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畲族节俗舞蹈的类型与文化特征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4-04-12 02:06:11 / 个人分类:传统节日

  畲族节俗舞蹈的类型与文化特征

  郑 晓

  (温州大学 浙江 温州 325035)

  【摘要】: 畲族现存节俗舞蹈可分为祭祀性节舞、农事庆典节舞以及社交娱乐节舞。畲族舞蹈保持了较多的传统形态,舞蹈的各种社会功能仍然在起着相应的作用。这些社会功能与畲族的民间信仰、农事生活、社交娱乐等民俗活动密切相连,并很直观的凸显出畲族节俗舞蹈的文化特征。

  (本文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近代畲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变迁》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12JCWH26YB)

  【关键词】:畲族舞蹈 节俗 类型 文化特征

  作为民族生存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其最初的发生、发展而言,舞蹈的创造和流传并不是出于人们的审美需求。生殖崇拜、图腾祭祀和农耕、狩猎等诸种生存活动,构成早期舞蹈的最为主要的内容负载及功能指向。随着社会的不断演进,虽然舞蹈逐渐凸显出它作为一门艺术的审美功能,但早期舞蹈的种种内容与功能,并未因之消亡,而是一直根植于民众的日常生活,并伴随着民众的生活向前发展,形成为强大的民间舞蹈传统。尤其是岁时节俗舞蹈,更是广泛的存在于各民族各项节日习俗活动中,构成中国岁时节令、农事庆典、祭祖祭神的民间文化习俗链,集中反映出我国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多元特色,并由此成为宗教学、民俗学、民族学、艺术学等学科所关注和研究的重要对象。

  自然,随着历史的发展,由于各民族在交融发展中的文化碰撞以及生活生产方式的改变等原因,现今存留的节俗舞蹈,无论何种何类,恐怕都很难说仍完全地保持着它的原生性。更直接地说,不可能真正存在着能在历史的长河中恒定不迁、绵绵永存的所谓的原生态。从这一观念出发,我们可以说,现今根本就不存在着任何原生态的节俗舞蹈,所有现存的节俗舞蹈都有着变异性。那么,从民俗学意义上来讲,具有较多传统形态的节俗舞蹈显然更具有研究的价值,而这也正是我们选择畲族节俗舞蹈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所在。

  畲族节俗舞蹈之所以具有较多的传统形态,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造成:首先,畲族是个古老的民族,虽然经过长期的迁徙,形成了大分散,小聚居的居住特点,但却能保持相当一致的民族信仰和民族文化特征,可见其民族文化认同的牢固性。其二,畲族人一直在南方山区务农为生,直到上世纪70年代,生活生产方式才逐渐改变。因此其舞蹈的时空场所的变异相对比较延滞。其三,畲族是能歌的民族,却不是善舞的民族。畲族舞蹈仍旧以未成熟的或半成熟的形态存在于各种习俗活动中,其舞蹈的社会性功能仍然比较突出,保持了比较好的原真性。

  本文所讨论的畲族节俗,主要以温州地区畲族聚居区为田野调查的核心标本,同时参考浙江丽水景宁及福建地区畲族节俗的调查资料。温州地区的畲族主要分布在泰顺、文成、苍南、平阳四个县。2012年3月25日,我们对温州苍南岱林畲族乡的节俗舞蹈的现存情况进行了调查;2012年11月9日至11日又分别对温州文成西坑畲族镇,黄坦镇,南田镇的畲族非遗传承人进行查访;2012年11月17日,查访景宁畲族敕木山;2013年2月18日至20日补充查访了文成黄坦镇培头村和泰顺彭溪村。因此本文未作详细注释的资料大部分来自田野调查的第一手资料,另有少部分资料来自温州市非遗办2008年非遗普查档案。

