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杀和尚的大小传统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5-10-17 00:00:36 / 天气: 舒适 / 心情: 平静 / 个人分类:课堂随笔

  初次听说大传统、小传统,还以为和大环境、小环境一回事儿,事实上并非如此。大传统指的是城市以及对应的精英文化、小传统指的是乡村以及对应的民间文化。处于同一小传统的人,在企图达成具体行为目标的时候,往往力不从心,因此也只有实现身份的转化,进入更高的传统,才能如愿以偿。拿《状元杀和尚》为例,母亲与和尚偷情,面对乡间闲话,小男孩无可奈何;只有刻苦读书考取功名,进入大传统的行列,才能对处于小传统中的和尚施加影响,即“中状元是势力的符号,体现出在家庭伦理上对精英道德的认同,与此同时,精英道德在纲常与具体对象(生身父母)发生冲突时,也应该采取分殊主义的态度,总体来看符合绝对孝道思想。

  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有学者将这种“向上爬”视为下层民众的劣根性,霍尔先生也指出“地位是始终贯穿于美国小说中的线索。一个主题是玩味隐形等级传统与基本平等模式之间的冲突。另一个主题是描绘暴发户和爬得太快的人,表现他们陷入陌生模式的困境以及由此受到的惩罚”(霍尔《无声的语言》,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22页)

  阿秀,你还记得吗?我从小最大的愿望,就是上法政学堂、当一名法官,因为我想让家里人都过上好日子。在学校里,我拼命地读书,就是为了能够出人头地;可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每次付出的努力,都会变成一个巨大的灾难,砸在我自己头上。我知道,我曾经有机会可以回头、可以停下来,可我停不下来。我总是在想,总是期望,我再往前那么一小步,我就可以够到我的目标,可以改变我的命运;可我突然发现,我冲进了一片泥潭,我不敢动,我想悄悄地退回去,可是它却紧紧地吸着我。我挣扎、我拼命地挣扎,可是我感觉越是挣扎就陷得越深……(刘俊卿遗言)(摘自电视剧《恰同学少年》)


  《向上爬》这部小说故事所发生的时代背景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工党刚刚上台,英国的国内经济正满目疮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影还没有完全被英国人从记忆中消除的四十年代。小说用第一人称的写法,通过对一个出生于“工人阶级”的青年,在离开原来所处的环境以后,怎样在一个中等工业城市里混迹于中上层社会,并力图向上爬,力图出人头地的描述,以大量嘲讽、自嘲和自我剖析的笔调,对英国上层社会的丑恶面目和英国现存社会制度所造成的人与人之问的关系加以鞭挞。作品中的“我”是一个“愤世嫉俗”但内心充满矛盾的人物。他一方面强烈不满现实,但另一方面为了达到“出入头地”的目的,又不惜煞费心机。可是,在他不择手段向上爬的过程中,他似乎又是清醒的,而且几乎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自省。这部小说中的“我”,其可悲在这里,真实在这里,如果说这部小说具有相当价值并足以发人深省,应该说也在这里吧。(约翰·布莱恩《向上爬》,湖南人民出版社,第3页译者的话)

附:《状元杀和尚》故事梗概(亦可参考陈泳超教授《状元杀和尚》——一个陌生故事的四次演述)
  古时候,有一个穷苦人家,父亲去世了,母子二人日子过得很苦。当时他母亲与所在附近河对岸寺庙里的一个和尚相好,常常游过河去相会。
  乡间闲话很多,但小男孩无可奈何。他刻苦读书,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进京赶考,金榜题名,考中了状元,在京城做了大官。乡间传说,这下和尚有苦头吃了。果然他派人回乡,要接母亲去京城享福。母亲因舍不得和尚,不愿去京城。状元无奈,派人回家在河边上修了一个小桥,这样母亲去与和尚相会就不用再游过河去了。
  又过了几年,母亲去世,他回家奔丧。乡间又传说,他会不会给和尚什么好处。但状元回乡后就叫人将和尚杀掉了。人们大为不解,直到在他母亲的葬礼上见到那副对联时人们才明白。
上联:修小桥为母行孝
下联:杀和尚替父报仇
横批:恩怨分明

TAG: 大传统 地位 愤怒的青年 精英道德 向上爬 状元杀和尚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民俗学梁聪

民俗学梁聪

梁聪聪,男,河南开封人,2015年6月毕业于河南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同年考入辽宁大学民俗学专业,师从吉国秀教授,2016年1月加入中国民俗学会。

日历

« 2024-03-29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33098
  • 日志数: 19
  • 建立时间: 2015-05-29
  • 更新时间: 2018-07-16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