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野先生闭玉虚,焚香夜写紫微书。供承童子闲无事,教锉琼花喂白驴。”上面是曹唐的诗,下面是沙野改写的大腕名作(提示:除了“图片库”时有更新之外,请浏览“博文日志”三个板块的内容): 沙野视点:天垂沙野阔,地涌大江流〔包罗万象,民俗为主〕; 沙野观点:沙野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信口雌黄,自圆其说〕; 沙野沸点:沙野膏雨润如酥,酒色财气近却疏〔情感体验,往事如烟〕。其他板块暂无兴趣涂鸦,因此只能欢迎光临沙野“三点”家园。。。。

骄阳似火穿黑衣--答友人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3-27 20:27:14 / 天气: 晴朗 / 心情: 平静 / 精华(1) / 置顶(1) / 个人分类:沙野观点

          没有什么比服饰更能标示一个族群的存在,自称为“布敏”的黑衣壮也正是以其服饰的黑色而得名的。尽管壮族总体而言是一个衣着庄重朴素的民族,服饰多以黑色、蓝色为主,但是黑衣壮把这种风格发挥到了极致:上衣和裤子是黑的,头巾和围裙也是黑的(其他壮族支系有花头帕和花围裙)。最奇特的是黑衣壮妇女围裙的系法:先将宽而长的围裙系在外衣里,再将长及小腿的围裙打折成三角形翻卷上来,形成中空的双层裙裾。也就是说,那围裙其实也是裙子,兼具美丽和实用功能——中空的裙裾既可显示女人的妩媚又可作口袋用,装少量的豆荚或针线。黑衣壮妇女头巾的戴法也很独特:用长条黑布在头上缠绕一圈,再翻折摆布成大菱形的图样,两端留长垂在肩头,显得摇曳生姿。  关于为什么要穿用蓝靛染制的黑衣服,黑衣壮神话是这样解释的:相传古时,该区是一片山林茂密、土肥草美的极乐之地,黑衣壮的祖先捷足先登,来到这里安居乐业,辛勤垦荒种地,繁衍子孙,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一次,山里一个名叫侬老发的部族首领在带兵抵抗外来入侵者的战争中,不幸受伤。他果断地指挥其他人安全地退却后,就一个人隐蔽在密林中,他碰见一片青绿的野生蓝靛,随手摘一把当草药敷在伤口上,哪知道这药真的能消肿止痛,使他很快恢复了健康,重上战场,并击退了来侵之敌,取得了胜利,保卫了族人之地。于是,这位头人就把野生蓝靛当着化凶为吉的神物来纪念,号召全族人一律都穿上用野生蓝靛染制的黑布服装①。当然,这个神话还有其他版本。一版本说:相传,古时布敏受到异族侵略,首领梦中得到本族老祖指点,遂令族人采来蓝靛草沤制成染料,将手、脸、衣服、刀枪染黑。众族人俨然天降的一群黑神,趁天黑潜入敌阵,大举反攻,终转败为胜。从此,布敏人穿着用蓝靛染制的黑衣代代相传至今。还有一版本说:古时候,黑衣壮遭外敌入侵,战斗异常残酷,正相持不下之际,首领梦见本族白发老祖,预言说将有一场瘟疫来袭。老祖告诉他们要采野生蓝靛草熬水喝,才可预防瘟疫。于是全族人遵此而行,采野生蓝靛熬水喝,避开了瘟疫,打败了来侵之敌,部落得以继续生存繁衍。所有这些版本都谕示了一点:穿蓝靛染制的黑色服装是神的命令、祖先的命令,是吉祥的,否则会有灾祸降临。  广西那坡县城厢镇龙华村弄文屯黑衣壮男女青年对歌神话使“以黑为美”的观念深入人心,帮助黑衣壮人很好地保持了传统。在广西那坡县,壮族是主要民族,遍布全境,按自称和语言划分有布央、布峒、布农、布税、布依、布敏、布省、布决、布拥、隆安、左州等。很多壮族支系着装早已汉化,而布敏一支却仍沿袭着祖先遗留的传统。“文革”时期,黑衣壮的着黑习俗被认为是“四旧”,属于要破除之列,上面明令不允许再穿黑衣服;周边的其他壮族支系和其他民族也歧视黑衣壮,侮辱性地称黑衣壮为“敏顿”(意为黑鬼一样的敏人),或戏称他们为黑飞机(因黑衣壮妇女头上顶着折摆成大菱形的黑头巾,头巾两端垂挂飘飞在双肩)、黑肚皮(意为黑衣壮人的肚皮都是黑的,因自制的蓝靛布褪色染在肚皮上)等。