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关系的,我从小就很习惯在北方的冬天里。

琉球1875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3-11 18:00:09 / 个人分类:撷枝扶桑

 

 

琉球1875

 

 

                                                                          一

  130年前,亦即公元1875年,日本明治政府派遣松田道之赴琉球,强令琉球国王停止向清王朝朝贡。

  松田道之带来的日本明治政府的命令包括:使用日本年号,废止琉球对清朝朝贡和庆贺清帝即位而派遣使者的惯例,同时也废除琉球国王更迭之际接受清朝册封的惯例,以及琉球今后与清朝的交涉概由日本外务省管辖处分,撤销在福州的琉球馆,贸易业务由日本领事馆管辖等。日本政府还命令琉球“藩王”入朝,研究政治厘革及兴建之法。一句话,就是在把琉球纳入日本版图后,强制琉球和中国断绝关系。

  松田道之是明治政府的内务大丞。派遣他到琉球,是因为此时明治政府已经将琉球划归内务府管理。

  1875年的这份命令,直接背景是大久保利通向明治政府提出的关于琉球的建议。1874年在北京签订完《北京专条》的大久保利通,回日本后便向明治政府提出“今通过与清国之谈判,彼承认我征藩地为义举,并出银两抚恤受害难民,虽似足以表明琉球属于我国版图之实迹,但仍难说两国分界业已判然”,为将来计,期望明治政府借机断绝琉球“与中国之关系,在那霸设置镇台分营”。而更远一点说,1871年,明治政府废藩置县,完成了新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后,第二年即宣布废除琉球王国,设置琉球藩,改琉球国王尚泰为藩王。发展到1875年,强迫琉球国王停止向清王朝朝贡,可以说是日本政府吞并琉球这一既定国策的一个必然环节。

  琉球王国被迫停止了对大清国的朝贡。

  1876年,记载琉球王国历史的《中山世谱》、《球阳》的编撰也被迫停止。

  从1372年开始加入以明朝为中心的朝贡式册封体制算起,长达五百多年的中国与琉球王国的藩属朝贡关系走向了结束。

  近代东亚的政治秩序,从此开始了真正的再编和组合。

                                                                     二

  琉球国者,南海胜地也。钟三韩之秀,以大明为辅车,以日域为唇齿,在此二中间涌出之蓬莱岛也。以舟楫为万国津梁,异产至宝,充满十方刹,地灵人物,远扇和夏仁风……

  这是琉球“万国津梁钟”上的一段铭文。保存在日本冲绳县立博物馆的“万国津梁钟”铸造于1458年,据说原本是悬挂在琉球王国首里城正殿门前的。琉球群岛南连台湾,东北与日本九州相望,呈弓形分布于东海海域。大航海时代开始之前的十四世纪,琉球商船已经冒波涛之险来往东亚各地。早在1372年,琉球已经成为以明朝为中心的朝贡贸易体系中的正式成员。1429年,尚巴志统一琉球后,琉球商船更成为活跃于东亚海域的“万国津梁”。比较一下《明史》记载的亚洲诸国朝贡次数,日本19次,朝鲜30次,爪洼37次,安南89次,而琉球一国即171次,几乎近于各国的总和。除了对明的朝贡贸易,琉球还开展与日本、朝鲜以及东南亚诸国间的中继贸易,琉球船出没于中国福州、朝鲜釜山以及泰国、越南、马六甲、苏门答腊、爪洼各国港口,贩卖香料、象牙、丝织品、瓷器、刀剑。《历代宝案》所载驰往东南亚的贸易船有104艘之多,其中泰国最多,有58艘。

  “以舟楫为万国津梁”,很说明琉球人当年的境界和抱负。在15世纪上半叶已经开始的琉球船队贸易活动,足以使当时的琉球人自豪地自称为万国之津梁。正因如此,当葡萄牙势力伸展到马六甲,琉球人的存在立即进入了他们的视线。佩雷斯《东方诸国记》曾经这样描述琉球人:“正如我们(欧洲)列国谈论米兰那样,中国人和其他所有国家的人都谈论琉球人。他们为人正直,不贩卖奴隶,即便用全世界来交换也不肯出卖自己的同胞,他们宁死也不肯。”


