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华夏精神之真味,开中华学术之新貌,传万世宝典之美文,继仁德大师之楷模,从空山细雨之逍遥。

江苏沛县大屯纸扎工艺调查札记(二十)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2-02-01 17:22:20 / 个人分类:家乡民俗

调查者:裴学让 男64岁初中文化 退休工人/当地大老资(执)

参 与 者:孟祥强 男50岁 初中文化 大屯煤电(集团)公司姚桥煤矿工人

调 查 者:孟令法 男23岁 硕士研究生

调查时间:2011830日星期二下午

调查地点:被调查者家中(大屯镇孟庄西队/调查者老家)

 

今天下午我跟着父亲孟祥强回到曾经居住过二十来年的老家——大屯孟庄村,有幸采访了住在大屯孟庄西队的裴学让先生,他曾是一名矿上工人,后退休在家,接续老一辈大老资(执),相当于祭司的工作,成为新一代的大老资(执),据他讲,已有七八年了。我们都知道,也曾多次说过,纸扎与丧葬习俗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作为大老资(执),他们在民间主要负责的就是婚丧仪礼的举行,因此在丧葬中使用纸扎的相关事宜,他们也是尽熟于心的。同时对于一个地方较为有社会的地位的人来说,对其进行调查,对相关事项研究室很重要的。以下便是调查信息的整理:

 

我今年已经六十四岁了,也退休多年,现在在家种点地,种点蔬菜,也从事大老资的工作,差不多有七八年了。

这个纸扎究竟是啥时候开始用的,这个咱也说不清,只知道老辈的人都用过,也说不上是哪朝那代的。我记得在一九六四年那会,就开始破四旧立四新,六六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就彻底的不让弄了,不管是结婚还是死人,都是不让大操大办。死人喽,不能破孝,不穿白鞋,就只用黑纱布的袖章。大概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个东西才慢慢恢复起来,在改革开放刚开始的时候,也不是彻底开放的那段时间,这种情况还是不那么普遍的,大概是在八二八三年的时候才慢慢,一点一点的用起来,先是自己家里面的破孝,后来就延伸到一个庄上,再后来就是亲朋好友,越变越大,后来就没人管没人问了,大操大办的也开始弄起来。现在用的纸扎大多是男的用马,女的用牛,还有轿子、仆人、轿夫、金山银山啥的,一般情况下都是在当天送盘缠的时候用,基本上都是牛马在前,轿子在后,其他的在轿子后边,孝子扶着轿杆一边走一边说:爹来(娘来)上轿拾钱,来到西边的十字路口,将死者的一件棉衣和这些纸扎一块烧掉。另外一种就是出殡,那个纸扎不是送盘缠的时候烧的,而是在林(坟)上烧的,俗话叫焚金化彩,因为那些扎纸被称为彩子。

说这个东西重要不重要,其实这是丧事中都必须的,还是比较重要的。像以前母亲先走的,没有弄这些东西的,现在老爹又走了,现在还有补的,马牛轿子都是双份的。其实人们用这个东西主要是为了体现一种孝心。但从另外一个方面将则是活着的时候不比这样强,死了的时候才得到享受,不是有句老话吗,“活着不给一碗饭,死了得花几十万”,其实都是做给活人看的,要活人的脸,做面子。说实话,现在还是比较希望这些东西像文革的时候那样都取消喽,觉得有些浪费,根本没有啥用,但是呢,有心取消,但是也很难,人家弄咱可以说这说那,等轮到自己了又怕人家说自己这说自己那得,不过,像这样热闹热闹也不错,但太大了也不好。说了那么多,让我说这个纸扎是一种民族风俗,不能说是迷信,像丧事里边的祭拜,其实是一种礼节,像二十四拜、三一九叩、懒九叩都是,在祭拜的时候,亲戚朋友都来看,就成了一种表演,有时候还是挺好看的。