在圩场上,黑衣壮妇女有过很多不愉快的经历:使坏的人悄悄把烟头丢进她们双层的裙裾里,烧坏她们的衣服;有的黑衣壮妇女赶完圩回到家才知道,自己盘在脑后的长头发被人偷偷掀开头巾剪了。但即使是那样,黑衣壮人仍不改装。只要一问起“为什么穿黑衣服”,黑衣壮人就会告诉你某个版本的神话,并且很自豪自己能纺线织布制衣,不像生活在他们附近的瑶族,连纺线织布制衣都不会,要来买他们穿旧不用的衣服。同一时期,唱山歌也被认为是“旧风俗”而遭禁,但爱歌如命的黑衣壮人只是表面收敛了一点:不再举行大型的歌会。但逢年过节及有婚嫁、新房落成等喜事时仍对歌助兴;路遇、上山砍柴、割草捡猪菜、放牧也唱歌。正如黑衣壮山歌所唱的那样:“出路携歌当早饭,赶街唱歌当晚餐。妹穷用歌当茶水,妹贫要歌当酒坛。”②山歌是黑衣壮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黑衣壮人生活在没有河流没有土地的大石山里,只靠存积雨水来解决日常用水,靠落在山石缝、石坑里的一抔抔土种植玉米来生活。在如此艰苦的自然环境中生存,唱山歌是他们最重要的社交方式和娱乐方式。尽管有来自外面世界的高压,倔强的黑衣壮人依然捍卫着他们的传统、习俗和艺术。那是他们人生的意义和乐趣所在,用他们的歌来说:“山歌本是古人留,留给后代解忧愁;三天不把山歌唱,三岁孩童变白头。”③  但就是这样一个以黑为美、爱歌如命、个性倔强的族群,在20世纪90年代末,当公路、电灯、电视来到他们闭塞宁静的小山村后,一切都迅速地改变了。如今,黑衣壮的年轻人喜欢穿买来的衣服甚于母亲千辛万苦用蓝靛染制的民族服装,喜欢跟着电视学唱流行歌曲远甚于跟本族歌师学唱本民族的二声部民歌。而且,从2003年起,由于退耕还林,黑衣壮人不能再在石山缝里栽玉米了,于是,打工大潮席卷全族。现在,年轻力壮的中青年人全部外出打工,留在村子里的只有老人和孩子。笔者2005年4月在广西那坡县城厢镇龙华村黑衣壮聚居区作田野调查,特别想看一看他们农历3月28日的“风流街”(即歌圩)。黑衣壮原土司所在地弄文屯人告诉我,因外出打工的人太多,“风流街”已经不成街了。    内容提要“民歌社会现代情结”和“现代社会的民歌情结”指的是:在当代中国,民歌社会即前工业化的少数民族社会正以传统艺术的日益消亡为代价追求现代社会的接纳和认同;而现代都市化社会则以对民歌社会的古老艺术的回望来追想业已失去的牧歌时代,并以此为契机重构都市化过程中疏远甚或失却了的文化传统和艺术传统,努力形成有文化根基、有地方特色和更大认同感的区域文化。本文以广西黑衣壮社会艺术的衰落和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对黑衣壮艺术的青睐为例,试图揭示蕴藏在这两种看似截然不同的“情结”中的现代性潜流,探讨不同语境中的少数民族艺术的境遇和意义问题。 

--摘自:

范秀娟

《民歌社会的现代情结和现代社会的民歌情结》

告诉你,广西还有“白裤瑶”呢!

 

 

 


分享到:
相关阅读:

TAG: 黑衣 友人

yueya33的个人空间 引用 删除 yueya33   /   2010-04-22 22:21:50
衣服,漂亮!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日历

« 2024-03-29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156342
  • 日志数: 187
  • 图片数: 20
  • 建立时间: 2010-03-15
  • 更新时间: 2019-09-08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