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声明:所有在博客中所发的论文除非注明均为原创,仅在中国民俗学网交流,如要转摘或纸媒选用请与我联系:twlijz@163.com,QQ:598608492

多民族文学史观中人口较少民族的口头文本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12-28 16:58:25 / 个人分类:民族文学研究

               民族文学史观中人口较少民族的口头文本

                                     ——以裕固族民间故事研究个案

  

  内容提要:如果对裕固族民间故事进行考察,就会发现其在当代裕固族书面写作中的价值。然而,要把裕固族民间故事放在文学史的视野之中,又会出现一系列的难度和问题,探讨其如何进入文学史在当下有着重要的学理意义。

  关 键 词:多民族文学史 人口较少民族 口头文本 裕固族 民间故事

  因为学界一直对人口较少民族的口传文学缺乏观照,以致在这些民族中流传的口头文本很难进入文学史的视野之中。随着现代文化语境中传统文化所遭遇的同化和侵蚀,人口较少民族的口头文本开始濒临危亡状态,在这种时代大背景下“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提出,意味着人口较少数民族的文学进入文学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各民族的书面文本进入文学史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遴选在艺术标准上能够足以代表本民族文学成就的作家和作品,使其进入“史”的框架之中,可以说是填补了文学史书写的“空白”,这已经在学界达成一致共识。倘若把这种设想付诸于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这既是一种学科理论的超越和学科体系的完善,也是对民族关系的重视和文学“主体”的重新确认。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博厄斯(Franz Boas)“坚决主张研究每一个民族、每一种族文化发展的历史,衡量文化没有普遍绝对的评判标准,因为任何一个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每个文化的独特之处都不会相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观,各种文化没有优劣、高低之分,一切评价标准都是相对的。”①用他的“文化相对论”分析中国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各民族文学进入中国文学史视野的之中是完全必要的。

  随着新世纪之初对“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倡导,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各民族文学“入史”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在多民族文学史观的视野下,各民族的文学作品怎样进入中国文学史,在文学史中所占的比重,各民族文学作品“入史”的标准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摆放在我们的面前。如果要考虑各少数民族的文学作品进入文学史,毫无疑问,口传文学就应该占有很大的比重,像《格萨尔》(藏族)、《江格尔》(蒙古族)、《玛拉斯》(柯尔克孜族)、《召树屯》(傣族)等这些少数民族文学的经典作品,必须纳入文学史书写的范畴,而且它们一旦迈进文学史的殿堂,就可以同曾经长期占据“正统”地位的《诗经》、《楚辞》等“平分秋色”。这是对那些以往根本无法进入文学史范畴,只能是民间文学组成部分的作品地位的“抬升”,也是对过去的文学史的一次彻底的反拔。在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学史中,某一个民族具体的一部作品犹如沧海一粟,但是某一民族代表作的“缺席”却不能不说是文学史编写留下的遗憾和空白。本文以裕固族民间故事为研究个案,通过反思口头文本在历史上的边缘地位,考察其在当代民族书面写作中的意义,进而论证口头文本进入文学史的现实难度和预设可能。

  一、反思:被忽视和遗忘的“他者”

  20世纪中国各民族相关的史学论著可以说是数量颇丰,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可是少数民族文学史的编纂却在史学“场域”中显得有点逊色。在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要让每一个民族的文学在文学史中占有大量的篇幅固然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在一个多元文化语境中对某一民族的文学长期“忘却”和缺乏应有观照,却显示了文学史编写的“误导”和“缺失”。这当然与少数民族文学自身的特色有很大的关系,口头传承方式的主导地位只能使其徘徊在“正统”文学史之外,本民族内部产生的文学研究专家和学者数量的有限,难以承担起推出和介绍本民族文学的重任,因此难免遭致落寞的命运。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学在文学史中的呼声一向显得比较微弱,特别是口头文学更是“低调”。在少数民族文学史写作中,出现过一些人口较多民族的文学史版本,诸如《藏族文学史》、《壮族文学史》、《苗族文学史》等,而一些人口较少民族甚至可以说在新世纪之初还没有一部详细和规范的文学史。随着在现代文化语境中一些口传文学的逐渐消失,编写一本包含人口较少民族口传文学,结构“完整”的文学史成了文学研究界的时代诉求。

