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中国古代的亲亲相隐制度

发布: 2009-9-28 04:14 | 作者: 任卫鹏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查看: 735次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3R)Af,z


|;@-J2g/UL~!t1s'[  亲亲相隐,是中华法系法律文化传统孕育的一项特色法律制度。而所谓的亲亲相隐,也称为容隐制度,是指具有亲情关系的人之间,可以就对方实施的一定犯罪行为进行隐匿、拒绝作证、帮助逃跑等,而法律则对此类行为不予以处罚或者减轻处罚的制度。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1p5j2t4f}3UX6X7C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Q"U;eqW+J%G0Zm

  关于亲亲相隐的思想,学界首推孔子。《论语·子路第十三》中记载了叶公和孔子一个对话,其大意是说:叶公对孔子说,我们中间如果有人这样行为,那就被认为是合乎正道的,即父亲偷人家羊的,而作为儿子去指证父亲。但是孔子说,我们所谓的合乎正道不同于你们,对于这件事,父子应该互相隐匿,而这才是我们所谓的正道之理。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vD_)cus[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qk2h d1H7J

  而亲亲相隐成为法律制度始于汉朝。汉宣帝本始四年的诏书曰:“父子之亲,夫妇之道,天性也。虽有患祸,犹蒙死而存之,诚爱结于心,仁厚之至也,岂能违之哉!自今子首匿父母,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子孙,罪殊死,皆上请,廷尉以闻。”(《汉书·宣帝纪》)其大意是说:以后子女帮助父母、妻子帮助丈夫、孙子帮助祖父母掩盖犯罪事实的,一概不追究其刑事责任;父母帮助子女、丈夫帮助妻子、祖父母帮助孙子掩盖犯罪事实的,一般情况下可不负刑事责任,死刑案件则上请廷尉,由其决定是否追究首匿者罪责。而这也就是汉朝所谓的“亲亲得相首匿”。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E)~7D |5gq\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q j-X?!G P0T e

  至唐代,“亲亲相隐”形成一套全面、完备的规范体系。唐律《名例律》明确规定:“诸同居,若大功以上亲及外祖父母、外孙,若孙之妇,夫之兄弟及兄弟妻,有罪相为隐;部曲奴婢为主隐,皆勿论。即漏露其事及摘语消息,亦不坐。其小功以下相隐,减凡人三等。”其意思可以解释为:同居的家属,不同居的大功以上的亲属以及外祖父母、外孙,为孙之妻、丈夫的兄弟以及他们的妻子隐匿罪行的,以及奴仆为主人隐匿罪行的,一律不处罚;其他不同居的小功以下亲属,如果隐匿犯罪,则较之普通人犯罪降低三个等级对其进行减轻处罚。而唐朝的“隐”也不同于汉朝开始的“匿”,还包括泄露罪令消息、帮助逃跑、不得逼迫亲属作证以及在追捕法律适用方面给予特权等。

w#J ] w*qf_

c iU,tj#C  近代法制自《大清新刑律》到南京国民政府《中华民国刑法》及民刑诉讼法,均有一些规定(但革去了尊卑差别或不平等的重要规定),主要体现为:在刑法上,对亲属实施藏匿人犯及湮灭证据、私放或便利脱逃、伪证及诬告、顶替自首或顶替受刑、赃物罪等情形时,则规定免除其刑或者减轻其刑;而在诉讼法上,规定了亲属拒绝作证权及不得令亲属作证,以及对尊亲属或配偶不得提起自诉。而我国台湾地区至今仍然保留此种规定。

hW _2m h[P:L

@B"DJ/Gh:c~U5m  总之,我国古代的容隐制度比较切合当时的乡土中国特点,也反映了中国社会浓厚的天人合一思想以及家国一体的观念。

y C6iA4?Kl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8@$^X4t+ux z

  但在我国现行的立法中,已将“亲亲相隐”全部否定。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规定,凡是知道案情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而凡是伪造证据、隐匿证据以及毁灭证据的,无论属于何方,必须受法律追究。尽管如此,“亲亲相隐”制度中所包含的法律与亲情的矛盾冲突并不因此而不再存在。事实上,这或许是我们人类社会将要面对的永恒主题之一。

$`GW\H

*{2z h&AX2P"T]#u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6]yu{L

TAG: 制度 中国

字号: | 推荐给好友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sec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