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莫希干人》:英法争霸中的印第安挽歌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09-23 16:18:36 / 个人分类:印第安文明

查看( 1003 ) / 评论( 0 )

《最后的莫希干人》:英法争霸中的印第安挽歌

上林

2011年08月24日17:46    来源:人民网

1755年,英法为争夺北美殖民地而进行的战争中的一个场景,
印第安人倒在血泊中油画


  印第安人认为, 《最后的莫希干人》终使美国的印第安人和白人殖民者在社会地位、经济发展、智力知识诸方面具有了同等的地位,并使印第安人和白人也跨越种族间的壕沟产生了爱情

  片名:《最后的莫希干人》

  导演:迈克尔·曼

  主演:丹尼尔·戴·刘易斯

  玛德琳·斯托

  拉塞尔·米恩斯

  上映日期: 1992年9月25日

  国家/地区:美国

  发行公司:20世纪福克斯

  在好莱坞所有的类型片里,只有西部片是独一无二的“土特产”。在西部片里,印第安人一直是出场率颇高的元素。早期的经典西部片总是把印第安人塑造成与白人对立的反面角色,是黑暗势力和罪恶的代表,往往一出场就是去袭击和追杀白人,而在影片的结局中,野蛮的印第安人又大多都会被白人剿杀,即便是《关山飞渡》到《红河》这些影史经典也未能跳出这个窠臼。1956年,约翰·福特在《搜索者》中把英雄的桂冠给了一个白人与印第安人的混血儿,可以看作是印第安人形象由负面到正面的过渡。此后银幕上出现了许多“印第安动作英雄”,但观众还是难以看到对印第安人整体社会文化的反映。1990年,凯文·科斯特纳自导自演的《与狼共舞》首次全景式展现了印第安部族的文化,彻底走出了“妖魔化”印第安人的误区,该片拿下7项奥斯卡大奖,也以新的视角、新的内容重新燃起了观众对西部片的热情,而印第安文化也首次成为银幕上的时尚。

  借着《与狼共舞》的东风,1992年的《最后的莫希干人》再次让观众感受到了印第安文化的魅力。该片以宏大壮丽的场景和感人的真情,发散出巨大的艺术魅力,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史诗片。

  名著改编的佼佼者

  《最后的莫希干人》改编自同名小说,原著是美国著名浪漫主义小说家詹姆斯·费尼莫尔·库柏所写的《皮袜子故事集》五部曲之一,成书于1826年,是美国文学脱离英国文学影响走上独自发展道路的开山之作。如此脍炙人口的作品当然不会被好莱坞放过,从1920年至1936年,小说曾先后六次被搬上大银幕,均为黑白电影。1992年,导演迈克尔·曼自编自导,以其成功的改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同类文学改编电影中的佼佼者。

  故事发生在1757年,北美殖民地,英法七年战争的第三年。

  英军少校邓肯和他的部队被派往威廉·亨利堡,印第安侦察员马瓜随行,要塞司令门罗上校的两个漂亮女儿科拉和艾丽丝也随军前往。路上,向导马瓜突然背叛了他们,英军中了亲法的印第安休伦人的埋伏。危急时刻,莫希干部落仅存的钦加哥、昂卡斯父子及白人养子霍基伊有如神兵从天而降,救出邓肯和科拉、艾丽丝两姐妹。

  在威廉·亨利堡,霍基伊和科拉产生了爱情,他帮助土著民兵逃走,被愤怒的门罗上校监禁起来准备绞死。面对战况不利,门罗去和法国将军蒙卡姆侯爵谈判,在交出城堡的条件下,所有的英国人被准许离开。  但是,马瓜原来是一个休伦人,对英国人恨之入骨,发誓血债血偿。英军在撤退中中了休伦人的埋伏,门罗被马瓜杀死。霍基伊挣脱锁链,会合钦加哥、昂卡斯救出科拉姐妹和邓肯逃出埋伏圈,在山洞里暂避一时,不料被尾随而至的马瓜发现。在科拉的催促之下,霍基伊、钦加哥和昂卡斯跳进瀑布得以逃脱,而科拉、艾丽丝和邓肯成为休伦人的俘虏。

  在影片的高潮,昂卡斯在解救爱丽丝的搏斗中被马瓜扔下山崖,与昂卡斯产生情愫的艾丽丝不愿跟随马瓜,也跳下悬崖。在霍基伊的掩护下,钦加哥杀死马瓜。钦加哥、霍基伊与科拉站在悬崖旁,默默地为艾丽丝和昂卡斯的亡魂祈祷。钦加哥成为了最后一个莫希干人。“第一位美国英雄”