  一、畲族节俗舞蹈的类别

  畲族的主要节日有春节、元宵节[1]、“二月二”会亲节、“三月三”乌饭节、农历五月“封龙节”、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八月十五中秋节、“招兵节”[2]等。我们将这些节日中所跳的舞蹈按其内容和形式分为三类,即祭祀性舞蹈、农事庆典舞蹈和社交娱乐性舞蹈。

  畲族的节日和我国其他少数民族一样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但畲族节日的性质比较复杂,其节日来源、流变本身就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例如三月三“乌饭节”是畲族有代表性的民族节日,但关于其节日来源的说法至少有5个版本。有的说,畲族英雄雷万兴率领畲军抗击官兵,他们被围困在大山里,粮食断绝,以乌稔果充饥。有的说,是雷万兴狱中让母亲将米饭染黑,骗狱卒存活下来。有的说,是古时畲民与敌兵交战时,敌人常来抢米饭,畲民故意将米饭染黑,敌人怕中毒,不敢问津,畲民便可安稳吃饭,有了气力,打败敌兵。有的说这是米谷的生日,还有的说是南方山地驱虫避瘴的。另外瑶族也有三月三“干巴节”,是纪念祖先盘瓠的节日,同时也是渔猎欢歌,男女会歌交友的节日。畲族的三月三和瑶族的三月三有着近似的娱乐性质。因此畲族三月三的节日性质既可以是祭祀祖先或民族英雄的祭祀性节日,也可以说是有关米谷作物生产的农事性节日,又可以说是渔猎欢歌交友的社交娱乐性节日。因此我们在畲族节俗舞蹈的类别划分,主要以舞蹈的本身内容和形式特征为标准。

  1、祭祀性舞蹈

  祭祀舞蹈主要包括传师学师舞、打 舞、铃刀舞、祭祖舞、龙头舞、迎祖舞、行罡舞等,后四种已失传。

  (1) 传师学师舞

  传师学师舞是依附在传师学师祭祀习俗中的舞蹈,因其不受地域的界限,在整个畲族族群均广为流传,所以也是畲族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传师学师是畲族祭祀祖先的典礼,又称“做阳”、“做聚头”、“寿禄”和“祭祖”。传师学师的祭俗展示了“忠勇王”庐山学法的神威,以求天兵天将下降,庇佑畲家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子孙兴旺;从而表达了“请香明烛缅先祖,甘落美酒忠勇王”的宗旨。

  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俗称"七月半"或"鬼节"。是日,畲村开启祖牌,祖谱,祖图,备全猪全羊置于祠堂,众厅或祖厝祭拜。祭祖后吃"太公饭"。按规定畲族男子十六岁始可以学师,故有的学者把“传师学师”称为“成人礼”,即畲族男青年的“成人礼通过仪式”,主要是以歌舞形式讲述祖先上闾山学法不怕艰苦的内容。由学过师的人主持,带领未学师的人也参加歌舞,介绍其成师。传师学师舞在整个祭祖活动中承载着传承畲族历史的重要功能。在此节前后,畲民结伴上山行猎,称为"秋社"或"秋猎"。

  传师学师的主要舞段有“造寨”、“请师爷”,舞蹈动作主要有“坐蹲步”、“猎步”、“两步半”、“软步”、“硬步”等。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坐蹲步”。坐蹲步,单脚踏地,膝部向下微颤,富有弹性。

  温州地区最擅长跳传师学师舞的是雷德宽,2008年温州市非遗办普查中发现并被纳入市级非遗传承人申报,目前没有带学徒。雷德宽是文成乌田村畲族法师,1945年生人。小时为谋生跟随当地畲族法师做徒弟,1964至1968年入伍当兵,转业后在县铁合金厂做司务长。村人有“求寿”“保身”法事,仍请他去做道场。一般收费380至420元人民币。

