艳的彩履替代了单一的青布素履,丰富多彩的款式占据了沉闷的足下世界。近300年的历史演变,明代服饰形成了仪态端庄,气度宏美的大度风格,是华夏近古服饰艺术的典范,也奠定了中华鞋履文化的基础。当今,我国戏曲舞台上的服装鞋靴款式纹彩,大多采自明代服饰艺术的高度成就。

中国戏靴是中国戏曲服装的重要组成部分。戏靴泛指传统戏曲表演中人物穿着的各种靴鞋。与中国戏曲服装一样,中国戏靴也是在明代鞋饰的基础上,吸收了唐、宋、元、清代的鞋靴特点而成的。所以,戏靴中还保留了许多古代鞋履的款式。为了适合舞台表演,塑造人物形象,前辈艺术家们根据戏曲表演的需要,加上舞台艺术的融合,采取夸张、美化的手法而逐渐固定形成了中国戏靴体系。

在戏曲衣箱中,戏靴放置的道具箱称为“三衣箱”,亦叫“靴包箱”。靴包箱里的戏靴有靴、履、鞋三大类,其中有男性生、净、丑行角色穿用的靴履,也有女性旦行(含丑扮彩旦)角色行步的鞋履;有文武官员用的厚底靴,也有平民百姓穿的便鞋;有翻打角色通用的打鞋,也有孙悟空专用的猴跳鞋…。可以看出,戏靴的穿着是根据扮演人物的身份和服饰来配置的,不同的靴鞋为不同的角色,配合不同的服装服务,如:厚底靴是剧中男性人物普遍穿着的高腰靴,它专为演员表演和舞蹈设计的,可以使角色显得雄伟、魁梧,又与夸张了的蟒、靠等戏曲服装相协调;又如女性角色穿的彩鞋,虽是便鞋样式,也是添加了彩穗、彩绣等装饰来美化角色…。

1、        靴类:

靴大多用于男性角色,款式主要来源于宫廷朝靴,为适应舞台表演,大多色彩鲜艳,其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厚底靴:亦称“高底靴”、“高方靴”、“粉底靴”,文武官员作为朝靴使用(图21。黑光缎或平绒制面、方头、长筒。靴筒上口正中缝有线带,系于腿上。底厚二至四寸,四周涂白粉,黑帮白底分外鲜明。女用厚底靴式同男靴。

虎头靴:有厚底、薄底之分。厚底靴多为武将穿著,用红、绿、黄等色缎为面料,靴前脸镶虎头吞口,靴面绣虎毛纹图案,如:绿缎绣盘金大龙厚底靴为关羽专用,称“老爷靴”(图22;黄缎绣盘金龙厚底虎头靴为美猴王孙悟空专用,称“猴厚底靴”(图23等。靴的颜色需与服色相配穿用。另有一种薄底虎头靴(图24,多为戏中身着改良靠的武生所穿。

朝方靴:简称“朝方”。是戏中文丑扮演官员等穿。仿制清朝官员的“清官靴”(京靴)故名。黑缎或棉布素面的长筒靴,靴形齐头见方,靴底稍薄,寸许刷白,长筒无绣。

官尖靴:为戏中番邦人物穿用。靴脸呈尖角状,尖角部位靴底上翻。黑色缎面、靴帮前脸正中接缝处加镶皮革滚边。靴腰齐脚踝,底厚约半寸。

薄底靴:又名“快靴”。是仿明清朝廷薄底靴,清代称“爬山虎”。轻捷灵便,为短打角色穿用(图25。黑色缎或黑布制作。靴帮前脸,线码勾纹,滚边皮口,靴尖精缝对称小皮包头,靴腰齐踝,皮革薄底,后跟缝有线带,系于脚腕。

2、鞋履类:鞋履一般指短帮便鞋,其品种丰富,颇具特色,适合于各类人物穿着。从出土文物考察也大多来自生活。

福字履:亦称“蝠字履”。一般为戏中老年层平民所穿(图26。用素缎面,圆口薄底。鞋头正中及帮面镶贴福寿字、古钱、万字,或蝙蝠套云纹等图案。穿时鞋色需要同服色配套。山东博物馆收藏着一双明代孔子后裔穿过的福字履(图27,属国家二级文物。此履以彩缎为面,前头有三层彩色的重叠云朵装饰,每层用丝线拉锁扣缝边,云形曲线流畅自如,自前头延伸至两厢,云头中间绣有黄金“福”字。此鞋用料做工极精,美观古朴大方,是明代流行的鞋履。

登云履:亦称“如意履”、“拳头鞋”等,为神仙、道家类角色穿用(图28。蓝缎便鞋式,鞋头镶饰立体状的如意形大云头,鞋帮缀回云勾纹图案,底厚约二寸。

云头履:亦称“云履”。鞋面有白缎或蓝缎,并镶贴云头纹、蝙蝠纹、团寿纹等。在明代多为宫员和士人的穿用。《日知录》引《内丘县志》记述明中期以后凤俗云:“非乡先生,首戴忠靖冠,不得穿厢(镶)边云头履,至近日而门快舆皂,无非云履。”可见云头履在当时社会上的流行程度。

