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看“动人处弓鞋凤头窄”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02-28 14:10:20 / 个人分类:小搬长

 

且看“动人处弓鞋凤头窄”

 

新京报网  2011-02-24


  72岁的王冠琴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绣花鞋工艺第四代传承人


  做工精美的三寸金莲鞋,左为弓底鞋,右为平底鞋。这些传统绣花鞋都是设计者在研究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再进行想象和发挥做出来的。做一双绣花鞋要经过设计、制底、制帮、制绣、绱鞋五大部分,近三十道工序。


  唐云朵鞋


  寿终鞋


  清福晋鞋


  护履


  汉钩履


  秦翘首凤


  元金莲鞋

 ■ 溯源

  从春秋战国时期的方头绣履、秦代的凤头履、汉代的钩履、唐代的高墙履,到五代南唐之后兴起的三寸金莲,再到清朝的格格鞋,中国传统绣花鞋造型、图案的变化无不体现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自宋代绣花鞋在民间逐渐盛行,直至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绣花鞋曾遍布全国城乡和少数民族区域,成为中国传统女工的重要标识。

  2007年入选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绣花鞋工艺第四代传承人王冠琴,继承了家族中上几代人的技艺手法,并结合古今、城乡地域的风格特点,创造性地设计复原了很多古代绣花鞋。在传统绣花鞋实物、资料较少的现今,对绣花鞋的制作技艺进行发扬、传承显得非常重要。

  “姑娘们七夕来比巧,比不过齐家二妮好。她手又巧,脚又小,两把剪子对着绞。绣龙龙能腾,绣鸟鸟会叫。描龙刺凤就属她,绣鞋绣枕绣大袄。谁家娶她做媳妇,烧了高香进了宝。”

  72岁的王冠琴仍然记得她的姥姥赵刘氏说的这段顺口溜,“齐家二妮”就是她的太姥姥刘齐氏。据她姥姥讲,在过去,每到农历七月初七,她太姥姥所在的山东当地的闺女们都会带着自己的针线活儿聚到一起比巧,她太姥姥总是能夺得头彩。

  学鞋

  先研究绣花鞋文化

  “那时的姑娘出嫁,一看脚,二看脸,三看嫁妆。”王冠琴说,“因为嫁妆上的刺绣都是新娘所做,所以从嫁妆就能看出新娘的女工,而女工是当时评价女人的重要标准。我的太姥姥做绣活儿巧、细、精,姥姥和母亲也很好地传承了这些特点。”

  在王冠琴的记忆中,每到过年,母亲赵玉兰都会挂出绣花暖帐、大红绣花供桌帷子、绣花靠垫、坐垫等,最高兴的是穿上母亲或姥姥做的新绣花鞋。由于她们都缠足,小时候的王冠琴还常把她们的绣花鞋套在脚上。

  受祖辈影响,王冠琴从小就喜欢绣花鞋。有一次,她看邻居家娶亲,新娘下轿时穿着一双大红缎绣花鞋,拜天地后又换了一双紫红色绣花鞋,随后每隔半个时辰新娘换一套衣服配一双绣花鞋,每换一双鞋支客就高唱一次,如穿绣鸳鸯的鞋即唱“成双成对,永不分离”;穿绣百合花的即唱“百年好合,和和美美”,这让六岁的王冠琴兴奋不已。

  “之后我就缠着姥姥和母亲学做绣花鞋,”王冠琴说,“那时,我做完作业就学做绣花鞋,一做就是一晚上,根本不觉得累。”

  从六岁到十岁,四年的学习给王冠琴打下了扎实的女工基础。1956年,王冠琴随家人从青岛迁到北京。她的母亲不再做绣花鞋,改做中式旗袍。那时,京城老字号内联升和步瀛斋都卖绣花鞋,也都是手工制作的,但她觉得,那时北方的绣花鞋没有太大的差别。事实上,从民国后,绣花鞋的式样等就开始逐步简化了。

  据了解,目前已知最早的绣花鞋出自春秋战国时期,如楚国的方头绣履和晋国的十果履。随后,汉朝又出现钩履和鸳鸯履,《中国古代秘史》一书中还对唐代绣花鞋多有描述。其绣履大体有凤头履、五朵履、重台履、鸳鸯履等。

  大概至五代南唐时期,缠足之风兴起,出现了“三寸金莲”。王冠琴认为“绣花鞋是中国民族艺术的奇葩,而三寸金莲则是绣花鞋中的一个代表。它出自宫廷,几乎所有金银珠宝、名贵香料都能体现在三寸金莲上,可谓极尽奢华。”

  据介绍,元代宫廷女子仿效宋朝缠足,因其鞋履主要是靴,三寸金莲鞋就有了蒙古风格的莲靴。明代宫廷缠足女性则是冬季穿高筒莲靴、秋季穿高帮莲靴、夏季穿矮帮莲靴。至清代宫廷中不仅女鞋刺绣,皇帝和皇子们穿的鞋靴也刺绣。满族人禁止缠足,他们又受女真族削木为履风习的影响,穿木底鞋,鞋帮两侧绣不同花卉,帮前加缀一缨穗。

  据常人春《老北京的穿戴》中称,清内务府大臣继子寿的母亲,自少年时即工于针线活,尤精于刺绣做鞋。经常通过儿子将自己亲手做的绣花鞋进献给慈禧。由于工料俱精,款式符合宫内的样子,且穿着舒适,因而颇得慈禧的欢心,曾多次被召见进宫,并指定她为自己做鞋。

  王冠琴说,“从掌握的历史来看,古代绣花鞋大部分是翘头的,因为古代女子穿裙,尤其是唐代裙子很长,为了迈开步就要把裙子钩在鞋头那里。”而她的绣花鞋,则是以这些研究为基础的创造性复原。

