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文人多自谦,戒浮燥,胸怀平常之心,甘为边缘人。粗茶淡饭,布衣裘褐,倒可以冷眼洞察社会,静观人生百态,写出多少能够传世的作品来。——录自随笔《边缘人》(1998)

李强:董均伦与《半湾镰刀》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6-08-23 10:15:35 / 个人分类:文艺评论

董均伦与《半湾镰刀
时间:2014年03月29日   作者:李强    浏览量:281次

  在当年的山东老解放区曾经出现过一位著名的民间故事作家,他创作的民间故事不但在山东老解放区广泛流传,而且也被其他解放区翻印再版——他就是董均伦。
  董均伦(1917——2004),山东威海市人,1934年入烟台益文学校,1935年秋考入北平华北外国语专科学校。1938年他从威海取道香港,辗转奔赴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抗大毕业后当过文化教员和八路军总医院的翻译,曾担任过著名印度援华医生柯棣华的英文翻译,后到部队文艺社为战士们撰写通俗故事。1946年春回到山东解放区做随军记者,写了一些战地通讯,创作出中篇小说《血染淮河》。解放后他偕夫人江源又创作并出版了《玉仙园》、《石门开》等20余个民间故事集。他曾任中国作协山东分会名誉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山东分会主席等。
  《半湾镰刀》是董均伦在解放战争中创作的一部著名的民间故事集, 该书包括11个民间故事。笔者所持为东北书店1948年11月再版本,32开,24页,印量20000册。诚如阿英在“小叙”中所指出的那样:“均伦同志要我替他的《半湾镰刀》写一篇小叙,但是我能写什么好呢?这十一篇故事的本身,已尽够说明贫雇农在封建势力下面生活、思想、文化的各方面。他们的被剥削、受痛苦,在压迫下面的哀诉、挣扎、反抗,特别是复仇的怒火,几乎潜伏在每一篇之中。贫雇农由于被损害的关系,一向是没有文化的,然而从这些故事之中,却充分地表现了他们的聪明睿智、伟大的艺术天才。”
  《半湾镰刀》故事讲的是:在山东有一个大地主,他家里的地不知有多少万亩,金银财宝更是不计其数,可谓要钱有钱,要势力有势力。收麦的时候附近的农民都去他那里打工,甚至有从二、三百里外赶来的。但到割完麦子该算工钱时,他却只按5个钱一个工结算,道远的打工者连回家的路费都不够。打工者们最后跪下来求他开恩加点钱,他却破口大骂起打工者来。大家伙实在忍受不下去了,有人照他头上一镰刀,接着许多人吆喝着“打!打!”,大地主来不及防备,就这样被一镰刀一镰刀地砍死了。地主的家丁们赶来吆喝:“找镰刀上有血的”,砍地主的打工者把镰刀都扔到湾(即池塘)里,家丁们又叫喊道:“谁没有镰刀就捉谁。”大伙齐刷刷地又把镰刀一齐掷到了湾里,到最后也没有找着砍死大地主的人。
  《半湾镰刀》真实地反映了受苦受难的农民群众面对地主阶级残酷的剥削、欺压,英勇无畏奋起反抗的精神。而在这个斗争过程中,农民阶级的聪明、睿智、斗争策略充分得到了展示和发挥。
  《半湾镰刀》除在山东解放区印行外,东北老解放区最早的版本为1948年7月大连大众书店的初版本,而东北书店的初版本则是1948年9月,3个月后即再版再印至数万册,可见当年它是如何受到读者们的欢迎和喜爱了。



TAG: 董均伦 民间故事 半湾镰刀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