分享到:

TAG: 琉球

马知遥的个人空间 引用 删除 马知遥   /   2009-06-03 10:17:10
这个内容比较陌生,所以学习下
刘晓峰空间 引用 删除 刘晓峰   /   2009-06-03 08:57:38
原帖由zhangjf于2009-06-02 22:18:07发表
刘老师您好。
我看葛兆光先生的文章说17世纪中叶以后东亚统一文化体已经瓦解。日本自丰臣秀吉之后民族主.


我的看法是在国际政治层面,直到1875年为止,以中国为中心的国际秩序一直得到维护和尊重,至少表面上是如此。这正是琉球一度亡国而不亡的根本原因之一。
而精神文化层面,日本的民族主义从圣德太子的时代就有萌芽,在元寇遭遇神风后已经甚嚣尘上,这可以以北龟亲房《神皇正统纪》为证据,思想上的离心力早已存在,根本不必待丰臣时代。已经举兵开进朝鲜的丰臣时代是离心后的结果而不是离心的开始。
引用 删除 zhangjf   /   2009-06-02 22:18:07
刘老师您好。
我看葛兆光先生的文章说17世纪中叶以后东亚统一文化体已经瓦解。日本自丰臣秀吉之后民族主义思想逐渐强势。
我觉得是不是可以这样类比:
西欧各国如英法的民族主义是在和罗马教廷的神权世界帝国以及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世俗世界帝国斗争中形成和加强的。东亚诸国如日韩的民族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否也和他们与世界性的中华帝国的对抗有关呢
施爱东博客 引用 删除 施爱东   /   2009-03-27 21:56:28
参天大树都是从根部往上长的。
刘晓峰空间 引用 删除 刘晓峰   /   2009-03-11 18:05:59
怎么发出来的顺序是颠倒的?
刘晓峰空间 引用 删除 刘晓峰   /   2009-03-11 18:04:47


  有了上述历史背景,再看松田道之1875年之赴琉球,可以说别有一种符号性意味。

  1875年,只是日本明治政府对外扩张的开始阶段。东亚的大变局也只是刚刚开始。

  1879年,还是由松田道之领队,日本熊本镇台冲绳分遣队300余名、警官160余名被派往琉球。3月27日,宣布废除琉球藩置冲绳县。5月,第一任县令锅岛直彬到任。日本对琉球群岛的直接支配开始了。对日本的直接统治,琉球君臣百姓采取了“不合作运动”与之对抗。琉球各岛相互之间交换血判誓文,“念祖辈所受君恩”,“激于情义”密约“即便面临武力”也决不改变不服从的态度。如果有因此被害者,大家共同出五万贯铜钱来承担其丧葬及抚恤费用。如果署名者背誓,本人处死,父母妻子流罪。宫古岛还发生过处死背叛者的“赞成”事件。但琉球人清楚,仅凭自己的力量最终不可能与明治政府相撷颃。相当多的琉球人逃亡到清国,把希望寄托在清朝身上。

  19世纪末叶,围绕琉球的所属权问题,清朝确曾与日本多次展开过交涉。依照陈在正教授的研究,包括1874年中日《北京专条》在内,清朝从未曾放弃过对琉球拥有宗主权的主张。但是,19世纪末叶的清朝,正像《红楼梦》中的贾府,“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到了1894年甲午战败,连台湾都成了日本人的战利品,已经被日本“处分”的琉球,所属问题就更不可能提到议事日程了。