洒鞋:便鞋式,为戏中老渔夫类角色穿。鞋脸较长,皮革滚边,矮腰薄底,鞋用线缝成鱼鳞图案,左右镶对称鱼眼。另有为戏中武丑角色穿着,鞋面为蓝白相间或彩缎,鞋口四周缀满排穗。

跳鞋:亦称“黑白道打鞋”、“功鞋”。为翻打角色穿着。形似快靴,一般为布制圆口,矮腰薄底。鞋面缝有黑白斜纹,跟部有绸条系于脚腕,此鞋武打时轻便牢固。

彩鞋:是戏中旦角专用(图29。缎面绣花,色彩丰富,有红、蓝、粉红、皎月、湖蓝等。长脸浅帮,后跟稍高,猪皮底。分尖口和圆口两种,鞋前脸缀一绺彩色丝穗。另有内高底彩鞋(图30,其样式相同,只是内置用高丽纸芯外包白布的斜坡底高跟衬垫。

彩旦鞋:为彩旦角色专用。有红、黑等色,五彩绣花,尖头单梁。鞋后跟加提拔,鞋帮沿为异色边,鞋头不缀彩穗。一般于白布绣袜套穿。

武旦绣花薄底:为武旦角色专用。筒至踝,单梁绣花,鞋头装饰彩穗。一般色彩较艳(图31,特殊情况例外,如:杨门女将带孝出征时穿,要用白色缎面绣花薄底(图32

旗鞋:仿清朝旗人妇女的“高跟履”。为戏中旗装旦使用。缎面五彩绣,小圆口,一道脸,前脸饰彩色丝穗。鞋底脚心部位有块约二寸的厚底,上窄下宽似倒覆花盘的称“花盘底”;前方后圆呈马蹄形的称“马蹄底”(图33

船底鞋:亦为仿清鞋饰,专给旗彩旦配套用。缎面彩绣,头有彩穗,千层高丽纸、麻线纳底,船底鞋上宽下窄,钉有猪皮防滑。

僧鞋:为戏中僧道之人穿着。样式同登云履。帮面双脸,鞋头成一道弯钩上翻,鞋腰缀云纹图案,底厚约二寸。多与服色相配套。

鱼鳞鞋:是戏中水路英雄所穿。鞋面为蓝、黑缎,绣鱼鳞纹,似鱼合在一起,鞋前呈鱼头状,绣有眼珠,后跟部缀有鱼尾,非常形象。

猴跳鞋:式样同跳鞋,为孙悟空或小猴们穿着。黄缎或布为面,绣猴毛纹、火焰花纹图案,另有猴厚底靴,为孙悟空穿蟒时配用。

莲花鞋:为哪吒角色专用鞋。圆口矮腰,式同跳鞋,淡粉色缎面上缀缝或绣制粉红色莲花瓣。

皂鞋:亦称“方口皂”。戏中布衣、皂隶、差役所用便鞋。齐头、长脸、圆口,底厚八分。黑色素帮,有缎面、布面两种。

也许你会说,真是太丰富了!其实,更精彩的是,这总共不过三十余种的中国戏靴的样式,要表达的却是几千年的历史故事和人物…,如何以有限的鞋饰,巧妙地去概括反映中国历史的全貌?经过一代代艺术家的不断总结、改革、创新,使中国戏靴形成了一整套固有的,适应于各个时代人物表演,又能被广大观众接收的规则和定律。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经过艺术加工,美化、夸张的舞台表演手段;它高度浓缩了历代社会生活的鞋履,形成了中国戏靴独特的类型化风格。

 

注释:

1、黄能馥、陈娟娟编著《中国服装史》中国旅游出版社1995.5

2、《明史·舆服志四》

3、顾起元《客座赘语》卷10《国初榜文》

45、刘若愚《明宫史》

6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著《定陵·上册》文物出版社1990.5

7、明沈德符《野获篇》

 

         


TAG: 精品 文摘 鞋饰 中国

丙安小屋-爱屋及乌、爱乌及屋都好 引用 删除 乌丙安   /   2012-03-31 18:45:03
原帖由张润平于2012-03-26 14:52:09发表
太好了!这么没有图啊?

原图片不仅量大,学术价值也很高,鉴于版权所有原因,无法转载。请读者原谅!
张润平 引用 删除 张润平   /   2012-03-26 14:52:09
太好了!这么没有图啊?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日历

« 2024-04-23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809024
  • 日志数: 474
  • 图片数: 34
  • 影音数: 24
  • 文件数: 55
  • 书签数: 232
  • 建立时间: 2008-09-20
  • 更新时间: 2016-12-23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