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勃]火燧知从新节变——唐代清明的改火习俗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4-04-07 11:06:06 / 个人分类:作品已发表

查看( 474 ) / 评论( 1 )

表于《中国文化报》2014年4月7日“非遗”版

http://epaper.ccdy.cn/html/2014-04/07/node_9.htm

 

      唐代诗人韩翃有首脍炙人口的《寒食》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论者多认为此诗意在讽喻皇帝对宦官的恩宠,但我们也不妨视为唐代的一幅节日风俗画,飞花、御柳、东风描绘出都城长安的浓浓春色,蜡烛、轻烟则呈现了寒食清明期间独特的改火习俗

    改火习俗曾经在世界范围内普遍流行,在我国也是古已有之。《管子·禁藏篇》等都曾提及,老百姓在春天要修治房屋锅灶、掏井易水,还要钻燧改火,目的在于“寿民”“去兹毒”,利于健康长寿、祛除毒害。

 

    改火习俗的流行与古代的用火方式密切相关。虽然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发明了人工取火的方法,但人工取火既费时又费力,为了保证照明、炊饭、取暖等对火的方便使用,人们往往保存火种,使其昼夜不熄。这样一来,火就仿佛有了生命。古人相信,越是新取的火生命力就越旺盛;重要的是古人还相信,火的生命力会通过人对火的使用影响人的生命力,整天吃旧火炊熟的饭不利于身体健康。为了避免旧火的伤害就要定期改火,即在一定时候将旧火熄灭,重新取得新火。《周礼·夏官》中就有专门负责改火的职官,叫司爟氏,他“掌行火之政令,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

 

     改火之俗在我国虽然古已有之,但起初并不在清明节。《后汉书·礼仪志》有“日冬至,钻燧改火”的记载,说明汉代改火是在冬至这一天。而魏晋以后,改火活动曾一度消失,诚如隋朝王劭所说:“古有钻燧改火之义,近代废绝。”但唐朝人重新将这一活动广泛推行开来,并放在清明节举行。他们借助当时盛行的寒食节禁火三日的习俗,在寒食节到来时将火灭掉(寒食节的标志性时间在冬至后一百零五日),形成“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的局面,到清明节气日这天再重新将火燃起,从而实现改火的目的。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霁日园林好,清明烟火新”、刘长卿《清明后登城眺望》“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王表《清明日登城春望寄大夫使君》“寒食花开千树雪,清明日出万家烟”等诗句,都反映了唐代清明节改火习俗的盛行。

 

    颇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人们获取新火的办法。据考古学、民族学专家汪宁生研究,我国古代取火方法主要有以竹木摩擦产生火花的钻法和锯法、以石击石和由此发展而来的火镰击石法以及利用金属镜(阳燧)和透镜聚光的取火法,其中钻木取火在汉晋以前使用普遍,而唐代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是击石法,即指两石相击而取火。但是在改火时,唐代人格外强调用原始的钻木取火的方式,所谓“煌煌是求,必钻木而成燧”。所用钻木多为榆柳,所以时人有“榆柳芳辰火,梧桐今日花”“晓榆新变火,轻柳暗飞霜”的诗句,但也有用其他树木的,杜甫就曾提到“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

 

    平常百姓人家要在清明节钻木取火,皇家也不例外。据唐《辇下岁时记》记载,至清明,尚食内园官小儿会于殿前钻火。谁先钻得新火,谁就能得到“绢三匹,金碗一口”的赏赐。

 

    或许唐代人已不再像先秦时期的人们那样,真的相信新火可以“寿民”“去兹毒”,但他们仍然醉心于新火的使用,并在新火的使用中感受春光的美好。无论杜甫的“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还是贾岛的“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都表达了新火点燃后的美丽心情。

 

    如果说一般民众和文人更多地将新火的使用与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那么宫廷新火的使用就更多地具有了权力的意味,这突出表现在赐新火的仪式上。赐新火仪式正是韩翃《寒食》诗描写的现实依据。韩翃是个普通的士人,眼看着“轻烟散入五侯家”,或许不免羡慕之意,谢观的《清明日恩赐百官新火赋》,则以一个参与者、受赐者身份抒发了自己的所见所感和喜悦感激之情,赋中对赐新火仪式过程和盛况的描写尤为细致精彩:清明节一大早,就有人将钻燧取来的榆柳新火献上朝廷。皇帝下令,颁赐新火。于是,太监们将众多的蜡炬在新火上点燃,列队而出,将新火引至宫廷之外。“振香炉以朱喷,和晓日而焰翻。出禁署而萤分九陌,入人寰而星落千门。”这种景象实在恢宏壮观。再看朝廷之内,在朝的官员,都能分到一炬新火,他们感到无限荣光,纷纷叩谢皇恩浩荡,表达自己定要效忠国家的热切愿望。而后,皇帝大宴群臣,大家竞相用自己手中的新火炊爨取暖……这是一个盛大而热闹的场面,更是一种既树立君主个人权威又营造君臣和谐的权术。通过赐新火,皇帝显示了自己无上的地位,宣告了自己愿意让大臣们分享他的统治权力,并希望换回他们的忠诚;通过接受皇帝的赐火,大臣们则表达了对君主地位和合法性的承认,表达了愿以忠诚回报君主恩宠和信任的决心。

 

    “火燧知从新节变。”引发了皇帝百官莫大兴趣和诗人无数情思的清明改火活动,反映了时人对“将以明而代暗,乃去故而从新”的真诚追求。这一唐代人的发明,并未随着唐代的灭亡而中止。在宋代,改火活动依然在民间和宫廷中进行,赐新火的仪式也延续下来。宋敏求《春明退朝录》中明确记载:“唐时惟清明取榆柳火,以赐近臣戚里,本朝因之。”而著名的文学家欧阳修也写过“踏青寒食追游骑,赐火清明忝侍臣”的诗句,以表达得到赐火的喜悦心情。元代以后,改火的做法渐渐消失,赐新火的仪式也不再举行。不过近年来,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上多次通过艺术表演形式再现了颁赐新火的古老传统,虽只是表演,却也让一个湮没于历史风尘中的清明往事获得了重生的可能性。

    唐代人曾经凭借自己的智慧依托寒食节将一度消失的改火活动演变成遍布全国的清明节的盛大仪式,今天的我们是否具有这样起死回生的转换能力呢?改火仪式的发展史值得我们深思。

 

 

 

 

 

 

 

 


分享到:

TAG: 改火 清明节 唐代

一笑堂 宁锐 发布于2014-04-07 17:45:32
唐代清明的改火习俗
谢谢你!收走了!
我来说两句

(可选)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