  从1875年数起,70年后的1945年,在琉球岛上发生了二战中最为惨烈的冲绳之战。残酷的战斗中岛上居民死亡了1/4。这些人有的死于美国人的炮击,有的被看成间谍或叛徒死于日本兵的虐杀,还有很多人是在日本兵强迫下不得不自杀。而能令人追忆起昔日琉球王国的历史遗迹,也在硝烟和炮火中摧毁殆尽。硝烟散去,被烧焦的土地一块块被铁丝网围起,规模巨大的冲绳美军军事基地拔地而起。距1875年后的1972年,美国将冲绳的行政权归还给日本 ;125年后的2000年,日本把八国首脑会议安排到了冲绳。冲绳和平运动活动家宇根悦子说,仅仅一个世纪之间,冲绳人经历了由唐(中国)世界向大和世界、大和世界向美国世界、再由美国世界向大和世界三次朝代的转换。琉球的历史,就这样连续不断地翻开一页又一页。

  不过,这已经应该是另一篇文章叙述的故事了。
刘晓峰空间 引用 删除 刘晓峰   /   2009-03-11 18:04:01
琉球的王统就这样得以存续下来。但1609年发生在琉球的战争,造成了琉球两属的局面。江户幕府论功行赏,给予了萨摩对琉球的支配权。萨摩藩背着江户幕府割掉了奄美列岛作为自己的私领地(直到今天,奄美列岛行政上仍归于鹿儿岛县属下),又规定琉球对中国的朝贡贸易由萨摩管理(根据崎原贡的统计,从1609年到1869年260年间,萨摩藩独占琉球对华贸易达148年,1687年起到1829年这另外142年也仍然是萨摩与琉球双方出资),同时还要求羁押中的琉球君臣承认“琉球自来就是萨州岛津氏之附庸”。拒不在岛津氏这一文件上签字画押的三司官谢名利山被斩首,其他人在人屋檐下,只能低下头。

  历经千难万险,到1611年9月,被俘的琉球君臣终于回到了故国。

                                    四

  在前近代的东亚,中国的存在是巨大的。

  从江户幕府那里获得了对琉球支配权的萨摩藩,最初一度要求琉球人改日本服色,并规定每年派遣使者巡视执行情况。但当明朝完全无视德川幕府的讲和交涉后,明朝和琉球的外交关系分量变得重要起来,萨摩藩也一变为尊重琉球固有的政体和风俗,不仅归还了人事权、裁判权、祭祀权,而且规定禁止生于琉球的日本人改用日本的发式衣服,违者科罪。琉球人改用日本发式衣服,就更在禁止之例。这期间,琉球和明朝的外交关系也取得了进步。1612年明朝规定,琉球由两年一贡改为十年一贡、船一艘的新制,到1622年改为五年一贡,1633年终于恢复为两年一贡,船两艘。

  1644年,明亡。1646年,出使南明唐王处的琉球使者被清军抓获,并于1647年在北京持琉球国书谒见了顺治皇帝。这么方便就带有写给清朝皇帝的国书,是因为因应大陆政治局势的变化,从1633年起,琉球使者所携带的国书只是印上国王玺印的空白纸。1649年,顺治皇帝派招谕使赴琉球。当时萨摩藩请示江户幕府,如果清朝要求琉球人剃发更衣该如何对应?江户方面的回答是,如果清朝要求琉球人剃发更衣那就剃发更衣。不仅如此,萨摩藩还重新规定常驻琉球的事务官员只有到港、年始、归航这三种情况下可以见琉球国王,重申不许他们干涉琉球的人事、裁判、祭祀。很明显,面对大陆的风云变化,江户幕府与萨摩藩都在竭力避免因为琉球问题与清国冲突。

