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第16届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大会专题(2009年7月·昆明)

第16届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大会专题(2009年7月·昆明)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会长杨晶

致全球人类学民族学者的

欢迎信

亲爱的各位学者:

        你们好!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以下简称国际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将于 2009 年 7 月 27-31 日在中国昆明召开。我谨代表大会筹委会、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和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界热诚地欢迎您到中国参加会议,考察中国的多元文化,并与全球同行分享您的成果和经验。

        本届大会的主题是:“人类、发展与文化多样性”。我们有责任汇聚一堂,共同探讨这个问题并力求达成更多的共识,以期在多元多样的生态和文化基础上构建更为和谐、美好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

        感谢国际联合会暨世界同行的支持和信任。作为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的东道国,我们将致力于为各位学者与会提供便利的条件和尽可能周到的服务,努力把本次大会办成国际联合会历史上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影响广泛的一次学术盛会。您的参与不仅是本次大会成功与否的关键,更是您对中国、对学科乃至对人类的直接贡献。

        为了确保您届时能与我们共囊此次学术盛举,请您尽早确认此次来华的日程安排。参会有关事项请登录网站:http://www.icaes2008.org 。如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发送电子邮件至iuaes2009@126.com,, 或拨打电话86-10-68932100 、66508317 向中国筹委会秘书处咨询。

        您的中国同行和我本人都热切地期待2009年夏天在中国春城昆明与您聚会。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会长:杨 晶

2008年12月31日



TOP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16届大会

会议官方网站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16届大会

人民网会议专题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TOP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大会09年7月召开

筹委会召开主席办公会议,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大会筹备工作


2008年08月14日10:54




  8月1日,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筹委会主席杨传堂主持召开主席办公会议,听取了大会筹委会秘书长黄忠彩关于近期筹备工作的汇报,讨论研究了《关于继续做好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的意见》。筹委会副主席杨健强、吴仕民、郝时远就下一阶段的筹备工作发表了意见,传堂同志作了重要讲话。

  杨传堂同志指出,经过五年筹备,大会学术准备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影展、会展筹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抓紧进行,会务筹备工作已基本成形,顺利实现大会平稳推迟并重新确定在2009年7月召开大会,经受住了复杂、严峻形势的考验,取得了显著成效,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坚定信心,为继续做好大会筹备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杨传堂同志要求,筹委会各相关部门要深刻理解和切实贯彻“以我为主、为我所用、遵循惯例、突出特色”的基本原则,深刻理解和切实贯彻“办成一次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影响广泛的大会”的基本目标,进一步增强筹备大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掌握筹备大型国际性学术会议的规律和办法,进一步发挥有关方面的积极性、主动和创造性,加强领导,明确目标,再接再厉,狠抓落实,继续推进大会各项筹备工作,实现大会顺利召开。

  筹委会秘书长刘宝明,副秘书长顾群、王庆朔、韦荣慧、沈林、张海洋、张继焦,昆明筹委会副秘书长马春出席会议。

来源:人民网

------------------------------------------------------------



我校召开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筹备工作会
--------------------------------------------------------------------------------
民族研究院

云南大学新闻网 2008-12-12 10:12:00   编辑:新闻中心  



         12月5日下午,我校召开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筹备工作会。校长何天淳、副校长王资、校长助理张云孙以及学校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出席会议。
  会上,何天淳就新建的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筹备工作执委会的有关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并要求学校各相关部门扎实推进大会筹备工作,确保大会顺利召开。他说,承办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是提升我校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的难得机会,在大会国家领导小组、国家筹委会和云南省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我校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特色,努力办好本次大会。何天淳还指出,办好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是我校的光荣,也是全校师生的光荣;是学校的责任,更是全校师生的责任,广大师生员工要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做到全校统一部署,做到全校师生共同参与,齐心协力将本次学术盛会办好,以良好的大会筹备工作展示我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
  王资主持会议,并详细介绍了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筹备工作执委会工作方案,明确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指出了大会筹备工作任务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她要求学校有关部门尽快制订详细工作方案和经费预算方案,确保大会筹备工作扎实推进。
  会上,张云孙就如何做好大会筹备工作向全校各部门、各单位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要转变角色,以“我”为主,主动全面地筹划工作;二是要做到目标清晰、责任到位、万无一失;三是要协调一致,互相配合,做好各项筹备工作,当好东道主。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由我校承办,将于明年7月27日至31日在我校举行。目前,我校大会各项筹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为了切实做好大会筹备工作,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国家领导小组、国家筹委会和云南省领导小组成立了大会筹备工作执委会。执委会由我校校长何天淳任主任。 (民族研究院)

