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根深林始茂,哲人智足理方明——广西田林县民间文化人陈道平撰题

民间文艺学导论@绪论(三)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4-02-06 21:12:30

第四节 民间文艺学的性质与任务

 

一、民间文艺学的学科性质

就像“文艺”一词指的是文学艺术一样,民间文艺”一词应该包括民间口头文学以及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等其他民间艺术门类。但“民间文艺学”作为学科专业术语,从它被提出来起至今,就一直用来指以民间文学活动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其本义是“民间文学学,即民间文学之学”

民间文艺学是专门研究民间文学活动的科学它的研究范围内容广泛而丰富从学科属性看,它既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也是民俗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同时还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交叉学科或综合学科的性质。

(一)民间文艺学与文艺学的关系

民间文艺学首先应当属于文艺学研究的范畴,这是由民间文学是文学这一基本定位所决定的。从历史上看,在文字产生之前,集体的口头创作是人类唯一的文学,直至有了文字以后,才逐步形成了民间文学和文人文学两大文学传统,它们分别用口头和文字进行创作,以反映人们的生活与理想,满足社会的需要。在长期的创作实践和欣赏实践过程中,人们逐步对各种文学活动及其规律有了认识,并试图把它总结出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不断深入,这种认识的积淀越来越丰厚,而且越来越系统化,最终形成了一门专门研究文学的总体特征和一般规律的科学——文艺学。

文艺学作为专门研究人类文学活动的一门学科,理应对包括民间文学、通俗文学、作家文学在内的全部文学活动一视同仁。可是,传统的文艺学“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基本上是以作家文学为研究对象,而极少甚至没有涉及民间文学。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在过去的时代里,民间文学常被认为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东西,因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更谈不上对它进行研究。无怪乎郑振铎曾发出这样的质问:“难道中国文学史的园地,便永远被一般喊着‘主上圣明、臣罪当诛’的奴性的士大夫们占领着么?难道几篇无灵魂的随笔写作的诗与散文,不妨涂抹了文学史上的好几十页白纸,而那许多曾经打动了无数平民的内心,使之歌,使之泣,使之称心的笑乐的真实的名著,反不得与之争数十百行的篇页么?” 其次,由于民间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从内容到形式以及它与现实生活的关系等都具有与作家书面文学很不相同的特点,而从事文艺学研究的人又囿于所受教育及时代的局限,或看不到民间文学的特殊性,或有意抹杀这种特殊性,因此传统的文艺学也就难以反映出民间文学的特殊本质和规律。

不过,这种状况在我国从20世纪30年代起一直不断地得到改观,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间文学被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从而使民间文艺学逐步成为文艺学的分支学科或姊妹学科。1935年,钟敬文在《民间文艺学的建设》一文中,创用“民间文艺学”来作为民间文学研究的学科术语,并对其作了初步阐述:

 

作为文化科学之一的系统的民间文艺学,那主要的任务,不消说是在于阐明以下的各方面的问题:这种对象的特点是什么?它是怎样产生的?又怎样发展和演变呢?它的功用是什么呢?……简单地说,这种科学的内容,就是关于民间文学的一般特点、起源、发展以及功能等重要方面的叙述和说明。

 

这是我国建立民间文艺学的先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给民间文艺学的发展带来了极好的条件,1950年3月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1987年更名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是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的团体会员之一)成立,它的宗旨是:“搜集、整理和研究中国民间的文学、艺术,增进对人民文学艺术遗产的尊重和了解,并吸收和发扬它的优秀部分,批判和抛弃它的落后部分,使有助于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建设。” 后来,由于文艺界的分工越来越明确和专业化,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的工作范围无形中缩小为民间文学,1955年4月创刊的《民间文学》便标志着这一变化。该刊的《发刊词》,首先充分肯定了民间文学的教育作用、认识作用和作为语言艺术的优越性,其次特别强调民间文学在文学史和当前文学上“不容许看轻”的意义,最后向读者表示:“这个刊物的主要任务,是推动全国人民口头创作的收集、整理,同时并促进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帮助群众创作通俗文艺的发展。” 可见,这篇发刊词实际是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章程的具体阐述和发展,对此后全国的民间文学工作产生了积极的指导作用。所以说,我国的民间文艺学“事实上在1950年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宣告成立以后,已经完全成为一个独立的门类,因为这时不但有了独立的全国性机构,而且宗旨、目的都是非常明确的。”

