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不开妈的男子汉:泸沽湖叙事(17)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8-12-21 07:45:12 / 个人分类:泸沽湖叙事

田野纪事

离不开妈的男子汉泸沽湖叙事(17)

邓启耀

在摩梭母系大家庭里,母亲是最牢固的靠山.   拉木·嘎吐萨摄

 

        “母系制,女的苦恼,男的悲哀。为什么?因为女的负担最重,而男的到老以后,不能和自己的老婆娃娃在一起,是很悲哀的。兄弟姐妹毕竟和老婆娃娃不一样,说的话不一样,感觉不一样。有的旅游者过于想入非非了,真叫他来试一辈子,他愿不愿意?”

 

 1981年1月,大兴镇

        有一天,我和一些在村头闲逛的小伙子聊天,我半开玩笑地问他们:“你们都成人了,男子汉大丈夫,怎么还离不开妈?为什么不自己成家立业?”

        小伙子们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苦不起。”

        “怎么可能?你们那么能干!”

        “自己成家,只有两口子人,要种地、做家务,有娃娃后要带娃娃,咋苦得起?在妈妈家好,一个妈妈做饭,一个妈妈喂猪,还有个妈妈带娃娃,我们只消做好分给自己的事,别的就不用操心了。”

        “做摩梭男人好,有时间玩。”另一位小伙子笑道,“不像你们汉人,一结婚就老了。两个人忙那么多事,累得贼死,咋不老得快呢!”

        “你知道摩梭走婚和母系大家庭的八大优点吗?”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列数八大优点。虽然各人的表述不完全一样,但基本内容是相似的。这些优点大致如下:一是没有包办婚、买卖婚,更没有逼婚和抢婚,女男之间(他们总习惯说“女男”而不是说“男女”)谁愿意跟谁好是两个人自己的事,喜欢了就让你上楼,不喜欢就是拿着金元宝也进不了她家的门。二是没有嫉妒,你可以跟别人好,我也可以。三是离异自由,不想在一起了,男的不上门,女的不开门,就算分手,不用像你们汉人离婚那么复杂。四没有麻烦的婆媳关系、妯娌关系,都是兄弟姐妹一家人,同一个血缘,没有亲疏嫌疑,只要听舅舅妈妈的就行,不会牵扯出复杂的人际关系问题。五是优生优育,我们摩梭人以母系为血脉,同时视舅舅的子女和父亲的甥辈为亲兄弟姐妹,不能开姨娘亲,避免了近亲结婚。而且,我们是以大家庭来调剂和控制人口的,如果其他姐妹子女多,有的就会主动放弃自己的生育计划。六是尊老爱幼,无论哪个姐妹生的孩子,都视若己出。孩子不问谁是自己的母亲,只按年龄称呼大妈妈和小妈妈。儿女们也把母、姨、舅等长辈视为亲生父母般孝敬。我们是女尊男不卑,重女不轻男。七是没有小家庭,只有大家庭,大家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个人利益服从大家庭利益,家庭大,人多好干活,便于按照不同能力合理分工。八是没有财产分割。靠种地,一家人积累点财富不容易。好不容易积一点,一分家就分割了,分散了。家大,业就会大,便于积累资金搞发展。我们摩梭有句话:“不能说舅舅的背后话,不能在妈妈面前谈分家。”所以在我们这儿,生活条件好一些的,多半是摩梭人;穷的,差不多都是汉人。

       “外界的人不了解,以为我们摩梭人男不娶女不嫁就是什么‘群婚’,‘原始社会’!其实,我们只是婚俗和你们不同。我们也有自己的家,我们女男相好也是很慎重的,要看对方的长相、人品,也要看对方的家庭,看根骨近不近,能不能开亲。能开亲的,才可以接触,砍柴、种地时躲着对歌,互相喜欢了才悄悄走婚。”

        说得正热闹,几位老人也凑了过来。听我们在谈论男不娶女不嫁和走婚的事,有人就发话了:

         这是有来由的。以前我们摩梭族,姑娘不先给她在她妈妈家养儿养女。我家的姑娘不许和你家的儿子男同女爱,因为会怀孕。搞出娃儿了,我家就会喊些亲戚去抄你家,出人命。随后呢,没法咯,姑娘想放出去,财礼接不起。姑娘嫁不出,男子也找不起。姑娘十八岁,总要出怪事,就打冤家,姑娘呢只好吃打药把娃儿打掉。打下的娃儿,阴间不收,阳间又不承认,就成个二晃晃的饿鬼了。活佛来,这些饿鬼吊在马上不给走,拦住马求活佛,给它们一条路,要么投胎人生,要么到阴间去,总得有个归处。活佛没法,把土司喊拢,说,姑娘给她在屋里算了,财礼不要,姑娘喜欢哪个就和哪个在,这叫勾和为婚。后来有姑娘不正经,今天和你生娃儿,明天和她生娃儿,就找不着姓了。勾两三个汉子找不着姓,只好跟着舅舅姓。

讲述:阿得富,摩梭人,62岁;

雅科耶,摩梭人,60岁

讲述地:大兴镇

记录:1981年1月

        说完,老人还告诫道:“对歌,不能在公开场合唱;结婚二字,不能在老人面前讲,害羞得很。你们来这里,不要老追着人问这些事,会引起反感。”有学者曾断言,与摩梭人走婚习俗相关的民间传说,只有关于格姆女神和男山神们走婚的一个孤例。我听到的这个传说否定了这一说法。它用神话式思维的方式,解释了摩梭走婚来源于接财礼、打冤家、坠胎等所导致的阴阳两界严重失序,喇嘛和土司靠政教合一的律令确定了“勾和为婚”的方式,以及由于有姑娘性关系不稳定,导致其儿女找不着姓,只好跟着舅舅姓等习俗的来由。 

2000年7月,泸沽湖北岸

        20年后,在泸沽湖地区谈论走婚和母系大家庭已不是禁忌,很多人都在说这个事。学者出了一本又一本的专著,游客到处寻找浪漫的感觉,媒体更是把它炒作得沸沸扬扬。

        摩梭人也在谈论自己的这个传统。有关八大优点的说法,出现不同的版本并在各种场合和人群中流传;摩梭作家拉木·嘎吐萨写出好几本甘苦掺半的作品,调查译录了摩梭传统口述史的一些重要作品,指导外来的影视制作人拍摄了一些很有特色的纪录片;[1]摩梭明星杨二车娜姆连连出版“一半是真,一半是假”(其母亲的评价)的情史,时而“走出”,时而“走回”,[2]勾起那些寻找浪漫的外人多少好奇的联想。

        如果说,作家或明星的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文化互动的成果,那么,当地村民的声音,则有更直接的表述。

        关于母系大家庭,一位摩梭人谈了自己的看法。作为从“妻”生活多年的摩梭男人,而且已过中年,他的感受似乎和那些极力歌颂母系大家庭的人有所不同。他说:“母系制,女的苦恼,男的悲哀。为什么?因为女的负担最重,而男的到老以后,不能和自己的老婆娃娃在一起,是很悲哀的。兄弟姐妹毕竟和老婆娃娃不一样,说的话不一样,感觉不一样。有的旅游者过于想入非非了,真叫他来试一辈子,他愿不愿意?”

放猪、割草、背柴……摩梭女人从小就承担了许多家务,摩梭女人的背上,更是永远有背不完的东西。

        他强调说,“这不是什么母权,而是父权过于集中的结果,也是经济决定的结果。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家家都只有这一些土地,如果嫁娶,就会带走或带来属于自己的那块土地,那么,女儿多的还吃什么?除非我们不靠土地生活,像现在能搞旅游的家,就可以不受什么母系的限制。我就这样,现在和老婆一起搞旅游,要是我没本事,在这个家就没有地位。”

        阅历丰富的喇应祥老人也对我说:

        “我们摩梭人的走婚和母系大家庭,里里外外的人都把它太诗意化了。其实,它之所以形成,有文化的根源,但最关键的原因,是经济落后,是利益驱动,也是过去土司经治下的必需。你想自己成家立业,得有土地。但土地是土司家的,荒山你不能动,你成不了家。你想成家,就必须给土司纳税,只要你一户冒烟,就按户纳税。所以,最经济的办法,是利用现有土地和房屋,兄妹不分家,共同把家维持起来。我只有一户,税只上一份——这就是要害,跟偷税漏税一样。”