TOP

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影视专题会议通知

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影视专题会议通知

民间影像:邓启耀空间  2009-01-07 20:05:39



经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与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协商,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定于2009年7月27日至31日在中国云南省昆明市召开(7月26日报到,27日开幕,31日闭幕,会期共5天)。

影视专题会议确认与征集通知:

2007-2008年,有24个影视专题会议(见影视专题一览表)申报并得到世界大会筹委会确认。会议日期变更后,这些专题会议不需要重新申报,但需要得到专题会议主席有关专题会议的最新情况的确认,需要确认的信息包括:主题、组织者(专题会议主席与联络人)、参会人员名单、参会人数是否有变化。

确认专题会议的截止日期为:2009年1月31日。我们将在2009年2月15日之前网上公布经专题会议主席重新确认的专题会议名单。如有任何变化情况,请及时与筹委会影视小组联系。

根据新的形势变化,需要征集新的影视专题会议,具体申报程序和标准参照《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专题会议确认和征集通知》。

附:影视专题一览表

Panel 1   The Visual in Anthropology 人类学中的影视
Chair: Rolf Husmann, Chairman of Commission on Visual Anthropology IUAES,
影视人类学委员会主席


panel 2  Disease Control and Applied Visual  Anthropology疾病防治与应用的影视人类学
Chair: 迪木拉提.奥迈尔 新疆师范大学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Co-Chair: Mwendanga Musengo Desire-Salomon, TV Station of Congo
Co-Chair: 刘谦, 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  
Panel 3  Organizations and ethnographic films of Han Society 汉人社会的组织与人类学电影
Chair: Graham E.Johnson,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Univ. of British Columbia, Professor
Co-Chair: William Lavely,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ofessor.
Co-Chair: Zhuang Kongshao,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中国人民大学,

Panel 4  Dialogue between Anthropological film and documentaries 影视人类学与纪录片的对话
Chair: Локотко Александр Иванович
Институт искусствоведения, этнографии и фольклора им.К.Крапивы
白俄罗斯科学院民族学、民俗学、民间艺术研究所

Co-Chair: Chen Gang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陈刚,中国传媒大学

Zhou Hong,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 周泓,中国社会科学院


Panel 5: Review on the Classic Films of Visual Anthropology in China 影视人类学经典影片回顾
Chair: Yang Guanghai 杨光海, Commission of Visual Anthropology, China Ethnology Society
Co-Chair:Sun Zengtian 孙曾田 China Central television

Convener: Deng Weirong, 邓卫荣Commission of Visual Anthropology, China Ethnology Society

Panel 6: Implications of Visual Anthropology to China影视人类学对中国的意义
Chair: Pang Tao 庞涛,
Convener: Zhang Xiaomin,
Commission of Visual Anthropology, China Ethnology Society

Panel 7:  Approaches and Practice of Visual Anthropology 影视人类学的方法与实践
Chair: Chuai Zhenyu /Chen Jingyuan陈景源 ,
Convener: Lei Liangzhong, Commission of Visual Anthropology, China Ethnology Society

Panel 8  Anthropology and Islam  人类学与伊斯兰
Chair: Pedram Khosronejad, The Middle East Centre, St. Antony's College, University of Oxford

Panel 9  Method in the Making of Instructional Ethnographic Media
用于教学的民族志媒体制作的方法
Chair: Gary Seaman,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美国南加州大学     

Panel 10  The National Characters of Asian Cinema in Contemporary World
当今世界亚洲电影院的国民性特点
Chair: John A Lent,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 Theatre, Temple University美国坦普尔大学

