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附记:钟敬文的一种编辑意识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1-01 13:18:22 / 天气: 冷 / 心情: 平静

民俗》周刊,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编印,国立中山大学民俗学会定期刊物之一。自1928321日创刊到1928952324期止,由钟敬文担任责任编辑,主持编辑、出版事宜。纵观这24期《民俗》周刊,我们可以明显发现有些文章有文末附记,这种“文末附记”应是钟敬文先生编辑意识的体现。

“文末附记”,即是编辑根据自己的编辑设想或编辑意识在有关文末附记部分文字,借以表达自己的编辑主张。下面试对钟敬文的这种编辑实践稍作分析。

 

一、            文末附记的标注形式

 

从附记的标注形式来看,有这样两种情况:一是在附记末标注。有如下四种标注形式,即第一,以名“敬文”或化名“静闻”+“附记”标注,如第5期顾颉刚讲、钟敬文记的《圣贤文化与民众文化——一九二八年三月二十日在岭南大学学术研究会演讲》后的“敬文附记”、第1期夏廷的《环境与神仙传说》后的“静闻附记”。第二,以名“敬文”或化名“静闻”标注,如第1112期顾颉刚的《苏州的歌谣(为日本改造杂志作)》后的“敬文”、1314期愚民的《山歌原始的传说及其他——罗隐秀才与刘三妹》后的“静闻”。第三,以“记者”标注,如4期谢光汉的《关于粤曲通信》后的“记者”。第四,以“编者”标注,如6期刘万章的《一只拜忌牌子之内容》后的“编者”。一是在附记文字前标注。有如下两种形式,即第一,以“敬文按”标注,如8期容肇祖的《歌谣零拾》后的“敬文按”。第二,以“记者按”标注,如第10期崔载阳讲、刘万章记的《初民风俗——在民俗学传习班演讲》后的“记者按”。

 

二、文末附记的文章类型

 

  从附记的文章类型来看,有这样三种情况:一是在研究论文后附记,如第1期夏廷的《环境与神仙传说》后的“静闻附记”;一是在故事、传说后附记,如第2期黄仲琴的《宋帝遗迹及故事》后的“敬文附记”;一是在通信后附记,如4期谢光汉的《关于粤曲通信》后的“记者”记

 

三、文末附记的文字内容

从附记的文字内容来看,有这样三种情况:

1.交代文章的来源

在附记中,有些是为了交代文章来源的,其具体可分为两种:其一是交代文章创作与发表的来源。如第5期顾颉刚讲、钟敬文记的《圣贤文化与民众文化——一九二八年三月二十日在岭南大学学术研究会演讲》,“敬文附记”为:“约莫两个星期前,颉刚应岭南大学学术研究会之请去演讲,我和绍孟也一道儿去玩玩。颉刚演讲,我也在座,因颉刚自己没有打稿底,而那边的朋友,又很少人笔记,就随听随记,略为草录出一个大概。昨天,将所记稿交颉刚自己改削一顿,便成现在此篇。颉刚这回的演讲,因时间匆促,所说虽未免有些粗略,但其批评‘圣贤文化’一段,实为深中要害之语!愿读者勿以随意应付的话视之。”其二是交代文章的版权,这类文章几乎是转载的。如第7期林幽的《风俗调查计划书》,记者言:“这篇文章,是林先生替厦门大学的风俗调查会作的,曾发表于该校国学研究院周刊第一卷第一期上,时间是一六年一月五日。我因为它很可以供给我们参考一下,用为转刊于此。”第十一、十二期钟敬文的《中国印欧民间故事之相似》,敬文记为:“回首已是三、四个月前的事,一天,黄石先生从香港来了一信,说他们日报的附刊,要出一个‘民间文艺专号’,嘱我也写点文章寄去。我一时想不出什么题目可写,有几篇预定要做的文字,又非仓促所能交卷。刚巧那时正和成志兄译完了雅科布斯的‘印欧民间故事型式表’,便就眼前材料,随意草了这一篇,文章尚未付邮,黄先生已离去他的职务了,只好暂时让它在稿堆中供着。不久,景深兄来信为《文学周报》催稿,于是,我乐得把它寄去塞责(刊于该报第六卷第七期上)。潦草写成的东西,原没有什么价值,因景深兄在本刊第八期上道及,故转载于此,以供未见《文学周报》者的参看。”顾颉刚的《苏州的歌谣(为日本改造杂志作)》,敬文记为:“这篇谈论苏州歌谣的文章,是顾先生前年为了应许日本《改造杂志》的征文而作的(发表时,由何思敬先生译成日文),在中国向未发表过。顾先生自己谦说没有什么意思,不愿意拿出来刊登。我以为,这至少总可以使我们读《吴歌甲集》时增些理解,所以我硬要来发表在这里了。”

