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学习,好好向上!

【马东盈作品】《顶上是莲花:新甫佛教参访录》缘起(稿)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2-04-03 15:09:20 / 个人分类:岱斋读书记

马东盈作品】《顶上是莲花:新甫佛教参访录》缘起(稿)

lBPHE~ D0

 

.K0Z7I"_CRL^@T?v0

路绕峰阴转,柴门四五家。

_U.t2~3Y(M2|2J0

庙原趋妇女,僧不解烟霞。

r$R/@*G7V%Ja,^A*Q?%u0

乱积祖堂草,浓煎釜灶茶。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l:sU#n8L5|+G

莫停游客屐,顶上是莲花。[1]

s8e,Ge8U0C9W0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s4JJuQr5_

这是清代诗人蒋芝田先生《新甫纪游》组诗之一《山下行宫》,写作者与友人自泰安赴新甫山游览所见所闻。本书解读莲花山佛教传播的源流,题为《顶上是莲花:新甫佛教参访录》,源自芝田先生的诗句。

5q RnY!|D0

佛曰:“若见缘起便见法,若见法便见缘起。”诸法由因缘而起。忆自二十年前《话说莲花山》之作,初涉新甫佛教史迹。十多年前我移家泰安,恰又卜居于蒋芝田先生的家乡[2],参访新甫佛教,正是循着芝田先生的足迹。冥冥之中,似乎确有一因缘在。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J Jc.J t+cv6I p

《诗经·鲁颂·閟宫》诗云:“徂来之松,新甫之柏,是断是度,是寻是尺。松桷有舄,路寝孔硕。新庙奕奕。奚斯所作,孔曼且硕,万民是若。”诗是颂美僖公保卫疆土、修建閟宫(即寝庙)之作。《閟宫》作于鲁僖公晚年,即春秋中期作品,是鲁僖公派兵征伐淮夷取得胜利后,鲁臣为其告祭祖庙时演唱而作。[3]新甫山恰处于鲁国征战过的范围,所以在《閟宫》篇中有所反映。《閟宫》一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中最早吟咏新甫山的篇章,有关诗句也是新甫山最早见诸载籍的文字。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Zuf ]#t

佛教与莲花山发生关系,可以追溯到以羊祜为杰出代表人物的泰山羊氏家族。佛教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籍贯在新泰的泰山羊氏家族,号称“世吏二千石,九世清德闻”,是东汉至唐代的著名望族,受到佛教的深刻影响,对莲花山佛教的发展有突出贡献。羊氏家族的杰出代表人物、西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羊祜(221278),内儒外玄,道佛并参。五岁的羊祜可以记忆前生,这是中国正史中对人能“记忆前生”的最早记载。他本人自述前世今生之因缘,成为后世佛家阐发轮回思想的典型事例。羊祜家族家传素业,为世所称。1993年出土于羊氏家族墓群的羊烈及其夫人墓志(《□□〔太中〕大夫□光禄少卿义州使君羊公墓志》、《齐义州羊使君长孙夫人墓志铭》),分别有“迁厝于宫山之阳”、“葬于宫山之阳”的记载。宫山,即今莲花山。这是目前所知宫山之名最早的实物见证,也反映了崇信佛教的羊氏家族把宫山视作故园家山的史实。

ts xcz0

直到唐朝羊氏家族渐渐衰落之时,羊氏族人羊彪的名字还出现在新泰县城内著名佛寺崇庆寺的“张文珪造像记”上。这恰恰可以视为唐代莲花山佛教兴起的史实。

"hvMF0VauN8X0

唐代文献《宫山僧》记载,宫山“孤拔耸峭,回出众峰”,“贞元初,有二僧至山,荫木而居。精勤礼念,以昼继夜。四远村落,为构屋室。不旬日,院宇立焉。二僧尤加悫励,誓不出房,二十余载。”[4]这说明,宫山建造寺庙,始于唐贞元初年。《宫山僧》传奇不仅体现了因果轮报的佛教思想,更重要的是真实刻划了宫山僧人的生活风貌和精神状态,反映了宫山佛教传入时期的历史真实。唐代新泰佛教流传主要是禅宗,为后世以禅修为特征的佛教文化奠定了基础。金代兴建的大明禅院,正是禅宗法门传承的直接体现,并一直延续到明代的云谷寺。

j6Y'Q{8P(Z d0

“莲花山”之名,无论现存石刻还是传统文献,莲花山之名直到明代并未出现。清代碑刻记载:“莲花山即古新甫也,至汉武帝建离宫于上,改名宫山。后称为莲花山者,以九峰如莲因号焉。”[5]实际上莲花山得名的根本原因,是观音道场的确立。