Panel 11  Establishing Good World-Communication Through Films Confuciu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Ethics in Contemporary China通过电影建立良好的世界交流--孔子与当代中国的伦理建构
Chair: Yueh-Ting LEE, Minnesota State University,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


Panel 12  Visualization of Homo Erectus in Eurasia
Chair: Ralph M. Rowlett,University of Missouri-Columbia   

Panel 13  Study and documentaries  on Tibetan Social Changes 藏族社会变迁的研究与摄制
Chair: Ge Le 格勒 Tibet Research Center of China,  Tibet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藏学研究中心

Panel 14  Religion and/as Media: anthropological contributions 宗教与媒体
Organizor: Angela Zito, New York University,

Co-Chair: Huang Jianbo 黄剑波,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中国人民大学

Panel 15  Anthropological Research and Visual Presentation of Yunnan Culture 云南文化的人类学研究与实践
Chair: Yang Hui杨慧 , Yunnan University, 云南大学      

Panel 16  "Change" in Visual Anthropology 影视人类学中的"变迁"
Chair: Yin Shaoting尹绍亭, Yunnan University, 云南大学   

Panel 17  Imaging the culture change in Southwest China中国西南影像中的文化变迁
Chair: Barbara Keifenheim,Europa-Universität Viadrina

Panel 18  Protection of un-tangible Culture in China: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and filmmaking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诠释与摄制)
Chair: He Ming何明, Yunnan University, 云南大学

Panel 19  Anthropological Texts and films on Northwest Culture of China
西北文化的人类学观察(文本与摄制)
Chair: Xu Lili徐莉丽 & Ma Liqing, Lanzhou University, 兰州大学

Panel 20  From outsider to moving in:Asian and Chinese Cinema in the trend of Globalization自外到内;全球化潮流中的亚洲与中国电影
Chair: Zhong Da-feng 钟大丰, Beijing Film Academy 北京电影学院


Panel 21  The Female & female problems In Visual Anthropology Films
影视人类学片中的女性与女性问题
Chair: Liu Xiabei  刘夏蓓, 北京师范大学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Panel 22 Regional Ethnographic Films 区域民族志电影
Organizer: Dai Guanglu 戴光禄
Contact: Tan Leshui 谭乐水

Panel 23 Visual Presentation and Cross-cultural Observation  视觉人类学与跨文化观察
Chair: Deng Qiyao邓启耀, Sunyat-Sen University, China  中山大学;Jacques Defert(法国阿维侬艺术学院)或王海龙(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Panel 24  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Transmission and Development of Grassland Culture
Chair: 恩和巴雅尔  内蒙古电视台

联系人:哈布尔

TOP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中国民族报》2009年1月20日         


  本报讯(记者  牛锐) 1月16日至17日,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以下简称世界大会)筹备工作动员大会在京召开。会议通报了世界大会筹备工作和学术准备工作的相关情况,全面动员部署了下一阶段的工作。国家民委主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会长杨晶发表书面讲话,阐明了世界大会的重要意义,明确了筹备世界大会的基本原则,确定了举办世界大会的基本目标。国家民委党组书记、副主任、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筹委会主席杨传堂作了讲话。

  杨传堂简要介绍了筹备工作的进展情况。他说,世界大会的成功申办,是我国第一次获得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大会的举办权,不仅说明我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发展成就和学术地位获得国际学界的肯定和认可,也为我国人类学民族学的未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机遇。我们要抓住机遇,担负使命,推动人类学民族学为促进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和民族团结事业做出更大贡献。5年多来,国家民委会同云南省人民政府、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有关单位和部门,精心筹备、周密组织、有序推进,在相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广大学者的热情参与下,大会筹备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就绪。我们要全面总结经验,为全面推进大会筹备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针对今后的筹备工作,杨传堂作了全面部署。他说,世界大会实现平稳推迟并重新确定召开时间的工作成效来之不易,要把各项筹备任务完成得更好,把大会开得更加成功,以大会的成功举办展示我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为此,要做到三点:一是加强领导,理顺机制,确保筹备工作顺利开展;二是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圆满完成学术准备任务;三是科学部署,有序推进,继续抓好会务准备工作。要根据世界大会筹备工作的总体部署,做好大会会务准备工作。会务准备工作要为参会学者提供细致、周到、人性化的服务,满足大会各项学术活动开展的需要。