  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有22个民族的人口在十万以下,因为这些民族的人口较少,所以称作人口较少民族。裕固族是生活在西北的人口较少民族,由于裕固族地处偏远的西北,进行田野调查不太便利,再加本民族专家和学者的稀缺,学界很少把研究视角转向裕固族文学。尽管20世纪初期国外学者对裕固族口传文学进行过考察,国内真正对裕固族文学的研究还是起步较晚。首先是通过对其口头文本进行搜集和整理,在出版发行的汉语版本的基础上进行的,其次是在本民族内部的学者诞生之后口头传统才开始进入文学研究的视野。直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兰州大学武文先生开始以“客位”的方法研究裕固族文学,紧接着裕固族内部产生的学者钟进文、巴战龙等以“主位”研究的视角在裕固族文学研究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裕固族文学研究好像已经走进当代学术视域,步入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阵营。实际上,裕固族文学还是在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的“场域”之外游移和徘徊,在国内的少数民族文学史中难以找到裕固族文学的“坐标”,甚至在民间文学教程中,也很少提及裕固族民间故事。

  二、意义: 当代民族书面作品中的潜在资源

  到了新世纪之初,随着民族志、民俗志、地方志等学科的日趋成熟,对这些学科的编纂工作也势在必行,但文字记载的文献资料的缺失又使其学科陷入困境之中。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只能转向“口述史”,从中寻求论证学科所需要的“贵重”资源。在一个人口较少而且长期经历了“无字”历史时期的民族中,口头文本犹如一块历史和社会的“活化石”,使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风俗、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得以传承,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社会意义。当前个别民族语言的濒临消亡,引发出人们对人口较少民族口头传统重要性的重新认识和高度关注。口头文本确实是中国一些人口较少民族文学的载体,而且一直在民族内部占主流地位,这就推翻和颠覆了人口较少民族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的“神话”,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论视角来挖掘口头文本所蕴涵的价值。

  1.民族精神的映现和文化寻根的意愿

  很显然,中国各少数民族对民族“通用语言”——汉语的娴熟,给民族精英带来了推出和展示民族特色的机会,也就是说,这种“通用语言”为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搭建了一个平台,使中华各民族在民族文化“大合唱”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并给各民族文学作品提供了以主人的身份出现在中国文学史中的机会。在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的书面文学中,民族精神的“言说”和文化寻根的“书写”成了新的维度和向度,“言说”和“书写”中整合的是丰富的资源,这就推及和追溯到长期在这些民族中间流传的口头文本。新时期的双语(汉语)民族作家从民间口头文本中汲取了大量的养料,为自己的创作输入了新鲜的血液。在裕固族中流传的《西志哈至》的故事既是民族精神的映现,也是民族文化寻根意愿的表达。多少年来《西志哈至》一直响彻在裕固族人的耳边,印证了他们在历史上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背负着沉重历史从遥远的“西志哈至”迁徙到河西走廊的艰辛。同时向裕固族人叙说着自己的族源,不时地增加族群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在当代文坛上出现的能够代表裕固族文学成就的民族作家,像铁穆尔、贺继新、妥清德、达隆东智等,其作品中对民族精神的展示和进行文化寻根的意愿,都是民族记忆和原始经验的表达,这种集体无意识早在书面文学出现之前就以口头文本的形式在裕固族民间流传。