  当然,出色的改编只是成功的第一步,导演迈克尔·曼把镜头对准了深邃幽远、磅礴起伏的山峦,让故事在苍翠茂密、生机无限的森林中发生,配上带有战鼓节奏的美妙的主题曲,首先给观众以美轮美奂的视听享受。为了拍出大自然的壮丽,摄制组带了几名熟悉地形的向导和一位气象专家。

  在战争场面戏上,迈克尔·曼极为真实地还原了18世纪中叶那种冷热兵器混用的血腥与惨烈,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最后一个莫希干人》的音效极其细腻,战斧砍在身体、劈入头颅、枪托撞击在脸部、侧击在头部、刀刃捅入身体、割破衣服等等细节音效呈现的层次分明,是该片高出其它同类型片的一大亮点。

  在拍摄威廉·亨利堡的那场围城战时,所用的大炮都是货真价实的真家伙,可以点火发射炮弹,只不过摄制组把炮弹换成了涂成黑色的篮球。为了捕捉炮弹在夜空中划出的明亮轨迹,剧组花了很大的功夫,因为许多篮球在炮膛内就被烧毁,更多的在空中变为灰烬,无法完成一个完整的抛物线。由于涉及的拍摄范围太广,剧组在战场和堡垒中安置了许多扩音器,以便于导演的指挥能够更加容易地传递给几百人规模的摄制团队。有一晚,摄制组连夜工作了许多个小时,大家忽然听到迈克尔·曼通过扩音器喊:“那道橙色光是什么?把它关掉!”片刻之后,助理导演通过扩音器说:“那是太阳,迈克尔!”

  迈克尔·曼精益求精的态度以及高规格的制作水准让20世纪福克斯公司非常担心预算超支,为此,他们专门雇了一个人在片场不停地催促导演:“迈克尔,行了吧,拍下一场吧”。

  影片的成功还和一个人密不可分,那就是影片的主演、霍基伊的扮演者丹尼尔·戴·刘易斯。刘易斯在影坛上素有“千面人”、“变色龙”的称号,他所扮演的角色之间差异之大会让人完全看不出出自同一个人。在接拍本片之前,他刚刚凭借《我的左脚》获得1990年度奥斯卡影帝,为了演好一个全身瘫痪只有左脚才能动的残疾画家,他不仅长期坐在轮椅里体验角色,并且能和角色原型一样仅用左脚照顾自己的起居,最夸张的是他能用左脚画出与原作真伪莫辨的油画。拍摄《最后的莫希干人》时也一样,从接下剧本的那一天起,他便已经开始作为角色本身而存活,独自在荒野里生存了六个月,学会了打猎、设陷阱、剥兽皮、做独木舟,并且时刻提着影片中那把长枪,甚至参加晚宴时也不松手。在这种“演一个人就变成那个人”的表演方式之下,霍基伊这个角色被诠释得非常有说服力。霍基伊是“鹰眼”的意思,又有“长枪”的外号,刘易斯的眼神坚定、锐利,举枪干练、潇洒,他在片中不知疲倦的高速奔跑张扬着莫希干人对自由、独立的不屈追求和勇猛抗争。在迈克尔·曼看来,刘易斯成功塑造了“第一位美国英雄”。

  光有演技对于好莱坞商业片来说是不够的,拍摄本片时刘易斯三十出头,一头不羁的长发,是一个男演员外形上的黄金时期,绝对是无数女影迷的梦中情人。这点从他当年接连俘获朱丽叶·比诺什、茱莉亚·罗伯茨、伊莎贝尔·阿佳妮、薇诺娜·赖德等影坛绝世美女就可见一斑。

  摄制组在各个环节上精雕细刻的努力换回了不错的票房成绩,不过在专业评论界却毁誉参半,批评主要集中在放弃了古典文艺的对白、加大了爱情戏份和历史背景交代不是很清晰,关于前两者,那是适应现代观众的必然举措,而后者则是电影这一艺术形式的天生弱点。

  在真实的历史上,威廉·亨利堡是一场“世界大战”的小舞台。

  乔治·华盛顿挑起的七年战争

  1754年5月28日清早,在距离匹兹堡45英里处的朱蒙维尔谷地,一个弗吉尼亚的民兵军官向正在睡梦中的法国士兵们发动了突然袭击,他就是美国未来的国父,乔治·华盛顿,这位国父一出手就有不凡之作,毫不夸张地讲,他的鲁莽行动让整个欧洲、北美,以及印度陷入了一片战火之中。

