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大坪中学:风雨五十年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01-06 20:38:46

   这是我的好友山客在母校建校五十周年时写的一篇纪念文章,两年过去,文章读来依然让自己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也许,自己是在怀念那个曾经的母校,因为一切都不能重来,也因为当下已经变得更加糟糕!           

                大坪中学:风雨五十年 
                                                            引言 
       大坪,相传乾隆年间(1736——1795)渐有多姓聚居于此,后设铺经商,形成小圩集。因是平坦宽阔坡地,故名大坪。在清朝、民国时期由陆丰县管辖,由于地处边陲,且居于普宁、陆丰、揭西三县交界处,是史上比较典型的三不管区域。
       1950年3月1日陆丰县的大坪乡归普宁县管辖,由此,大坪就变成地处普宁市西南边陲,处于普宁的边缘。而1958年秋成立的大坪中学,虽然不是显赫的“名校”、虽然没有名垂青史的大师,但是当时,大坪中学以及大坪中学的老师在当地以及周边地区是有着崇高地位的,大坪中学在一个时期是有着属于她自己的光荣历史
       但今天,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由于地处西南边陲,她在教育资源和教育政策上被边缘化。也许,今天的大坪中学所面临的问题是中国大多书农村中学都会遇到的问题。值此坪中50周年校庆之际,我们解读她的兴衰浮沉,或许能为中国农村教育格局提供一个观察的模本,也能为中国20多年来农村教育改革的得失提供一面镜鉴。
      也许,就如狄更斯在《双城记》里所写: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糟糕的时代;这是理性的时代,这是疑惑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代,这是迷茫的时代;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我们面前永远一切,我们面前一无所有;我们将由此升入天堂,我们将由此坠入地狱。
-


                             历史背后的精神


       大坪中学创办于1958年秋,初命名为普宁第二十中学,校址在大坪圩东部山坡。当时的大坪中学是相当简陋的,当时的学校只有两排房子,一排是教室,一排是给教师办公兼休息,学校是不设防的,因而她是没有围墙、没有校门的,老师办公房间也简单,条件很艰苦,但大家都没有埋怨,一切就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始起步。万众一心、团结一致,夺取最后的胜利是那个时代大家的信念。

       1959年-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但老师们仍然是坚韧地坚守自己的教学岗位,白天认真上课,晚上是则常常是备课批改作业至深夜。在当时,能够充饥顶多就是一些菜场或是番薯饼之类的东西,在广大师生中间,发扬“延安精神”成为大家的共识,激励着师生们的教与学,什么是同舟共济、什么团结一致,一切都是那么的明了。
       1964年改名普宁大坪初级中学。这是为了和当时的完全中学相区别而改名。
       在“社社有高中”、“把中学办到贫下中农门口”的口号下,以及当时大坪中学的学生面临的事实就是初中毕业后要上高中只有到梅林中学(1957)上高中,很多大坪中学的毕业生到上面反映情况,在这些种种因素作用下,1968年冬增办高中,成为完全中学,并改名为大坪中学。
       1979年,县对原27所完全中学进行调整,调整后全县只剩下13所完全中学,大坪中学被编第13所完全中学,所以大坪中学又习惯上被称为第13中。在1979年的调整当中,当时大坪中学的高中部面临着被撤除的命运,时任大坪书记的陈厚实同志力争要求不要撤除大坪中学的高中部。为了保留大坪中学的高中部,陈厚实同志当时是拿出了地图,指着地图说大坪、船埔、后溪、黄沙、高埔这个地区如此之大,不能没有高中,这样既不方便学生的求学,也不利于这个地区教育的发展。在他的力争之下,大坪中学的高中部得以保留。大坪中学的高中部得以保留的消息激励了当时的学生,也激励了整个大坪人民。老一届的校友讲到大坪高中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的说到陈厚实同志,虽然斯人已驾鹤西归,但当年的事情仍然就如昨天,一切还不曾远去。
       简单、朴素、单纯是那一个时代的基调。不可否认的是,在那个时代,学校、老师、学生都面临着很多很多的不为现在人们所知的困难,但当时的老师、学生们从来没有怀疑过他们自己对于知识的追求,也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的双手不能改变这个世界,那种“指点江山,挥笔激猷”的激情澎湃得让人们相信共产主义社会就将很快的到来,当时学生们的身上散发出的好学上进、意气风发的精神也是那个时代风貌的反映。
       遥看当年,如果还能够说当时是存在着某种精神的话,这种精神就应该是人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了一个可以看得见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



