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思考者》第三期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2-09-22 14:55:38

《师说•思考者》第三期



主办:人教社教师教育论坛    竹溪教科研论坛学术委员长
协办:湖北省校本研究课题竹溪课题组
顾问:欧胜宝 冷巉 陈汝波 彭建国
主编:马佾

《师说•思考者》2012年9月第3期  第14卷总第119期

       中小学体育教育探索专

人教论坛文集

  给体育教师的几点建议
  湖南娄底zouyi30
  
  一、体育教师应加强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思想意识
  我国的青少年还没有真正意识到体能、健康和幸福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参加身体锻炼的意识淡薄更谈不上积极地参与每日的身体活动,形成积极的健康行为了。因此,我认为应将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和爱好,加强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思想意识,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二、课堂上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使学生“动”起来
  要使学生“动”起来,更需要在“趣”字上下功夫。综观学生对体育课的评价,最朴素而真实的语言就是“有趣”或“没趣”。而体育本身就有娱乐的功能,然而目前学校体育教学之所以不太受学生的青睐,其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娱乐性。因此,在教学上,我们应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当前学生身心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自我保健的需要,尽可能了解、考虑学生的兴趣和满足学生的兴趣,用新颖的教学内容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强身健体的知识技能和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三、体育教师应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角色定位,不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体育课教学内容具有变通性,给当代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内容是实现学习目标的手段,选择哪些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并没有作具体的规定。体育教师应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角色定位。体育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提高以下几方面的能力:(1)教育教学创新能力。体育教师的创造空间应非常广阔。对课的结构大胆创新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结构模式而不必拘泥于某种一成不变的课程结构模式。(2)具有制订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计划的能力。(3)具有活化体育教材的能力。所谓活化教材是指教师在熟悉大纲和体育课程标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区、本学校和教学对象的实际,通过增、简、改、补、渗等手段,对现成教材进行加工整理和再开发的过程。增:一些课本中没有,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又倍受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简:课本中有些纯竞技的内容。改:一方面是对易出现运动伤害的教学器材进行改造。一方面是对动作技术要求进行适度的调整。补:教学中适时补充一些相关的内容可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感染力。渗: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渗透思想品德、健康知识和人文主义的教育,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德、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生活的行为习惯。体育教师只有具备了各方面的能力实施教学才能运用自如。现代的体育教师是否已经具备这样的能力还需要我们考虑。他们毕竟已经习惯于过去的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这样“开放式”的内容标准对他们适合吗?他们能否对自己有正确的角度定位担忧。我们只有在探索中求发展。毕竟,课程内容的结构安排人们也曾花大量的精力去研究探讨最佳结构,结果仍是各有其说,莫衷一是。
  四、体育教师应将“安全”教育放在首位。
  运动技能领域目标中提到了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但在体育课中出现的运动损伤、致残甚至致命的例子举不胜举。上体育课最终目的是得到身心健康,然而却为追求健康的体魄而失去生命。体育教师的一世功名也毁于一旦。因此,体育教师应将“安全”教育放在首位。
  在上颗的时候,多考虑一下上课的内容,人数还有就是组织形式是最重要的,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要首先考虑到,注意事项要和学生说清楚,还有要根据学校可以提供的条件去安排,就没有什么事了。
  呵呵
  原文网址:
http://bbs.pep.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1836&highlight=%E4%BD%93%E8%82%B2

 


 


  体育老师留下你们的QQ吧,大家一起学习学习啦
  学者呼吁,中小学体育教学应转变观念
  婴幼儿的体育活动
  幼儿园如何开展体育教学活动?
  浅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构想
  快乐体育的方法体系
  小学“快乐体育”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论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体育活动课程
  [讨论]体育成绩是否纳入中考总分
  上海欲改革中小学体育课体型与升学挂钩惹争议
  谈谈体育锻炼
  体育课中如何开发课程资源
  各种体育比赛项目名称
  什么样体育活动有教育意义
  体育课很多项目不敢上,谁之过?

 

  
  体育老师留下你们的QQ吧,大家一起学习学习啦
  广东晨曦的云
  
    
  我是名小学体育老师,大家多多指教吧。
  QQ:312251494
  橄榄树2:
  体育网络编辑
  人教网体育网络编辑,974839483
  江西抚州源头活水来:.
  我曾经是名小学体育老师,请大家多多指教吧。
  QQ:254052029
  caye:
  422578001。不见不散
  xqh6662:
  我是一名来自贵州省遵义市的小学体育教师,请大家多多关照。
  QQ:349329449
  风儿来学习:
  QQ529064544.
  禹颂福:
  我是湖南的一名体育教师,很想在这里和大家起讨论。498921110
  枫临火杉:
  147179349
  周志亮:
  156542976
  我是一名初中的体育教师
  lili05802008:
  我是一名初中体育教师,很想与大家讨论一下教学经验,请多多指教
  QQ:156207275
  西西弗斯:
  271524180小学体育教师
  飘荡男儿:
  我也是一名小学体育老师,希望和大家交流:
  我来自黑龙江五大连池市:QQ号码:19223642
  lili05802008:
  我是一名刚毕业的初中体育教师,请大家多多指教
  QQ:156207275
  语微;
  和大家一样是小学的体育老师,愿和大家一起交流QQ:329736272
  125174669:
  125174669,交流交流
  西伯利亚的雪:
  我来自山东省龙口市实验小学QQ258580061
  香茗醉人:
  我qq是120217554
  我是浙江诸暨的一名小学体育教师
  周志亮:
  我的qq号是470522502
  邪魔天使:
  86588436
  河北廊坊选择与行动:
  我来了,是为了体育而来,也是为了让自己学习到更多的东西。请加我。
  QQ:469458674
  河北教育有我:
  很长时间没上了
  很想大家
  看到这样都的体育教师很高兴
  我QQ843850723
  想加我的说一下你是体育教师,谢谢.
  h2xue1314:
  我是河南焦作的一名体育教师,QQ是562696534加时,请注明是教师,呵呵从事体育已有十几年了,欢迎共同探讨。:hug::hug:
  体育论坛:
  我是湖北十堰市竹溪的一名体育教师qq是853991842
  xzhf:
  我是桂林的体育老师。请多交流!!!!QQ554168879
  jsjthbm:
  小学体育教师,在这里向大家学习了!请以后多多指导。
  QQ:106008632
  hm_001:
  我也是一名体育教师:
  QQ:26510963
  浙江杭州太阳(sunny):
  我曾经是体育教师,现在不是,以后不知道是不是,,,
  271439379
  66514730:
  52423615
  体育老师的福音
  请体育老师们加这个QQ群!
  .jingrenhua:
  我是一名体育教师,参加工作快十年了.
  QQ:121511104
  wica123:
  我是福建武夷山的小学体育教师
  我的QQ是332823996
  老曹:
  83995751
  来今雨轩:
  北京某小学
  我的QQ164485901
  温馨的阳光:
  我是一名小学体育老师:517179113
  江西上高
  ftt84:
  加入该群40238254
  大家好!我是一名小学体育教师,有兴趣者加入该群40238254,大家一起探讨,
  yw225055:
  我是小学体育教师!QQ:35643950
  希望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哈!
  四川广元22263153:
  我是一名农村体育教师。
  22263153
  吴丰谷:
  何不建个Q群呢!我也是体育教师,黑龙江省鸡西的。53742405
  zmmxm007:
  我也是一名小学体育老师QQ181461102
  xinxinruyue6:
  我是高中的
  我的QQ70159376
  xinxinruyue6:
  我建立高中体育QQ群一个65446265名字是新课改体育班欢迎大家加入
  我建立的飞信群号码是5144828欢迎加入哦
  xiongzongpin:
  我是名小学体育老师,大家多多指教吧。
  QQ:491220908
  qzwz:
  我是来自贵州贵阳清镇和大家一样,需要大家的支持和帮助,我的QQ号是809169529
  ldy509585:
  我是一名北京农村小学的体育老师
  402490187
  老师真辛苦:
  请大家加入体育教师群:victory:QQ3800162
  yexiaoguang:
  751692598
  儒心之雅:
  我的QQ342394917
  高松婴:
  QQ:602150205
  先生不要跑:
  小学体育教师。我1251752224
  sdqfkxs:
  我来自山东省的一名体育教师希望和大家多交流学习。qq:875645679
  cpw1965:
  体育老师留下你们的QQ吧,大家一起学习学习啦。
  我是一名初中体育教师,很想与大家讨论一下教学经验,请多多指教714576406
  黑龙江大庆xhq189
  我是小学体育教师请多指教547824659
    
