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林贤治:九十年,中国文学一瞥

发布: 2009-7-25 17:04 | 作者: 林贤治 |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09年07月25日 15:12 | 查看: 624次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e,V nC9{

  蔡联 画

:g-pnpN w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0qeMD1Bt

  九十年中国文学一瞥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m$I%Sd*^#S v Q0@y0O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LdE/_%Z4Q

  上世纪三十年代,鲁迅在总结新文学的成就时指出,五四后的第二个十年不如第一个十年。一个进化论者的结论具有启发的意义:文学如同历史一样,是可以倒退的。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wrM DC#g

!U1q[ b`6A/^ H  倒退的原因,在鲁迅那里,大约如他所言:“五四失精神”,文学失去了五四发轫期的那种自由反抗的精神。文学精神可以从两个方面观察,一方面同时代思潮有关,另方面寓于作家个人的生存状态和思想倾向。文学创造是一定的观念、思想和道德原则的产物。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m+p9w5fI ]S?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6|3s)Q,if

  连颓废也是激烈的

f3t{D3["`k8f1q

7H"E:{&Pd[ k)DW  五四是一个观念发生根本性变革的时代。文学观念的一个最重要的革命是,它不是“载道”的,不是意识形态的仆从,而是独立的、个人的、审美的。当时最完整地表达这种文学新观念的,当推周作人的《人的文学》一文。文章强调人是灵与肉的统一,因此文学必须是人性的,道德的。健全的文学,不但是个人主义的,而且是人道主义的。这就是对文学作为“人学”的五四式阐释。

c8]v_j$z2z lT\0t

C:Tk(U`'_Ze#g  从五四开始,文学社团蜂起,许多刊物在校内外创办起来,即便旋生旋灭,都是自由思想的载体。就在这些“自己的园地”之上,生长了大批的作家和作品。在《新青年》率先显示新文学的实绩的鲁迅自不必说,新诗有郭沫若、刘半农、冯至、徐志摩、闻一多等风格各异的诗人;散文除了周氏兄弟,还有郁达夫、冰心、朱自清等,都是很有个人特色的作家;小说方面,郁达夫写“多余人”,庐隐、淦女士、丁玲等写现代女性,还有个别叙说工人生活的作品,都是传统小说所没有的。即便写市民,也不同于“三言”“二拍”,没有那种消闲和逗乐。新兴的“乡土小说”最有成就,它聚集了一个较大的作者群,作品的主题和写法与《水浒传》很两样,是五四的平民主义与人道主义精神的反映。总之,五四新文学是为人生的,充满着一种青春气息,甚至连颓废也是激烈的。

S(r`b+P&H"agi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g2{,rK}1W%M"K

  独立探索为集团规划所代替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VNE7y(@"S!L5I

3Q&{-Y S.\6Wn  三四十年代是“后五四时代”,也可以看作五四的一种延伸。这时,启蒙主义淡薄了,个人独立的探索更多地为集团规划所代替。国民党“党国”的官方文学,实质上是封建时代廊庙文学的僵尸,蒙覆了民族国家的现代面具而出现。许多“闲适”、“幽默”之文,显露了周作人、林语堂等人的蜕变,虽然看起来丰富了艺术品类,可是对于一个生死搏战的大时代来说是不相宜的。左翼作家集体倾向于阶级性方面的表现,这种表现,在延安文学中更为集中,然而愈到后来愈见狭窄,五四那种世界主义的视野不见了。在集团之外的作家中,萧红是突出的,为中国大地留下了悲壮的史诗。沈从文、张爱玲等人的小说有较高的成就,可惜对人性多作文化人类学的发掘,却放弃了社会学的视角,影响了作品的广度和厚度。文学是需要余裕的。抗战八年的动荡对文学创作不无干扰,但是,从五四和后五四成长起来的一代作家如茅盾、老舍、曹禺、巴金、艾青,以他们良好的文化素养,毕竟成就了一批有分量的作品。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J1n,[ z`5k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r?,z B3o xT

