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凤凰摄影双年展邀请展(民俗主题)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5-12-04 21:10:15 / 个人分类:民俗图像


总策展人

邓启耀

专题策展人

云南摄影家、策展人 徐晋燕

光明日报图片部主任 徐冶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邓圆也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 徐何珊

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 魏乐平

专题摄影家

胡武功 徐晋燕 徐冶 张源 陈池春 陈文 陈海汶 濮演 邓启荣 刘蓓雯 

参展摄影家

陈安定 陈锦 大卫 邓圆也 杜殿文 高云飞 黑明 金家茂 康泰森 库尔班江.赛买提 李东红 李华海 李桐 李旭 梁汉昌 吕清山 陆江涛 罗小韵 民族画报 潘增良 启耀 秦军校 欧燕生 申云山 石伟 王丽云 王明富 王彤 王勇 吴寅 伍学文 徐何珊 杨博  杨丽仙 张国田 张琪琪 赵璠 正度数据 朱云平 朱运宽 朱志刚

 

 

前言:寻常百姓事

 

衣食住行,寻常百姓事。是民生,却关乎国计。不同民族的衣食住行,成为民俗,也成为我们的文化传统。这个传统,上可溯开天辟地神话,下可接乡土市井地气。在民俗中,传统凝结着悠长的时间,呈现了广阔的空间。民俗是渊源深远的文化遗产,又是植根本土的活态传承。任由改朝换代,老百姓的日子一如既往,不紧不慢;即使山河流变,高峡出平湖,文化根脉和故土情愫不会断裂。无论是皇城根下还是荒僻边地,穿衣吃饭是一个永远不会过时的话题;哪怕在一个土豆上,我们也可以看到根源于本土知识的民间智慧。

为了体现本次民俗主题展览的“民”性与“俗”性,以及“民俗”的跨界特色,我们邀请人类学民俗学、民族学、建筑学、传播学、艺术学等跨学科专家做策展,选择专业摄影师和摄影发烧友、本土摄影师和普通游客,从局内人和局外人不同角度,用镜头观看这个平常的世界,拍摄对象跨地域、跨族群、跨阶层。

让我们先用摄影,带您初品乡土民俗滋味。当我们愿意学穿九族衣,吃百家饭,进千家屋,行万里路,就能体会文化多样性的精彩。人类学家说过:了解文化,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方可天下大同。                                           

策展人

 

一、专题展

1.:穿在身上的传说

人赤条条来到世上,但几乎没人能赤条条行于世上,甚至也很少有人能赤条条离开世上。

当人光着身子来到这世上时,衣服就是他的第一个“庇护所”;当他长大成人,衣服是他遮风障目的“防护壳”;直到他死去,衣服仍是为他送终护灵的“佑护物”。“天”造的人一来到世上,便注定要包裹在人造的衣服饰物里——在人生历程中,从被包入襁褓,到受冠笄之礼,穿婚装嫁衣、丧服祭冕,一直到穿上尸衣,都离不开衣服饰物;在社会角色中,不同行当、不同地位、不同信仰者着服不同,其衣褐衣锦,蓝领白领,加冕摘翎,荆钗玉镯,意味着不同的社会角色;服饰可以成为民族荣辱、社稷兴衰的文化象征,历史上的“左衽右衽”之别,“胡服汉装”之争,决非小可;在许多少数民族中,服饰甚至有着记史述古、仪礼教化的符号功能和教育、伦理等职能。凡创世神话、民族迁徙、鬼神喻示等,一应描绣在服饰上,如同将民族文化的史册世代随身携带。可以说,服饰,是人的文化的历史标记,也是人的历史的文化象征。

人穿什么,只是表相;人为什么这样穿,才是实质。

邓启耀

 

2.:“菜系”之外的美食

中国传统菜系的分类,无论是4大菜系还是14大菜系,几乎都以汉文化为中心。

谈文化应有整体考虑,中华文化是不是只是汉族的文化?显然不是。所以,就像谈中华文化同时要谈多民族文化一样,中国菜系,必然也应该加上少数民族菜系。这还不仅仅是个政策的问题,事实上,少数民族菜系也是历史悠久,极其丰富,特点鲜明的。

中国各民族风味饮食与各民族所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密切相关。随着各民族生产技术的发展和对食物知识的增加,各民族摸索出了运用水濡、火烹、烧烤、曝晒、烟熏、风干、发酵等手段加工食料的技术,形成风味各异的饮食文化。

邓启耀

 