  原文网址:http://bbs.pep.com.cn/search.php?mod=forum&searchid=34&orderby=lastpost&ascdesc=desc&searchsubmit=yes&page=1
  
  学者呼吁,中小学体育教学应转变观念
  
  “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正式启动,学校体育教学必须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今天在南京举行的第八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上,有关专家及学校体育工作者呼吁,中小学体育教学应转变观念。
  专家认为,过去,许多中小学对学生体育重视不够,有的把体育课只作为可有可无的课程,有的则只重视少数有体育特长学生的培养,学校体育教学没能在增强学生体质和发展身心健康、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专家提出,学校体育教学须改变仅仅传授体育技能的观念,而应重点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把树立学生的终身体育观作为核心。体育教学的内容不仅仅适应学生在校时的需要,更要适应学生离开学校后休闲和个体活动的开展,适应成年后的运动,使体育成为个人终身的兴趣和习惯。
  为此,华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季浏教授认为,体育教学应改变过去的评价模式,把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独立的性格,改变长期以来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被动、从属地位。
  据悉,此次于第八届全国中运会举行前夕召开的科学论文报告会受到有关专家和学校体育工作者的广泛重视,会议共收到全国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遴选后保送的论文一千八百余篇,通过专家评审和会议报告,评出一、二、三等奖二百余篇。
  
  原文网址:http://bbs.pep.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1749&highlight=%E4%BD%93%E8%82%B2
  
  
  婴幼儿的体育活动
  求知顽童
  
  一婴儿的体育活动特点:在欢乐中进行运动;
  1.2、3个月的婴儿,父母要在孩子不着凉的情况下,给他以充分的“自由”。也不要怕累,累了的时候,他自然会停止。
  2.5、6个月的婴儿,看见东西便会抓,所以不要在孩子周围放危险品。
  3.再稍大些,孩子四肢总要推推拉拉,不停地运动。这些动作都是肌肉群和内脏器官发育的需要,这时切忌不要限制其活动。
  4.孩子到了会走的时候,运动项目就会复杂起来:忽而立,忽而坐,只要不睡着就没有安静的时候。这时做父母的要给孩子一个安全的环境,同时有意识地帮他做些简单的体操如握住他的前臂,分别做上举、下放、侧手举、肩绕等发展肩胛肌和胸部肌肉的运动。也可以双手握住孩子的两脚,做举腿、屈腿及伸腿的运动,以增强下肢和腹部的肌肉。
  5.孩子2岁以后,可以以床上的被褥做障碍,练习爬行;结合各种游戏和运动锻炼孩子的肌肉,如引导孩子用彩色笔画简单的线条、用手翻书页等。
  
  二幼儿的体育活动特点:提高婴儿时期的运动技能,做进一步的巩固。
  如走,对于3、4岁的孩子可以让他们按指定的方向或目标走;跑,可以训练孩子定向跑;跳,可以让孩子每天跳一个新高,并且会很有竞争性;让孩子在两条平行杆中间走或跑,练习孩子的平衡能力,其它如投掷、钻、爬等运动可以引导孩子进行,但切记安全为主。
  原文网址:http://bbs.pep.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5791&highlight=%E4%BD%93%E8%82%B2
  
  幼儿园如何开展体育教学活动?
  
  宁夏爱心人
  
  1、先激发幼儿练习的兴趣。采用有趣的故事、童话,以及游戏的形式,在活动开始时便形成一个形象化的情景。在让幼儿按照情景中完成。如小班学习双足跳,可在设计课堂结构时采用小白兔采蘑菇的主题。小兔子清早起来到草地上玩,由老师扮演兔妈妈带领幼儿进行跳的练习,最后采了菇回家去。幼儿练习的时候兴趣才会高。
  2、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密度。
  3、让幼儿体验自身的作用,找出学习方法。调动幼儿内在的潜能,来促进他们自我发展。
  4、体育学具必须美观、实物、一物多用,人手一物。
  还有,暂还没想到,让其他老师给谈谈吧。
  
  打针怕我:
  体育活动的选材很重要的,一要有趣,二要贴近生活,三是要达到运动密度。
  我记得带小班时我曾组织过两次体育活动,活动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目的是训练幼儿跑的基本动作,这个游戏很贴近幼儿的生活,符合小班幼儿年龄,通过游戏既发展了幼儿跑的动作,也训练了他们穿衣,穿鞋,洗脸,刷牙等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通过几个游戏来完成活动,孩子们玩得非常的投入和愉快。
  活动二:猴子摘桃,目的是训练幼儿向前行进跳的基本动作和一物多用。当《西游记》音乐响起的时候,一群小猴和猴王跳着蹦着做起了热身运动,然后是发挥幼儿的想象,想出金箍棒有哪些玩法,大家一起玩一玩,自然的过渡到向前行进跳的练习,再去河对岸摘桃,并数一数每个人摘了几个桃,最后是随着音乐高兴的把桃抬回家去。。。。。。。。
  这是两节观摩活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挺高的,效果还不错!在这里我只想说体育活动的创新,游戏一定要非常有趣的,是孩子们最大限度投入和参与。
  不知道大家看到小班体育活动《蚕宝宝的成长》没有?孩子们玩的相当的愉悦和投入,是节非常成功的活动,有时间我可以写出来与大家分享OK!~
  原文网址:http://bbs.pep.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7228&highlight=%E4%BD%93%E8%82%B2
  
  浅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构想
  丹羽大助
  
  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肩负着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与健全的人格的重要使命“以学生发展为本”同样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带来了指导思想、基本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等一系列的变化。体育课是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在新课程标准下是什么样的?具有哪些特点?这是每一个体育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我认为新课标下的体育课具有以下特征:
  一.新课标下的体育课健康第一
  1.充分体现体育课的健康价值
  体育课是所有学科中与学生身体生长发育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学科,因此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理应成为体育教学重要的任务,这也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提供和代替的。在体育课中,体育教师要改变过去重视传统知识技能,忽略学生身心健康的片面思想,一切从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出发,扎扎实实地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发展学生的健康放在第一位,充分体现体育课的健康价值,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2.坚持生理、心理和社会的三维的健康观
  人的健康不仅是生理健康,而且包括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体育课中鼓励学生不断进取,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从某种意义上比掌握一些动作技能更重要。
  二.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环境
  和谐的课堂生态环境能唤醒和激活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使之产生强烈的参与欲望,并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1.创设“人文化”的课堂硬环境
  体育教师要通过精心的设计和创造,使体育的物化环境“活”起来,呈现出浓浓的“人文化”意味。激活学生的内驱力,布置一个优美的环境,能优化学生的心境,这样学生主体参与体育教学的意识便会大幅度提高。
  2.尊重学生:教师应放下居高临下的架子,把学生视为与自己平等的一员,尊重、欣赏、宽容和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尊重其人格。
  3.沟通感情: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必须遵循“真实、接受、理解”三原则,表里一致的真情实感是师生情感交流成功的基础,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感受学生的思想,情感,并把它传给学生,让学生感到教师是知己、是朋友、是伙伴,这样会对学生心理产生积极影响。
  三.将道德品质理论知识融于教学过程中
  1.重视对学生进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
  对学生上一节课的行为进行量化评估,要求学生做到“提前到操场,自觉集合排队”,并做到“快、静、齐”,同时衣着整洁,不随地丢垃圾、不破坏公物,并根据一节课的情况给班集体打分和个人打分,并记入学生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
  2.提高教师对学生良好道德素质培养的艺术
  首先,在体育教学中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掌握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的规律,并做到以身作则,做好表率作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次,以活动为渠道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教育要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由浅入深、由表到里、由量变到值变的连续发展,通过对游戏规则的了解和参与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爱国、爱校、团结一致共度难关,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良好的道德素质的培养。
  再次,在课堂中要把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培养渗透到各个项目之中,在练习过程中,让学生既能学到知识理论,又能受到良好道德素质的培养,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3.不断提高学生内心自我道德完善的需要
  一是把道德完善作为自身发展的基础,二是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成是人各种需要中最高层次需要。
  四.自主探究性学习体育课堂教学模式
  1.创设情境、确立目标、激发动机
  这是教师主导作用的集中体现,包括创建学习情境、整理学练旧知识,为学生自主探究做好铺垫,明确学练内容与能力目标,使学生明确探索方向中激发学习动机,为下一环节的探究学习做好心理准备,这是保证学生获得自主探究学习最佳效果的前提。
  2.自主探究掌握新知、提出疑问
  这是自主探究性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是该模式的核心。此环节是对我国传统的“开而弗达”启发学生自学策略的正确运动和进一步发展,可以真正使教师从“演员”、“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导演”、“伴奏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发现真理、找出规律,是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有效举措。
  3.反馈交流、启发导学、解疑释难
  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人际互动过程,是体育课堂教学中发生于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心理影响过程。在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练的基础上,检查学生的自主学练的情况。采取的方法有提问、示范、讨论、点拨导学、检测、信息反馈等多维互动方式,使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下,体育与健康主要具有四大特点:第一,新课标下的体育课健康第一;第二,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环境;第三,将道德品质理论知识融于教学过程中;第四,自主探究性学习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我想,只有做好以上四点,以学生为中心,愉快学习的体育课才是一堂好的体育课。
  原文网址:http://bbs.pep.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1760&highlight=%E4%BD%93%E8%82%B2
  
