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英媒体反思言论自由

发布: 2009-2-22 17:00 | 作者: 网络转载 | 来源: 民俗学博客 | 查看: 504次

中华读书报 日期:2009年2月18日  

/q,D\iHe
拉什迪死刑令20周年
英媒体反思言论自由

  本报记者王胡报道 受到死刑令追杀20年后,尽管已经不用再东躲西藏,但印度裔英国大作家萨尔曼·拉什迪说,仍然感到“有东西套在脖子上”。

WLz.}^:d(H3i  伊朗上周再次重申了死刑令的有效性。

%L%o%J I dP  最近一段时间,英国各大媒体纷纷刊文,追溯死刑令事件20年来对英国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认为它不仅使少数

族群——特别是伊斯兰信众的身份意识大大增强,亦令公众对言论自由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p i4On1\B

  “此事发生之前,人们一直对言论自由的广义原则抱以理所当然的支持,”BBC文艺记者劳伦斯·波拉德说,“但拉什迪事件开始促使人们思考,言论自由是否应该有个限度,以避免侵犯多元文化社会里的宗教感情。”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m8@IxSf[m1t

  去年,拉什迪告诉BBC的《新闻夜线》节目,正在考虑就这段经历著书。

UK+X!b ]"X  1989年2月14日,伊朗宗教革命领袖霍梅尼以拉什迪借小说《撒旦的诗篇》渎神和背教为由,根据宗教法律下令诛杀之。

xh9j%W,U0B_6V G  霍梅尼于当年去世,此后伊朗虽多次重申这一追杀令,但1998年,前总统哈塔米的改革派政府曾表示“既无意,也不会采取任何行动,威胁《撒旦的诗篇》作者的生命,或任何与其作品有关的人士,同时也不鼓励和协助任何人去这样做”。

k&F h8Ce2u,| M  《撒旦的诗篇》日文版的译者已被杀害,意大利语和挪威版的译者亦遭袭击,繁体中文版《魔鬼诗篇》的译者署名为“佚名”。  

'^&]"Qn,Q

TAG: 言论自由

字号: | 推荐给好友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sec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