关于现在扎轿车、电视、电扇、沙发、别墅啥的,都是子女的心愿,俺问事的也不管这些,其实这也是跟上了时代的发展,过去没有,现在有了,都这样弄,有一就有二,同样也是表现了一种孝心。其实现在的丧事办理也都是恢复了以前的民族风俗,火葬了还得买个棺材再葬一下子。土葬改成火葬还是不错的,在过去,三熟天尸体容易腐烂,隔久了也不行。现在火化对环境还是有一定好处的,不过,用了骨灰盒再买个棺材再埋一回,就不好了,而且过去的棺材是木头的,过不了多久也就都烂了,几十几百年后这些土地还能用,但是现在用的都是石头的或者是石灰的,烂不了,时间长了,对土地也不好,还会成为祸患。可是现在咱们这里也没有骨灰堂,没地方放哟,所以还是得再葬一次,也是一种传统的思想:入土为安。我觉得以后的丧事还是简单节约,不要再破孝,弄个白花带带,带个黑袖章就行,那些破孝的白布也没啥用,还是得扔了,这不是浪费嘛,像过去周总理那样,直接把骨灰扔到大江大河里多好,要想对死者尊重,就在家里立个牌位,有个照片,逢年过节的时候上柱香祭奠祭奠就行了,也就是说,流于表面的烧纸干啥的,不如就留在心里头。

在我看来,纸扎是一门艺术,也属于一种工艺品。现在这个东西也都有模型了,一个个拼起来,这个不行,不能是一种艺术,最多是一种拼装的工艺品。还是那些用苇子、竹子扎手工扎的才是艺术,这样才有功夫,才是手艺的体现。在咱这片大概有四家扎这个的,郝寨有两家,桥头间有一家,还有选煤厂间有一家,其实都是出自蔡家。以前都认为郝寨的那家扎的好,现在不行喽,那边都不咋咋扎了,都是现成的模型。而现在扎的比较好的就是桥头间小蔡家的,他们虽然扎的小巴点,但是工艺水平还是不错的,现在咱这片的一般都是用的桥头蔡家的。

现在要说让这个纸扎继续发展下去的话,咱们这里不是旅游区,没地方卖去。你看看人家扎的那个人物、动物的,多好看,像那些吹糖人的、捏面人的,都是这样,在咱这里都有,可惜就是没有市场,在咱这里不行。郝寨有个捏面人的,手残了,他说要是手好好的,自己就收徒弟了。再有一个,这些都是手工做的,别看原料不值钱,但是功夫值钱,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要我说,要是想发展的更好,就得找市场,依托什么文化产业,即要保留住自己的手艺,建立一个观摩车间,专门给来参加的人看,这个就手工扎,另外再弄一个生产车间,机械化的生产,形成生产观摩两手抓,但是这个很难实现,尤其是像这样的手工扎的东西,一节一节的,这个地方那个地方的还得连接,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说这个东西也只能慢慢看。还有国家还得提高重视,为民间手艺人提供方便,那样才有可能发展的更好。

 

这次的调查依然是在前几次调查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从这次的调查中,我们知道,作为一个地方有着一定社会地位的裴老先生,丧葬和纸扎的运用还是保持着比较现代的认识,对于纸扎,他认定是一种民间艺术,但是作为在婚丧等礼俗活动中只是管理各项活动安排的人而言,他们无理由去管束丧家是否要用这些东西,这在他的言语中我们可以找到些许原因,那就是怕别人说背后话。不过,他对纸扎发展所提出的建议还是比较好的:即在国家的支持下形成产业链。不过他也明确表明这种产业化,对像纸扎这样的扎制工艺是很困难的,因此纸扎的进一步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

 

附:

   问题一、您知道咱们这里在丧葬中用纸扎有多长时间了?

问题二、咱们这里什么时候不使用纸扎,而又在什么时候又开始用起来的?

问题三、这用在丧葬中的纸扎都有哪些,具体都是怎么样的?

问题四、您认为丧葬中用纸扎重不重要?现在还需要不?

问题五、您认为纸扎反应了人们怎样的思想?

问题六、您认为纸扎是不是迷信,是不是一种浪费?

问题七、随着丧葬改革的进行,您认为今后的丧事怎么办才好呢?

问题八、您认为纸扎是不是一种艺术?

问题九、在咱们这里有几家扎纸的?您觉得他们扎得怎样?咱们最常用的是哪家的?

问题十、如何让纸扎继续更好的发展下去,使其发挥其最大的功用,您有什么建议吗?


分享到:

TAG: 大屯 调查 江苏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孟令法

孟令法

孟令法,字弦德,号德才,别号超然居士、清廉素君;研究方向:区域民俗(民间信仰与口头传统)、畲族社会文化史;爱好特长:书法、中国画、篆刻;宗教信仰:佛教(禅宗)。人生信条: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才能得到自在;人生立志:习华夏精神之真味,开中华学术之新貌,传万世宝典之美文,继仁德大师之楷模,从空山细雨之逍遥。

日历

« 2024-04-19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143187
  • 日志数: 240
  • 建立时间: 2011-05-09
  • 更新时间: 2022-01-01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