  快乐体育的方法体系
  湖南娄底zouyi30
  
  一、快乐体育方法体系的基本特点
  快乐体育从方法论角度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和学的积极性,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使全体学生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气氛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并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后取得“发现”或“成功”的快乐的一种体育教育思想。因此,在快乐体育的实践中,学生成了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从而扩展了其体质、个性、能力发展的自由空间,“主动学习、愉快发展”就成其方法论的主要特征。
  二、快乐体育方法体系的实施原则
  1、教育性原则。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体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快乐体育以“乐学”为支撑点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是更加广泛而深刻。包括目的、兴趣、情感、意志等全部非智力因素。
  2、趣味性原则。“授之以趣”,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3、情境性原则。将体育教学活动置于一定的情境之中,使学生贴近生活、使体育学习变得亲切、自由和愉快。
  4、激励性原则。教学中一方面要“激情、激趣”、“激志”,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另一方面要“激疑”、“激思”、“激智”,激发学生的心智活动。达成在快乐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快乐的目标。
  5、实效性原则。近期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乐学精神,提高教学质量,远期目标是面向终身体育,发展体育素质。
  三、快乐体育方法的基本要素
  1、环境优化:“硬环境”美化、协调;“软环境”(人文因素)健康和谐。
  2、情感驱动:⑴教学中要引起学生快乐和成功的情感体验;⑵教师应从情感教学入手,以自己对学生、对教材、对教学活动的热爱来激发学生勤奋学习。⑶建立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
  3、协同教学:是指运用协同论的原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重视教与学诸要素之间的参量配置协调、同步与互补,以形成体育教学活动协同高效的运行机制,使体育教学的整体功能得以放大、增值。协同教学要求启发式的教法与创造性教法有机统一,其突出特点是在内容上强调“发现学习”、在形式上强调“学习过程自组”。
  4、增力评价:由口头的形成性评价和激励性评价组成,是一种即时的教学反溃具体运用应注重以下几点:⑴形成性评价要及时准确,激励性评价要适时并保持较高的频率。⑵要有效实用。⑶要避免超负荷。⑷要强调多项性。
  5、快乐体验:主要指快乐的运动体验与成功体验。在教学中强调不同的体育活动所独具的乐趣。实践中应强调以下几点:⑴教材要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照顾学生的体育兴趣,满足他们的体育需要。⑵“情知交融”,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⑶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的学习在“我要学”的基础上做到“会学”。⑷强调非同步化教学。要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自我实现的机会。
  原文网址:
  http://bbs.pep.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1835&highlight=%E4%BD%93%E8%82%B2
  
