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杨绛《百岁感言》

【冯莉】《陶立璠民俗学文存》出版研讨会上的致辞

上一篇 / 下一篇  2021-10-31 12:45:19 / 个人分类:闲客日志

查看( 159 ) / 评论( 0 )

【冯莉】《陶立璠民俗学文存》出版研讨会上的致辞

民间文化论坛》冯莉

2021-7-10

 

尊敬的陶老师、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非常荣幸作为《民间文化论坛》的代表来参加此次研讨会。首先,我受黄涛主编委托,对我刊特邀主编陶立璠教授《陶立璠民俗学文存》系列丛书出版表示热烈祝贺。

陶立璠教授从事少数民族文学教学工作至今已有50余年。他在中国民俗和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以及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陶老师与《民间文学论坛》结缘,在1985年举办的刊授大学教授《民族学基础知识》。后参与中国民协组织的“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中国谚语卷》编撰,任副主编。进入新世纪以来,他担任“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中国民间文学口头数字化工程专家委员,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专家委员。2013年,陶立璠老师受协会分党组的邀请担任《民间文化论坛》特邀主编至今,在八年的时间里,陶老师对刊物的选题、编稿等工作提出过很多重要的建议,对编辑部的工作给予了大量的关心和支持。在此我代表编辑部向您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陶立璠老师对自己从事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是这样的总结:我自己是从这样几个方面努力的:一是基础理论;二是资料学;三是民俗史和民间文学史的研究。陶老师认为,这三个方面整合起来才是中国民俗学的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和结构。

《陶立璠民俗学文存》包括《民俗学(修订本)》《民族民间文艺学》《中国风俗发展简史》《 民间文学与民俗学论集》《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集》《田野民俗采风录》六本,正是陶立璠先生从事民俗学教学和研究的全部学术思考。 按照类别来分《民俗学》《民族民间文艺学》是民俗学和民间文学学科的基础理论著作,《中国民俗发展简史》运用古代文献资料建构出了中国风俗文化发展史做一个整体的框架。《民间文学与民俗学论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集》为专题研究的论文汇集。《田野民俗采风录》是田野民俗志的普及读本。

201811月,陶立璠教授赠书《民俗学》《中国风俗发展简史》我才有机会略早时间拜读这两本著作。

《民俗学》修订本,仔细阅读能够感受到先生为当初教材编写时对中国民俗学基本理论的基本概念、对象、范畴、特征、分类、方法等的思考。这本书原版诞生于改革开放初期,民众民俗意识的回归,民俗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中国各民族民俗调查、研究和出版迎来了高潮。这本书第一版,作为一个民俗学入门教程,当年竟卖出3万余册。随后,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后,日本韩国相继翻译出版,并被用作日韩两国高等院校的中国民俗学的参考用书。该书为中国民俗学理论走向世界,并与之对话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注意到此次修订的版本第一章第四节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分和第五章民俗学与现代化,使得教材更适应当下的民俗学学科发展需要。

《中国风俗发展简史》是首次出版的著作。这部著作是陶老师前妻的遗稿,在此基础上陶老师重拟框架,进行补充完善和续写,前后经历二十余年。陶老师教授在序言中提出“史的梳理和志的书写,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民俗学的基础。……在众多社会学科分支中,民俗学是独立的分支学科,它的研究应建立在中国民俗发展史和民俗志基础之上”。“要建立民俗学的中国学派,史的借鉴和志的利用是不可或缺的”。 他强调风俗史和风俗志在民俗学研究中的地位。如,他对民俗史和风俗史进行辨析。“风俗”一种长期流传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文化,包括官方和民间两个层面。“一个时代的风俗得以形成,民间的约定成俗是主要方面,但必须经过官方的认可、提倡,甚至通过制定为仪礼,才能在全社会推行,形成一个时代的风俗。”阅读这部著作体会到的是陶立璠教授多年在民俗学专业教学和建构理论体系的实践和愿望。

基础理论对于任何一门学科都是至关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基础理论的水平,不仅是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而且关系着这门学科未来的发展。陶立璠教授“民俗学文存”系列丛书的出版对中国民俗学新时期以来的总结和反思恰逢其时,非常必要。它的出版对新时代中国民俗学的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再次表示衷心祝贺,期待陶老师著作在各位学者的推动和宣传下,产生更大的影响,让更多的学子扎实前行,探索未来。


TAG:

我来说两句

(可选)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