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钱夙伟:与其申遗,不如给春节注入新内涵

发布: 2010-2-23 17:22 | 作者: 钱夙伟 | 来源: 中新网-中国青年报 2010-02-12 08:34:00 | 查看: 819次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fS8t'}!yp%CkK @T

 

x~Ng7h5e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W;[d.E

  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在《春节应放申遗首位》的文章中,建议将春节申遗。“这样可以提高人们对春节文化保护的全民自觉,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中华民族四海一家的认同感和亲和力。同时,可加强国家与民族的软实力、文化影响力和民族人文形象。”(《人民日报》2月11日)

Y$bd)^!n W'B f A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BJWT KH-_

  “春节”申遗,显然是因为传统“年味”的渐淡乃至变味。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节日里的改善吃喝于当下已并不重要甚至并不必要,况且因为交通的方便快捷,饮食上的地域特色日渐式微。而如果仅仅是与亲人团聚,当然不必一定要在春节。因此,现在的春节,对当下的年轻人越来越缺乏吸引力,以至早已有人提出要“保卫春节”。

%G8o|2il?2bj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cSN|HU u7ZJM&G

  实际上,风俗总是随着岁月的变迁而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即使于年长的一辈,要完全恪守传统,比如从年前的掸尘扫房子到吃过年夜饭后的熬年守岁,穿着唐装、提着灯笼原汁原味地“老法”过年,已无可能。毕竟现在已是多元社会,各种文化交融,尤其是追求时尚的年轻人,必然更多地选择其他的方式辞旧迎新,即使为“春节”申遗,也不可能保留和延续一个不变的风俗。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n}ICMd^

9eC\ l;axI-P%S  也因此,当然应该在春节大力举办传统的民俗活动,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实际上,春节也正是传承、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极好契机,既可丰富节日文化生活,营造节日氛围,也有利于激发、调动民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但是,“年味”要延续其生命力,归根到底,必须注入新的文化内涵

8~W [ut,~5v2R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ba])l ~#|"X;?l P

  毕竟,春节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靠年轻人去传承和延续,而现在年轻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上升,宣泄情绪、释放压力、张扬个性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当许多传统的“年味”难以与时俱进渐趋淘汰的时候,让春节重新具有强大诱惑力,除了亲情、团圆这一春节永恒的主题,过年方式也应该推陈出新,增添充满生气和活力的形式和内容。

uI G]`

+? @9xyL:}-b  因此,春节本身也要进行改革。附着于亲情、团圆的文化内涵,应该体现出地域和时代的色彩。否则,如果都是睡睡懒觉、打打麻将、看看电视,春节和双休日并没有两样。而如果春节被“淡化”,即使申遗,也没什么意义。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t} E@0QTb o!q7e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_F RdXk9l/l:r

  钱夙伟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mzZ,l#] ~N7B-_

TAG: 春节 申遗 文化内涵

字号: | 推荐给好友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sec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