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寻访牛郎织女的故乡

发布: 2009-9-03 09:46 | 作者: 记者 吴娜 |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2009-08-27 07:14:46 | 查看: 902次

 

.Y8h2[cIr7f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g:u f%K+?/Fk

  今年8月26日是我国传统的“七夕”,第三届牛郎织女文化旅游节在山西和顺县隆重开幕,人们在牛郎织女传说的发源地寻找“中国式”的浪漫。和顺,这个流传着美丽故事的晋中小城,开始为越来越多的人知晓。

MW7b)cu{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QN s.e)k@,U

  和顺地处太行山之巅,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但一度留给人们最深的印象却是贫穷闭塞。“虽然造成这一状况的因素很多,但缺乏文化的支撑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和顺县县委书记侯文禄说,“打造牛郎织女文化品牌,就是用文化的魅力擦亮和开启山区对外开放的窗口。”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B5o*lXCIo

k'L Q:r,?&s^  寻访人间天上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UPP/d!i s q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K"r*Z$i:QrxIu

  中国千百年来流传着许多民间传说,关于民间传说的源流、演变和传播,历来被众多学者关注,故事的起源地研究成为热点。2006年6月,侯文禄从河北邢台一位专家的研究中获悉,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地可能在晋冀交界处的太行山中段,而且认为主要部分可以缩小到和顺境内。在侯文禄的亲自带领下,县里相关部门开始了大规模调查和寻访。经过对地名和山名的排查,一个云锁雾绕的世外桃源——南天池村,被最终锁定。

-^1cx,u'S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KDqqZ2I,o

  南天池村海拔1350米,周围山峰奇峻,林木茂盛。村东1公里处,海拔1800米的天河梁横亘南北,犹如一壁屏障,将南天池与外世隔绝,形成相对封闭的世外桃源。此地气候凉爽,境内泉眼丰富,四季不息。村境四周山峰常年云雾缭绕,恰似人间天上。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山西民俗学者聂云龙认为,当地的这些自然条件,为“牛郎织女”故事发生时间以及内容要素,提供了独有的环境、季节依据和最佳的背景选择。

;sW b h0sIo)i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Xp []"]b

  此外,以南天池村为轴心,半径2—3公里之内,历代传承着许多与故事相关的古地名与景物名称达15处之多,比如牛郎峪村、牛郎沟、天河池、南天门、簪峪、天河梁等。这些地名经过当地百姓历代相传,形成了一条完整而系统的情节链,与传说故事的情节和细节相互呼应,为牛郎织女故事起源于和顺提供了重要依据。

Y:z)D"{h1X/ka+jJ(V

8z`'Y2s!up3o0g6^H  古风古俗犹存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7U3X0W,Z(f%m(N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2U A&a,S`{-G5`(k+g7?

  和顺县境内牧坡广阔,水草丰盛,当地农民素有养牛的传统。今天的和顺县还是全国畜牧重点县和全国林业基地县,南天池村更是家家养牛。据村里老百姓介绍,这里过去还有“牛死埋葬”的风俗。这也为牛郎织女传说与和顺的渊源提供了另一道吻合的现实痕迹。

8p7YZx];b$_K-_

`|;z!Z0W8G*K1O  村民说,南天池周围山梁上曾经桑麻遍地,养蚕与纺织久为传统。至今,遍山的橡树(其叶可喂蚕)林仍然旺盛非凡。历史上这里家家户户都会纺线织布,村民至今保存有古老织机的梭子和纺车。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7hC1S(kp;t;cm S

wVX:Tl[v4s d @`_  据史料及民间记载,和顺自古以来没有发生过导致绝收的灾害。如今的南天池村民风依然淳朴,村民无事很少下山,过着自给自足的悠闲生活。280多位村民中,几乎人人都会讲述有关牛郎织女的故事,祖辈相传,传承不绝。在他们看来,牛郎就是他们村的先人。

$Ay@f c%Y}zDj

kS&u,b#n\yJcb  专家认为,南天池村的经济生活方式和遗存的古风古俗,最接近古代农业社会的原型,同牛郎织女故事所表现的“男耕女织”的理想观念十分和谐融洽。

%U8G4mR;W1Pz{/i0[

2P7e iyj k{ ]8s  七夕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记忆的资料宝库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S j5k I-nr*O)G

m,h*a%zx  2006年2月13日,山西和顺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授予“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2008年6月7日,山西和顺县牛郎织女传说名列国务院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ER'd1Lpa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B rt9Z0w)IUk

  近年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七夕文化也开始被重新提及。南天池村一带就保存着关于七夕文化的诸多记忆。据民国《和顺县志》记载:“七月初七,处女用瓦器生五谷芽,向牛郎织女乞巧。”当地许多村庄在这天讲究吃好的、放鞭炮、贴窗花、敲锣打鼓“接织女回老家”。南天池村每年七夕仍有“看天”习俗,晚间在院中朝南向摆上桌子或案板,上面供放着连着杆茎一起煮熟的毛豆和带包叶煮熟的玉米,还供放一种称为“小供”的蒸馍。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eTd[vHa/R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ox r0Q6]HE

  在民俗学者聂云龙看来,牛郎织女传说表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与完整性,围绕牛郎织女展开的故事情节吸收了传统文化中多种元素,七夕风俗亦包含了诸多的民族文化心理,具有浓烈的浪漫气质,是中华民族文化记忆的资料宝库。对牛郎织女传说的“寻根问祖”,实际上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思索和反省行为。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l)d[LO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P7[Z`1GJ%J N

  “牛郎织女传说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责任。”侯文禄表示。

}Z7sC~ _%`^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bsyE?P w

 

i%CwE^h#LQ7z`Y

TAG: 传说 七夕 和顺县

字号: | 推荐给好友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sec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