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冯骥才:“作家要给人一点梦想”

冯骥才:“作家要给人一点梦想”

“作家要给人一点梦想”

苏娅


新浪 2008年10月14日 01:50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冯骥才认为造成中国古村落“文化空巢”现象的根源在于:“还没有认识到文化遗产价值的时候,就先认识到了它的商业价值。” CFP图曾创作小说《神鞭》、《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等代表作品的著名作家冯骥才,近年来致力于民间文化保护,少有文学作品问世。日前,冯骥才以译林出版社新近推出的丛书——《符号中国》主编身份出席新闻发布会,言谈之间,总不离中国民间文化保护与中国符号两个话题。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之后,冯骥才被普通市民、学生模样的来访者团团围住,而这些来访者大多为向冯骥才“报告”某项濒于消失的民间工艺或古老的街道、村寨而来。



  “分身乏术”之叹
  1960年高中毕业后,冯骥才对绘画的兴趣与天赋开始萌发,当时学画画的冯骥才被招到天津市书画社画仿古画,而日后,冯骥才对于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的浓厚兴趣正发端于此。出于对民间文化的近乎本能的热爱,1998年,冯骥才关注到中国诸多濒临灭绝的民间文化保护的紧迫性,河南开封的朱仙镇年画最先进入冯骥才的视野。2003年初,冯骥才发起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程”从开封发端,顺利启动。在工程启动的热闹背后,却是冯骥才为创立中国民间文化保护基金,付出的艰苦努力和巨大代价。
  当时,基金的启动资金需要200万元,身为一介书生,冯骥才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停作画,靠卖画筹措资金。“2003年,基本是白天做工作,夜里10点到凌晨1点画画,非常艰苦,画了有七八个月的时间,把这些画拿到北京、天津,各办了一天的展览,当时想,这批画即便卖掉了,也不见得会卖到200万元。”冯骥才淡淡地回忆。
  除了在筹措资金上的艰难,沉浸于民间文化抢救工作的冯骥才,不得不将心爱的文学创作放到一边。自2003年倡议发起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5年间,冯骥才亲力亲为为中国民间文化保护奔走,自身也仿佛成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符号”。在作家、画家、民间文化保护者的多重身份间游走,冯骥才不免有“分身乏术”之叹。“我现在写得很少,是很痛苦的事。写作对我而言,不是为写作而写作,而是一种生命需要,写作的动力都来自心灵深处的自我压力。”
  这种付出让身边的朋友感动。有一天,好友赵文煊(台湾演员)对冯骥才说:“冯老师感动我好几次,我也感动你一次。”于是,赵文煊把100万元人民币的片酬捐给了冯骥才,加上冯骥才历时10个月用自己的画筹得的款项100多万元,民间文化基金会顺利启动。


  对历史要心怀敬意
  随之而来的,是“摸清家底”的文化普查。冯骥才一开始便打算用10年对国内56个民族的民间文化遗存,大到古村落建筑群小到民间用物“荷包”,包括民俗和民间文学,做一个“地毯式”的考察。2005年冯骥才跑遍河北、山东、山西、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7个省份的数十个村落,就古村落进行初步的普查登记,其结果既令冯骥才兴奋不已,又让他寝食难安。“一些村落表面看起来很好,里面很多东西没有被破坏,立在山野之间看,建筑一庄一庄的,很优美。”但是,走进去之后,“你发现历史不在里面,是一个空的壳。”冯骥才凝视空中,若有所思。
  冯骥才认为造成中国古村落“文化空巢”现象的根源在于:上世纪80年代,“还没有认识到文化遗产价值的时候,就先认识到了它的商业价值”,许多老村落里,世代相传的细软:古代的珍玩、书画、陶瓷、精美的家具、雕刻、文房四宝一一变卖,到了90年代,大的“硬件”几乎卖完了,然后,就卖箱子底里头的爷爷奶奶的老照片、房契、家谱和信札,“日复一日,我们的文化就一点一点被掏空了,变成一个空巢。”冯骥才黯然地说。
  “欧洲没有这个现象。有一次我到欧洲,多瑙河边的一个古村落,挺有意思。”冯骥才转而兴奋地分享自己在欧洲的所见所闻,“欧洲人很愿意住这个老的房子。他们的卫生间、通信设备是非常现代的,其他的东西都是古老的,保持原汁原味。”那次冯骥才看见一个个子高挑的金发女孩,手里拿着一个大的铜环,一串很长的钥匙,各式各样的老钥匙,女孩一边走,钥匙一边哗啦啦地响。“她走到一个门口,那个木门都风化了,她打开那扇门,啪啪地推开,一个小篮子,里面许多鲜花,欧洲人都很喜欢鲜花。”冯骥才边说边比划,“这门一打开,我赶紧往里面看,就像拍照一样,想抢拍。我一看就吓了一跳,里面像一个博物馆一样。生活用品都原封不动地保存着,他们老祖母的照片搁到那个房间里特别明显的位置。”
  “那是一种敬意,一种历史的情感,文明传承需要这样的情感。当整个社会迷惘的时候,作家应该清醒;当整个社会过于功利的时候,作家要给人一点梦想。”采访中,冯骥才多次强调。


苏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