(二)民间文艺学与民俗学的关系

我们说民间文艺学是独立的学科或文艺学的分支学科,只是相对而言,因为从学科发展史来看,民间文学早就作为一种重要的民俗事象,成为民俗学的研究对象之一。历史上,许多国家的民俗学,都兴起于对民间文学的搜集和研究。欧洲现代民俗学兴起前后,就有德国的格林兄弟等人已经关注民间文学,并搜集、整理出版了《儿童与家庭故事集》(中译版又名《格林童话集》)、《德国的传说》《德国的神话》等。1846年,英国的威廉·汤姆斯创用Folklore(本义为“民众的知识”或“民众的学问”)来作为民俗学的学科名称,标志着现代民俗学的正式诞生。其后,世界各国不同时期的民俗学著作都将民间文学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例如,英国学者查·索·博尔尼1914年出版的《民俗学手册》分为三大部分共十九章,其中第三部分的标题是“民间文学”,内容包括故事、歌曲、民谣、谚语、谜语、有韵的俗语和俚语等; 另一英国学者瑞爱得所著的《现代英吉利谣俗及谣俗学》,在第九章也简要论述了民间故事、民歌、民戏、谚语、歌诀、谜语及民乐、民舞、民间艺术等; 日本现代民俗学开始于对乡土的研究,其开创者柳田国男把民俗分为有形文化、语言艺术和心意现象三大部分,其中的语言艺术部分包括了谚语、谜语、民谣、物语、故事和传说等属于民间文学的内容。 美国学者J.H.布鲁范德1968年著的《美国民俗学》,全书分为四大部分共十八章,其中第二部分的篇幅占了近三分之一,内容包括谚语、谜语、民谣和民间诗歌、神话和传说、民间故事、民歌、叙事歌以及民间音乐等。 总之,时至今日,在大多数西方国家和日本,民间文学仍主要属于民俗学研究的范围。在我国,较早对民俗学进行系统论述的著作是方纪生在1934年出版的《民俗学概论》,该书受前述英国学者博尔尼的影响,不仅在民俗的定义、分类等方面全盘认同其观点,而且在第四章分别对民间故事、民谣、谚语、谜语以及韵语、俗语等作了专门论述。 1998年,钟敬文主编的《民俗学概论》用了两章(第九、十章)的篇幅对民间文学进行阐述,内容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长诗等。此外,还在“民间语言”一章中,对俗语、谚语、歇后语、绕口令等作了述介。 2011年,王娟在其再版《民俗学概论》中,也把民俗事项分为三大类:口头民俗学、风俗民俗学和物质民俗学。其中口头民俗学又分为叙事民俗学(主要包括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俗语民俗学(主要包括谚语、俗语词、谜语、绕口令、咒语、誓言、驳词、祝词、打招呼用语等等)和音韵民俗学(主要包括民歌、民谣、故事歌、口头史诗、游戏歌谣、民间音乐等等)。 所以说,以民间文学为研究对象的民间文艺学也是民俗学的分支学科。

(三)民间文艺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民间文学作为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多形态、多层次的功能和价值,这就决定了以民间文学为研究对象的民间文艺学与同文艺学、民俗学之外的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也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

民间文艺学比任何学科都需要语言学的帮助,因为民间文学是以口语为手段和载体的。不了解语言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就不可能全面地解释民间文学这种独特的语言艺术。国外一些有影响的民间文学研究理论和方法,如神话学派理论和方法、结构主义方法等,都借鉴和利用了语言学的成果。另一方面,由于民间文学以方言或民族语言的形式讲唱且长期流传,因此也成为语言学研究方言、民族语言以及古今语言变迁的珍贵资料。

民间文艺学也非常需要历史学的帮助,因为如果不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不了解特定民族或地区的文化史,不了解特定时期人民大众的生活状况,对血多民间文学作品的内容就难以理解。例如,不知道社会进化史,就很难理解洪水神话中“兄妹结婚”、“葫芦生子”等情节;不懂得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对劳动人民的深重压迫,就不能理解为什么《孟姜女》流传两千多年而不衰。另一方面,民间文学也是历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之一,无论在史料上还是史观上,都正如高尔基所说的,“如果不知道人民的口头创作,那就不可能知道劳动人民的真正历史。”

民间文艺学与文化人类学的关系十分密切。文化人类学研究人类所创造和享用的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口头创作和展演的生活文化,自然也是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之一。不仅如此,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民间文艺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例如,借鉴传播学派的理论和方法,可有助于探讨民间文学作品播布的过程和途径;借鉴功能学派的理论和方法,可分析民间文学的多重价值和功用;借鉴结构主义学派的理论和方法,有助于研究民间文学作品的显性和隐性结构,等等。