  人为的“阶级斗争”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pAfS.f4Z9tbF M

']6^m2le`:O \)r  1949年以后,文学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芜杂的文学社团不见了,代之以统一的“作协”,而且有了专吃“官饭”的创作人员。二、在知识分子改造运动中,作家队伍成为规训与惩罚的对象是必然的,从而出现大面积的组织性剥离。三、刊物有主管部门,有严格的组织制度和审稿制度。四、统一出版,“阵地意识”是贯彻始终的。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m$x4En-E)mo[

],H?d]!p{9c~;H  在思想倾向方面,长期以来,五四流行的个人主义和人道主义遭到严厉批判。“阶级性”代替“人性”而贯穿了几十年的文学,是为人为的“阶级斗争”和政治运动服务的,完全退回到“载道”的框架之内。这样,新文学历史上的一些题材和主题消失了,甚至连不涉政治如何其芳的《画梦录》或师陀的《果园城记》一类作品,也不可得见。“文革”十年,几乎消灭了所有独立的文学作品,只余“一个作家八个戏”,堪称浩劫。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7JXCy;ic8}+t~

H$d/B Pi#I  普遍失去语言的质感

5D'a&oR3z Et&yj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w#_(t1dPK#]

  至八十年代,作家在很大程度上力图摆脱意识形态的影响,与此同时,却普遍失去社会理想和文学理想,失去自由感、悲剧感和道义感,放弃思想深度的追求,道德观念的追求,放弃对社会环境和体制的必要质询,以致有意抹杀人物固有的阶级身份及社会关系,无视生活的内在逻辑,一味追逐时尚,追逐故事,追逐形式。此时,官办文学大奖,作家颇类赶科举大考一般,似乎没有哪一个“名家”可以自觉或者被动地留在大奖门外。九十年代以后,作家、评论家、出版商及媒体结成团伙,左右文坛,机会主义之风盛行。大小作家,各式“笔会”,均以谈说“玩”与“酷”为乐事。在灵与肉方面,大写“下半身”,诗歌如此,小说也如此。“身体”一词成了性的代名词,在作家和批评家那里流行一时,使人想起明季士风。人的精神状貌被忽略,作品失去精神性,这是致命的。

8Aq N;C(ACW&c1s

5A(KuTaPmF @  文学语言粗鄙化,缺乏个性,毫无韵味,同样与精神的衰败有关。应当承认,社会语言,包括文学语言,是被严重污染和破坏了的。文学是语言艺术。一代作家普遍失去语言的质感,是中国文学质量下降最为明显的一个指数。

6|w(\X+Y&V#U TM't0o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gW zNS1b

  平庸,低俗,粗劣

S9{k%l*D8E/d(B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n&Z"x2M:PrkI

  站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末端回望五四,我们看见:现今的中国文学表面上看来很繁荣,作者更多,作品更众;但是明明白白的是,文学现象成为“大众文化”、“流行文化”的一部分。这种现象是五四文学所没有的。这中间,不能说没有个别优秀的作家和诗人,但为数极少;虽然文学题材比过去有所扩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表现手段,就整体的品质而言,当代作品是平庸的,低俗的,粗劣的。

q3G:~8J;P-s1n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S+Ha2~#G^

  关于中国文学的评价,我们不能不拿世界文学作参照;比较之下,可知相距甚远。倘若从时间的纵轴看九十年的变迁,途经长期劫难,实在丧失太多,可是,作家至今不但没有切实的反省,反而出现诸如诺贝尔文学奖的集体癔症之类的怪象,如此愚蠢而狂妄,可见要想进步很难。

%V Ii5nf

l^w E*Dh/My_  (来源:羊城晚报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V+{]:m$H*z%n_M1h5\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F? G Z7C(Ob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0{]:Cc5G@g2Wf0a

TAG: 人性 中国文学 延安文学 载道 阶级性 文学观念 左翼作家 文学作品 九十年

字号: | 推荐给好友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sec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