  在一个民族的文化体系中,民族精神是文化的深层结构,处于“外围”的文化现象是这种深层结构的文化表征。新世纪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学通过对民族历史和现实的书写,以便在多元共生的文化语境中彰显自己的民族精神。对于经历了“无文字”时代的民族而言,在民间传承的口头文本成了民族历史的载体,从这些珍贵的口述史料中,人们探寻历史真相,发掘民族精神。与一个民族的生存息息相关的“历史情结”,如部落生活、族群迁徙、民族战争等,都在口头文本中有着详实的记载,进一步为民族精神的“表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在当代诞生的一部裕固族“史诗性”巨著《裕固民族尧熬尔千年史》,就是作家铁穆尔在民间口头文本的基础上对民族历史的“演绎”和民族精神的“表白”。当代少数民族书面写作中出现的历史想象、民族志诗学和民俗书写,无疑是地域风情和民族精神的展示。这些体现在书面作品中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貌,是近年来人口较少民族书面书写的鲜明倾向和价值追求。人口较少民族文学所推崇的“民族特色”,在某种意义上,有一部分作品可以说是对传统口头文本的“翻版”和“改写”,无论是书面作品中风俗的描述还是仪式的展演,均能在流传于民间的口头文本中找到它们的渊源。在展示“民族特色”的书写背后隐匿的更多是文化寻根的冲动,裕固族诗人妥清德的“黄泥堡草原”系列组诗,寄托他“对遥远往事的一种奇思妙想,平平读来,似乎是当代人的野炊火郊游,但它深层叙说的是一个民族的一段历史,一段难以忘怀的经历”,②是一次诗意的文化寻根。在书面作品中凭借民族精神的展示和文化寻根的书写,这些人口较少民族的作家不断地打造自己的民族特色,以便实现自己在中华多民族文学“论坛”中的“话语权”。

  2. 传统题材的复出和民间故事的延续

  如果口头传统在一个民族中长时间的占据着主流位置,开始书面书写之后的民族“新文学”必然带着口头传统的印记。在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一些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学似乎发生了重大的转型,殊不知在书面文本的背后隐现的是另外一种“传统”。当代意义上的一批人口较少民族的作家把经过“转译”和“改写”的口头文本,用汉语“转换”之后推向文坛,以便使族群之外的人们对本民族的文学进行充分的认识。当一些读者以客位的姿态领略民族风情或者过分地陶醉于“异文化”书写时,却很少有人注意到当代书面文本与口头传统之间的关系。在当代书面文本中无论是口头题材的复现即或是民间故事的“改写”,都显示了对民间口头传统的延续。

  当代文坛上出现了一批能够代表裕固族书面文学成就的作家,铁穆尔就是其中的典型,细读他的书面文本就会发现其中借用口头传统的明显迹象。《白马母亲》是对裕固族创世神话《沙特》③及其变体“马头琴故事”的“复述”,《北方女王》中出现了“北方女王”的传说……民间故事成了铁穆尔作品的重要组成“因子”。正如铁穆尔自己所说:“我所熟悉的就是漫长的繁忙和艰难的生活,就是听人们讲草原上的童话、传说故事、神话、创世史诗和英雄史诗片断。”④也正因为他对这些在民间流行的口头传统的熟悉,在进行书面表达时能够信手拈来,把口头文本“移植”到书面作品中。阅读他的作品就会发现其中对口头文本大量的借鉴和运用,这给人增加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同时也使作品充满了浪漫气息和神秘色彩。

  3.叙述范式的提供和言说方式的承袭

  曾经长期生活在无字状态下的人口较少民族,民间的口头传统渗透到民族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显然在这个民族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口头传统犹如一本民族“教科书”,几乎为族群内部的所有成员接受和掌握,使他们对本民族历史、信仰、文化、习俗等形成全面的认识。同时大量的口头文本也在代际之间不断地传承,成为一个族群繁衍中的主要“精神食粮”,正因为生活在这种文化环境中的人们从小耳濡目染,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自然也就形成了一种口传文学思维。毋庸置疑,人口较少民族的书面文本无法脱开口传文学思维的“窠臼”,在作品中浮现的是对口头传统叙事策略的沿袭和言说方式的承接。