  会议期间,云南省政府副省长、世界大会筹委会副主席刘平介绍了云南方面筹备世界大会的情况,以及近期的工作安排。世界大会筹委会副主席郝时远、云南大学党委书记刘绍怀分别介绍了大会学术准备和会务准备情况。会议由世界大会筹委会常务副主席周明甫主持。国内有关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机构的负责人和专家学者90余人与会,就世界大会的具体组织工作、会务工作、学术准备工作展开了讨论,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建议。

  在1月17日举行的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国家民委副主任、世界大会筹委会副主席吴仕民作了总结发言。根据会议讨论情况,吴仕民就如何把会议精神落到实处,强调一要抓紧、二要抓细、三要抓实。他强调,抓紧、抓细,归根结底就是要抓实、抓出成效。对于筹备工作来说,抓实就是要实现组织领导到位,人员到位,对接到位和落实到位。要切实解决筹备工作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方法,推动各项筹备工作圆满完成,确保世界大会成功举办。

TOP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

专题会议确认和征集通知




        经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与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协商,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定于2009年7月27日至31日在中国云南省昆明市召开(7月26日报到,27日开幕,31日闭幕,会期共5天)。

        现将世界大会有关专题会议筹备工作通知如下:



一.对原有专题会议的重新确认

        2007-2008年已经申报并得到世界大会筹委会确认的专题会议不需要重新申报。但是需要得到专题会议主席有关专题会议的最新情况的确认,需要确认的信息包括:主题、组织者(专题会议主席和联络人)、参会人员名单、参会人数是否有变化。

        确认原有专题会议的截止日期为:2009年1月31日。我们将在2009年2月15日之前上网公布经专题会议主席重新确认的专题会议名单。请将任何变化情况及时发邮件通知筹委会学术工作委员办公室(E-mail: iuaes2009@yahoo.cn)。



二、征集新的专题会议

        根据新的形势变化,需要征集新的专题会议,具体申报程序和标准如下。


        (一)专题会议设置标准

        1、本次大会拟在“人类、发展与文化多样性”的总主题之下,设置150个分机构和专题会议。所有专题会议应与大会主题紧密关联,体现学科最新进展,兼顾世界性与区域性,时代性与历史性,学术理论性与实践能动性。理论研究专题要有前沿性、挑战性和创新性。应用研究要体现人类学民族学独特视角和建设性解决方案。

        2、每个专题会议设主席一名,人数较多或受大会鼓励的专题会议可设两位主席。

        3、专题会议主席应由本研究领域有较高学术造诣、研究成果有较大影响的学者担任。具备上述条件的中青年学者将受到鼓励。

        4、每个专题会议要保证至少有来自3个国家的8人以上提交论文的代表出席会议。

        5、每个专题会议须提交500字的主题阐述。

        6、主题讲座和学术沙龙只需提交讲座或讨论标题及500字的提要。


        (二)专题会议申请和批准程序

        各专题会议申请者需用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填报专题会议申请表各一份(见附表1),通过普通邮件、电子邮件或传真的方式报送筹委会学术工作委员会(见五、联系方式)

        提交时间:

        1、2008年12月1日至2009年1月31日,提交专题会议的主题、会议规模和大致参会名单,筹委会将在2009年2月15日之前,陆续公布确认的新专题会议名单

        2、获得确认的新专题会议主席,请在2009年3月15日之前,向筹委会学术工作委员会提交参会者论文摘要,以便于筹委会在会前编制大会论文摘要集。


        (三)专题会议设置的鼓励方向

        1、体质、生物、医学和生态人类学

        2、外国学者与中国学者共同主持的专题会议


        (四)专题会议主席的权利与义务

        1、权利

        (1)专题会议主席可享受免缴注册费100美元的优惠;

        (2)专题会议主席有权决定是否接受提交给本专题会议的论文;

        (3)在世界大会期间召开年会和组织3个以上专题会议的IUAES专门委员会、地区性国际人类学民族学组织、国家人类学民族学机构主席或代表该机构出席世界大会的负责人,根据专题会议人数多少,每个专题会议可按每15名发言学者推荐1名学者或学生免缴注册费,由专题会议主席掌握使用。