2. 张扬文章的价值

在附记中,有些是为了张扬文章的价值的,其具体可分为两种:其一是张扬所发表的民间文学、民俗学材料的价值,借此号召人们重视并记述这种类型的材料。这是因为民间文学、民俗学材料是民间文学、民俗学研究的基础,这种基础性的工作在民间文学、民俗学发展的初期尤为必要,故钟敬文先生进行了极力的张扬。如第2期黄仲琴的《宋帝遗迹及故事》,“敬文附记”为:“宋帝昺的故事,流行于闽广各地的很不少。忆数年前曾在家乡县志中抄出一段关于他的传说(他和蛙与蚯蚓的传说),发表于《语丝周刊》上。又曾在一篇谈荔枝的文章里(该文见于《东方杂志》),引用了一则关于他的民间传说。总之,在我们广东福建两省里,关于这位亡国之君的故事遗迹,是非常之多,只要你肯向载籍上或口头中去找,材料是不会使你失望的。希望看了黄先生这篇文章的朋友,都添增了提笔的勇劲,那么,专号是准可以出得成了。”其二是张扬所发表的民间文学、民俗学文章的理论研究意义,借以号召人们对此进行研究。如第1期夏廷的《环境与神仙传说》,“静闻附记”为:“廷棫兄把这篇文字给我看,我真是高兴之至。因为他所拈的正是一个民俗学上的好题目,认真写起来,可以成一篇很有价值的文章。可惜这篇只是他从前草草写下的一则短记,现在呢,他又没有多余的时候再写,因为我即需稿用,只能把它发印了。我希望棫兄或别人,能够在最近时间内把这个题目,做一篇更详尽的文章,那么,这篇短记的登载,不无‘引端’之功了。”强调了论题的价值,希望有更深入的研究。其三是肯定文章的结论。如第4期谢光汉的《关于粤曲通信》,记者言:“当我初看到招先生的文章时,心里也很怀疑,以为像‘骂玉郎’、‘散楚歌’这类的歌曲,很不像是广东‘道地’的民歌。因为其中没有色彩很浓重的岭南方言之存在。后来想,这种歌曲的词句是‘北化’了的,在这里也许尽有人歌唱着它,因此,也就没有再加以什么‘按说’了。今读谢先生的文章,令我大为恍然。但我们也不得太怪招先生:(1)‘他离开广东已十多年了’,(2)这种歌曲,在广东民间中,也许确有很多人是在口上哼着的。”第6期刘万章的《一只拜忌牌子之内容》,编者言:“中国人,对于祖宗崇拜心的热烈,与儒家的说孝,固然很有关系,但原因却怕不如此简单。我以为这和中国的家族制度及道教等,都很有关系。希望博学而有兴趣的朋友,共同起来讨论一下。”修正学术观点或有关说法,如第8期容肇祖的《歌谣零拾》,“敬文按”为:“李调元的《粤东笔记》,原名《南粤笔记》,刊入于他所汇刻的《涵海丛书》中。改‘南粤’为‘粤东’,当是后来书贾翻刻时,用的一种‘改头换面以惑人’的伎俩。数年前,我曾草过一篇《读粤东笔记》。刊于北大《歌谣周刊》上,盖迩时尚未翻检《涵海丛书》也。至于《南粤笔记》(即《粤东笔记》)的‘粤俗好歌’一章,完全转录自我们岭表明季的诗人屈大均所著之《广东新语》书中(李氏书里抄自《广东新语》的记载,实不只这一条)。其中许多歌谣,我已全盘抄出在《读粤东笔记》的篇末。惜该文写得太拙劣,有暇,当改作一度,依元胎兄的意见,刊入于再版《粤风》的附录中,如不能写成时,当以屈氏(或作李氏亦得)的原文代替之。”第十三、十四期叶国庆的《金蚕鬼的传说》,敬文记为:“关于蚕的故事,记者很有兴致想来论述一下,可惜此刻大忙,未能著笔。得暇,当作专篇谈之。‘