  (2)打 舞

  温州畲族“打 ”(通“王”)舞历史悠久,其缘起与传说中的畲族法师雷法有有关。雷法有过庐山,头戴铁帽犁田,捉活鬼,吃鬼肉等故事至今在畲乡到处流传,并因此产生了特色浓厚的规模最大最隆重的畲族传统节日——招兵节。招兵就是畲族法师招用天兵天将的法力,招兵节其实是演绎法师的施法镇妖事迹,借其法力为村人祈福的节日。节日活动一般以一村为主办单位,与该村临近畲村共同参与举行。有的地方每年举行一次,也有的地方隔两三年一次,节日持续的时间比较长。第一程时间在当年农历除夕前一天举行招兵,第二程在农历正月初五日择时发兵。招兵节仪式气势宏伟,氛围庄严,有“竖洪楼”三台或七台、九台,最高为十三台,由一张八仙桌为一台相叠而成。顶上置一饭甑、米筛,师公在上行罡作法招兵,锣鼓齐鸣,龙角声震大地。意示招集天兵下降,保护村庄,不受鬼魂侵袭,以保太平。在冬至前后三日内举行送兵,备厚礼酬谢。现今流传的“打门神”扦九州、翻三界、打七塔、吊九楼、十三楼、放油火、奏名传法、祭祖等活动就来源于此。打 舞至今仍在文成、泰顺(部分乡村)流传,2008年被温州市文化局列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传承人是雷明瑶、雷德宽、雷本有。

  舞者装束为红头巾、牛皮虎头额、红神裙、腾云鞋,有小扁鼓、铜鼓、龙角、手铃、钟謦等法器击出节奏,并伴有铃刀、钺斧、细竹鞭、宝剑、旗头棒、卢山洞主画像、令牌、銮驾伞、五色布旗号等道具。有唱词,以七字句为多,也有三字和五字句的。舞蹈内容上有王头舞,排兵结界,安营扎寨,白鹤上山,竖天柱,炼红砖,过火坑,擒石磨等。舞姿利索明快,刚强有力。

  (3)铃刀舞

  铃刀舞又称龙角灵刀舞,是配合迎祖、祭祖、祈雨、驱邪时进行演出的舞蹈。“夏至”日过后,以地支逢“晨”的日子为畲族分龙节,亦称为“封龙节”。是日畲家忌持铁器,忌挑粪水,以免惊吓和污秽龙公,跳铃刀舞,祈望是年风调雨顺。据雷得宽口述,表演者均为男性,手持龙角灵刀,表演者一人或数人均可,一般为四个男子。舞时,舞者上身穿粗布法衣,下穿红色绣花布裙,头上扎红布巾,戴头盔,手持灵刀,刀柄处有一串铜钱,随着舞蹈动作,震动着铜钱,发出富有节奏而悦耳动听的响声。舞者利用肩、手、腿、脚的快速颤抖,时左时右地轮换着,给人以飘渺离奇如入仙境的梦幻般感觉。舞蹈有踏罡步,进、退、蹲及抖肩、旋转等基本动作,具有刚柔结合、粗犷朴素的特点。

  2、农事庆典舞蹈

  农事庆典舞蹈主要有钉鞋舞[3]和米筛舞。

  (1)钉鞋舞

  钉鞋舞,主要流行于泰顺县彭溪镇昌基村及附近一带的有畲民居住的自然村,浙江省境内其他畲乡不多见。其形式简单,边歌边舞,表现生活、劳动和迎客等习俗。1983年普查仍有三位妇女叫雷大妞(1917年生)、钟秀花(1923年生)、蓝金花(1921年生)会跳此舞。三人娘家分别住在与昌基村毗邻的大潮、丁步脚、龙潭三个自然村。