Y \d$a/R$ru4q0

清代开国不久,顺治末年,莲花山创建了以观音为主的寺庙建筑群,其主要标志就是观音大殿的建成。现存石刻对此有明确的记述:

,`(| Zg0\|2B%k;W0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kJ9UJT(R/Py u

自康熙元年(1662),观音大士来居于此,创立庙宇,山曰莲花山,庙曰云孤寺,真宇内之大观,万古不易者也。[6]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m2M| jjw5e6Y

 

VD*Ze)^:e#_(g0

而新发现的清初新泰知县杨继芳所撰《新泰县宫山创建观音寺记》记述:“昔予之令新泰也,当世祖甲午,生聚教训凡六年,虽仓廪是建,文庙有修,而于庵观寺刹则未遑也。今移牧和州,又六年矣。新人于宫山上创修观音寺成,以予尝游其地,千里求记于予,且谓遗泽之入人者深,非予文不为功也。”[7]世祖甲午,即顺治十一年(1654)。“生聚教训凡六年”,是指任新泰知县六年。“今移牧和州,又六年矣”,则是康熙五年(1666)。据此,莲花山观音寺之创修之役完成,是在康熙五年。

AE'aR#k1D-^n0

在此基础上,后来对于莲花山的描述又结合了山势、形貌的涵义。清人孔贞瑄《游新甫山记》题注:“又名莲花山。”《岱览·新甫山》中称:“九峰如莲,又呼莲花山。”九峰未必实指,然而可以体现莲花山的形貌特点。古人对莲花山作了生动的描绘,如“九顶耸峙,列若芙蕖”[8];“九峰攒翠,莲靥半吐,如天水蔚蓝,精华在隐现之间。”[9]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0HVk}uV*}

此后不过十余年时间,到康熙初期,莲花山已经成为闻名北方的观音胜地。康熙三年(1664),学者谢良琦北上进京,途经新泰,据闻见记述:“新泰县又有莲花山,询之耆旧,即《诗》所载‘新甫山’也。山势巍峨,近传大士留云其上,数见灵异。”随着观音道场的确立,莲花山以净土信仰为主要特征、禅净结合的佛教文化得以充分发展。

r2^TK?W+H@4IQ0

——此为莲花山佛教发展之大端。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JHojJ

前哲有云:“撰述欲其圆而神,记注欲其方以智也。夫智以藏往,神以知来;记注欲往事之不忘,撰述欲来者之兴起。故记注藏往似智,而撰述知来似乎神也。”[10]这本小书是根据平时读书、考察的若干篇札记整理而成,有些可以适当延伸的题目未能展开,更没有抽绎出宏大的义理,因此愧对前哲之教。莲花山管委会认为可以刊印以做交流,遂董理成帙。深望时贤有以教我。

;^#Y Z-BC4NV0

 

4Zpd)r#G;cT N]_0


PU*{:lNc_0

[1]清·蒋大庆:《新甫纪游同李仁斋昆仲朱礼轩贾廷选》之四《山下行宫》。民国王价藩、王次通编《泰山丛书》丙集节钞蒋大庆著《柳园吟草》本。

{'|'V;U{5G0

[2]蒋芝田先生(1756~?),名大庆,字福安,号芝田,清代泰安上高(今泰安市泰山区上高街道办事处南上高)人。详看本书第五章《莫停游客屐,顶上是莲花》。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V{ K7W1[w UKN

[3]详看高亨《诗经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517524页。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9g4Je;lBc7]6zd t

[4]宋李昉编《太平广记》卷第三百六十五《妖怪七·宫山僧》,篇末注明“出《集异记》”,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29022903页。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Sw\$lg wru m

[5]清光绪二十三年六月《重修玉皇阁碑记》,平邑廪生张儒教撰。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A$i cOhX h:M

[6]康熙五十五年(1716)六月《重修观音菩萨大殿碑记》。

"f,@#J \Gu*U5i0

[7]杨继芳:《新泰县宫山创建观音寺记》,《颐中堂诗文集》续集卷二。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vXGX~q D(Y3N

[8]清嘉庆十一年(1806)十月上旬《重修山顶观音菩萨大殿碑记》,壬戍科岁进士刘继修撰。

B4|a)~G hv0

[9]唐仲冕《岱览》卷二十三《新甫山》。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TXt4?$},_h-d

[10]余英时《方以智晚节考》自序引章实斋语。

LDA+rkr0

TAG: 参访 佛教 莲花山 马东盈 新甫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