  乔治·华盛顿的行动其实只是必然中的偶然,在他发动突然袭击之前,欧洲各大国之间的关系正酝酿着新的大变动,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其中对全局起决定作用的首先是英法矛盾。英国从16世纪末到17世纪70年代先后打败西班牙和荷兰,它同剩下的唯一强大对手法国的矛盾迅速上升,两强决战在所难免。其次是普奥矛盾和俄普矛盾。在这种形势之下,两个对立同盟建立了起来:—方是英普同盟,另一方是法奥俄同盟,双方摩拳擦掌,战争一触即发。

  华盛顿在北美点燃火药桶不久,双方于1756年在欧洲开战,一直到1763年停战,所以人们称之为“七年战争”。在北美,这场战争的焦点是:北美大陆的核心区域是属于大英帝国,还是属于法兰西帝国。

  此前,随着北美东海岸人口的增加,殖民者开始向西移动,白人的西进,侵占了印第安人的猎区,印第安人与殖民者的冲突不断。如果联合起来的话,印第安部落本来是可以地抵御殖民者的西进运动的,但是印第安各部落间也存在矛盾,因此缺少凝聚力。英国和法国开战后,印第安部落也分成了亲英和亲法两派。当时的易洛魁联盟忠于英国人,而法国人则与休伦人、渥太华人结盟,电影中的马瓜就是休伦人,最初冒充易洛魁联盟的莫霍克人取得英军的信任。

  英法战争的主要战场是在今天美国纽约州靠近加拿大边境的两个湖泊一带,一个是南边的乔治湖、另外一个是北边的尚普兰湖。这两个湖泊是运输部队和给养的最佳路线。1755年,英国军队在乔治湖附近击败法国部队后,在乔治湖南端修建了一座城堡,叫威廉·亨利堡。真实的威廉·亨利堡大屠杀

  1757年7月,法军统帅蒙卡姆侯爵在提康德罗加集结了大量人马,并决定在这个月的月底展开进攻,夺取威廉·亨利堡。蒙卡姆侯爵的部队有7500人,包括6个正规营,分两路行军,一路人马从陆地行军,其余人马则乘坐印第安小舟穿过乔治湖,最后于8月2日在乔治湖南岸会合。

  威廉·亨利堡内守军有2000人左右,其中一半是正规军,在这个据点的周围有一些工事和鹿角作为防御,指挥官是门罗。在14英里之外是爱德华堡,负责驻守的是韦伯将军和1600名殖民地士兵,但他手头的部队实在无力解救门罗中校,尽管如此,他还是在7月29日法军围困之前,派出了200名士兵前去增援威廉·亨利堡。 在蒙卡姆军队会师的第二天,法英双方的侦察部队开始了小规模交火,之后法国人迅速切断了威廉·亨利堡的外部通道,大批居住在附近的难民纷纷离开他们的家园,涌入堡内避难。在英军的炮火下,法国的士兵们还是于8月4日夜里,挖好了第一道围城壕,对于蒙卡姆来说,他有足够的时间和士兵完成一次经典的围城战。在双方的炮火下,法军的战壕距离堡垒越来越近。让威廉·亨利堡雪上加霜的是,在围困之下,堡内居然爆发了天花,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内外交困之下,门罗叫天不应,呼地不灵。

  经过数天的围困,堡内的伤亡已超过300人,英军大多数的火炮已在法军的打击下成了废铜烂铁,外围的墙体也被炸开了数个口子,但法军依然不依不饶地继续向这个小堡垒倾泻炮弹。门罗向韦伯写信求援,但信使在回来的路上被抓,信件也落入法国人的手中,法军代表用信件上的白纸黑字告诉门罗,韦伯的援兵是指望不上的。

  在法军暴风骤雨般的炮击下,门罗终于知道,继续抵抗除了让更多英军成为烈士之外,已没有任何意义了。因此在8月9日,门罗派手下手持白旗,前去和蒙卡姆侯爵进行谈判。蒙卡姆侯爵十分大度地同意给予英军“光荣投降”的待遇,前提是这些降兵承诺在18个月内不得再次参战,另外自1754年以来的所有法军战俘必须在三个月内被遣返,堡内的仓库贮存和火炮则被留下来,作为法军的战利品。和电影中对印第安人的纵容不同,实际上蒙卡姆知道此时的印第安人很难控制,因此特地在签字之后召开了军事会议,再三要求那些酋长们遵守投降协议。

  但印第安人为法国人出生入死,现在看着大笔战利品溜走,岂能善罢甘休?等到英国主力从威廉·亨利堡撤出后,印第安人就疯狂冲进堡内,砍瓜切菜般将留在堡内的英军伤员杀死,据说法军试图阻拦,但面对这些杀红眼的野蛮人,他们能做什么十分有限。直到蒙卡姆到来之后,情况才有所控制。