  做鞋

  需要创造性发挥

  王冠琴直到1998年才又开始做绣花鞋,这距她小时候做鞋已相隔半个世纪。

  “当时有个退休的同事说,年纪大了,穿皮鞋不舒服,买布鞋穿又不好看。于是,我就做了一双绣花鞋给她。”王冠琴笑称,此后亲戚朋友没有不穿她做的鞋的,“那时的绣花鞋实实在在地穿在了脚上。”

  但对于传统绣花鞋,谁也没有告诉她该怎么做。“需要自己发挥。”王冠琴解释,“这要多观察,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同时也要有依据。”有一次她看《西厢记》中写道“下香阶,懒步苍苔,动人处弓鞋凤头窄。”这让她想把古履复原,她根据资料,发挥想象,绣了一双“崔莺莺鞋”。《金瓶梅》中有关绣花鞋描述得也很多,她据此也绣过“李瓶儿鞋”。

  在她看来,做绣花鞋不是农村老太太坐在炕头上打发时间。绣花鞋是一门综合艺术,涉及到历史学、民俗学、美学等诸多方面。

  王冠琴说,她的绣花鞋工艺基本是在城乡、南北地域工艺基础上的再发挥,比如绣花鞋一般都是绣片儿,即在单片布或绸缎上绣,而她是把缎子粘到鞋帮上,有四层厚,然后再画纹样、绣花,针脚密实,做起来很慢,一些京城老字号都说他们这样做不了。

  王冠琴说祖辈做鞋有一条口授下来的要领“鞋不差分,衣不差寸。纳底要挺实,绣帮要风韵。”做一双绣花鞋要经过设计、制底、制帮、制绣、绱鞋五大部分,近三十道工序。一双普通的绣花鞋需要一个熟手做七、八天,她曾做过一双龙靴,耗时两个多月。

  2007年,王冠琴的绣花鞋入选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刘锡诚认为,她的绣花鞋技艺更多来自山东地区,但鞋的构思、造型、配色等主要还是京绣的特点。

  现在,她除了自己做鞋,还对传承现状感到担心,“我先后带过二十多个徒弟,现在正式的有五个,但严格地讲目前还没有一个真正合格的传承人,我必须要抓紧培养。”

  ■ 研究者

  鲁绣与京绣的结合?

  ●刘锡诚,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绣花鞋属于中国女工的一个类别。王冠琴出生在山东,她继承了山东传统的绣花鞋工艺,在北京又从历史文献、文学作品中找到绣花鞋的线索,非常用心地把民间绣花鞋技术跟历史记载创造性地融合起来,使之具有时代特点,把绣花鞋的文化发扬光大,她做得很有成就,也得到了专家们的认可。

  目前关于王冠琴绣花鞋的特点,人们评价不一:有人说她继承了鲁绣,也有人说她继承了北京宫廷的绣花鞋文化。我认为现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逐渐地融入到生活中,这样才能有生命力。王冠琴所做的绣花鞋基本上算作艺术品,而现代商人以创造利润为宗旨,所以商业合作搞产业化是不太可能的。如果政府的文化主管部门可以搞一些文化产业,把这些绣花鞋纳入进去,为其搭桥,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途径。

  ■ 传承者

  虎头鞋也很有文化

  ●蒋丽娟,56岁,海淀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绣花鞋工艺传承人

  我小时候就学过做绣花鞋,我家的绣花鞋的工艺传到我这里已经是第五代了,但我直到2001年从单位办了内退,才一心一意地做绣花鞋。

  我以前做的绣花鞋主要有三寸金莲和虎头鞋,后来总有人对我做的三寸金莲有意见,甚至批评它是糟粕,我现在已不再做了,只做虎头鞋。虎头鞋其实是很有文化内涵的,有的鞋有八、九个典故。现在我主要将做的绣花鞋品牌化和系列化,如虎年的时候我会做虎枕、虎帽、虎肚兜、虎鞋一系列,今年我主要做兔鞋。像牛鞋、兔鞋这些工艺较复杂的一般做一双要三天半。做虎头鞋既要有传统的手艺,又要自己多琢磨,以使鞋子更加美观,更符合现代人的观点。

  学做绣花鞋靠摸索

  ●张艳霞,57岁,现为王冠琴徒弟

  我是在2007年从电视上看到有关王冠琴老师做绣花鞋的报道的,看了之后对老师做的绣花鞋特别喜欢,激动得当天夜里都睡不着觉。后来我费尽周折才联系上了王老师,说想和她学做绣花鞋。王老师说让我拿件手工作品看看可教不可教。之前我从来没有做过绣花鞋,但是很喜欢手工,经常缝一缝、做一做。

  2008年10月王老师正式收我为徒,手把手教我。从一根线打结中就看出老师做绣花鞋非常精细。做绣花鞋其实也不好教,比如绣花时并没有一定的针法,都得靠自己摸索。王老师也常和我们说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要多自己琢磨。我在王老师那里学了六、七个月,后来就回家自己练习了。

  现在我还算初学阶段,从纳鞋底到绣花,天天都做鞋,大概七、八天就能做一双。

  (本版绣花鞋图片说明由王冠琴提供)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孔悦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尹亚飞

 


TAG: 北京 传承人 传统技艺 非遗 绣花鞋 王冠琴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日历

« 2024-04-20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340554
  • 日志数: 174
  • 图片数: 5
  • 影音数: 55
  • 文件数: 4
  • 书签数: 49
  • 建立时间: 2008-10-11
  • 更新时间: 2014-10-25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