  小学“快乐体育”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湖南娄底zouyi30
  
  
  .21世纪的航船已经起航,新千年的大门已经敞开,一个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高科技时代正向我们走来。他将给学校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的价值观、质量观将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素质教育将成为学校教育的主旋律,小学体育教学应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向更高的教育模式——快乐体育转变。
  一、“快乐体育”的定义
  快乐体育是在挖掘、借鉴古今中外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结合现行教育方针和现代教学论而提出的一种新的体育教学模式。其中“乐”则是指教师乐教和学生乐学。无论是乐教还是乐学均体现出“乐趣”也即所谓的“愉快”。“乐趣”是具有感情色彩、抽象的东西,必须有快乐的内容和质量,通常满足是快乐的根源,而快乐并非意味着一种轻松,有时则是“苦中有乐”。这主要是由学生自身的能力水平与挑战水平学习目标所决定的。
  二、“快乐体育”的基本内涵
  快乐体育指的是从终身体育与个性和谐发展需要出发,把体育运动作为学生将来的生活内容教给他们,让他们体验从事理解、掌握、创造运动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加运动的自觉性的体育教学思想体系。它尊重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并认为体育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件愉快的、有吸引力的乐事,是深层的心理快感或成功感,在立足尊重学生的体育运动中的主体地位的同时,重视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乐趣,并认为体育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快乐,有吸引力的。快乐体育思想是时代的产物,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是与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改革与发展以及整个体育的改革和发展紧密联系的,是对当前体育教学中某些僵死、被动以及缺少乐趣的反思。快乐体育的产生是对传统的师生观、教学观、理性观的变革。其基本内涵有下面四个方面:
  1、追求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传统的学校体育理论认为,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追求运动技能的规范,提高和增强体力,这样教育出来的儿童、少年都是成人化;成人化动作,成人化理论,成人化思想。这在竞技体育中表现尤为明显的是:国内少年和国外少年竞技能力相差无几,或过之,一旦再发展,国内少年成长速度就不如国外了。快乐体育认为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是快乐体育思想的根本精神所在。
  快乐体育与学生的个性发展存在着辩证关系,一方面是学生的个性倾向性和
  1个性发展水平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以及参与运动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充分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快乐体育过程又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帮助学生更深地挖掘从事运动项目的潜力和参与运动的乐趣。这两方面相辅相承,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基础上,促进所有学生在智力、心理素质、美育和能力诸方面都得到发展。在快乐体育的思想指导下,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以及热爱美、鉴赏美、表现美的情感和能力,丰富精神生活,促使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2、注重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体育教学论过分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主导作用,认为学生只是一个需要教育的客体,只能被动地接受体育教师的教育培养,这样就导致了学生主体地位的丧失,自觉性、积极性的泯灭。失去兴趣的学习,不能激发与维持学生学习的动机,不能体验到满足需要的乐趣,学生也不会进行有效的学习。快乐体育十分重视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因作用,即主体作用。快乐体育理论认为,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手段。从人的发展看,兴趣和动机是构成人的人格特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学生从事体育学习的基础、追求目标、个性心理、学习的方式方法等均不相同,教师只有最大限度适应学生的需要,因材施教,积极地鼓励、引导学生,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体育教学成功的关键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快乐体育”思想认为,积极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促进体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从这种意义上讲,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快乐体育”。
  4、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提高运动技能
  体育教学不仅要育体,而且还要育心。社会越向前发展,对人的道德情操和适宜社会生活能力的要求也越高。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适应社会生活要求的个人行为和社会行为,具有符合时代精神的思想品德、文明修养、道德情操等。快乐体育在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展个性的同时,也要求运动技能在积极参与下的提高,培养终身体育的能力和习惯。
  三、“快乐体育”的理论基础
  1、“快乐体育”的哲学基础。“快乐体育”的本质就是承认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激发和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以达到增强体质,培养体育能力、发展个性的目的。
  2、“快乐体育”的心理学基础。心理科学研究告诉我们,人的心理系统是由认知和情感两大系统构成的。在人进行各种活动中,人的心理两大系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只有使学生在体育学习活动过程中体验到各种运动所具有的独特的快乐感和喜悦感,体验到经过艰苦努力而取得成功和进步后的积极情感,进而激发学生从事体育学习的动机,才能真正提高体育学习的效果。
  3、“快乐体育”的生理学基础。现代生理学研究证明,人们的不同情绪体验伴随着人的机体内部的一系列生理变化。当外界刺激使得原有的动力定型得到维持、扩大、发展时,人就产生积极的体验。此时,脑垂体就会使内分泌系统积极活动,肾上腺素加速分泌,血糖增加,新陈代谢过程加快,进而使整个神经系统的兴奋水平提高。在这种条件下,人的大脑皮层容易形成优势兴奋中心,各种时的神经联系容易建立,体力水平也有所提高,体育学习,包括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另外,也只有在这种条件下运动,才能更有利于体质的强。
  4、“快乐体育”的教育学基础。中外教育史上,许多著名的教育家大量关于“乐学”的论述是现代乐学思想发展的源泉,是直接构成“快乐体育”教学思想的基础。近些年来,现代教育的主题之一是如何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和谐自由的发展,它也直接影响到“快乐体育”思想与实践。另外,随着“合作教育学”的崛起,尤其是在师生关系方面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师生关系更趋平等民主等,这些
  都为“快乐体育”奠定了比较坚实的教育学基础。
  四、如何将快乐融入体育课堂教学中
  “快乐体育”的教学方法是以追求能让学生自发、自主的学习并能充分体验运动的内在乐趣,充满挑战性、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为基点。其表现为:(1).“快乐体育”强调以学生的“乐学”作为教学的基点。(2).“快乐体育”注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创造性。(3).“快乐体育”提倡建立与学生互教互学相联系的教学组织形式。(4).“快乐体育”要求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自练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由于课的类型、学生的能力、教学的条件以及教材的内容各不相同,因此,“快乐体育”的教学亦不可能仅有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但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模式,均要具备下述几个特点:(1).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2).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引导作用都得到充分发挥;(3).建立以学生体育兴趣和能力水平为主的小组;(4).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一技之长;(5).“三段式”的教学结构被打破;(6).教学组织打破了强制化、具体化;(7).教学方法废除了注入式、满堂灌;(8).学生自立的体育目标已经提出。
  如果您现在去问学生:你喜欢上什么课?您得到的80%答案是体育课。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体育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做出它应有的贡献。很多科目学生都很喜爱,很想了解,但没有一种科目像体育那样既能掌握知识、满足兴趣、快乐氛围,又有非常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强身健体的作用。虽然体育运动本身是快乐的,但这种快乐是靠老师与学生共同发掘的,如果只是枯燥单调的教材,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那么何来快乐?那么,如何将快乐融入体育课堂教学中呢?
  1、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要乐有目的、趣有内容、幽默而不俗套。人类从事体育运动的最本质动机是追求蕴藏在体育运动中的无穷乐趣,如同乐曲中的“旋律”和舞蹈中的“节奏”,而教师的语言能否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能否有跃跃欲试的冲动,紧紧抓住体育的“神韵”是尤为重要的。例分腿腾越练习中腾空的“身轻如燕”、落地的“稳如泰山”,足球过人及穿插跑动的“形如狡兔”,游戏规则讲述的《攻克堡垒》《火线救伤员》等,都充分展示了语言艺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美感及趣味,诱导学生投入极大兴趣,以一种蓬勃向上蔑视困难的勇气完成技术动作。这种快乐气氛不仅浮现与表面,而且是发自学生内心成功的快乐。言之有乐、有物、有趣才能对学生产生极大的感染力,学生对有感染力的语言是乐于接受的,因为便于记忆,这就为学生掌握动作要领提供了方便。特别是语言的生动形象性,它可发展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力,使学生的思维很快进入一个快乐、美妙遐想境界,而这种快乐的境界对提高学生的兴奋及动力定型的形成产生不可估量的效果。因此说教师的语言是指挥棒。
  2、场地、器材安排有序有吸引力。上课铃响了,学生对场地、器材布置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几个由小木箱堆积而成的堡垒,里面放了很多垒球,8—10米处有几块投掷靶树立着,而另一块则是由体操棒、体操垫、跨栏架、跳绳组成的
  综合素质训练的场地。这样的场地、器材的设计从开始排队的那一刻起,学生就已经忍不住内心的喜悦,开始想象课的内容,迫切想尝试练习了。备场地、器材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前奏,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前提,易受干扰是小学生心理特征中影响课堂教学秩序和效果的主要因素,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心理特征,充分利用场地、器材,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参与练习的需要和兴趣上来。快乐是愉快情绪的体验,而愉快情绪的建立是以学生产生需要和兴趣为前提的。场地、器材安排与否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建立快乐氛围的前提,是学生完成技术动作、掌握技能的序曲。
  3、新颖、实用、由挑战性的教材选用和搭配。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没有了快乐,如何谈得上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他们不愿意每天的跑步练习,每节课的篮球运球,他们需要新颖、实用、有挑战性的教材。那么如何选用和搭配教材呢?与动物动作相联系,例:青蛙跳远、武术鹰爪,与故事、童话结合,例低年级课堂教学中将技术动作穿插在故事、童话中,用边做边说完成,例滚轴车练习短跑技术动作;将枯燥、单调的练习融入知识性、趣味性,这样便显得教材的新颖。体育尖子生一般在教材学习初期显得兴趣浓、投入大,但他们很快掌握技术动作后,便厌倦了,区别对待选用适合他们的有挑战性的教材尤为重要,例篮球基本技术练习安排“三人”篮球赛,使他们得到满足,而达到人人快乐的要求。新颖、实用、有挑战性的教材是乐曲中主音符。
  目前体育课的教学,突出矛盾是教学效果与初衷相背离,学生对体育课往往是情绪消极兴趣不大。我认为造成体育教学低效的原因,除了陈旧观念的影响,主要还是体育教学的本身,要想摆脱体育教学低效的困境。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今后一个时期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从以“育体”为主的体育观向“育人”为目标的体育观转变;从单纯的“技术教学”和“体质教学”向以生理、心理、社会、生活的观念体育转变。为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加大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改革力度。要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成人化以及教学中直奔主题的缺陷。根据小学生识知规律和生长发育的特殊性,从年龄、心理、生理特点出发,采用快乐教学处理教材,寓教于乐,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把体育课上得既规范又生动活泼。
  “快乐”教学采用讲故事扮演角色,发挥学生主动作用,诱发锻炼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学习和教育炼身的过程,认识到自我教育的主体,从而探索学习内容的规律性,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努力完成教学目标,并体验出体育活动的乐趣,达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快乐”教学中,同时也考虑到运用自制教具,应做到一物多用,一场多用。尽可能体现小场地大安排,小课堂大社会的意识。另外“快乐”教学中运用扮演角色,可增强学生责任感。如:在教学“母鸡爱小鸡”(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中,母鸡知道要爱护小鸡与老鹰搏斗,表现了伟大的“母爱”,小鸡在母鸡的保护下协同与老鹰搏斗。体现了敬老和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通过角色轮换让大家都体会到这个角色的重要,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从中体会到快乐。
  4、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角色的两面性。教师、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两个角色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无论教师一方还是学生一方的心理与行为变化都会给对方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与社会学理论中被称为“互动”现象,其中以教师的变化尤为重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饰演具有两面性。教师愉
  快的心境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除了饰演好自身角色外,还必须饰演学生,与学生一起参与练习,一起游戏,与学生一起开怀大笑,一起做优美的动作,他们视你为同学、朋友,与你交流,将他们最喜爱的活动告诉你,了解了他们等于厨师有了丰富的菜源,科学家有了十分先进的实验室;同时他们有视你为导师,遇到困难时,他们会衷心请教教师帮助解决困难。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角色的两面性是完成一节快乐体育课的重要条件,是调音符!
  5、快乐体育主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给学生思考问题和独立创造留有余地。学生的学习包括三个阶段:运动的初步体验(尝试)---向新的学习目标挑战(学习)---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创新)。尝试阶段技术动作放不开,尚不敢大胆运用,当掌握基本技术动作后,学习的欲望加强。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差生循循善诱,及时解决难点,由怕---想---乐,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下面是我校六年级学生开展快乐体育教学前后的体育成绩统计(见表)。
  时间1999.72000.72001.72002.7
  样本数(人)225232223225
  优秀(人)646585105
  良好(人)9910510092
  合格(人)52463828
  不合格(人)10900
  优秀率%28.4428.0138.1246.67
  从表可知,一九九九年学生体育成绩优秀人数是64人,二000年是65人,优秀率是28.44、28.01分。推行快乐体育之后的第一年二00一年,优秀人数已由九九年的64人提高到85人,至二00二年已达到105人。实施快乐体育之后的优秀率平均值为42.39%。同时,不合格人数、合格人数逐年减少,优秀人数良好人数逐年增加。上述数据表明:开展快乐体育前后学生的体育成绩差异极其显著,推行快乐体育不仅能活跃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体质。
  综上所述,推行快乐体育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让学生开开心心上体育课,同时亦增强了学生的体质,培养了他们自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故此说:在“快乐体育”课堂教学中,从过去那种注重体能和技能为目标的教学向注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按不同层次分类练习的转变,那就是“快乐”,一切以让学生练习快乐为原则。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应认真钻研,努力挖掘小学生在体育知识、技术、能力、增强体质、培养心理品质和思想教育等方法的替在功能,对现行教材加工和创编、融娱乐、趣味、情感、教法、学法等为一体,使之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实施素质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
  
