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勃 侯仰军]粽叶香飘日 爱国孝亲时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6-06-10 18:45:12 / 个人分类:作品已发表

该文发表于《经济日报》2016年6月9日第4版

“年年节与物相符,笋已成竿燕欲雏。客里不知端午近,卖花担上见菖蒲。”不知不觉间,端午节就要到了。在我国传统节日中,端午节是名称最多的一个。除端午外,还有五月五日、重午节、重五节、端五节、五月节、端阳节、菖蒲节、浴兰节、天中节、诗人节、女儿节、龙舟节、粽子节、医药节等诸多专名。时至今日,在不少人特别是城市人的印象里,端午节除了放假休息一天、吃粽子外,就是南方有几个地方进行划龙舟比赛。其实,端午节的习俗很多,民间传说和文化内涵也十分丰富。几千年的光阴里,从避瘟驱邪到爱国孝亲,端午节一路走来,给我们的民族以健康、信仰和力量。

万古相闻为屈原

端午节是最早出现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

那是1300多年前唐高宗龙朔元年(公元661)的某一天,唐高宗李治很认真地询问大臣一个问题:“五月五日,元为何事?”即人们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大臣许敬宗引用《续齐谐记》所载的屈原传说作了回答: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忠心为国,却被奸臣诬陷,壮志难酬,看到楚国即将灭亡,悲愤之下,于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楚国百姓为了纪念他,每到这天,便用竹筒贮米,投水祭之。唐高宗是否满意许敬宗的回答,史书没有记载,但这一问一答表明,尽管当时还有其他传说的存在,尽管唐代以后许多地方还在生成新的传说,但屈原传说乃是最正宗的关于五月五日起源的解释,它也在各种文献中得到了更多的书写和表述。

在民间传说中,除屈原外,与五月五日及其节俗来历有关的人物还有伍子胥、越王勾践、介子推等,东汉以后,民间还流传着孝女曹娥的故事。曹娥是东汉上虞人曹盱之女,曹盱于汉安二年(公元143年)五月参与祭祀“伍君”的活动时不幸落水身亡,尸首不知所终。当时年仅十四岁的曹娥沿着水边哭着寻找,十七天后投江自尽。曹娥的孝心感动了天地,五天后,曹娥与父亲的尸首一起浮出江面。这则故事虽然与五月五日的来历无关,但它的发生与五月祭祀水神有联系,也就成为附着于这个节日的重要传说。

考诸史料,端午节是最早出现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有的学者认为,端午节起源于吴越民族龙图腾祭祀;有的学者认为,端午节的各种习俗和传说与阴阳五行对立转换密切相关;还有的学者说,端午节是人们为了适应夏至前后因气候变化而带来的瘟疫与疾病,通过巫术、灵符、中药等禳解,因季节适应的需要而产生等等,不一而足。

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大家越来越倾向于认为五月五原是个避瘟驱邪的节日,端午的习俗是古代人们针对五月恶劣的生存条件与阴阳变化进行应对和调和的结果;但节日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喜欢追根溯源的人们又十分愿意将历史名人与节日起源相联系,这不仅可以表达对历史名人的美好情感,也使节日本身变得更加有意味。所以,在千千万万老百姓的心目中,屈原传说已经深入人心,端午节就是为忠臣所设,正所谓:“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相闻为屈原。”

各具特色的习俗

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反映了端午节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程度

先说吃。端午节的节令食品,各地多有不同。《浙江新志》载当地的节日食品有粽、蒜、蛋白、切鸡、馒首、绿豆糕、薄皮糕(用春饼包菜)及五黄(黄鱼、黄瓜、雄黄酒、黄鳝、黄瓜头)、五烧(烧酒、红烧肉、烧窝、烧饼、烧馒)等。

在诸多食品中,粽子是最主要的食品,民间俗语有“端阳弗吃粽,死后没人送”。粽子多由粽叶或竹筒包裹糯米蒸制而成,名目繁多,古代就有“百索粽”“九子粽”“蜜饯粽”“艾香粽”“青菰棕”等诸多品种,现在更是花样繁多,有蜜枣粽、八宝粽、赤豆粽、蚕豆粽、玫瑰粽、瓜仁粽、豆沙粽、猪肉粽,不胜枚举。不论什么粽子,都讲究用五色丝线捆扎,俗以为五色丝线有驱邪的功用。

至于端午节的饮品,则以雄黄酒、朱砂酒、菖蒲酒、艾叶酒最具特色。

次说玩。说到端午节的玩,人们最先想到的,大概就是龙舟竞渡了。龙舟竞渡,又叫划龙舟、扒龙船、抢江。竞渡时,各船有十余人分两排而坐,各执短桨。船上另有几人,摇旗呐喊,击鼓敲锣,以助声威。竞渡前一般有请龙祭龙的仪式。需要说明的是,有些地方的竞渡活动往往并不仅限于五月五日一天,甚至高潮也不一定是五月五日,在四川、湖北等地,还将五月十五日称为大端午。在古代,端午节竞渡的时间跨度往往很长,唐代诗人元稹曾感叹道:“楚俗不爱力,费力为竞舟。……连延数十日,作业不复忧。……一时欢呼罢,三月农事休。”竞渡要耗时几十天之久!除了划龙舟,端午节的娱乐活动还有斗百草、放风筝、抓鸭子,真是乐趣无穷。