          2、义务

        (1)会议组织者必须按照专题会议设置的标准(第一条)完成各项工作;

        (2)积极与本专题会议参会人员进行联络和沟通;

        (3)积极与世界大会筹委会密切联系和协商协调。


        (五)会议语言

        本届世界大会的工作语言为英语,但大会也鼓励某些专题会议使用本专题参会学者一致同意使用的某一种语言。


        六、表格下载

专题会议申请表



(七)联系方式

ICAES 2009筹委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通讯地址:中国北京100081,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联 系 人:张海洋 张继焦 杜发春 张小敏

电    话:86-10-68932100   86-10-68938386

传    真:86-10-68932100   86-10-68421864

电    邮:iuaes2009@yahoo.cn

TOP

世界大会学术考察准备工作全面展开

《中国民族报》 2009年1月23日



  本报讯  (记者   牛锐)  记者从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云南大学筹备工作小组了解到,世界大会学术考察准备工作已经全面展开。

  本届世界大会共设立了5个学术考察点,分别是云南民族博物馆、昆明市石林县大糯黑村、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县可邑村、玉溪市通海县纳古镇、玉溪市红塔区大营街镇。目前,这5个学术考察点的学术准备工作,包括学术著作、资料的编写出版已基本完成;学术考察点介绍材料的编写及翻译工作正在进行;村民培训已部分完成;其他细化方案和计划也已经拟定。


世界大会会场修缮改造工作有序进行

《中国民族报》 2009年1月23日


  本报讯  (记者   牛锐)  “当前,世界大会会议场所修缮改造工作正有序进行。云南大学将力争向大会提供高质量的场所,确保大会顺利召开。”这是云南大学党委书记刘绍怀在日前召开的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以下简称世界大会)筹备工作动员大会上表示的。

  2007年,世界大会筹委会决定,大会的全部学术活动都安排在云南大学东陆校园举行,包括开幕式和闭幕式、主旨发言、专题会议、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工作会议、名家讲座、影视展映、学术沙龙、会展以及文艺活动。为此,云南大学需提供各类学术会议室、展览场地、文艺演出场馆、参会人员午餐、受援参会人员住宿地点,制作校园中英文指示牌、校园环境整治、安全保卫以及学术考察点建设等工作。

  据刘绍怀介绍,为了保证向世界大会提供高质量的场所,云南大学对大会所涉及的场馆进行了维修、改造。目前,餐厅维修改造、校园绿化、水电动力整治以及道路修整等工作已基本完成。在世界大会期间担负不同功能的场所,包括文渊楼、庆来堂、科学馆、至公堂、图书馆、人类学博物馆、泽清堂以及学生公寓的主要改造维修项目都已完工,一些相关设备正在配置中。

TOP

发展人类学,一切为了人类

□ 本报记者 牛锐

《中国民族报》 2009-1-23

[影像]“发展”作为一种不言自明的概念,已成为世界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的现实 ,这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援助项目和新兴民族国家的发展欲望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类学家从自己的角度来描述、分析与理解在某个特定地方所采取与发生的各种发展行动,并检视这些行动对于地方人群、自然环境、社会生活与经济生活所产生的影响。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期间,发展人类学专题会议的举办,将对发展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进行多角度的反思和探讨。




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政府的坚定立场。
图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瑶族自治县在实行异地搬迁的“民心工程”后,瑶族群众喜迁新居。 (资料图片)



  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发展问题就一直成为地球上不同区域、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始终关注的首要问题。今天,发展不仅成为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范围中的社会结构以及其中各个子结构,如政治结构、经济结构、技术结构、资源结构、人力结构和文化结构之间不断调整与相互推进的过程,而且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和人类对地球生物圈以及人类自我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同样成为人类各个民族之间和人类与赖以生存的地球生物圈之间和谐共处的主旋律。当今世界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共同面临的时代性焦点话题,促使人们对以往的经济发展观进行反思,以寻求新的发展模式。发展人类学就是这一时代要求下的产物。