  原文网址:http://bbs.pep.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1815&highlight=%E4%BD%93%E8%82%B2
  
  论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体育活动课程
    耿培新
  
  当前,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是学校体育界论及的热点问题之一,不少学者就如何改革中小学体育课程发表了意见。特别是1992年国家教委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和1996年颁发《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正式将活动课程列入课程计划以后,对体育活动课程的探讨更加活跃,这些探讨和研究对于加快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体育课程改革是学校体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又是一项十分艰巨和复杂的研究课题。这其中迫切需要研究的是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体育活动课程问题,以及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的关系问题。本文拟就以上问题作一探讨,不妥之处请专家和同行指正。?
  一、关于体育课程的性质?
  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是什么?人们的认识是不一致的。有的人认为,体育属于活动课程,它是以身体实践活动为基本特征,具有活动课程基本属性的学科;有的人认为,体育虽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它同样也是需要经过系统学习的学科课程;也有的人认为,体育既有实践性强等特点,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型课程形态。如何看待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涉及到课程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与排列等一系列问题。?
  关于体育课程的性质,虽然人们已做过不少的探讨,但至今尚未取得共识。其原因之一是研究者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难免有所差异。只有在研究的方法论方面坚持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全面、辩证、历史、发展地去观察分析问题,才能对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有个科学而准确的认识。?
  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加以分析。?
  (一)从课程分类的角度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
  在学校课程发展史上,课程有多种分类形式。每一种类型的课程都受一定的教育思想的影响,反映了课程编订者对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材组织排列的指导思想。
  