  农历三月三乌饭节,七月十三到十五的中元节时,村民会三五人围圈跳钉鞋舞。雷大妞经常在“做节”和欢迎客人时表演这种舞蹈。她说:“夜里点燃松明,围成圈跳,跳时三至六人,每个动作跳三至五圈”。雷大妞十七岁嫁到昌基村,除了有时在山上割草时跳几次,平时就不大跳这种舞蹈了。该舞蹈有“请茶”、“蝴蝶”、“拔界”、“照亮”等动作,表现了她们欢迎客人,划地为界,用灯笼照明,喜爱蝴蝶等内容。舞蹈过程中,舞蹈者要穿着山里畲民下雨时穿的特制钉鞋,钉鞋鞋面为布,鞋底为长方形木屐,约5公分厚,木屐底部还钉有大头泡钉。踩着特定的节奏,客人来时,畲家主妇在木板上跳迎客舞,钉鞋击打木板发出欢快的节奏,无其他伴奏乐器。舞蹈动作与歌词相结合,如在作“请茶”时唱道:“茶叶长,茶叶泡茶转浓浓,茶叶泡茶真好吃,人情结在碗中央。”

  2012年在彭溪镇做田野调查时,发现一人能跳一些基本动作。老者名叫李忠存,上世纪90年代由仓基迁到镇里。李曾任彭溪中心小学校长,1958年到省里汇演跳过此舞。舞蹈步伐进三退一,似有秧歌形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秧歌在温州民间十分流行,可能和钉鞋舞有交叉影响。

  (2)米筛舞

  米筛舞,是流传于文成畲族的农事节庆舞蹈。米筛是畲族日常农具,舞者多为女子,人数不限,围成圆圈,双手执米筛,进三步退一步,提脚同时将米筛划半圆,反复舞之,无乐器,有畲歌伴奏。《米筛舞》伴奏歌词:

  米筛筛米转连连,背箕背来似风扇;

  碓米就要米筛腾,绣花就要绣花乾。

  米筛筛米转团团,背箕背来似风元;

  碓米就要米筛腾,绣花就要绣花盘。

  米筛筛米转记记,背箕背来似风基;

  碓米就要米筛腾,绣花就要绣花皮。[4]

  2011年4月1日在文成县黄坦镇富岙乡培头村举办的“瓯越三月三”畲族风情旅游节上钟维禄和村中妇女十余人表演了米筛舞。

  《温州市志》记载畲族劳动生活类的传统舞蹈还有猎捕舞、载竹舞,调查中没有发现。丰收舞、采茶舞、牧羊姑娘等舞应该是1980年后编的。《泰顺县志》中载,1980年6月,泰顺文化馆编排畲族舞蹈《油茶丰收舞》参加丽水全省少数民族汇演获奖。

  3、 社交娱乐性舞蹈

  农历二月初二又称会亲节,是畲族仅次于春节的传统节日。主要流行于闽东的福鼎、福安等县。所谓“会亲”,系指原由福鼎县双华、福安县坂中分炉至浙南、闽东各地的畲族,于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回祖地相聚,举行会亲活动。 歌会是会亲节的主要习俗活动,局部有舞蹈表演。比较典型的有竹节舞、迎客舞。

  (1)竹节舞

  竹节舞,也叫竹竿舞,是畲族的民间舞蹈,福州蓝府畲族俗称“打竹舞”。竹竿舞共有四根竹竿(或十根竹竿),两根直放,两根横放。四人分成两排,二人一排,一人手拿两根竹竿,与对方相对操作。跳舞时,竹竿先上下打打,再两竿对打,所以,当地人称为“打竿舞”。当音乐鼓点响起时,竹竿一开一合地来回打着,跳舞的人随着音乐与节奏,有序地跳在张开的竹竿空洞里,同时,快速地把脚拔出。景宁畲族也有竹节舞,但已经过改编。舞者不再用竹竿,而是用手掌大的小竹板系在手掌,作为手上的击节道具,脚部则仍保留了前述竹竿舞的节奏和舞姿。