                             先生远去的背影


       当年的先生们,每个人的背后都有着都有传奇的故事。如郑汉庭老师,教地理,他自是军人出身,是沈阳军统局的,后来转业来到了大坪做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当年的先生其实是放弃了很多很好的待遇,在另外一个工作岗位上从事平凡的工作。
       还有就是杨光胜老师,其实他当年是高化学研究的,只是后来因为一些因素才走上三尺讲台,开辟他人生的另外一片天空。
       还有就教英语的刘淦老师、教数学的张名胜老师、以及教语文的李鼎诚老师 …
       而后来的老师们也与早前的老师们不遑相让。
       如陈文川老师,不但语文教得好,而且写得一手好字,在课堂上讲课让学生入迷。并且,他的古文学、古代文化研究的知识渊博,当时的学生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
       还有就是江强伟老师,福建人,当时在大坪中学教高中的语文,文学造诣深,喜欢抨击时政,喜欢戴大斗笠到市场食牛肉汤…。并且,被他教过的学生都会深刻的记住他是极其讲原则的老师。如在上课的预备铃声一响,老师就已经准时在教室门口准时上课,而随后迟到的学生,就会在教室门口站五分钟,然后才能回到自己所坐的座位上。而他的口头禅是:“你们大坪国…”  的开场白让人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还有就是吴益龙老师、詹益才老师、郑仕能老师等等他们都是我辈所高山仰止老师。
       而钟观明老师,他对于工作执着的态度也许该会让现在年轻的老师汗颜,在当时哪个没有速印机的时代,为了能给学生更多的练习,他一上完课就是寻找资料,自己用蜡纸写好试卷,然后有印油一张一张的印出来,而今天考试一结束,明天你就可以知道自己的分数了,也许,这做一次、两次并不难,难的是他如此始终如一、年复一年的做到这样。
       还有就是他在讲课的过程中投入与陶醉,让我们不能不油然产生敬意,我的同学在时隔多年以后说起观明老师的时候,他说:“他在讲课的时候讲的如此激动与投入,我怎么不认真地读书呢,我不能不被感动。”
       而让人不能忘怀的就是,在傍晚,当年的先生们在苦楝树下合奏潮州八音,老师们各坐各位,一曲结束,一曲又起,其时其景,让你不能不感怀先生们在穷乡辟壤、世外遗民、物质贫乏、信息闭塞等等客观条件面前那样的淡定自若、那样的高风亮节。也许:先生们“就是靠着对于意义的信守和对于爱的感知而活着,前者是灵魂深处的价值畈依,后者则侧重于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的感觉”(摩罗语)
       今天,很多先生们都离开坪中远去了,他们在坪中留下的足音、足印正被岁月无情的风雨所冲洗,只剩下先生们依稀的身影。不由得地想起谢泳先生的一段话:“…,过去的教授是手工生产的,少,也就值钱,今日的教授是机器生产的,多,也就贬值了。…”
-


                               曾经的骄傲记忆


       人们说大坪的地形形状为船形,是块风水宝地、是出人才的地方。
       想当年,每到高考、中考放榜的时候,大坪人经常在讨论:那是谁家的孩子,那个又是谁家的孩子,他们真是厉害。大坪中学的老师很了不起。当时人们对于大坪中学的认同度是相当高的。大坪人民也从来没有怀疑坪中老师的能力。当时的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观点:除了普宁二中,哪里都不用去。
       也许,大坪中学和那些名校真的没有可比性,但很多人确实是从大坪中学走向更为广阔世界的,并切他们在广阔的世界确实做出了令人侧目的成绩。到现在,从大坪中学走出去的很多校友的事迹至今为大坪人津津乐道。
       黄文艾:大坪中学毕业,后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
       魏润鹏:大坪中学毕业,瑞典皇家林学院博士后
       钟思现:大坪中学毕业,农业部农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处长
       温武瑞:大坪中学毕业,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对外经济合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古少明:大坪中学毕业,现为深圳宝鹰建设集团董事长
       魏韩英:大坪中学毕业,北大经济系高材生,现任广东省农业银行计划科科长
       温汉清:大坪中学毕业,莱克斯顿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
       钟演河:大坪中学毕业,从军后于桂林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少校军衔
       邓台进:大坪中学毕业,服役于南海舰队,少校军衔
       吴恩环:大坪中学毕业,广东省龙汇路桥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
       余少潜:大坪中学毕业,深圳市龙岗公众高尔夫球场董事兼副总经理
       吴章鹏:大坪中学毕业,揭阳市林业局局长
       陈荣昌:大坪中学毕业,香港中晟实业公司总经理
       钟茂源:大坪中学毕业,后留学英国
       …… …… ……
-