3.:古村落民俗建筑或中国民居类型

民俗建筑常因为它的自建性低技性而被认为是一种没有(专业)建筑师的建筑,身处建筑学正史之外。然而,民俗建筑的匠人们,实则在地的建筑师,他们的技艺和建造知识则是民间的正统。民俗建筑所积累的智慧、审美和风格,超越了普通城市的经济和政治考虑;它与地域的生命线有关、与生活本身有关。民俗建筑集中处理了居民的日常需求、风俗与禁忌、社会阶层、以及人与地域的关系。本地匠人们的建造知识与地缘人文紧密结合,这与城市经济体中的建筑知识体系形成了差异和补充。民俗建筑,实际上是文化多样性的一种长期而实体的表现,同时也体现了自我建造和自我赋权的极限。

邓圆也 徐何珊

4.:人不出门身不贵

摩梭赶马民谣说:“人不出门身不贵”。按照达尔文的描述,如果那些被他指认为人类始祖的猴子,没有从树上爬到地面来并直立行走,人类的历史可能是另外一个样子。

我们当然不必追溯那么遥远的事。不过,或许我们应该注意到,人类文化的演化和变异,至少不能忽略“行走”这个要素。不同族群、不同时代的迁徙、征战、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不仅导致不同的国家或族群的版图变化,也导致不同的文明古国、文化圈和文化带的形成,导致不同的文化视野、经济水平和政治意图。

由于不同人群的“行走”和不同文化对“行走”的理解,不同的行旅民俗产生了。

邓启耀

 

二、个展

1.凤凰印象(乐多多、刘蓓雯、康泰森等)

这是游人的凤凰印象。

无论是怀旧,还是观奇,凤凰的确是一个值得怀念的地方。游人慕名而来寻访的不单是景,还有那些藏在老宅深巷里的奇人或故人的故事

 徐晋燕

2.唐十八陵(胡武功)

打开关中地区文物古迹分布图,我们可以清楚看见,从西向东300里的渭北高原一字型排列着唐代的乾陵、靖陵、昭陵、建陵、贞陵、崇陵、庄陵、端陵、献陵、元陵、定陵、章陵、简陵、桥陵、景陵、光陵、泰陵、丰陵等十八座陵墓。这些集权者们生前随心所欲地支配所能的一切自然资源,包括芸芸百姓,死后又占据关中风水宝地,留下文物遗存。在埋葬他们尸骨的陵墓中,留下了由百姓众生孕育和创造的体现人类文明进程的文化遗产。

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关注唐十八陵,注重唐陵所显示的人地关系,注重守陵人及后裔的生存状态,并从中看到大唐的初建、中兴、腐败、衰亡的过程。

渭北高原黄土深厚,干旱缺雨,不能排除是帝王选定陵址的因素。这样的地理气候条件对当地贫困的平民百姓无疑是雪上加霜,包括那些吃俸禄的守陵人。千百年的等候,终于等到一个经济腾飞的时代。城市建设点石成金,一夜间唐陵四周的山石变成致富的财宝。新愚公们挖山不止,放炮取石。一座座山头,一面面山坡,被挖得千疮百孔,被炸得满目疮痍。关中的帝王陵无论如何是我们民族的一笔丰厚遗产,无论自然的风化,人为的毁灭,还是善意改造的破坏,都应引起炎黄子孙的警觉和关注 。                                             

                                                               胡武功

 

3.三峡影像志陈池春陈文)

人一生中难免会和一条江发生关系。

几十年在一条江的历史中只是瞬间,在一个人的生命里已是半生。愿意为一条江的瞬间付出几十年乃至毕其一生的,是痴者。

住在长江三峡边的陈氏父子是这样的痴者。从上个世纪70年代陈池春开始摄影,到儿子陈键陈文活跃于影坛,两代人就做一件事,为长江留影。

自古以来为长江三峡倾倒的人不计其数。在长江呆得久了,人情不自禁会变成诗人。然而,在一切都突飞猛进的时代谈论“诗性”,是有些犯傻的,特别是当“大地”、“母亲”、“江河”这样的事物都在迅速变成资本或商机的时候。物性对诗性的藐视,自古亦然,今天更加“现代化”了。

但人们还是禁不住会怀旧。他们拼命地想在“绝版三峡”中留下一点什么,如同即将离乡背井的人想抓一把故乡的土一样。

摄影家连土都不可能拥有,只有关于这块土地的影子,那些关于土地河流的身影,那些如同梦一样漂浮无定的影像的瞬间“切片”。在这些被时间之流拼接起来的影像碎片上,我们看到,一些东西消失了,一些东西出现了