  (2)迎客舞

  迎客舞的舞蹈形式与钉鞋舞类似。舞蹈也有“请茶”“引路”“行礼”等迎客动作,只不过不一定用钉鞋。所用道具可以是花,也可以是茶杯或者彩带。

  二、畲族节俗舞蹈的文化特征

  1、畲族节俗舞蹈与民间信仰的密切关联

  畲族祭祀性的舞蹈,从大的范畴而言,仍是属于道坛科仪,是畲族师公做法事内容的一个附带的组成部分,它依托科仪而存在,或者说是科仪的“变相”形态。但从其表现形式和演出效果考察,它确实是整个祭祀仪式中具有独立品格的舞蹈艺术形态。温州畲族的祭祀性舞蹈,长期与祭祀科仪并存,得不到独立发展的机会,仅停留在舞蹈发生阶段的形态而延续至今。由于它是一个尚不成熟的类宗教科仪的舞蹈艺术形态,故亦未形成完整的表现程式,其表演带有很多的随意性,很多动作靠师公的临场发挥。然而,又由于长期的传习和演出的需要,以及剧目内容的特定要求,在它的演出中也形成了一些规定的动作模式。

  畲族人民把这种祭祀性歌舞活动称为“功德”。做“功德”,分“阳功”和“阴功”。丧葬仪式中的舞蹈是“做阴功”,主要是由祭师边吟边舞,根据舞蹈的动律和音乐节奏,动作大体有 “坐蹲”、“一步一踢”、“悠荡”三类。“坐蹲”,双腿呈半蹲状,一步一蹲,步伐简单、稳健、沉重。上身基本保持平稳,当道具向身里甩动时,略扣胸,反之则略向外弹胸,形成了独特的舞蹈动律。 “一步一踢”, 一脚迈步,双膝微屈,同时踢出另一腿。随着舞者情绪的变化,舞蹈速度逐渐转快。“悠荡”,舞者有时轻盈游步悠荡,身体左右转动,有时随着情绪发展,速度加快,动作幅度越来越大,敏捷急速的跳转。高潮时舞者身上的长袍飞旋起来,显得十分潇洒豪放。做功德时舞者有时不拿道具,徒手而舞,常见的手式有“神手”(双手掌向上端起,拇、食、 小指上翘,好似顶着酒杯),“诀”(双手手背相靠,绕于胸前)。畲族祭祀舞蹈的这种表演形式与福建龙岩闾山教“师公戏”极为相似,甚至有共同的剧目,步伐、指诀。

  打 舞内容上讲述雷法有过庐山,捉活鬼,吃鬼肉等故事,取搜神捕魔、镇鬼降妖、祈福求平安之意,属于道教召兵之类的科仪。舞蹈中手部有很多动作,其形式类似闾山教的指诀。如五雷诀,左手五手指相互缠绕形成一个环状,右手四手指缠绕,食指指向左手掌心;饿虎诀,双手手指交叉,翻转于胸前,其形式和功用几乎和闾山教指诀一样。其唱词内容与《灵经大传》唱经词文也多有相同。《灵经大传》是瓯江流域广泛流传的青词代表作[5]。词文标榜的是陈十四娘娘的闾山教。闾山即辽宁境内的医巫闾山[6],是徐人(后来的畲族)的发祥地,可见畲族的师公与闾山教是很有渊源的。可奇怪的是《灵经大传》词文中的闾山一直虚无缥缈,较多的暗指江西的庐山,有的直接就写成“庐山”,而畲族传说中的祖先故事也多写成“庐山”而不是“闾山”。另外瓯江流域地区至今还有大量的闾山教师公存在,但唱灵经的祭祀仪式却由正一教道士主持而不是闾山教师公,其原因目前也不得而知。由此又可以看到畲族师公与闾山教有渊源,但其中又有不同的教派的交叉影响,以及畲族师公自身的流变。这里面的问题还有待深入调查研究。