                                    外患下日趋边缘


       步入21世纪,坪中人并没有随着新世纪的步伐踏梦起舞,坪中人的思想观念并没有及时更新,而是继续原地踏步,而外面的世界已经日新月异,当外患真正入侵的时候,坪中人还像是在睡梦的儿童说着呓语。
       2000年以后的大坪,读书无用论再次卷土重来,这一波浪潮到现在都还有平息的迹象。主要的诱因是在外的大多书大坪人在资源回收行业中一夜暴富,彻底地改变了大坪人对读书的态度。“到学校去玩玩”真正的成为大坪人的主流思想。
       作为一个地区的完全中学,她本应得到当地地方政府(大坪镇、后溪乡、大坪农场)的支持,且不说政府要给学校有多少的经济支持,但最起码的是政府应该对地方上出现的黑网吧、黑游戏机室等等不良场所进行管理,但这是都少之又少。而现在,黑网吧、黑游戏机室数不胜数。并且,一段时间里面,政府部门对地方上的猖狂****之风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整个地区都弥漫着邪气。
       “那是变相体罚,动不动家长就要和你去卫生院检查一下,赔偿医务费。谁还敢惹这晦气呢?”,还是各人的牛尾巴遮各人的牛屁股吧。所谓的保护青少年的法律正成为教育者头上的紧箍咒。
       也许,这些冲击对坪中还不是最致命的,致命的是自2003年以后,外面的民办名校的竞争、挖墙角,导致的是优质生源不断的流失。而这状况在2007年夏天达到最高峰,当时坪中2007高考、中考全线失利,而坪中初二升初三的前十名通通被挖走,一时间整个社会哗然,但坪中无言以待。只是,各个民办名校的校车在星期六、日依旧是络绎不绝,面对这样的状况,坪中还是沉默。是就此沉沦,还是逆境中爆发,没有人给出答案。
       还有,就是高中招生政策发生了重大改变,学生可以自由的选择学校,那么,坪中在招生上基本就不是其他学生的对手,自己本校的比较优质的生源通通外流,留下给坪中的还能有什么。凭着老师的一双嘴巴能抵挡住其他学校良好的硬件和软件吗?!
       可以这样说,在读书无用论喧嚣振天、在黑网吧、黑游戏机室随处可见、在各人自扫门前雪的心态包围下,大坪中学已经被边缘化了,这样是家长、学生、政府在不是合谋的合谋中完成了对大坪中学的边缘化。不客气的说,就是大家没有时间来打理你,关注你了,这不是大坪中学的悲哀,而是整个地区的悲哀。
       而在民办名校的步步进逼之下,大坪中学面临的是她的优质生源被抽空以后,学校将会被其他的学校拉开更大的距离,而逐渐的被边缘化。这样,大坪中学还能拿什么来给自己一个交代!
-