  琉球1875 0

  …………

  1663年,清朝册封尚质为琉球中山国王。在清朝的册封体制中,琉球仅次于朝鲜,名列第二。

  为了既不与清国冲突,又能得到朝贡贸易的好处,如何掩盖日本与琉球的关系就成了要务。具体到萨摩藩,是如何才能既掩蔽自己的身份,又能身临贸易现场?从17世纪末叶开始,萨摩常驻琉球的官员开始伪称自己是“度佳喇”(宝岛)人,自称“度佳喇”是琉球属岛之一。1683年清朝册封尚贞时,“度佳喇”人与册封使对面并参与礼品的赠答往来。尽管他们自以为得计,但清朝使者却一眼看穿了他们本来的面目。清国册封正使汪辑《使琉球杂录》中记载说,这些名字都带右字的人自称来自琉球属地宝岛,但形容狞劣,和琉球人大为不同。这些夏天穿着木棉粗布衣的人,剔掉头顶的头发只留下中间一绺梳向后面,腰插刀,打赤脚,就是日本人。到了1719年,为了更为彻底隐蔽琉球与萨摩的关系,册封使到来时,“度佳喇”人不再露面,日本船也躲进冲绳北部的运天港。这一年因为没有日本人在场,多出的2000多贯货物自然可以由琉球人自己买下。可琉球所有的只有500贯钱,最后连男女老少的簪子和家中的铜锡物件都凑起来,总算又凑足了100贯。1609年的战争已经过去110年,但在萨摩藩如影随形如蛆附骨的压迫吮啮下,曾经以“万国津梁”自诩的琉球王国,已经困顿如斯。

  1753年,在萨摩藩的指令下,琉球制订了如何应对清国询问的条目,1759年又追加了一系列条目。依照这些条目,琉球拥有北山、中山、南山36岛,宝岛则是贩卖丝与纺织品换回银两的地方。如果派遣去日本的船漂到清国,那么就自称是琉球36岛的巡见官雇用宝岛的船航海途中出事的。若船上装载了运往萨摩的丝与纺织品,就称本年宝岛商船来得少,我们只好雇宝岛的船卖这些商品过去,若装的是银两,那么就说是卖了货物返航途中。1757年,清朝实行海禁。相对应的1762年的《唐漂着船心得》、1866年的《对唐人应答心得》,对如何掩盖琉球与萨摩的关系,作了诸如如果漂流到清国就要把有日本年号、日本人名字的货物扔进海里等具体的规定。

  琉球历史的伤口,曾经就这样被精心遮掩。
刘晓峰空间 引用 删除 刘晓峰   /   2009-03-11 18:03:20
然而,活跃在东南亚海上的琉球人很快不得不面对灾难性的新局面。1511年,葡萄牙舰队进攻并消灭了马六甲王国,此后又在爪洼、苏门答腊等地兴建商馆与要塞。在欧洲势力伸展的同时,16世纪初,明王朝的对外政策发生了转换。1522年,麦哲伦完成了环绕地球一周的探险之旅,证明地球是圆的。就在这前后,东南亚海域消失了琉球船队的帆影。琉球在东南亚的贸易活动结束了。

  更为灾难性的打击则来自东北方。1609年3月,日本萨摩藩派遣桦山久高为大将入侵琉球。说来萨摩藩入侵琉球的“大义名分”,乃是因为琉球国既不肯致聘于江户幕府,对江户幕府通过萨摩藩送还漂流岛民也未派遣使者致谢,对江户幕府期望琉球能在日本与明朝的关系修复中做一些工作的愿望也没有积极的回应。萨摩军先后占领了奄美、喜界、德之岛、冲永良部等岛屿后,在冲绳北部上陆,攻陷今归仁城。守城的山北监守向克祉战死。4月1日,萨摩军分海陆两路攻向那霸和首里。尚宁王派遣三司官谢名和丰见城守卫那霸。萨摩军沿途烧掠并摆出直攻首里的态势,谢名和丰见城回师援救首里,萨摩军乘势攻下那霸。眼见守土无望的琉球国王尚宁只好以王弟尚宏和三司官为人质,向萨摩求和。4月4日,尚宁被押向名户,5日,萨摩军进占首里城。日本式集体劫掠开始了(这种集团劫掠很不同于欧美的个人式抢劫,其间的差别,在1900年八国联军在北京抢劫时表现得也非常明显)。依据《琉球渡海日日记》的记载,光是打包琉球的奇货珍宝就用了十几天。