  铃刀舞同样属于祈禳之类的醮仪。舞蹈中的脚步是这类仪式中典型的踏罡步。闾山派师公戏中有王姥行罡舞,闽东畲族有奶娘踩罡舞,其主要脚步形式是和铃刀舞一样的踏罡步。

  2、畲族节俗舞蹈的农事生活特点

  畲族舞蹈多利用常见的农具、生活用品做道具,换言之,畲族舞蹈并非特地制作舞蹈道具,因此,所采用的道具既带有鲜明的畲族地区特色,区别于其他地区,又在当地相当普遍,随处可见。

  钉鞋舞舞蹈过程中,舞蹈者要穿着山里畲民下雨时穿的特制钉鞋。钉鞋鞋面为布,鞋底为长方形木屐,约5公分厚,木屐底部还钉有大头泡钉。浙南地区山路崎岖,多雨,路面坑坑洼洼,钉鞋是温州地区畲族人务农生活的必备用品。钉鞋舞巧妙地运用钉鞋作为舞蹈道具,颇具特色,在舞蹈中,畲族妇女手拿茶杯和纸扇,脚穿平时雨天穿的钉鞋,用钉鞋击打木板发出欢快的节奏。

  米筛舞是采用了农家筛米的工具。三月三是汉族的上巳节,民间流传为麦生日,而在畲族叫乌饭节,同时也是谷生日。因此三月三跳米筛舞,有祭犁,开始春耕的意思。

  3、畲族节俗舞蹈与民歌的配合

  畲族三月三这个节日性质比较复杂,它既有畲族祭祀民族英雄的特殊意义,又有汉族上巳节的各种影响。而且在不同地区的畲族,这种影响也各有不同。从祭祀民族英雄意义上讲,它属于祭祖性的节日。从节日的时间点上看,又具有农事节日的特点。从节俗的内容上看,它又有社交娱乐节日的形态。宁德畲族三月三主要活动形式为对歌,因此它也叫“对歌节”,而舞蹈也大多依附于歌词和歌的节奏而伴生。

  畲族语言没有形成独立的文字记述体系,“以歌代言”是畲民的主要交流形式,畲族的历史文化渊源传承均由畲歌代代相传,民俗祭祀、婚丧嫁娶等民俗礼仪也均在畲歌中记载流转,畲民日常沟通以畲歌相呼应,以及闲暇休息、谈情说爱亦以歌对话,

  上山砍柴要用刀,出门过河要搭桥;

  山客求亲先对歌,歌不上口莫进竂。[7]

  由于以上原因,使得畲歌的数量十分丰富,据统计,畲族传师学师歌词六本(手抄本)95篇,90012条,还有73段合念的念词和所谓的咒语。其次便是功德歌78篇,7208条歌词,合念的念词和咒语57篇,其他有种田歌、砍柴歌、打工歌、二十四季节歌、采茶歌、爱情风俗歌、出嫁歌、祝寿歌、泡茶歌、劝酒歌、感谢哥、谈书歌、甲子歌、八卦歌、十二生肖歌、猜谜歌等499篇,28950首,另外还有尚无定型的有700多篇3000多首[8],这其中有许多畲歌都有舞蹈动作相伴,温州地区畲族“出嫁歌”的“抢亲”、“采茶歌”的“请茶”“泡茶”“端茶”等,都是由歌生舞,因歌而舞,由此可见畲舞在很大程度上是伴随着畲歌而生的。因此这类舞蹈同样是十分随意的,在很小的区域内可能有相对成形的舞蹈动作,但放到整个温州畲族聚居区,舞蹈动作就千差万别了。例如同样的请茶歌,所伴的舞在文成培头村是云手、交叉步等动作,而苍南却是以鞠躬,旋转等动作为主。

  4、畲族节俗舞蹈的娱乐与社交功能

  可以看出畲族歌会形式的节日有明显的郊游娱乐的功能,同时又和畲族青年男女的求偶、婚嫁的社交活动有关。同样,温州地区的“米筛舞”既具有农事节日舞的特点,同时也具有和求偶、婚嫁有关的社交节日舞性质。

