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并从事傩文化、屯堡文化调查研究、从事面具雕刻,愿意把自己所了解的相关民间文化、傩雕艺术、习俗与各位同仁共享,也希望得到学习和深造,指点的机会,为中国的民间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读杨梦老师《“面具人”的梦想》有感

上一篇 / 下一篇  2021-12-12 09:37:02 / 个人分类:随感

  

2021年9月19日,与杨梦老师(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散文学会会员、贵州省纪实文学学会会员。)相约在我的博物馆。或许是我的悲催面具人生,也或许是贵州安顺文化的博大引力吸引了杨老师的到来。作为主人的我带她们参观了我的傩雕文化博物馆,我们一边参观,一边我们谈及人生,分享这些年来我在坚守安顺地戏文化和傩雕文化阵地上的传承发展感悟和心得。杨老师听了后觉得是个练笔的素材,于是在我的工作室一轮访谈展开。


受访谈中,因为这样那样的顾虑,在一些问题上就是简单的回忆,只言片语表不尽我的悲催人生,近年来本地文化大事件释放不完我对家乡文化那份由衷的情怀。不怕交流少,只怕有心人,杨老师回去之后,用心用情花了很多时间查看我的QQ空间日记,并翻阅我的公众号文章和相关我的蛛丝马迹,专门为我写了《“面具人”的梦想》。

文章共分六章,从幼时的我受家乡文化熏陶在看牛坡上把文化当成儿时的游戏,让家乡文化扎根于心灵深处,然后因为家境贫寒不得已放弃求学之路从而走上傩雕这条不归路;接着从探寻生存之道到上海北京等地闯荡,只为将傩雕作品换成真金白银来养家糊口;续而追溯到文化传承使命,走村串巷收集文化史料,只为发掘文化的本真;后面介绍建傩雕博物馆的初衷和艰难,最终不畏艰难险阻实现了自己编织的梦想。

开完西秀区“两会”回来,刚好收到杨老师发来的文章,于是迫不及待做杨老师文章的第一个读者,平常时间20左右分钟看完的文章我读了一个多小时。读完喉咙哽塞了三次,眼睛也湿润了三回。本来欣慰的我因为杨老师文章的情真意切,读的时间太入戏了,触景生情。


所有的思绪随着杨老师的文章唤起了儿时的记忆儿童时代的他,因家境贫困,经常去帮别人看牛,只为讨一碗米饭吃。”没错,那个年代,帮家境好的人家看一天的牛就只为一碗白米饭,抬着富人家打赏的白米饭还得连忙说声谢谢。想到这些,叫人如何不寒酸?

读到第二章时,不得不想起考起中专交不起学费,只得一个人偷偷跑到后面石厂痛哭一场,然后选择放弃求学之路,从而走上从艺生涯。确实,哪个时间,连饭都吃不饱,哪里有1850元的学费,想到这些,叫人如何不流泪?


在谈到只身闯荡大上海时,不得不想起不敢买卧铺,火车上瞌睡来了就钻到座位下卷身睡觉。想到到站后凌晨三四点为了节约一夜的住宿费在面粉店门前打瞌睡被冻得感冒发烧的那种苦逼经历,又怎么不流泪?

到后来,把使命看的太重,提前编织梦想,结果欲速则不达,负债累累,虽然有贵人帮衬,结果还是大年三十夜邻居在放炮了家里还坐着前来催债的。2016年的“面具节”和“首届傩雕大赛”,一心只想宣传家乡文化,以文化活动来助推家乡非遗文化传承和傩雕文化产业发展,最后父老乡亲的不理解跑到家里来闹,好心办了坏事,连累了家人。想到这些,叫人怎么不痛心,怎么不落泪?


一傩一世界,一面一情怀,作为一个安顺屯堡人,一个文化爱好工作者,一个傩雕文化传承人,别的我不敢说,就屯堡文化、中国傩文化、地戏文化的发掘保护和传承,我一直用心在做,每一次接待客人,介绍和讲解安顺的文化故事,我一直用情在讲,如今,想到每天都有来自全国乃至世界的客人到访我的傩雕文化博物馆,来参观,来交流,来听我讲安顺屯堡和傩的文化故事,传承路上又那么多贵人相助,我并不孤单。更有杨老师这样的文化知己做坚强的后盾,比起前面的那些苦,我算是欣慰的,也是幸福的!

文章读完了,思绪还在翻腾,文化传承的这条路上,生活还得继续,梦想还在编织,正如杨老师最后说的,还未尾声!


TAG: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