此外,民间文艺学还与宗教学、民族学、哲学及其其他一些学科有一定的关系。宗教学主要研究古今一切宗教的性质、特点、功能及其产生、发展、演变和消亡的规律等,而当它探讨人类早期的宗教形态时,不能撇开作为原始宗教重要载体的神话、原始歌谣和创世史诗。民族学是研究民族共同体的一门学科,民族文学艺术是其必须涵盖的领域之一,而民间文学则往往为民族学解开民族起源、迁徙、冲突、融合当中的一些难解之谜提供新资料、新线索和新思路。民众的哲学观、道德观、伦理观等是哲学的重要对象,而这些观念在民间文学中又都有相当的反映。

二、民间文艺学的主要任务

作为主要由文艺学和民俗学交叉形成的民间文艺学,由于研究范围的广泛性,因而决定了它的研究任务的多面性。

早在1982年,钟敬文在《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自序》中就指出:

 

民间文学理论,是一种综合性的科学。首先,它具有内容丰富和门类繁复的科学系统。它有“总论性的”一般民间文艺学(例如我们现在学界流行的著述《民间文学概论》,就是这方面的入门书),也有“分论性”的民间文艺学,如神话学、传说学、童话学(民间故事学)、歌谣学、谚语学等。其次,它包含着作品史和理论史(科学史)等的历史分科,前者如中国民间文学史、神话史、传说史、歌谣史等,后者如近代民间文艺学史、神话学史。再次,还有收集、研究方法论、资料学等。在总论性或分类性的民间文艺学里,还可以分为“理论的民间文艺学”及“应用的民间文艺学”等。总之,民间文艺学是在人文科学体系中的一个部分,但它本身又是一个综合体,是许多支学所结成的系统科学。

 

现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民间文艺学这门学科的任务内涵及其相互关系,越来越清晰明了。如张紫晨在《民间文艺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关于这门学科的体系构想:首先分为民间文艺学的主体部分及两翼部分。它的主体部分包括民间文学基本原理、民间文艺传承学、民间文学分类学、民间文学体裁学、民间文艺美学、民间文艺研究的信息学六个系统。其中,民间文学基本原理包含起源论、民间文学与民众生活的关系论、价值论、功能论、特征伦、创作论等,民间文学体裁学包含神话学、传说学、故事学、史诗学、歌谣学、民间说唱学、民间戏剧学等。它的两翼部分,一是民间文艺史学,分为民间文学作品发展史及民间文艺研究科学史;二是民间文学作品搜集整理的方法论。 

借鉴上述基本构想和阐述,我们将民间文艺学的主要任务内容分为以下八大部分:

——民间文学基本原理。即关于民间文学总体特征和一般规律的理论探索,包括起源论、特征论、民间文学与民众生活的关系论、功能论、价值论、创作论等。

——民间文学体裁学。研究民间口头创作体裁的区分及各种体裁特征及发展演变的规律,揭示其不同的功能与作用,包括神话学、传说学、故事学、史诗学、歌谣学、民间说唱学、民间戏剧学等。

——民间文学传承学。研究民间口头作品的传承人的活动、师承关系、创作才能、修养与技巧及传承和保护方式等。

——民间文学审美学。研究民间文学现象的审美过程及其特质,探讨民间文学作品的美的形态以及创作与接受过程中的审美感念与审美意识。

——民间文学发展史。即关于民间文学作品发展史,从时间来看,分为通史和断代史;从空间来看,分为神话史、传说故事史、民间诗歌史、民间说唱史、民间戏剧史等。

——民间文艺学史。主要是指民间文学研究史,它以各时代的理论见解构成其发展脉络,包括古代、近代、现代民间文艺学史,以及各种民间文学体裁的研究史如神话学史、歌谣史等。

——民间文艺学方法论。即关于民间文学整体的考察研究方法和具体的搜集、记录、整理写定技术与方法的理论。

——民间文艺学资料学。即关于民间文学资料的获取、整理、保存和运用等活动的探索与论述。

上述七大部分各有不同的对象与任务,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相互关系、不断发展的有机整体。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民间文艺学的学科体系还将不断得到完善,产生更多的分支学科或边缘学科。

 



TAG: 民间 文艺学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日历

« 2024-03-29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165503
  • 日志数: 70
  • 图片数: 6
  • 文件数: 42
  • 书签数: 22
  • 建立时间: 2008-09-15
  • 更新时间: 2018-08-06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