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物件】寿文化之源流(三)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6-04-12 05:20:45 / 个人分类:社会民俗

小编的话万寿宫因祭祀“江西福主”许真君而起,因朝廷对许真君功德的尊崇而兴,因江西移民的迁徙而盛。由此形成万寿宫文化。2017年8月南昌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开街。为配合万寿宫博物院在街区对外开放,我馆正筹备“寿”瓷文化专题展,小编在本馆微信公众号上先“热身”一下。


三、中国寿文化的起源与演变历程

考察中亚之两河流域、北非之埃及、南亚之印度、地中海之希腊、美洲之玛雅等几大早期人类文明,其追求长寿的种种情形,与中国寿文化的起源极其相似,如出一辙,说明中国的寿文化与世界寿文化具有同源关系。

长寿在中国寿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

1、巫山寿文化中心的溯江西迁


巫山作为中国原始寿文化中心,鼎盛时期当在殷商和西周。创造这一寿文化的民族,是开发经营食盐和丹砂的巴人。巴人早期活动于今湖北长阳境内之清江(古称盐水)流域,自西周到春秋战国,巴人先后建都于平都(忠县)、枳(涪陵)、江州(重庆),揭示出巴人政治中心逐渐溯江西移的史实。政治中心的迁徙,同以盐、丹为支柱产业的经济中心的变化有关,相应的寿文化中心也随之迁徙。

巴人政治中心及其寿文化之西迁,基于多种原因。一则西边的蜀人仰食盐和丹砂于巴人,故巴人的活动区域随着生意向西拓展;二则巫山盐丹资源已经不能满足需求,而瞿塘峡西之长江沿岸和支流山区发现了更多的盐泉和丹矿;三则巫山东面的楚国迅速成长,势力范围扩大,争夺巴人的盐丹资源;四则秦楚争霸,峡江地区因区位和盐丹资源而成为战略要地,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而进逼楚国,巴人从此完成了西向的迁移。2、战国中后期中国寿文化的中心在长寿

作为中国原始寿文化主要基地的巫山寿文化中心,随巴人活动而西迁,战国中后期其中心区域恰好迁移到枳与江州(涪陵与重庆)之间,归入枳地的长寿崛起为当时的寿文化中心。巴寡妇清的出现,标志着这个中心达到了鼎盛时期。长寿之所以随巴寡妇清而成为中国的寿文化中心,关键在于丹砂生产经营的影响力。《神农本草经》列为中药上品之首位,《周礼·天官》说“凡疗伤以五毒(其一为丹砂)攻之”,东晋葛洪《抱朴子》谓“仙药之上者丹砂”。可见,丹砂有多种药用功效,既是长生仙药,又为战争所需,是当时最重要的紧俏药材。巴寡妇清在长寿的出现绝非偶然,从“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穷乡寡妇,礼抗万乘,名显天下”(《史记·货殖列传》)的记载看,其家庭背景、资源垄断、丹砂产量、经营区域,天下一人而已,尤其是秦始皇痴迷长生不死药而敬重巴寡妇清,始皇陵地宫大量灌注之水银由巴寡妇清供给的丹砂转化而成,更说明巴寡妇清确实可谓手眼通天。一个穷乡寡妇却能礼抗万乘,根本原因是她来自中国寿文化的中心,对中国的寿文化有杰出贡献。3、长寿是中国寿文化一源分三系的重要转折点

长寿作为中国寿文化中心的战国中后期,七雄争霸,战争连年,伤亡者众,疫病流行,于是救死扶伤,养生健康,成为那个时代的重大社会问题,必然推动寿文化大步向前发展。长寿作为中国的寿文化中心,其丹砂和医技,理所当然成为人们目光聚集的焦点。考察中国寿文化发展变化的历史,长寿作为寿文化中心,也正是中国寿文化从原始神秘主义加速向人本寿文化、科学寿文化和宗教寿文化转变的关键时期,与那个时代的社会形势和需求完全吻合。与原始的寿文化相比,当时长寿的寿文化少了许多神秘主义色彩,更多强调的是药物对健康长寿的功用,这是对老庄以来人本主义寿文化的继承、丰富和发展。虽然当时峡江地区巫风犹存,但与昆仑山的神话传说和燕齐海滨的荒诞故事相比,巴寡妇清因丹砂而名声大振,受到秦始皇的重视,不能不说是中国寿文化史上的一次飞跃,它标志着中国的寿文化从原始迷信阶段进入了理性科学时代。因为,几乎与此同时出现的《神农本草经》和《黄帝内经》,标志着中国的寿文化开始跨入科学阶段。稍后以导引吐纳和炼丹服丹为特点的宗教寿文化的兴起,除了受到先秦养气理论启发外,主要受到了原始寿文化炼服丹砂的影响。4、长寿的寿文化源远流长底蕴雄厚

从历史的迷雾中厘清脉络,长寿在中国寿文化史上的贡献与地位昭然若揭。以巴寡妇清为标志,长寿成为战国中后期的寿文化中心,但长寿的寿文化起源时间却早得多。联系埃及、中亚、印度等早期文明与中国南方(西南)的交流历史,参照中国寿文化的起源与流变,考虑地处峡江寿文化中心区和长江横穿境内等多种因素,则长寿的寿文化起源可以上推到夏商之际。长寿得名之文星拜寿的传说和“人多寿考”的记载,与长寿作为战国中后期的中国寿文化中心源流相通,一脉承传。一则巴寡妇清的特殊地位和寿文化中心的历史传统,有利于增强人们的寿文化意识,对后世的寿文化发展产生长远影响。苏东坡《 东坡志林》载“尔朱道士客于涪州,爱其所产丹砂,虽琐细而皆矢镞状,莹彻不杂土石,……采药者时复得之”。时长寿隶属涪州,足见直到宋朝,此地丹砂犹为人所重。二则关于“人多寿考”的记载和传说,可以推知此前寿文化发达、长寿者众多的情形,如宋代易学名家谯定,即是一老寿星。三则长寿之得名,乃皇家钦定,当时必有所据。“其地常温,禾稼早熟,民乐之”,唐初始置乐温县,说明有长寿之物质保障。尤其值得注意者,长寿得名而同名者废。湖北钟祥,自西魏大统十七年(公元551年)置长寿县, 唐宋因之, 明洪武九年(1376)废止,显系让名于长寿。黑龙江延寿,清光绪二十八年(1903年)置长寿县,民国初年,因与四川省之长寿县重名而改名。


TAG: 江西 历史 移民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梅联华

梅联华

南昌市民俗博物馆馆长,研究馆员 ( 南昌大学教授 )。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中国民俗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学会理事、江西省民俗与文化遗产学会副会长、江西省社会学会副会长、江西省民俗社会学研究会会长、南昌市第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届人大代表、南昌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委员、南昌市西湖区第九届政协委员,南昌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南昌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南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江西省文化艺术学科带头人、江西省文化名家、全国优秀社科普及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日历

« 2024-03-28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265255
  • 日志数: 575
  • 图片数: 9
  • 文件数: 7
  • 书签数: 4
  • 建立时间: 2008-12-28
  • 更新时间: 2018-11-26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