或许,这就是时代变迁。古典毕竟已被现代取代。我们愿意承认这也是一种现实,只是,我们需要想想,是不是所有山河都可以改造,是不是所有传统都需要打碎?我总以为,在这个世界上,诗可以被过时被遗忘,诗人可以转型为商人或其他什么人,但存在于这山河中的诗性的智慧,却是不可能被碎片化的。

邓启耀

 

4.南行记影(濮演)

看到这些照片我感到很亲切,因为有的地方我和濮演一起去过,更主要的是它们很像我记忆中的某些情景:雾一样,退去颜色的、只剩下黑白和灰色的影像,或者说“影子”更合适。这是一些犹带南方——云南、东南亚和南亚——阳光雨林和山谷气味的影子。这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南下滇缅的作家艾芜《南行记》里记述的情境,很像;和我六七十年代当知青生活的滇缅边境,也很像。

这些影子在记忆中本已失焦了的,却被镜头还原。记忆中的影子变成屏幕上的影像。虽然一样虚幻,却可以让我可以清晰地再次端详那些在岁月中模糊了的面孔。

但就像梦里一样,我无法聚焦。我不能只注意一个习惯的焦点。6x17的宽幅影像,使我的眼光在影像上流动。我看到画面上人物的眼神和动作也在流动:她的顾盼,和她的、他的或它的动作呼应;她的、他的或它的动作,对另外的她、他和它产生感应。人和人,人和物,人和天地,形成一种微妙的视觉和知觉的交感关系。我突然觉得,这种状态,不是更与我们日常的观看和认知经验相似么?我们的视界,本不是只在4x3的框子所限之内;我们凝视,也并非只有聚焦的方式。

于是,在这种无法聚焦的状态下,诗意产生了。

邓启耀

 

5.巴马万岁:百岁百人(张源)

 

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瑶族自治县瑶、壮、汉等民族老人的肖像摄影。

这些肖像,作为视觉人类学的直观样本,能够进行民族志影像分析与面相研究;作为医学人类学的体质记录,可以看到中国西南各民族鲜明的族群特征;作为摄影艺术的肖像群谱,我们得到天地苍茫岁月如歌的审美震撼。但是,这些肖像比所有学术的或艺术的影像还多一重意义:它们是人类生命奇迹的见证——因为这记录的都是百岁以上的寿星!

巴马是世界闻名的五大长寿乡之一。2009年至2012年,摄影家张源拍摄到巴马120多位高寿老人,选取其中百位百岁寿星,加起来超过一万岁,所以叫“巴马万岁”。

老子说:“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天地的长久,非自己刻意求之,故能长生。由天道而人道,由自然而社会,莫不如此。巴马人的长寿,亦非自己刻意求之,而是天、地、人、心诸多因素长期自然地综合作用、浑然为一的结果。

邓启耀

 

6.土豆:人与地的福果(徐冶)

在人类学家的眼里,人们的食物如同服饰、住房一样,都是族群的一面旗帜,起着团聚和分离的作用,大家平时穿或不穿什么、吃或不吃什么,以及建筑的样式风格,无不彰显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特色。可是,土豆,这种人们司空见惯的小东西,却不受地域、不受族群的界限,广泛持续地得到青睐与重视,乃至国人越来越与它相伴相依。土豆的学名马铃薯,有的地方叫山药蛋、洋芋等。曾有一位外国专家问凉山彝族老人:“这些土豆的籽种是哪来的?”老人答;“偷来的!”全屋人惊讶。“从什么地方偷的?”老人说:“老辈人从月亮上拿来的。”原来如此,大家笑了。“什么样的土豆好吃?”“大的水多压秤,小的沙好吃!”“籽种怎么保存和下种?”“切块后用火塘灰拌,这样虫不吃又多产。”“什么树灰好?”“冬天的水冬瓜木最好,长在山阳的又比长在山阴的好,耐烧灰肥。”当一个个疑问由彝族老人解答完后,外国专家激动地说:“了不起!小凉山的农民太伟大了,从一个小土豆深刻地认识了身边的土地。”

徐冶

7.(邓启荣)

 利用多重曝光的技术,把同一景点的两个场景融在一起,既是两个视点的叠合,也是实景与幻象的互渗。作为光的艺术,摄影将呈现如光一般创意无穷的可能性。

徐晋燕


图片请看微信平台“凤凰双年展交流群”

 


TAG: 凤凰 中国 主题

Robot 引用 删除 Robot   /   2015-12-25 13:19:08
5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