  体育学科长期以来是以学科课程为主作为编订课程的主体。这种课程形态是把体育作为科学看待,认为体育是一门科学,它既包括体育的科学理论,也包括运动科学实践活动。在课程设计中以体育的科学理论和实践为依托,根据教育的需要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和排列适宜的教学内容,组织起体育学科体系,从而达到学校教育的目标。这种课程设计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在课程目标、教材分类、内容排列、考核评价等方面不断地改进、完善,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课程体系,对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把体育作为学科课程进行设计,其优点是:?
  1.课程计划给予学科课程以重要的保证。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学科的授课时数一直居于重要的地位(小学排语文、数学之后居第三位,中学排语文、数学、外语之后居第四位)。?2.承认体育是一门科学,并按照学科课程模式加以设计,有利于确立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3.学科课程模式对于科学、系统地安排教学内容,保证全体学生掌握基本的和系统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有重要的作用。?
  4.多年来形成的体育学科教学论体系,使体育教师已习惯于按学科教学模式组织、实施体育教学。?
  说了以上的优点,不是说它就没有缺点和不足,例如由于过份强调体育知识、技术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造成教学内容偏多,课程设计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与兴趣不够,特别是如何培养学生能力,并与终生体育目标相联系,在教材中体现得也不够。?
  上面这些缺点与不足,并不是都没有认识到,关键是如何改革。尽管现在全国编有多套教材,有的教材在主观上也想认真解决这些问题,但是到目前为止,如何建立一套新的教材体系,也还都在进行改革尝试,还没有一个成熟的解决方法。这其中涉及到教材、教师和教学手段与方法的互相关系问题。如果不全方位的进行整体改革,单纯从课程一个方面也很难取得理想的改革成效。?
  (二)从体育的科学属性角度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
  著名科学家于光远先生曾绘制过当代科学相互关系的模型(见图1),在这个模型中,A代表自然科学,B代表社会科学,C代表数学(现代科学基础);D代表哲学(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E代表综合科学。就体育学科来说,一方面它是社会文化现象,是构成社会文明的组成部分,从社会文化角度研究体育,涉及哲学、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人才学等社会科学。从这一角度看,体育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
  1.当代科学相互关系模型
  另一方面,体育运动要作用于人,要研究人体,并科学地促进人的身体发展,因此还要运用自然科学知识,比如人体生理学、人体解剖学、保健学、营养学、卫生学以及运动生物化学、生物力学、体育统计学等等。从这一角度看,体育又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既是直接的自然存在物,同时又是社会的存在物,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体。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现象最终作用于人,要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完成教育任务,因此体育是一门综合性质的科学。?科学与学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学科是为了教学的需要,而把一门科学的内容加以适当的选择和排列,使它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和某一级学校教育应达到的水平。这样依据教学理论组织起来的科学知识的完整体系,就叫做学科。体育学科是由多门科学综合而成,它本身既包含体育科学理论,还包含体育运动实践,因此要根据教育的需要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设计体育课程就十分复杂,从这一意义上说,体育学科又具有综合课程的性质。?
  (三)从体育学科特性的角度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
  特性是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不同点。关于体育学科特性(或特点)在许多专著中已有论述,这些论著既有共性的认识,也有因为分类方法或研究角度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笔者认为,体育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的基本特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身体运动实践与认识活动相统一?
  以往研究体育学科的特性,以身体运动实践作为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最鲜明的特性之一。实际上,身体运动实践是外在的特征,学生作为实践的主体是通过身体运动的外在形式直接参与身体实践活动,在这同时还伴随着丰富的认识活动(有些情况下认识活动占主导地位,身体实践活动为认识活动服务),学生是在练中学、学中练,既有身体活动,又有心理活动和认知活动,这种身心一元、身心统一的实践过程,是体育学科区别于其它许多学科的基本属性。?
  2.认识自我与改造自我相统一?
  学生在体育实践中,是在不断地认识自我与改造自我的统一中不断地完善自我。运动规则的限制、导向和激励机制,使学生不断地认识自己身体和心理上的不足,以适应规则的要求,从而锻炼和改造身心,完善自我。因此,体育实践活动既可以使学生的身体得到全面、积极的锻炼,同时也可以使思想、道德、意志、情感、人际关系等等方面受到教育。这是体育学科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中具有多种功能的基本依据,也是区别于其它学科以智力培养为主的主要不同之点。?
  3.竞争性、冒险性与安全性统一
  竞争与冒险是体育的又一鲜明特性。几乎所有的运动项目(我国传统体育中的养生功法除外),都具有竞争性或是冒险性。体育是人类向自然界和人类自我挑战进而战胜自然、完善自我的一种重要手段,这也正是人类把体育作为教育组成部分的重要原因之一。竞争就带有冒险性。为了避免伤亡,更好地竞争,要求人学会自我保护,注意安全。因此,竞争、冒险与安全的统一也是体育学科的重要特性之一。其它学科虽然也具有一定的竞争性,但这种竞争多以智力活动为表现形式,而不是身心直接参与。
  4.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
  承受适宜的运动负荷(以生理负荷为主),使学生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得到提高,加速新陈代谢过程,促进身体发展,增强体质,这是体育学科独有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5.要考虑学生的性别差异
  身体发展的性别差异大于智力发展的性别差异。男女学生在身体发育的不同时期,在身体形态、机能水平、运动素质、运动功能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区别和各自的特点;而且男女学生在运动中的心理状态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体育学科的课程设计,在选材、教学组织等方面,要考虑男女学生的特性差异,使男女学生在各自的身体基础上都得到发展。?
  从以上分析得知,体育学科在完成全面素质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作用,是其它学科不能替代的。这种多元和独特的作用使体育课程具有多元性和独特性。?
  (四)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
  有的课程专家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将学校课程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是作为文化科学基础课程,有些国家称之为“学术性课程”,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自然、物理、化学、体育、音乐、美术等传统的学科课程。第二部类是与社会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的实用性课程,包括劳动教育、技术教育、职业教育、经济教育等方面的课程。?
  文化科学基础课程的内容都是人类所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富中最宝贵、最基本的东西。学习这些课程,对于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未来的工作,对于他们的文化修养和思想情操,对于他们的思维和世界观,都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与他们一生的发展有重大关系。?
  学校课程两大部类的分法,是从学校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功能来划分的。其中体育作为基础教育(包括普通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是学校教育中的文化科学基础课程。?
  体育作为文化科学基础课程的分法比较适合我国基础教育的性质,它有以下有利的因素。
  1.有利于体育学科在学校教育中准确定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条的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以及《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培养目标“按照国家对义务教育的要求,小学和初中对儿童、少年实施全面的基础教育,使他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级各类人才奠定基础”和《全日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对高中性质规定为“义务教育基础上的高层次基础教育”等一系列规定,基础教育阶段中的体育学科,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学校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现实中,常有人把学校课程划分为文科课程、理科课程、艺体类课程和劳技类课程,甚至把体育列为“小三门”。这种划分方法是很片面的,带有明显地歧视和贬低体、音、美学科的意思。我们只有明确体育学科是文化科学基础课程,是基础教育中的组成部分,在完成全面素质教育任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才能为体育学科准确地定位。?
  2.有利于向学生传授体育文化?
  体育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积累起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文化科学基础课程的内容也包括体育文化。这样认识,有利于加强体育课程的文化含量,改变以往只偏重于技术(只把技术理解为为了提高运动能力,没有重视技术也是一种文化)的编排倾向。?
  3.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基础教育阶段,体育作为文化科学基础课程,主要应该为学生打下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基础,打好体育基础文化、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基础,打好体育的行为、习惯的基础,为终身从事体育奠定基础。“我们的教材应该是基础的。如何体现基础呢?我们强调两个基本,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中小学生在校时间那么长,因而要把最基础、最基本的东西教给学生”,只有真正打好体育的基础,才能真正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可能。?
  4.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体育对于学生当前的成长以及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是一种物质的基础,没有健康的身体就不可能有美好的未来。基础教育是为终身体育打基础的阶段,体育的习惯、能力、意识的养成要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而且终身体育不仅仅是一种意识、习惯,也不仅仅是为了过健康、文明的生活,终身体育要以身体锻炼为手段,以身体健康作为物质基础。因此,基础教育阶段,重视学生健康,加强体育基础文化、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学习对于学生终身体育是十分重要的。?
  当然,体育课程重视学生的基础,不能只重视课程体系的完整性、科学性、系统性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忽视与社会体育文化生活的联系。因为,为学生奠定体育的基础,目的是为了学生的未来,为了将来更好地发展。?
  从学校课程两大部类的角度看,体育学科在学校教育中属于文化科学基础课程,因此它具有基础性。?
  以上从不同的角度简要分析了体育课程的性质。通过分析,笔者认为,不能仅从某一角度的考察就简单地判断体育课程的性质。从历史发展来看,体育是以学科课程的模式来编订课程的,这种编订方法有其优越性。因为无论体育课程属于什么性质,体育在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按照学科课程编订的体育课程已形成了系统,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也反映了它的优越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只按学科课程模式编订体育课程也暴露出一些弊端,这些弊端影响着体育课程的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它有一些弊端,就不加分析地把它否定掉,这对于体育课程建设是十分不利的。
  从体育学科的科学属性来看,一方面我们应该确认体育是一门科学,同时也要看到体育学科与体育科学的区别和联系。在课程编订中,怎样把以综合科学为依托的体育学科编订得更适合不同年龄阶段中小学生的实际,仍然需要进行长期的研究和实验。
  从体育学科特性来看,它的一些特性与活动课程的实践性强、开放性大,以及自主性和多样性等特点有密切联系,但是,不能简单地说体育学科就属于活动课程的性质,因为从以上分析看,体育学科还有本身的特点。从活动课程的编排和教学实践来看,体育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性质还不完全一样。特别是活动课程目标的社会性,以及教学组织、对教师和学校条件的要求等方面,有其不好克服的弱点,因此完全按照活动课程模式设计体育课程也是不理想的。?
  体育在基础教育中属于文化科学基础课程,它具有基础性。这种分法比较符合基础教育的性质,有利于更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目标。但是,不能因为把体育作为文化科学基础课程,就看不到体育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具有的优势,更不能因为强调了基础性,课程的体系就过份地强调完整和系统,把课程看成是固定、封闭的。?
  在课程发展史上,各种课程都有相对合理的成份,也有其不足。当前,课程改革的趋势是各种课程相互借鉴,相互融合,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适合学生特点。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一方面要全面、辩证、历史、发展地进行分析,另一方面要借鉴各种课程的优点,使中小学体育课程科学化和完善化,更好地为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服务。?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体育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体育课程是具有综合性的文化科学基础课程。?
  二、关于体育活动课程的探讨
  (一)我国学校课程结构改革与活动课程?
  学校课程结构的改革是80年代以来我国学校课程改革的一大特点,它是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在学校课程改革中的主要反映之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中小学增加新课程,增添新内容的要求十分迫切,教育工作者为此做了大量的研?究。目前比较公认的?观点是:“解决科学发展的无限性与学校课程门类、课程内容和课程时数有限性的矛?盾,主要应当依?靠调整课程结构,加强课程基础性的办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单一的学科课程模式进行了广泛的改革与实验研究。国家教委根据教育发展的需要,在1986年制订的《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中,第一次在五四制学校开设了选修课,这是课程结构改革深入发展的表现。随后在1992年正式颁布的《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第一次将活动课程列入课程计划,并增加了地方管理课程。与此相适应,1989年国家教委颁发的《三年制中等师范学校教学方案(试行)》,在课程结构上也作了重大改革,开设了必修课、选修课、课外活动和教育实践“四大块”课程结构。进入九十年代以来,课程结构的改革与实验越来越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1993年10月,国家教委开始研究制订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并于1996年3月正式颁发供试验用。这一课程计划的结构又进一步作了重大改革,如扩大地方管理教育的权限,国家开设的课程有必修、限选、任选学科,有些学科还分为Ⅰ级和Ⅱ级,或作为全体学生共同必修,或作为分科选修。此外,将音乐、美术学科合并为艺术欣赏,出现了由相邻学科合并而成的综合课程形态。特别是专门开设了活动类课程,将班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文体活动和科技活动列入活动类课程,?进一步以教学?文件的形式确立了活动课程在学校课程设置中的地位。课程结构的这些变革对于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无疑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关于活动课程概念的界定