      内忧中危机四伏


       踏进2000年以后,大坪中学学生人数激增,学校规模扩大面临硬件、软件建设相对滞后现状,是加快硬件、软件建设还是安于现状,整个坪中人并没有统一的认识,也没有一个明晰的蓝图勾画未来,整个坪中人都用一种得过且过的心态在观看,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该是当时情况的贴切反映。
       不可否认的就是,在没有外来资金和大力支持、在不能得到上级的全力支持以及本地政府强有力支持之下,靠学校本身有限的资金来进行软件、硬件建设真是勉为其难,在这样的情况下,坪中选择了从硬件入手对学校进行建设,而把学校软件建设放在一个相对次要的地位,再加上在工作管理中人性化工作方式的缺失,从而为大坪中学的内忧埋下深深的伏笔,因为在市场经济面前,生活成本的不断提高带来的是生活质量的提高,更要命的就是在市场经济面前,教师的地位不断的下降,内部的不满之声慢慢浮出水面,而这样的不满不是通过正常的渠道发出,坪中人而是选择了以内耗的方式对待现实的不满。而这样的内耗到现在还看不见结束的可能。不满是从一件事情、两件事情不断的累积,这样的不满不断累积的结果就是坪中身上优秀的品质慢慢的流失,取而代之的就是对一切都持无关紧要、无所谓的态度,空气中弥漫着的散漫、堕落悄悄的不知不觉的降临在每个坪中人身上。
       而不断的人事变动也让身在大山中的坪中人终于看到了在山区的天空之外还有一片天,也深刻教育了坪中人什么是“衙门八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至此,一场危机不可避免的降临。
       危机降临的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坪中人对荣誉感慢慢失去感知,在中考、高考不断失利面前,坪中人并没有深刻的反省个中原因,并没有共同的承担责任,而是在不断地相互推卸责任,学校在看似团结的表象下貌合神离、离心离德:一些人倚老卖老、排资论辈,一些人做两面人,一些人拉帮结派,而一些真正发出声音、真正想要改变这种现状的人却被是孤掌难鸣。更多的人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在高度分殊化面前,能有什么样的制度来进行整合?
       在这样的情况面前,年轻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逐渐流失、没有流失的青年骨干教师也是人心浮动,或是考虑经商、或是考虑调离…
       也许,现实就是本地区的一句方言:“蛇有蛇路,拐有拐路,蛤蟆无路连跳两三步”
       也许,我们很多人都忘记了,忘记了当年先生们的淡定自若、高风亮节。我不由得的想起了这么一句话:“当危机来临的时候,最重要的是社会力量与政治力量必须格守自己的边界,一起守住底线,一起守望未来。”



                             可能或不可能改变的


       在一个复杂多变的现实面前,在一个种种因素影响之下的山区小学校,到底哪些有些是坪中人可以改变的,到底有哪些是坪中人所不能改变的呢?
       也许,身在坪中的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到底哪些是需要改变的。在坪中人看来:只要有经济的刺激就可以提高坪中人自身的积极性,在没有经济刺激的时候,一切都免谈。只是、我不知道,做为坪中人的人们是否还记得这样一句话:“机会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等待啊、等待,等待中身上不断流失的是时间、是自己身上原本就存在的可贵精神。也因为对于有这样期待的坪中人来说,其实远未达到足够的成熟智慧来为大坪中学把握前进的航向。这也是目前大坪中学所处危险处境的关键所在。
       也许,“我们所渴求的并不是培养丰衣足食之人,而是要培养那些我们认为足以构成我们人性中伟大和高贵的素质”( 马克思·韦伯语),这也许是最难改变的,也可能是最可能改变的,只是,很多坪中人不想这样改变。等待吧,在等待中大坪中学也许将会一步一步步入险境。
       由此,对于坪中人而言,未来的头等重要的问题就在于:即使他们有心在构成我们人性中伟大和高贵的素质进行补课,现在是否已经为时已晚?在这里,任何经济因素都不能代替这种教育。
       还有就是“在新的征程上,我们将对现实做何评估,又选择与何种路径来重建坪中治理秩序以及它的规范意识?是做习惯性的两极思维,还是另辟新径?选项当然是在正视现实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否则,坪中历史就依然没有走出它曾经努力要走出的陷阱。”
       而坪中人“对民主和理性的价值期盼当然是以承认而非否定或掠夺博奕各方的合理需求为前提,它不力求以某种理念来重新安排有关强弱的秩序。因此,重要的就不在是以泛道德化的立场来谴责强者,或者将弱者变为强者,抑或让强弱颠倒;而是让利益相关者在新的话语平台上构建起为各方所认可的博奕规范。”也许,一切都语重了,也许,这都将会是坪中人终将会要面对的。
       因此,允许我在最后让我借用德国伟大的哲学家马克思·韦伯的一句话来对本文做结:“一个伟大的民族并不会因为千年光辉历史的重负就变得苍老!只要她有勇气保持对自己的信心,保持自己里历来具有的伟大本能,这个民族就能永远年轻…”
      天佑故乡,天佑大坪中学!?
                                                                         2008.05.18


分享到:

TAG: 大坪中学 文章 心情 我的好友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日历

« 2024-04-19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27441
  • 日志数: 5
  • 建立时间: 2010-03-23
  • 更新时间: 2011-03-06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