  当门罗的英军纵队正赶往南面的爱德华堡时,更大的悲剧发生了,从树林里杀出无数赤裸上身的印第安武士,他们尖叫着冲向这些掺杂着很多平民的纵队中,挥舞着手中的利斧,顿时英军队列血肉横飞,一些士兵试图组成队列,徒劳地向对方射击,但不久就被印第安人的冲锋打得支离破碎,而那些妇女们只能拖着长裙瘫倒在地,等待死神的到来。负责看护英军降兵的法军士兵们也被自己盟友的行为惊呆了,一时间惊慌失措。蒙卡姆听到这一信息时,立即驱马赶到,并竭力说服那些印第安酋长们放过已经投降的敌人;等到局面最终控制下来时,已经有超过50人被杀,其中包括很多妇孺,另外有200多人被印第安人掠走,最后蒙卡姆不得不下令让法军部队一直将幸存者护送到爱德华堡。当然印第安人也为这次行动付出了代价,不少人在屠杀中接触了天花病人,并在不久后死亡。不过,门罗并没有像电影里一样在屠杀中被挖心,他于3个月后病逝。

  1757年威廉·亨利堡战役之后,法军在北美的势力达到了巅峰,而英国的民众对于自己子弟兵的表现已经近乎绝望,好在威廉·亨利堡的屠杀被媒体和官方一再渲染,遇难人数也被夸大到上千,使得国内舆论义愤填膺,英军借势在殖民地征收了大量钱财,并纠集了24000名正规军和22000名地方部队,准备一雪前耻。

  1759年,英军在决定性的魁北克战役中击败法国,1760年,英军占领蒙特利尔,法国北美殖民地放下武器。两国于1763年在法国巴黎签署了停战协议,从北美大陆东海岸一直到密西西比河的大片土地都归英国所有,法国退出了北美大陆。

  美国独立战争的催化剂

  七年战争对于18世纪后半期国际战略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参战国家众多,英国首相丘吉尔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七年战争中,英国是最大的赢家。除了将整个加拿大割让给英国外,法国从整个印度撤出,只保留5个市镇,英国成为了海外殖民地霸主,迈向日不落帝国的传奇。但英国将这次战争的军费转嫁在北美殖民地身上,引起了当地居民的不满。七年战争结束13年之后,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在七年战争中积累了大量军政经验的华盛顿、杰斐逊等人则成为了独立战争的领袖。

  《巴黎条约》只字未提印第安人的利益,他们完全被挡在谈判的大门之外。战争结束后,英国人开始疏远与“易洛魁”印第安人的关系,很多殖民者肆无忌惮地抢占印第安人的家园,逼得他们迁往他乡。忍无可忍的印第安人终于走上了武装反抗的道路。印第安人开始袭击殖民者的村庄,抢劫殖民者的财物,冲突规模越来越大。1848年在加州发现黄金后,众多白人向西迁移,遂爆发了白人与印第安人争夺土地的长期战争,据美国一些学者依据史料重新做出的推算,当哥伦布1492年“发现”美洲新大陆时,在现在美国境内居住的印地安人总人口为3000万至l亿之间。到20 世纪70年代,美国 “保留地”里的印地安人总人口还不到80万人,而国土面积小得多的墨西哥还有1000多万人。可以说,殖民者在北美大陆不断扩张的过程也就是印第安文明不断消亡的过程。

  电影《最后的莫希干人》的结尾,钦加哥望着莽莽群山所说的一段话,无疑是对这段历史的高度总结——“印第安人终将消失或者异化,白人会成为这片广阔土地的主人,边疆也将不复存在,但是曾经,那是我们的家乡。”

  链接:电影与历史

  1.詹姆斯·费尼莫尔·库柏是根据威廉·亨利堡大屠杀幸存者报告完成了小说《最后的莫希干人》,因此,影片的历史背景是相当真实的。

  2. 霍基伊在片中不离手的那把步枪是经典的宾夕法尼亚步枪,也被称为肯塔基步枪(下图)。该枪采用0.50英寸口径,前膛装弹,枪管长约1.1米,其金属部件采用黄铜或银制成,精度高、射程远、装弹慢,一般被认为只有熟练射手才能使用,在美国独立战争时名噪一时。

  3.扮演钦加哥的拉塞尔·米恩斯(右图)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印第安人,他是“美国印第安人运动”的第一位全国负责人。1987年,他加入美国自由党,并宣布竞选该党的总统候选人,但最终落败。

本文摘自《文史参考》2011年第10期

 


TAG: 美国 莫希干人

我来说两句

(可选)

日历

« 2024-04-19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140336
  • 日志数: 69
  • 图片数: 2
  • 影音数: 8
  • 书签数: 8
  • 建立时间: 2009-02-08
  • 更新时间: 2014-10-21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