  按照前近代征服与被征服的模式,历史的故事从此应当是萨摩藩献俘江户,德川将军赐予萨摩领有琉球,而被攻占的琉球王国,理所当然直接面临着灭顶之灾。

                                     三

  但是, 1609年后的琉球历史却是另一种写法。

  转机在1610年5月已经出现。在经历一年牢狱之灾后,5月,萨摩藩主岛津家久受命与琉球君臣踏上了去江户的旅程。出发前,江户大老(幕府最高执政官)本多正纯写信给岛津家久,命其按照接待朝鲜使节的规格将琉球国王带到江户。

  接待朝鲜使节的规格,是何等规格?江户时代,每当江户幕府将军更换以及有特别庆贺之事,朝鲜方面会派遣祝贺使。使节团由正使、副使、从使等400人组成,因为事关幕府的面子,所以接待费用每次达100万两,是对外最高的规格。这与琉球君臣的阶下囚身份很明显是大有距离的。一路行来,1610年8月16日琉球君王在骏府城“晋见”了德川家康。史料记载,在24杆旗帜的簇拥下,琉球国王乘凤辇而入。他身着明朝皮弁冠服,王弟具志头和其余同行者衣冠装束也一如明臣。而那凤辇,上面有镀金的凤凰式样,据说在日本是天皇才能乘坐的。那一天德川家康也身着直衣头戴乌帽子,一副正装。8月25日,琉球君王到江户,28日,登上江户城“晋见”德川幕府将军德川秀忠。琉球君臣的引见仪式成为提高幕府权威的最好的仪式。1610年9月3日,德川秀忠设宴款待琉球国王和岛津家久。席间更表示,琉球今后要上供于萨摩,但琉球代代为中山王之国,不得立他姓为王。琉球国王宜早乘归帆,奉祈祖先。琉球王尚宁闻之欢喜无限,不由得手舞足蹈。

  1603年德川家康开幕府于江户,1605年传将军位置给二代将军德川秀忠,自己迁居于骏府。但真正掌握实权的,当然还是家康。从本多正纯写信到德川将军秀忠当着岛津家久宣布让琉球君臣归国,不难看出深居骏府的德川家康在通盘考虑琉球问题后,早已下了维持琉球王统的决断。他的选择是,既然萨摩藩入侵琉球的“大义名分”,是琉球国不肯致聘于江户幕府,那么,就让事情止于通过萨摩藩武力达到使之致聘的目的。

  问题在于,是在什么力量促使下江户幕府确定了如此政策,把已经吞进口中的琉球重新吐出来?推动历史走向这一刻的必然性何在?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海那边琉球的宗主国明王朝的存在。1592年和1597年,为保卫以明王朝为核心的东亚国际政治秩序,在朝鲜半岛明军和日本军刚刚交过手。日本如果灭亡琉球,毫无疑问同样要冒着重启战端的风险。在日本国内,1610年的日本也远不是太平盛世。尽管1598年丰臣秀吉死去后丰臣氏的影响日渐凋敝,但以大阪为中心的丰臣势力仍然存在,他们对于江户幕府有着根本威胁。解决这一威胁,是几年后被称为大阪“冬之阵”和“夏之阵”的两场战役。就江户幕府与强藩萨摩的关系而言,1600年的关原之战,岛津氏最后采取自杀式的中间突破方式撤出战斗,已经足以让德川家康对萨摩藩的战斗能力留下深刻印象。1609年一战如此轻易俘获琉球君臣,更提高了德川家康对萨摩的警惕。如果让萨摩藩吞掉琉球,领地扩大后对萨摩藩无疑是猛虎添翼。冒与明开战倾巢覆卵之险,养萨摩藩坐大贻患他年之力,这是被称为老狐狸的德川家康断不肯为的。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日历

« 2024-03-29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293848
  • 日志数: 239
  • 图片数: 8
  • 文件数: 17
  • 建立时间: 2008-12-22
  • 更新时间: 2021-11-03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