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抖空竹:老北京盛行的民间游艺

发布: 2009-9-14 23:57 | 作者: 安文宣 | 来源: 中国文化报 2009-09-13 | 查看: 708次

!t G y9Oy P)w8?
-X4F(B.\(r  空竹是一种用线绳抖动使其飞速旋转而发出立体声响的玩具。传统空竹为竹木所制,演变至今,已有了其他多种材质的产品。根据空竹轮盘与轮轴的不同组合,大致可分为双轮空竹、单轮空竹、双轴空竹、双轴多轮空竹和双轮多层空竹等,还有经过变异的异型空竹。抖空竹时,多是将两根半米左右的竹竿系于一根棉绳的两端,以绳绕空竹的轮轴,将空竹抖转,再通过不断加力,将空竹的转速不断提高,空竹轮盘上的大小两种哨口便在高速旋转中发出低音和高音,产生空远的鸣响声。

u3E'jW} f

%R?TD$E@"`*q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Ad7G'C i5R/s

;`L$O%E P8P  近千年的历史渊源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J(L2T*R(fj T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5furU"bNr

  空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最早为宫廷玩物。传说三国时期,曹植曾做《空竹赋》,但诗赋内容已无可考证。宋代杂技中耍弄技巧特别兴盛,尤以杂手技和踢弄为代表。据《中国文化通志》第八典(艺文)中“曲艺杂技志”中文字考证,宋代耍弄杂技“弄斗”即为空竹之雏形。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周密的《武林旧事》中也都曾对“弄斗”加以记述。明容兴堂刻《水浒传》宋江征讨方腊一章中,宋江曾有诗云:“一声低了一声高,嘹亮声音透碧宵,空有许多雄气力,无人提处谩徒劳。”据此,从宋代算起,空竹在我国已有900多年的历史。  

1qB'Vh;gj%J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8hcq({z+W'D"V

  明代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中记述了空钟(空竹)的制作方法及玩法:“空钟者,刳木中空,旁口,汤以沥青,卓地如仰钟,而柄其上之平。别一绳绕其柄,别一竹尺有孔,度其绳而抵格空钟,绳勒右却,竹勒左却。一勒,空钟轰而疾转,大者声钟,小者蜣飞声,一钟声歇时乃已。制径寸至八九寸。其放之,一人至三人。”  

HK g3Sp` ` p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uXJp G#O |

  秦孝仪所编《海外遗珍·漆器》中,收有一件“剔红婴戏纹圆盒”,盒盖上刻有婴戏图。图中一童子正在抖空竹,旁边另有一童子捂着耳朵观看。空竹为圆盘状,中有木轴,以竹棍系线绳缠绕木轴拽拉抖动。这幅画所表现的空竹和抖空竹的方法与现在完全相同。而明定陵出土的刺绣百子衣上,有一幅“放空钟图”,两童子挽臂并肩,相互配合,正在合力施放一个大型的空钟。由此可知,空竹在明朝永乐年间已经成为市井生活中重要的娱乐活动,其造型特点与玩法已经成熟。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K+utJ"d+a.nV-[Gk

&R}9[ j)Y LxI  清中叶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中记述:“空钟者,形如车轮,中有短轴,儿童以双杖系棉线拨弄之胜,俨如天外神钟。”清末民初,坐关老人在《清代野记》中写到:“京师儿童玩具,有所谓空钟者,即外省之地铃。两头以竹筒为之,中贯以柱,以绳拉之作声。唯京师之空钟,其形圆而扁,加一轴,贯两轮,其音较外省所制,清越而长。”可见空竹在清代深受京城百姓青睐,特别为青少年喜爱。

j^ B(K S[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S`Q&C%B)KN-Z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j h$F8fmI,k TO KW

xGBma3n  不断发展与演变  

9MNB.y g_6f

#k&Oi!z(}$_)K%s1r1s6n  据专家统计,除汉族群众喜欢抖空竹外,还有十几个少数民族有抖空竹的习俗。因此,空竹在不同地域有不同叫法。在北方,人们叫它“地铃”、“空筝”、“风葫芦”、“响葫芦”、“闷葫芦”、“地龙”、“胡敲”等,在南方叫“扯铃”、“哑铃”、“转铃”、“天雷公”等,在四川叫“响簧”,此外还有“抖球球”、“抖牛”、“抖陀螺”等。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0T1l,q(}qm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3a1hioP!Q

  空竹在北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明、清时,旧历每月初三、十三和二十三开市,民国以后改为阳历每月3、13、23日有庙市。每年庙会共36次,集会的商摊多达580多个,其中在土地庙卖饰物玩具的摊位就有四五十家。特别到清代,庙会上卖空竹、抖空竹成了特色一景,土地庙的空竹便在京城出了名。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_1U"wl(xVPNj7Gl

/yiQ)n3B7jXT^!P1a  空竹在当时的京城随处可见。玩空竹的人一种是作为娱乐,老人孩子都能玩,一种是做经营,为了养家糊口,艺人们在庙会上设摊表演。艺人们表演用的空竹与一般娱乐所用的空竹不一样,尺寸较大,形状各异,操作技巧也高。  

@;S#F b {,U!S&v2i_+b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PLnH;C*S'[E

  空竹的操作技巧有扔高、呲竿、换手、一线二、一线三等多种形式,其花样至少有几百种,如“金鸡上架”、“翻山越岭”、“织女纺线”、“夜观银河”、“二郎担山”、“抬头望月”、“鲤鱼摆尾”、“童子拜月”、“鹞子翻身”、“海底捞月”、“青云直上”等动作,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除了个人花样,还有许多集体花样,如两人对传、四人互传、双线“嫦娥奔月”等。最为惊险的要数“蚂蚁上树”,长绳一端系于树梢,另一端手持;另有一人抖动一只空竹,忽然将飞转的空竹抛向长绳,持绳者用力拉动长绳,将空竹抖向高空,可飞上十米高空,待空竹落下时,抖空竹者稳稳接住,具有独特的艺术美感。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Q W4U0q4{"PH7|I9M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6p:xi }U&]

  传统手工竹木空竹,从选材到制作完成需要经过截板、锯竹筒、磨口、扣盖、缠麻、灌胶、找平衡等共17道工序,加上抖竿、抖线的制作选取,一套完整的空竹才算制作完成。每一道工序都要精工细做,才能既保证空竹的外观整体美感,又保证空竹的适用、耐用和发声。  

.fDq(] r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Zrl3| [ X }o"V

  由于空竹的不断发展与演变,空竹由几百年一贯的竹木材质,到现在发展出了新材料和新工艺,演变出了胶木、玻璃钢、树脂以及各种塑料、纤维、橡胶、金属,还有尼龙、有机玻璃和玻璃、陶瓷等材质的空竹。时至今日,京城和国内各地仍有不少空竹爱好者,作为一项集娱乐、健身、表演、竞技为一体的民间游艺,2006年,抖空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G+C0W'_&L;?U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I3K`g?6a.\? }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y {,G&c3Z;}S4^

TAG: 抖空竹 老北京 百子衣 孟元老

字号: | 推荐给好友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sec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