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文人多自谦,戒浮燥,胸怀平常之心,甘为边缘人。粗茶淡饭,布衣裘褐,倒可以冷眼洞察社会,静观人生百态,写出多少能够传世的作品来。——录自随笔《边缘人》(1998)

地坛为什么是方的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2-08-30 08:08:30 / 个人分类:民俗象征

地坛为什么是方的

刘锡诚

 

古之帝王在信仰上大多承袭旧制,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属于自然崇拜,敬天地、事鬼神。这套礼数,与欧洲的中世纪之前的神权国家不同,也与海盗强权的海洋国家不同,我们没有统一的神可敬可信,充分地反映了中国原始农耕文明的古老性和长期性。到了明代,先后在南京和北京建造了祭祀天神地的天坛(圆丘)和地坛(方丘)。这一圆一方,神灵信仰之外,也表现出古人“天圆地方”的朴素的神话宇宙观。

 

北京的天坛之西,原建有山川坛。后山川坛又分为天神、地二坛。所谓“坛”者,就是没有屋盖(穹隆)的祭祀场所,是从古代的“社”衍化而来的。到了明嘉靖九年(1530年),皇帝决定新建方泽坛于安定门外;到嘉靖十三年(1534年),统称方泽坛为地坛。清雍正元年(1723年)立下定制,每年夏至大祀地于方泽,并把五岳、五镇、四海、四渎建为四个从坛,一并祭祀。可见帝王把山川之神看得与地(古称后土)一样重要而不可得罪。所以在夏至祭祀地,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也是有讲究的。这种定制,始于周代,夏至这一天,祀地之于泽中之方丘。这种冬至报天、夏至报地的习俗,又来源于宇宙观中的阴阳之位。据记载,清代雍正皇帝确立定制的这一年,其实他并没有亲自到方泽坛亲向后土致祭,而是派特使代表他去举行祭礼的。

 

民国建立,前清的这些定制,随着帝制的崩溃而悉数被废除了。地坛改为京兆公园,后又改为市民公园。但因缺乏管理,坛杂草丛生,渐显荒芜之景。解放后,改为地坛公园,成为市民游览消闲的地方,加强了管理,面貌焕然一新。近十多年来,每年春节在此举办春节庙会,以商品交易为主角,也有选择地恢复一些花会、灯会、杂耍、中幡、小戏,成为首都热闹非凡的场所之一,吸引了不下百万之众前来。自去年起,又加了新的项目,主办者在方泽坛举行古代帝王祭地仪式,扮演帝王及礼官(司祭)的人穿袍戴冠,在宫廷礼乐的悠扬婉转中,煞有介事地向地行跪拜之礼,以再现已经远远飘逝的帝王礼俗和天地信仰,着实吸引了不少观者驻足流连。当然,表演毕竟是表演,不过是供游客玩乐消费之意,并无古人那种敬神如神在的虔敬之心。

 

“方泽坛”是何意思?一解为“方泽”。《辞源》:“据地为方池,贮水以祭,故称方泽。”一解为“泽中之方丘”。《礼记·春官·大司乐》疏:“言泽中方丘者,……因下以事地,故于泽中。取方丘者,水钟曰泽,不可以水中设祭,故亦取自然之方丘,象地方故也。”总之,就是水中之丘(坛)吧。

 

地坛的方泽坛,正是方形之丘,有一条人工挖掘的水渠,把方丘四周围绕起来。寓方丘据地为池、事地池中之意。旧时,这条水渠的水走暗沟排到护城河里去。现在这条水渠是否能够通到护城河里去,笔者没有做实地考察,故不敢妄言。但不管怎样,方泽坛四周以水相绕,取事地池中的古意,至今尚存。水渠长四十九丈四寸,深八尺六寸,宽六尺。都是双数,即阴数。惟其是阴数,才与地之阴性相合而不悖。

 

方泽坛第二层上面的两边,分列着象征山川之神的石墩,这些石墩的侧面,以浮雕的手法雕刻着特定的山水纹饰,作为五岳、五镇、四海、四渎的象征符号。依次看去,东一坛:中岳、东岳、南岳、西岳、北岳、基运山、翔圣山、神烈山,面向西。西一坛:中镇、东镇、南镇、北镇、天寿山、纯德山,面向东。东二坛:东海、南海、西海、北海,面向西。西二坛:大江、大淮、大河、大汉,面向东。

 

儒家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道家说:五岳、五镇、四海、四渎,皆各有神主使着。明清两代帝王所信奉的,依然是周朝古制,即自然信仰,山有山神,河有河神,与道家所言,甚为相近。每到夏至日这一天,帝王们在方泽坛祭祀地——后土时,也要顺便把这些重要山岳的山神和重要海渎的水神,都一块儿祭祀到了,安抚到了,如此,他们才不会发生地震、山体滑坡、山洪爆发、河道泛滥等危及黎民百姓的灾害,如此,才能求得一年中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其实,祭祀这种无奈的愿望和行为,除了劳民伤财而外,也还是顺乎民心的善事。

2003113

 

(原载《今晚报·副刊》2003411

 


TAG: 地坛 方泽坛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