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者高丙中的学术历程研究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3-24 11:21:58

 

民俗学者高丙中学术历程研究

浙江师范大学 09民俗研   孙希如

 

本文通过对高丙中先生的五本书和一些论文的剖析,解读其学术历程,解释其中的民俗学、社会学和人类学背景。

 

在笔者所学到过的民俗学者中,高丙中先生是一个特例。不仅因为他是任职于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的民俗学者,还因为他民俗学的社会学研究角度。从学术背景上看,高丙中先生是祁连休教授指导的文学硕士、张紫晨和钟敬文教授指导的民俗学博士、费孝通教授指导的社会学博士后。民俗学界普遍的观点是:高丙中先生后期由民俗学转向社会学,是为了从社会学的角度为民俗学理论寻找出路。事实是如此么?我们先从高先生的著作着手:

目前,笔者所能找到的高丙中先生的著作有五本,1994年的《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的《现代化与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合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居住在文化空间里》,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10民间文化与公民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2月的《中国公民社会发展蓝皮书》,北京大学出版社。此外,高丙中先生在1998年出版的《民间风俗志》(中国文化通志之一)没有找到。

从中可以看出,上世纪九十年代,也就是高丙中先生博士后毕业的五年里,是其著作立说的高峰期,并且以一本《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奠定了其在民俗学界的地位。其后的十年内,高丙中先生只有少量的论文问世,直到2008年,在两个月内接连出了两本书。其中,《民间文化与公民社会》是他的一本论文合集,其中包括19941篇、19951篇、19963篇、19973篇、19982篇、19993篇、20001篇、20011篇、20041篇、20054篇、20066篇、20073篇、20083篇,从中可以明显看出,高丙中的学术历程明显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以民族与文化的研究,即民俗学研究为主;后期主要研究民间组织、公民社会、民族志,属于社会学与人类学的范畴。在其论文发表的高峰阶段,05年和06年,作者将民族志的研究与公民的社会相结合,找到了新的灵感,走进了新的著作期。并在2008年主编了《中国公民社会发展蓝皮书》,关于“公民社会”的思想走向成熟。

由此,我们可以整理出高丙中先生的学术思想脉络:

一、研究民俗学理论中的对象问题,解决学科独立性被质疑的问题。

在《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中,高丙中先生首先从两个大的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民俗学对象的理论难题:一方面是理论主张与个案研究各执一端各行其是的问题。个案研究侧重历史民俗,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理论主张侧重当代民俗,却没有给民俗学界带来非常成功的个案研究。另一方面是民俗学理论体系的问题。首先民俗学缺乏基本的概念体系;其次民俗学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系统;最后民俗学被说成没有自己独立的和完整的研究对象。

根据这些问题,高先生以“民”和“俗”为抓手,通过中外民俗学基本理论发展历程的评述,区分了民俗学研究的两种学术取向:即将“文化事项”或“生活整体”作为民俗学的研究对象。并最终将“生活世界”作为民俗学的研究领域,认为“民俗学的对象在“生活世界”中具有充分的一体性”,阐述了以“生活和整体”为取向的学术思想。从生活的角度看,任何人都是充分意义上的“民”;生活世界的普遍模式都表现为“俗”,其表现形式可以是传统的,也可以是现代的。这样民俗学的对象问题迎刃而解。

二、由民俗学理论研究转向当代民俗的个案研究

随后的一段时间,高丙中先生针对理论研究中的当代民俗缺乏成功个案的问题,从民俗的两种存在形态:民俗文化和民俗生活,分别展开了与个案相结合的研究。

(一)民俗生活:研究现代化背景下民族生活方式的转变。

《现代化与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从生活方式入手,通过具体个案研究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

首先从社会学的角度,阐述了西方生活方式研究的历史脉络,认为西方生活方式研究不管具体角度如何,都有个贯穿思想:即“用“生活方式”思考、辨析人与人、群体与群体的差异。”认为生活方式研究已经广泛渗透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各专门学科中,民族学、社会文化人类学、民俗学、消费经济学、考古学等无不以生活方式为重要研究对象。

其次,中国的现代化的复杂性,使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呈现出多种价值观(多元)相纠结、多种文化资源(多源)相结合的社会生活画面;中国当代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经历了从多样性向一体化,再向地方化与世界化的双向互动发展的过程。根据这一特点,高丙中先生从生活方式的结构和生活方式的转型两个方面,进行了建立民族生活方式转型理论的尝试。认为生活方式是主体凭借一定的社会条件把生命纳入一定的文化模式而呈现的稳定的活动。并从劳动生活方式、社会政治生活方式、文化娱乐生活方式和物资消费生活方式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当代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与转型。

最后,通过具体个案研究了土族、藏族、哈尼族、苗族、瑶族、蒙古族、鄂温克族的生活方式的变迁。揭示出少数民族的现代化过程,也就是选择生活方式的过程;民族传统生活方式,是历史上继承下来的象征体系,其解释与运作取决于特定的民族认知规则或者价值观;传统文化在本质上与现代化密切相关,现代化是传统文化必然的存在形式。因此,现代化与生活方式变迁是一个过程。

(二)民俗文化:民族生产方式转型期的文化现实与“文化建设”

《居住在文化空间里》与高丙中先生之前的著作最大的区别是,每一个观点都有相应的个案来论证,用个案研究来推动理论研究。

首先高丙中先生从个人、家族和地方传统文化三个方面阐述了民间文化和民间社会的复兴。认为中国第二次转型后崛起的民间组织,是民间文化得以继续传承的重要载体。而民间组织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合法化问题,国家在民间文化和民间社会的兴起中起到重要作用。