3. 提供相关材料线索

在附记中,有些是提供相关材料与研究线索的,其侧重点多着眼于已有材料和成果,具体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介绍相关材料,这又可以分为两种。第一是在附记中介绍已发表的相关材料,如第2期若水的《猪歌精同老妈妈的故事——潮州童话》,“静闻附记”为:“这是一篇很有意味的童话(Marchon),流行的地带,虽怕比不上‘蛇郎故事’及‘老虎外婆’那么广远,但故事的价值,却很可以和它们一样看重。数年前,记者也曾述写过一次,刊于北大《国学门月刊》中,读者很可取来参看一下。”10期崔载阳讲、刘万章记的《初民风俗——在民俗学传习班演讲》,“记者按”:“儿童地位,在原始社会中时受卑待,中国许多传说和唱本中都有这种记载。近人凌冰著《儿童学概论》(商务印书馆出版),在第二篇‘儿童学的历史’中叙述得颇详,兹节录如下,以供参考:……”。第十三、十四期愚民的《山歌原始的传说及其他——罗隐秀才与刘三妹》。“静闻”记为:“关于歌仙刘三妹的故事,数月来又得到了几则。愚民君所述这篇,后边与王礼锡君《江西山歌与倒青山的风俗》(见三0六期的《文学周报》)文中的记载相近。惟彼没有说是罗隐,只称‘一个饱学先生’。三妹所唱的那首歌,亦微有不同,其词云:江边洗衫刘三妹,/你有山歌唱得来。/山歌只有心中想,/那有船装水载来?其他,尚略有差异,不细说了。罗隐做天子的故事,据我所知,在广东客家人中甚为通行,可说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传说。但他的和刘三妹对歌,是一种故事状态上的交错混合,本来两个故事是各有独立性的。末了希望朋友们尽量地把这个故事的异同相记录出来。”第二是在附记中发表相同的材料,如4期黄仲琴《潮州之青龙爷》,敬文记为:“顷得冯权先生交来‘民间故事调查表’,中有一则,名‘悦城龙母庙之青蛇’,所记颇与黄先生这篇内容相近,兹附录于下:‘悦城口有龙母庙焉,香火极盛,风景亦佳。及其诞辰,多有不嫌道远而往顶礼者。庙内座前有匣一,内有二小蛇,色青而带金,人呼之曰龙。该蛇每宿于人家,及觉多具牲礼送之返,而匣之蛇则又见也。人多怪之。’”第5期云心的《关于〈啖槟榔的风俗〉》后静闻附记:“两年前,我在《东方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名《啖槟榔的风俗》的短记,这篇通信,就是当时云心君看了那篇文章所给我的响应。我的文章登了不久,就有一位朋友(忘记了他的姓名)在同杂志上,说北京旗人,现在仍保留着这种风俗。又我去年在此间也发见了卖槟榔的担子。可见得这种风俗在中国境内,仍未绝迹,不过势成‘残余’吧了。”

 


TAG: 意识 钟敬文

施爱东博客 引用 删除 施爱东   /   2009-01-01 18:17:31
很细致,作者真是很用心。
顶一个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王焰安

王焰安

王焰安,韶关学院学报编辑部编审,曾出版有《桃文化研究》,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山花奖”理论著作三等奖

日历

« 2024-04-19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316718
  • 日志数: 417
  • 图片数: 13
  • 影音数: 1
  • 文件数: 138
  • 建立时间: 2009-01-01
  • 更新时间: 2020-04-20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