  裕固族作为一个人口较少的民族,虽然长期缺乏书面文字资料,大量的口头文本却一直在民间流传。裕固族人用自己的口头语言叙说历史,认识自然和表达情感,民间口头文本在裕固族人的生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裕固族作家以讲故事的姿态出现在当代文坛,翻阅裕固族书面文学作品给人一种听故事的感觉,作品中有善恶对比的主题,曲折动人的情节和神奇浪漫的风格,这些叙事策略与裕固族口头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小说《亚斯塔拉人家》⑤(杜曼)和散文《白马母亲》⑥(铁穆尔)等中有曲折的故事情节,有偶然的艳遇,也有必然的悲剧,充满着传奇色彩和浪漫气息,映现在这些当代小说中的叙述方式正是裕固族口头传统的主要特征。

  三、问题与方法:文学史写作的可能和预设

  在多民族文学史观的视野下,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学作品进入文学史已经显得非常必要,但从具体做法来说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如何“治史”和怎样“入史”还需要具体的实践过程,预设的前景和操作的方法之间也存在着距离。回顾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史,如果从多民族的视角深入分析,确实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缺憾。随着对文学史编写中存在问题的发现,“多民族文学史”成了新世纪的学术界的一个关键词。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实体,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吸收比自己优秀的文化而不失其原有的个性”, ⑦这就意味着中华文化是多元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每个民族的文学也是中国文学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多民族文学史”的提出确实给文学史的编撰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也为文学史开辟了新的空间,然而,“在带来活力和空间的同时,‘内部’和‘外部’之间的张力,也使得某些潜在的‘盲区’显现出来。”⑧中国文学史本身因庞大繁杂而处于“超重”状态,各民族文学的“加盟”再次给它带来了挑战和困境。

  1.“加盟”的难度和问题

  一般来说,人口较少的民族的书面文学形成的历史都不是太长,真正在他们中间长期流传的是口头传统,书面写作所占的比例还远远不及口头文本。一旦要考虑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学“入史”问题,大量的口头传统应该是“首选”成分,这在传统的文学史观看来简直是“越轨”,根本无法接受和认同。口头传统和书面文学之间界限的打通显然为实现中华多民族文学史提供了可能,却摆在研究者面前的问题是在诸多的口头文本中到底应该遴选怎样的作品,是符合文学标准的抑或是能够体现民族特色的?在人口较少民族中流行的口头文本中,针对要“入选”文学史的作品,首先应该分析和考证它们是在本民族内部产生还是其他民族文本的“变体”。就裕固族民间故事而言,虽然格萨尔的故事在裕固族中非常流行,但它只能是藏族格萨尔的故事经过流变在裕固族内部的传播,不能算作是裕固族口头文本的代表作。用母题和类型理论考察民间故事,就会发现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民间故事具有相似性,这就给考证在几个民族当中流传的同一民间故事的渊源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在不同民族和族群之间传播的具有文学史意义的民间故事的归属显得模糊,一时难以确定是哪一个民族的代表作。

  一些人口较少民族本身族源复杂,是由多个民族在历史上不断分化和融合的结果。在这个民族实体形成过程中各种文化交互渗透,最终才逐步定型。口头文本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在其流变过程中不断地发生整合,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口头文本只能是几个相关民族的共有“资源”。在裕固族中流传着有与突厥民族主题相同的民间故事,还有和藏族、蒙古族完全相近的口头文本。在两部英雄传说——裕固族《杨安续录的传说》⑨和突厥民族的《乌古斯传》中,前者为口头文本后者为书面文本,可是它们都包含着奇生异貌母题、降除妖魔母题、英雄美人母题等相同的情节要素。

  2.“入围”的策略和措施

  多民族文学史观的提出给文学史写作开拓了新的空间,口头文本作为一种新的资源进入文学史,体现了“史观”的理论意义。然而,在口头文本“入史”的现实面前,却显示的是极大的难度。曾经作为“闲置”资源的口头文本,“入围”文学史的尝试毕竟还有显著的意义,这种尝试当然需要付出代价,更重要的是探索出一些可行的策略和方法。对大量的口头文本进行广泛的搜集和整理是获取活态资料的前提,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比较选择本民族的“经典”作品“入史”,入选作品既能体现民族特色又具有文学意义,就裕固族口头文本而言,《西至哈志》和《黄黛琛》是无法绕过去的两部作品。同时,应该注意在同一民族中流播的口头文本的不同“版本”和“异文”,分析这些作品的渊源和流变。