其次是转型期文化重构与文化交流的问题。认为文化重构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包括节日重构、民族文化重构、地方文化与中国当代文化重构三个方面。地方性文化普遍化是文化重构的机制,重构过程要使现代因素和传统因素、地方文化和中国文化各得其所。同时,作者认为在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碰撞与会通中,一方面要保持自己的民族文化,另一方面要促进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的形成。

最后作者透试了当代文化中的各种状况,认为文化宽容才能带来社会活力。从传统与现代,主文化、亚文化与反文化,精英、大众与民间文化的并存与矛盾中,指出当今社会环境下只有多元文化的平衡,才能解决一国之内的多元文化并存带来的文化冲突和社会动荡。

三、在个案研究中发现新视角

(一)民俗生活:由民族生活方式的研究转向民族志的研究

现代化背景下民族生活方式的研究中,高丙中先生积累了各民族人民大量的生活资料,为民族志的研究打下基础,发表了众多关于民族志如何书写的论文(笔者知道的有8篇)。民族志的基本含义是指对异民族的社会、文化现象的记述,属于社会文化人类学的范畴。民族志依据社会整体观所支持的知识论来观察并呈现社会事实,对整个社会科学,对现代国家和现代世界具有独特的知识贡献。人类学的民族志及其所依托的田野作业作为一种组合成为学术规范,后来为多个学科所沿用,民俗学就是其中之一。

(二)民俗文化:由文化现实与“文化建设”的研究转向民俗主体和民俗空间的研究(即公民社会)

民族生产方式转型期的文化现实与“文化建设”的个案研究中,高丙中先生发现民间组织广泛的崛起,促使民间文化在民间组织的巧妙运作下,如今已经在社会上具有了相当大的合法性。中国基层社会已经是一种文化自治的局面。农民从集体组织到分散的个体家庭,最后又自我组织起来。农民可以有自己的信仰,自己的价值观,并以此为基础结成社团,形成社区认同。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一种中国式的公民社会正在形成。由此,高丙中先生的研究对象由民间组织的合法性问题转向正在形成中的中国式公民社会。

2008年出版的《中国公民社会发展蓝皮书》就是反映了当前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中国公民社会是在社会转型中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然生长起来的现实社会,它以个人利益为基础建立起来,表示国家与国民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一般地说,公民社会有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生长出来的纯粹私人领域;另一个是蓬勃发展起来的各种民间组织”。民间组织是公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民社会发达的国家,公民社会的研究以民间组织为重。公民性是公民社会赖以建立的价值基础,它是以礼貌的养成为依托而培养起来的一套情感和心智。公民性的核心是共同体意识与平等成员身份的生成,在社会组织中体现为“自愿结社”。总的来说,中国的公民社会还不成熟,在很多方面带有中国特色。

综上所述,高丙中先生的学术脉络如下:

当代民族生活方式

 


 

公民社会

民族志

转型期的文化现实

民俗文化

民俗生活

民俗学理论

(研究对象问题)

民俗学

社会学

人类学

从图中可以看出,高丙中先生以民俗学研究对象的独立性、整体性和现代性为出发点,阐述民俗的两种存在形态民俗生活和民俗文化。然后以此为分叉,一方面,从民俗生活的角度,结合现代化条件下的民族个案,研究民族生活方式的具体情况和变迁规律,进而研究了民族志的书写问题;另一方面,从民俗文化的角度,结合中国转型期的特殊文化背景,研究当代中国的文化现实,并为转型期的文化建设提出建议,进而通过公民社会的研究转向民俗文化主体和空间的研究。在这些研究中,高丙中先生秉承了一个原则,就是借用社会学的理论体系和人类学的田野作业方法,来解决民俗学研究中遇到的相关问题。之所以如此,笔者认为高先生研究的对象是民俗生活和民俗文化在当代社会中遇到的问题,而社会学恰恰是着重研究工业化的现代社会,其完整系统研究理论正好弥补了民俗学理论不足的缺陷,而在研究方法上,人类学的田野工作方法,更适合民俗个案调查。

至于,高先生究竟是民俗学学者,还是社会学学者,或者人类学学者?借用费孝通先生在1983年的《谈谈民俗学》一文中提出的观点,“我们做研究工作的人,首先要选择自己的研究对象,进行研究,而不要过分重视自己的研究工作应当划入哪个学科的范围”。

以上是笔者的一些粗鄙观点,由于本人入门不足一年,学识尚浅,如有谬误,请不吝赐教。

 

参考书目:

1、《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2、《现代化与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合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3、《居住在文化空间里》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

4、《民间文化与公民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5、《中国公民社会发展蓝皮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6、《民俗学讲演集》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

 

 


TAG: 高丙中 历程 民俗 学术 学者

孙希如的个人空间 引用 删除 孙希如   /   2010-03-27 19:08:05
谢谢施老师夸奖
施爱东博客 引用 删除 施爱东   /   2010-03-24 23:28:51
通过对那些比较出色的前辈学者的阅读、分析与模仿,从而窥得学术研究的的门径,不失为一种好的学习方法。
赞一个!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日历

« 2024-03-29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9507
  • 日志数: 8
  • 建立时间: 2009-10-06
  • 更新时间: 2010-03-24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