再说避邪卫生活动,即保护自己的生命、使健康不受邪怪虫毒侵害的活动。

用植物、手工制品避邪驱毒在端午节十分常见。各地用来避邪的植物各有不同,其中以艾蒿和菖蒲最为普遍。一般是将艾蒿和菖蒲悬挂在房檐上。有俗语云:“门口不插艾,死了变个大鳖盖。”“戴上艾,不怕怪;戴上柳,不怕狗;戴上槐,大鬼小鬼不敢来。”手工制品则首推长命缕,又叫续命缕、长命索、避兵缯、朱索、避瘟绳、百岁索、百丝儿、长命丝等,因多用青、红、白、黑、黄五种颜色的丝线做成,又称五色丝。此外还有香囊。香囊,也叫香包、荷包等,系用丝布缝制而成,内装以朱砂、雄黄、香药等物,多用彩索串起来,佩带在身上。民间还盛行悬挂天师像、钟馗捉鬼图以及一些符图来驱邪,所谓:“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手持菖蒲剑,斩魔入地府。”

这天,许多地方的人们还会采药。早在《夏小正》中已有记载:“五月蓄药,以蠲除毒气。”在今天的胶东一带,人们习惯在端午节用露水洗脸,据说洗了不害眼病,同时让牲畜吃带露水的草,据说可令牲畜一年不得病。也有地方送瘟神,即用竹、纸扎制龙船,端午日推船入水,认为这样即可驱鬼避邪。

最后说说社会交往活动。端午节期间,许多地方都有出嫁女儿回娘家的习俗,故而端午节又有“女儿节”之称。在河北张北,节前要请出嫁女吃粽子,节后再送回。在四川长寿,要迎新女婿过端阳节。在安徽和县,新出嫁的女儿在初夏时节要回娘家住一段时间,叫做“住夏”,端午节转回夫家时,母家要包粽子装满箱笼,让女儿转送给亲戚邻里。

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反映了端午节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程度。

健康信仰的力量

端午节,从一个避瘟驱邪、养生健体的特殊日子,一步步演变为兼具缅怀屈原、爱国孝亲的节日

在古代,人们称五月为“恶月”“毒月”“凶月”,五月五日被称为“恶月恶日”。端午节时处仲夏之月,人们的生存环境相对恶劣。首先,气温迅速升高,雨水大量增加,南北方均进入酷暑季节;其次,蚊蝇肆虐,各种毒虫活动频繁,瘟疫极易流行;再次,这时候农事繁忙,劳动强度大,影响了休息,以上这些都严重威胁了人们的身心健康,也激发了人们的“卫生”意识。因此,无论是节日饮食,还是节日服饰,抑或其他习俗活动,都包含着强烈的避害全生、益寿延年的人生诉求。不仅如此,端午节的一些节物和习俗活动还总是能够起到避害全生、益寿延年的实际作用。这是因为端午节使用的不少节物本身就具有药用保健价值。比如菖蒲,“味辛温无毒”,可以“开心,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在流传广泛的《白蛇传》传说中,白娘子也是在端午节喝了雄黄酒才现出原形的。

竞渡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养生作用。对于参加竞渡的比赛者而言,他们为了取得胜利,会提前进行训练,必然起着强健身体的作用。对于观众而言,他们可以在竞渡现场大声喊叫,是对心中郁结之气的释放和疏散,同样有益于身心健康。

另外一些节物,虽然可能并不具有实际的避害养生功效,但早已在人们的观念中成为驱邪养生的吉祥物。比如桃木印、五色丝等。无论悬挂还是佩饰,都具有避害全生、益寿延年的象征意义。

“忠”与“孝”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具有特殊地位的两个范畴,端午节的习俗活动具有鲜明的崇尚忠孝的文化内涵。对忠(忠于国家)的崇尚,集中体现在对屈原这个人物的深沉悼念。在人们的心目中,屈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忠臣,纪念屈原,是对屈原所代表的忠臣人格的推崇,是对以屈原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脊梁”的感佩。对孝的崇尚,反映在以枭羹作为节令食品方面。至迟在汉代,枭就被认为长大后会吃掉自己的母亲,由此获得了不孝鸟的恶名,《说文解字》说:“枭,不孝鸟也。”对于这种不孝鸟,汉初已有磔之并作羹汤的做法,朝廷中还用以赏赐百官。在唐代,枭仍然被视为“恶鸟”,而宫廷中也继续着五月五日以枭羹赐百官的传统做法。对不孝鸟以磔杀并吃掉的方式处理,表明了对不孝行为的痛恨。而纪念孝女曹娥,则从正面对孝进行了褒扬。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端午节,从一个避瘟驱邪、养生健体的特殊日子,一步步演变为兼具缅怀屈原、爱国孝亲的节日,其中的文化逻辑自然值得我们探讨,反映出来的千千万万人民大众的心理诉求,更值得我们深思。

 

 

http://paper.ce.cn/jjrb/html/2016-06/09/content_303207.htm


分享到:

TAG: 端午节 屈原 爱国孝亲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