  什么是活动课程?为什么把课程一定要划分为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这是大家都十分关心,而且要认真研究的新课题。为了弄清楚什么是活动课程,首先应将与活动课程相关、类似或容易混淆的几个词加以分析和界定。?
  1.活动
  在心理学中解释为“人与周围现实积极的相互作用中,有目的地影响客体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或“被共同目的联系起来,并完成一定社会职能的各种动作的总和。”在哲学上,活动是指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从教学角度看,“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所以,不论课程形态如何,只要有教学,学生和教师的活动就是互为主客体并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从这一意义上说,教学也是一种活动,教学活动与教学以外的一般意义上的活动,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活动过程,这与学生完全自主、独立的活动有着重要的区别。?
  2.课外活动
  是指在教学大纲范围以外,或以学科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活动以外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学生中开展的各种教育活动。课外活动主要的特点是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或者是一部分兴趣、爱好相同的人组成的兴趣小组、社团等从事自主的、独立地活动。它不是全体学生必修的课程,也不是课程中限制选修或任意选修的内容;课外活动中有的有教师参加,有的是学生自己组织活动。?
  对课外体育活动与体育教学的关系,有一种认识是把课外体育活动单纯地作为体育课教学的延伸或补充,或称为“第二课堂”,这样认识问题,实际上是把课外活动又纳入课堂教学之内,无法实现课外活动的目标,体现不了课外活动的特点。课外体育活动虽然具有作为体育课教学的延伸和补充的意义,但最主要的弊端在于它仍然是以单一学科课程模式看待课外体育活动,并将它也纳入到学科课程或课堂教学系统,使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与部分有体育特长学生进行的课余运动训练都属于课堂教学以外的教育活动,都是在“课外”进行的。但是,它们是有区别的,那种把教师精心指导下的课余运动训练也笼统地作为课外体育活动组成部分的认识有待进一步商榷。?
  3.活动课程
  对于活动课程的研究,人们常以杜威及其追随者克伯屈等人的“儿童中心主义课程”作为活动课程的开端。?
  美国学者R.S.蔡斯在其《课程设计:有代表性的模式》一文中,对活动棗经验课程的显著特征、长处及缺陷进行了归纳,它有助于我们了解国外学者所谈的活动课程的本质。蔡斯认为,活动棗经验课程有三个主要特征:(1)课程的结构由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来决定;(2)合作计划,即教师和学生一起确定追求的目标,规定查阅的资料,计划实施的活动,安排从事评定的程序等;(3)把重点放在所学习的问题的解决过程上。活动棗经验课程的长处有三点:(1)学校活动以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为基础,因此学生的动机是内在的,不需要从外部引起;(2)满足了学生的个别差异;(3)为学生提供了他们所需要的有效地对付课外生活的技能。活动棗经验课程同样有三方面缺陷:(1)以学生感觉到的需要和兴趣为基础的课程,不可能保证为生活作充分的准备;(2)内部缺乏确定的水平结构,即没有确定的课程组织形式;(3)内部缺乏连续性(序列)。?
  我国学者对活动课程作了较为广泛、深入的研究,迄今为止已出现十几种有代表性的活动课程定义和一些有关活动课程特性的分析,为了较全面地〖ZT(〗了解活动课程,现将这些研究成果一一列出,以便于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1)活动课程“就是指以儿童的生活活动为课程的内容,以儿童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编制课程的出发点。由儿童通过自己组织一系列的活动进行学习,取得经验,掌握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知识,培养兴趣、能力和各种品质的课程理论。”?
  ?(2)活动课程“就是认为课程应是一系列的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儿童通过活动学习,获得经验,解决问题,锻炼能力。”?
  ?(3)活动课程“有时也叫经验课程,是相对于系统的学科知识而言,侧重学生的直接经验的课程,这种课程的主要特点在于动手‘做’,在于手脑并用,在于脱离开书本而亲身体验生活的现实,以获得直接经验。”?
  (4)“经验课程与传统学科为中心,依据科学和学科的逻辑性编订的学科课程不同,它是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也叫做生活课程、活动课程、儿童中心课程。”
  ?(5)活动课程“亦即经验课程或设计课程。……它是以兴趣领域为课程组织的基础。活动多,科目少。编班是有弹性的,学生随着兴趣之转移可以进入其它班级。一切是儿童中心,学生中心……”?(6)活动课程是指班团活动、晨会、体育锻炼、科技活动和文体活动等,在从前的教学计划中,活动课程即课外活动类,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把活动作为课程纳入周课时表。”
  ?(7)活动课程“是以充分全面有特色的发展学生基础素质为目标,以最新信息和学生的直接经验为主要内容,按照各种实验活动项目的特定活动方式组成的一种辅助性课程形态。”
  ?(8)“活动课程是以学生发展、知识体系及社会需要等因素为依据,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的主动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和实践特长为主的课程。”?
  ?(9)活动课程“以指导学生主要获得直接经验和即时信息而设计的一系列以教育性交往为中介的学生主体活动项目及方式。”?
  有些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活动课程的特性,如:活动课程以获得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为主;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特长;活动课的弹性大、组织灵活;活动课有利于学生自主活动。再如:有的学者认为活动课程具有实践性、综合性、自主性、创造性、超前性、广域性、多样性、实效性等特点。??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活动课程是多种课程类型中的一种。它的核心是把课程视为“有计划地学习经验”,在国外也称经验课程。与其它课程观点不同,“活动课程是以儿童兴趣和动机为基础,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类型。它根据学生所需要的经验和感兴趣的问题构成学习单元,主张让学生‘从做中学’,帮助学生解决当前重要的问题,并增广和加深学生已有的兴趣”。活动课程的目的必须有弹性,既能指导活动,又能为活动所改变;内容必须是学生感兴趣的、与学生当前的经验发生联系;教学是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开始,逐步扩充学习单元并组织教材,强调打破学科的界限;教学过程中强调儿童自主活动,教师从中发挥协助作用;教学评价侧重当前解决了什么问题,学生的兴趣有无增广和加深。活动课的优点是可以较好地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密切与实际生活活动的联系,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课的弹性大、组织灵活,可以使学生获得即时信息等。与学科类课程相比较,容易忽视教育中关键性的社会目标,不利于系统、连续地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和人类文化遗产,课程内容庞杂,缺乏内在的连续性等,因此要注意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互补性。以上可以看出,活动课程作为一种课程类型,具有相对完整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评价体系,在教学实施上是师生共同进行的教学活动中的一种,具有一套教学操作模式。活动课程纳入课程计划以后,又以法定形式构成课程的一部分,成为每个学生必须参加的正式课程。?
  4.活动课程与课外活动的区别与联系
  活动课程与课外活动的区别与联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活动课程是课程以内的课,其活动是课程意义上的活动,而课外活动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课程以外的活动。第二,活动课程实施形式是教学,同样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教学活动过程,而课外活动的实施形式是学生独立、自主的活动。第三,活动课程与课外活动都有组织、有安排,但活动课程的组织和安排是系统的、长期的,课外活动则多是临时的、短时间的。第四,活动课程与课外活动都与学科课程有一定联系,但是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既相辅相成,又保持相对独立而自成体系;课外活动则是游离于学科课程而存在。第五,活动课程与课外活动都有一定的目标,活动课程与总的课程目标保持一致,在于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而课外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满足学生的爱好和培养学生的特长以及帮助学生度过课余闲暇时间。?
  三、对体育课程改革的几点管见
  (一)适应课程发展趋势,改革单一课程模式?
  长期以来,体育学科是以学科课程为主编订体育课程的,如前文所述,它对于确立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形成体育学科体系,保证全体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体育课程的进一步改革奠定了可供发展的基础。单一的体育学科课程模式在课程内容的容量方面,在照顾学生的兴趣、爱好方面,在培养体育能力方面,在与社会生活活动的联系等方面,确有不足。改革体育课程模式,吸收各种课程理论的优点,逐步形成体育学科的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当前体育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但是,我们应该对这一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有充分的估计。课程的改革既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也要考虑国情;既要保证全体学生有共同的、必要的体育基础,也要为学生的自主、自立、适应未来工作和生活做好准备;既要考虑体育课程的规定性,也要增强课程的弹性,在保持体育学科的科学性、系统性的基础上,使课程内容更加适应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照顾学生的兴趣、爱好,加强内容的选择性。
  完成这些转化,一方面要加大对现有体育学科课程改革的力度,另一方面,要在课程结构上进行改革,这其中增加体育活动课程只是完成转化的一种方法。课程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已证明,多种课程模式相互交融、优势互补是课程发展的必然,我们应该对建立起几十年的体育学科课程体系进行认真、系统地总结,扬长补短,同时注意吸收各种课程理论的优点,结合体育学科的特点加以改造,逐步形成科学的体育课程体系。?
  (二)加强体育活动课程教学实验,探索多种体育活动课教学模式?
  1.课(教学)和课程是有区别和联系的,应避免把课程混同于教学
  课程是观念的东西,说到底它是国家教育意志的体现,课程集中体现教育的要求,具体反映教学内容,是实现教育目的、教学目标的手段。而教学是实践层次的东西,课程要靠教学得以实施,学生和课程内容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教学的基本特征,不是课程的基本特征。课程作为教学的指南,是预期的教学结果,而不是教学本身。在课程改革中把课程问题和教学问题加以必要区别,有助于弄清改革的侧重点,否则,混淆课程与教学的区别,很难使体育教师弄清改革的重点,甚至造成无所适从之感。当然,作为学校体育工作者,应该明确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而且只有当广大教师理解了体育课程的意义和要求,参与到课程改革的洪流中,体育课的教学改革才会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发展。?
  2.体育活动课教学实验的根本问题是处理好体育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关系?
  如前所述,体育学科的性质有其自身的特点。以学科类课程为例,它既不同于其它学科以课堂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也不能简单地定义为体育就是“活动课”,它本身的体系具有鲜明的特点和复杂的背景。目前我们理解为学科类课程多侧重于对学生共性发展的要求,在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中是学校课程的主体;活动类课程多侧重于对学生个体发展的要求,在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中是学校课程的辅助形态。从课程的共性与个性关系看,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从课程的主辅形态来看,两者也是互补的;从课程的优劣来看,两类课程又都有可以相互借鉴、吸收的长处,因此,两类体育课程的优势互补,才能更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目标。当然,为了对活动课程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在看到它与学科课程的联系时,也要看到活动课程作为一种课程形态还有它相对独立的方面。?
  认清两类课程的区别与联系是搞好体育活动课教学的关键,体育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从总体目标上是一致的,在实施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中两者相辅相成。但是,体育活动课程有其相对独立的体系,它与学科课程是同一促进学生发展的两个不同侧面。?
  3.活动课教学模式的设计的目标
  应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拓宽知识技能,发展特长,使学生学会实践、获得才干、习得特长、提高体育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为目标。处理好体育活动课教学的师生关系,是活动课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的角色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辅导者、情境设计者和调控者,“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诚心诚意地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如果忽视或否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只将学生当成道具,活动课将会流于形式,变成教师操纵下的活动表演。教学内容应有充分的选择性和弹性,考虑学生现实的需要和兴趣,给学生以更多的选择机会,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有创意的活动方法,给学生更多的自由,让学生自主、独立地活动。学生自己确立活动目标,并通过自己努力去实现,凡是学生自己能独立做的,教师应该放手让他们去探索,根据学生要求给予具体指导”。由于体育活动课教学目标的侧重点不同,活动课的教学模式也应有多种。
  (三)强行政部门的领导,落实体育活动课程
  1.适应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加强与普教部门的合作,使活动课时安排上有必要的保证。?
  2.各级学校体育主管部门和教研部门要加强对体育活动课程理论的研究,以便有效地组织试验。?
  3.提高主管校长对体育活动课程的认识,在学校给予体育活动课程以必要的授课时数、师资和物质条件保证。?
  4.加强活动课程和教材研究,进行师资培训。?
  5.加强活动课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试验,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找出规律,使之不断完善。?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中小学体育课程作为综合性的文化科学基础课程之一,在编订全国通用教材时,应以学科课程为主作为编订体育课程的依据,这在历史、现实和未来中都是可行的。但是,为主不是唯一,体育学科本身的许多特点为我们吸收各种课程理论的长处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这些条件是其它许多学科不具备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体育学科的特点,吸收、融合包括活动课程在内的各种课程理论,形成我国自己的体育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体系。
  当前,在进行两类课程的试验中,应该说,人们对两类课程的划分,以及它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意义与作用都是赞成的。但是,在积极主动地进行两类课程试验中,应该辩证、客观地看待活动课的作用,不能把它的作用无限扩大,特别是根据体育课的特点,如何确定活动课的目标、内容、组织方法和考核与评价等等,都还有待进一步在试验中总结经验,逐步摸索其规律。同任何其他事物一样,体育活动课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原文网址:http://bbs.pep.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2024&highlight=%E4%BD%93%E8%82%B2
  