  米筛这个道具在畲族婚嫁仪式中仍旧被保留,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畲族嫁女一般以农具为陪嫁物。景宁畲族“其奁具则耒焉、耜焉、镃基焉”。龙游畲族“奁具惟犁、锄、蓑衣数事”。温州畲族也有以米筛为奁具的。除了作为一般陪嫁物外,米筛在畲族婚嫁中还有很特殊的寓意。闽南婚俗中有新娘用画了八卦图的米筛遮住头部来挡灾辟邪,其功能类似于汉族婚俗中新娘打的伞。但伞除了避光(俗称杀气)外,还有开枝散叶的寓意。畲族婚俗中米筛却不是用来挡头部的,而是和烘炉一起放在地上。闽南畲族只用一个米筛,新娘需跨过去;丽水地区的畲族,新娘需站在米筛上一会儿;而温州的畲族则要新娘踩过七八个米筛。其寓意各有说法,多数认为是和火炉功能一样是“避邪”和“去秽”。但是用过烘炉米筛还要拿到新房里,米筛是放在床的上面,烘炉和扫帚则放在床底,可见米筛和烘炉的作用并不相同。在各地各民族婚俗中,放到新房床上的东西,一般都和生育有关。浙南地区汉族在婚床上放红枣、花生等都寓意早生贵子。因此米筛最有可能的寓意应该是比较强的生育能力。那么米筛舞早期的原生形式中多少是否也含有女性生育能力的暗示呢?《赤雅》中记载畲族“男女联袂而舞”“男腾跃跳踊负女而去”。可见畲族男女社交公开,通过节日跳舞来建立爱情关系。而这个节日也是在三月三。现在我们所见的米筛舞就是钟维禄据小时在三月三做节青年男女们跳的记忆创编的。

  小结

  在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畲族节俗舞蹈仍然在传统时空的点和场上展开;在大多数的民间舞蹈转向表演审美功能的环境下,畲族节俗舞蹈仍然保持着基于民俗信仰的原始社会功能;在民族传统文化日益衰弱的背景下,畲族节俗舞蹈仍然起着本民族文化特殊形态的传承、组织、凝聚的作用。畲族舞蹈,尤其是节俗舞蹈,比较好的保留了传统形态,有很好的民俗学研究价值。(编辑:刘慧青)

  温州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25-32页

  参考文献:

  [1]《打 舞》2008年第二批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温州市文化局,温州市民宗局

  [2]《钉鞋舞》2008年第二批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温州市文化局,温州市民宗局

  [3]钟维禄 文成县黄坦镇富岙乡培头村支书,口述

  [4]畲族风俗志,第113页,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施联朱

  [5]畲族文化娱乐的初探 畲族历史与文化 第92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春节,畲族俗称“做年”,畲家认为正月初一至初五为“正年”,俗称“五日年”。有的畲村认为初一至初八为“正年”,俗称“上八日”。春节活动往往延续至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或正月二十日,甚至于月底。

  [2] 招兵节一般分两程,一次在除夕,一次在正月初五

  [3] 2008年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传承人雷大妞,

  [4] 钟维禄 文成县黄坦镇富岙乡培头村支书,口述

  [5] 一般讲到鼓词,人们习惯谈论平词,想到曲艺。而在瓯江流域,鼓词被演唱频率最高的是青词,也称大词,更多地运用于祭祀场合,具有极强的宗教性。

  [6] 《灵经大传》也称《娘娘词》《南游传》。称《娘娘词》是用尊称指鼓词内容唱的是陈十四本生故事。而称《南游传》从故事内容无法解释,一说“闾山”指的是福建的闾山,那“南游”就无从谈起。参考《灵经大传》陈德其记述,林一修整理、校注。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8

  [7] 畲族风俗志,第113页,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施联朱

  [8] 畲族文化娱乐的初探 畲族历史与文化 第92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TAG: 节俗 民间舞蹈 畲族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