  口头文本进入文学史显然是文学史书写的一次“革命”,这不仅使文学史在容量上成“重量级”,在形式上也成“多声部”。传统的文学史书写以文字的表述为主,同时插入适当的图片资料,而吸收了“新成员”的文学史,应该“添加”大量的有声料,这其中包括录音的制作和视频的拍摄。通过这些有声资料,使精通本民族语言的研究者能够掌握“原汁原味”的作品,并且沿着文学史的线索进一步深入分析和探索这些民族口头文本。口头文本曾经在裕固族中盛传不衰,当下讲述民间故事却成了为数不多的几个高龄老人的“独有遗产”,这简直令人不可思议。这些民族故事的讲述者及其表演场域是文学史写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这些活态资料的搜集,拍摄和整理为以后的民族文学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信息。一个连自己的语言都快要消失殆尽的民族,他们的文化何以传承,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抢救成了人们刻不容缓的责任。当前人口较少民族语言岌岌可危的形势,给口头文本带来了极大的负面效应,因为失去了载体的口头文本无法传播,也难以进行传承。对现存的口头文本运用国际音标进行记录和整理,既是民族语言学的涉猎范围,也是由口头文本向书面写作的一种转换形式。这些通过田野调查获得的图片和有声资料,及其使用国际音标让口头文本的“凝固”,给民族文学研究者提供了有重要价值的文学史料,也使普通的文学史阅读者耳目一新。

  纵观20世纪中国文学史,人口较少民族的口头文本经历了不公正的“待遇”,充当着缺席者的角色。新世纪之初多民族文学史观所关照的,仍然偏重于除汉族之外其他五十五个民族的书面文本如何进入文学史的问题。殊不知人口较少民族的书面写作中整合了大量的口头文本,口头文本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具有其独特的意义。“在中国多民族文学格局中,书面文学与口传文学之间,有着复杂的互动过程,产生了许多意味深长的现象,揭示了文化对话的奥妙与真谛”。⑩意义和“发现”助长了“修史者”对人口较少民族口头文本“入史”的信心,尽管出现了种种可能和在理论上的一些依据,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仍然具有一定的难度,这在学界还有待于突进一步突破。

  注释:

  ①杨雪晶:《人类学视野下的文化相对主义及其反思》,《思想战线》,2005年第1期。

  ②钟进文:《寻根的人——裕固族诗人妥清德诗歌中的民族情结》,《民族文学研究》,1999年第3期。

  ③铁穆尔:《白马母亲》,《阳关》,1998年第1期。

  ④铁穆尔:《创作随想》,《西藏文学》,2005年第2期。

  ⑤杜曼:《亚斯塔拉人家》,《阳关》,1995年第1期。

  ⑥铁穆尔:《白马母亲》,《阳关》,1998年第1期。

  ⑦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第5页,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⑧温儒敏等编:《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第24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⑨田自成主编:《裕固族民间故事集》,第292页,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版。

  ⑩朝戈金:《“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三题》,《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4期。

                           本文刊于《民族文学研究》2009年第4期,略有改动。


TAG:

河西人家:李建宗的土屋 引用 删除 李建宗   /   2010-03-01 18:10:34
原帖由英古阿格于2010-02-25 01:44:45发表
建宗兄用力颇深。受益!


过奖了,英古兄。
玉麓俗谭——英古阿格的博客 引用 删除 英古阿格   /   2010-02-25 01:44:45
建宗兄用力颇深。受益!
玉麓俗谭——英古阿格的博客 引用 删除 英古阿格   /   2010-02-25 01:44:13
5
河西人家:李建宗的土屋 引用 删除 李建宗   /   2009-12-28 22:35:57
,漏洞很多,望兄多加批评。
马知遥的个人空间 引用 删除 马知遥   /   2009-12-28 21:24:45
大气,有眼光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