  
  [讨论]体育成绩是否纳入中考总分
  海峡新生(发表于2004-4-7)
  
  今年2月份,石家庄市教育局在一项中考政策中,明文规定考生体育成绩不仅纳入总分,而且体育成绩中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肺活量方面的测试分别占2分和4分,这意味着过胖或过瘦及过矮的学生都得不到满分!政策一出台,马上引起了市民的广泛关注,反对声鹊起。
  一些面临中考的“胖墩”及其家长认为这对他们有歧视倾向,凭什么孩子胖一点就要在考试中吃亏?一些家长认为,高矮胖瘦的出现有各种原因,因这些在考试中扣分,等于将过错全都推到了孩子们身上,无论如何是不公平的。一些学生不得不临时抱佛脚,通过各种方法进行减肥。有的甚至将饭量减少到最低限度。一些家长说,这本来是为素质教育出台的政策,却变成了对孩子身体健康的摧残,与素质教育是背道而驰的。
  3月份,石家庄市教育局再次出台规定,体育科目的考核由各学校自行命题和组织考试,成绩不计入中考总分。至此,这一争论终于尘埃落定,家长皆大欢喜。
  教育部门出台这项政策的初衷本来是引导学生身体素质均衡发展,加强学生的体质健康,但为什么却事与愿违?最根本的原因是,在这项政策酝酿过程中,教育部门没有和学生及其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假如在政策出台之前,能和市民进行广泛的交流,认真听取他们的建议,恐怕不会在家长中产生如此大的反响。
  海峡新生评论:身高、体重和肺活量三项指标,真的都是体育课所能决定的吗?从科学观点看,身高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体重则主要是由内分泌、生活方式、及身体健康状况等因素决定的,只有肺活量才直接与体育活动相关。因而2月份该教育局的规定,主要还是当初参谋决策人员缺少科学思维方式的问题。
  
  辽宁guotaodu:
  我们这的体育成绩纳入中考总分。
  是因为地区不同吗?
  原文网址:http://bbs.pep.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92275&highlight=%E4%BD%93%E8%82%B2
  
  上海欲改革中小学体育课体型与升学挂钩惹争议
  北京青年报作者:俞立严发表于2004-12-19
  
  今后,一个上海学生的身高和胸围可能将会对她(他)的个人发展产生更大的影响。12月7日,上海市教委体卫艺科处处长平杰向记者透露了上海即将对中小学生体育课进行重大改革的信息,而且此次改革肯定会延伸到市民关心的中考当中。届时中考考核标准将是竞技体育和健身教育的结合,并以学生体型等健身内容为主。
  
  改革:要以学生的身体发展为本
  据《东方早报》报道,此前,上海的中考单设体育科目,考核的只是跑步、投掷和跳远等一些从竞技体育项目演变改造的项目,总分共10分,直接决定一个学生中考上线的可能与否。“学校体育一定要改革,要以学生的身体发展为本,培养学生兴趣。”早在上周,一名上海的教育官员就表达了政府对体育课及其考核的改革意向。
  未来的考核标准将改称为学生体育健身课业评估。健身教育分为三块,包括体质健康,如立定跳远、100米跑、耐力跑等;体能健康,如手臂握力、弹跳力等。
  强调:根据个人发展情况作出评估
  尤其引人注意的是,形态健康的概念将很可能被引入考核,如身高、坐高、胸围等将首次上升为标准。在评价上,健身教育将给出发展性的评估,分为“好、较好、中、差”四个等第。“这样做都是为了提醒学生们管理好自己的身体。”平杰说。据悉,市教委此次改革的目的在于变原来的标准达标为现在的发展性评价,比如,一个学生在高二时身高为160厘米,高三时,通过科学的健身,身高变成162厘米,那么他的健身等第可能就是“好”。健身教育强调的是个性化教育,根据个人发展情况作出评估。
  今后,在体育课的45分钟内,更注重健身;而竞技体育将放到课外拓展型课程中进行。关于竞技体育和健身教育成绩在学生体育健身课业评估中所占具体比重等决定,要在《高中阶段招生实施意见》出台后,再正式发布。
  质疑:身体数据评判学生有欠公平
  在获知体育课的改革可能后,有家长表达了自己的质疑。他们认为,孩子的身高和胸围等身体因素相当多都是取决于先天的遗传,后天的体育锻炼只会起部分作用。因此,以这些身体数据来评判一个学生,进而有可能同他的升学联系起来,是有欠公平的。
  头条小评
  留神制造“新歧视”
  近一段时间来,诸如“乙肝歧视”、“年龄歧视”一类的词语频繁见诸报端,许多人都在为消除这些本不该有的现象而奔走努力,甚至诉诸法律。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天这则消息令人感觉实在有点不是滋味。
  所谓歧视,就是不平等地看待。谁都知道,身高、体重这些身体指数固然与锻炼等因素有关,但也绝非后天所能决定。非要拿个标准来评定,当然公平不了:先天条件好的孩子无需努力也能轻松“达标”,而一些孩子却会在这条杠杠下不管如何发奋也只能拿个“差”等作罢。人为地给孩子划出身体上的三六九等造成伤害不说,这一等级还要与中考挂钩,又给不同身体条件的孩子造成升学的不平等。其实,很难发现这一“标准”与孩子是否优秀有何关联。硬要加上这种关联,只能说是歧视。
  “这样做都是为了提醒学生们管理好自己的身体。”如果这种“提醒”制造了新的歧视和伤害,要它何用?
  原文网址:http://bbs.pep.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1907&highlight=%E4%BD%93%E8%82%B2
  
  谈谈体育锻炼
  山西运城李耀华
  
  
  春天来了,昼夜的温差也就变的很大,不停的穿衣脱衣使人变的很容易感冒,影响日常的工作与学习。因此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对疾病的免疫力也就显得至关重要。
  大家都知道体育锻炼对健康的重要性,一方面,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调节和兴奋大脑神经中枢,增强和提高免疫力;另一方面,运动还可以增加饮食,提高睡眠质量。但在锻炼身体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营养、准备活动以及运动量,这样才能达到锻炼的最佳效果。
  锻炼前的准备工作要做好,而且要选取适合自己的锻

TAG: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日历

« 2024-04-20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511747
  • 日志数: 2391
  • 图片数: 3
  • 书签数: 54
  • 建立时间: 2011-01-23
  • 更新时间: 2024-04-19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