       “现在情况变了,为什么还这样?”我问。

        “一个东西一旦形成,就不容易变。过去土司管理,现在村民自治,都从没有婚案。在汉人地方,为结婚离婚、子女和财产归属问题,官司不断。我们不依靠那个(法院),自己家解决,感情在母亲、舅舅一方,因为是母、舅养大的嘛。父亲只起一定辅助作用,不承担什么责任。现在的情况是发生了一些变化,有变,也有没变的。变的是土司没有了,没变的是土地只有这么多。大家庭联产承包的土地,如果娶来嫁去的,大家分小家,就很麻烦。摩梭人的走婚和母系大家庭这时就体现了很多优越性,一是没有家庭的重新组合问题,大家永远都是一家人;二是男女之间没有财产分配纠纷,各人的财产都在母家;三是孩子归属没有争论,永远跟着母亲。”

        “这是民间的办法。”我说,“如果没弄错,我注意到,同是摩梭人,百姓按母系,行走婚;土司按父系,行嫁娶,虽有风流却似乎不在走婚的传统规范之中。土司是世袭制,由更高级的地方政府认定。主流文化是父系的,为保持一致,摩梭土司也按父系,这同样是利益使然。所以,用‘母系父权’来概括不知是否得当?社会地位和经济占有方式不一样,‘规矩’便不一样。我观察到,传统农户主要是大家庭,行走婚;经济能独立的人,比如经商的,就有向小家庭发展的趋势,结婚的多。我想知道的是,如果经济发展了,个人的或小家庭的经济来源和收入情况改变了,平均主义的大家庭还能维持吗?”

        喇应祥老人沉吟片刻,肯定地说:“不能。再过几十年,摩梭人的母系大家庭还会不会保留,我也说不准,可能真是‘最后的’了。以前想禁掉它,包括走婚,禁不掉;现在又想保持它,靠它促进旅游发展经济。最终能否实现,不敢说。经济发展后文化会怎么样,不是谁可以说了算的。”

        我想起都玛和次尔合伙出资承包的村头小商店,其收入的相当一部分,实际已基本滞留在这个离开母亲大房子的小家庭里了。这一对“夫妻”,目前在共同抚养着他俩的孩子此里,也抚养着都玛和第一个“阿都”生的尼玛,以及都玛妹妹的女儿阿玲。不过,尽管都玛和次尔已经同住多年,但她坚持说两人的关系仍属走婚,从来不认为自己和母家“分家”了。对于母家的不满,她强调搬出去住是为了照看店铺,不是什么自立门户。因为一无冉巴拉,二无松枝经幡插屋顶,三没有以独立名义参加葬礼。她和次尔属于两个家屋,农忙时都是各回各家。性格泼辣又十分能干的都玛,既是母家的实际当家人,又是小家庭的实权人物。两人的孩子,也是两头里跑。这是一个母系大家庭和双亲小家庭复合的家庭,是一种变异时期或过渡阶段的产物。

        喇应祥老人最后说:“世界千变万化,但有一点不会改变,就是民族文化的根根不会变。一是信仰不会变,二是从生到死的习俗不会变。像定庚树一样,母亲怀了儿,要请喇嘛选棵树,从此儿的命运就和这棵树联在了一起。活着,你要对得起这树这山这水;老了,并不离开母亲家,儿女或侄儿侄女会赡养送终;死了,尸骨交给木柴点燃的火,灵魂交给宗教。只要在泸沽湖,你就和这方水土分不开,和伴你生长的这种文化传统分不开。”

        “其实,不单摩梭人,” 喇应祥老人告诉我一个地址,“我们这儿有个汉人女娃儿,从小就嫁过来给土司家,现在也和泸沽湖分不开了。”


[1] 参见拉木·嘎吐萨:《走进女儿国――摩梭母系文化实录》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泸沽湖·母亲湖》,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第一版;《打开女湖》,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第一版;等等。

[2] 杨二车娜姆、李威海:《走出女儿国》,中国社会出版社,1997年;后又似出了《走回女儿国》等书。

2008年11月16日 

 

 


TAG: 泸沽湖 行者手记 叙事 男子汉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