  发展人类学将国际发展与国际援助视为主要研究课题。在这个人类学分支学科中,“发展”是指由不同行动者自发产生的社会行动,这些行动者包括机构、企业、组织、国家与独立志工,他们试图改善在世界某些特定地方的经济、技术、政治或(与)社会生活。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中,人类学者可以描述、分析与理解在某个特定地方所采取与发生的各种发展行动,所要检视的是这些行动对于地方人群、自然环境、社会生活与经济生活的影响,并努力将自己对于发展的观点运用到实际当中,参与发展。

  在过去的20年间,发展人类学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中国,随着发展问题日益成为中国社会转型中的重要议题,发展人类学的参与式发展理念也跟随国际发展工业进入中国,并对中国的农村和城市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经过20多年的实践,参与式发展的概念逐步由一个外来的发展话语转化为相应的社区发展模式、社会评估工具乃至政府发展政策,对中国地方社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根据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筹委会学术工作委员于1月8日公布的《按主题划分的专题会议及其议程》,目前确定的世界大会期间涉及发展人类学的专题会议有11个,包括: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格勒研究员主持的“西藏社会变迁研究”,中山大学周大鸣、朱健刚联合主持的“参与与发展:发展人类学的前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朱晓阳教授与香港乐施会研究与发展中心陆德泉联合主持的“对发展干预的人类学反思:当前状况和挑战”,云南大学肖迎教授主持的“山地民族农村社区贫困成因与扶贫战略”,中央民族大学张铭心副教授主持的“民族发展研究与文化及文化遗产保护”,埃及开罗大学农业学院Mohamed Hassan M·Abdel Aal主持的“农村社区:接近资源和全球压力的途径”,孟加拉国拉沙赫大学A H M Zehadul Karim主持的“亚洲的小额信贷与反贫困的人类学视角”,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Bryan Tilt主持的“水坝和发展:生态、经济和社会文化的评估”,印度兰契大学A·K·Singh主持的“亚洲国家发展计划的人民参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Okusitino Mahina主持的“天性,心灵与社会:从原住民角度批判发展”,以及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世界银行办公室和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亚洲研究所的多位学者共同主持的“区别何在?社会评估与社会科学家在发展和投资中的作用”等。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论文征集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


论文征集:

·  论文征集:“科技人类学:科学、技术与人类学”  [2009-03-02]
·  论文征集:“全球化、贫困与发展:多学科的视角”  [2009-03-02]
·  论文征集:“族群/聚落/民族建筑”和 “中国民居建筑文化专题展”  [2009-02-23]
·  论文征集:“生态移民国际论坛: 地方参与和政策导向”  [2009-02-23]
·  论文征集:“知识的传递与儿童能动;社会化范式的重构”  [2009-02-02]
·  论文征集:“文化多样性的商榷:变动性、民族主义和混杂性的再现”  [2009-02-02]
·  论文征集:“多样文化中的老龄化前景”  [2009-01-22]
·  论文征集:“持续和难持续旅游业之间的生态博物馆学:从理论场中的系统危机到实践应用中的系统诱导”  [2008-12-23]
·  论文征集:“第一届企业人类学国际论坛”最后一次征稿通知  [2008-03-24]
·  论文征集:“世界不同地区儿童肥胖问题 ”  [2008-03-18]
·  论文征集:“城市语言调查”专题会议  [2008-02-21]
·  论文征集:“地方情境中的穆斯林:中国与东南亚的伊斯兰教”  [2008-01-16]
·  论文征集:“语言接触和语言的混合-关于混合语理论”  [2007-12-20]
·  论文征集:“东亚文化艺术研究”  [2007-12-15]
·  论文征集:“民族主义:历史、现实与未来”  [2007-12-12]
·  论文征集:“参与发展:发展人类学的前沿”  [2007-12-04]
·  论文征集:“语言接触与濒危语言”  [2007-11-29]
·  论文征集:“语言调查的计算机软件设计及其实现”  [2007-11-21]
·  论文征集:“the Sessions of the Commission of Human Ecology”  [2007-11-20]
·  论文征集:“History in the Field”  [2007-11-14]
·  论文征集:“濒危语言问题”专题会议通知  [2007-11-12]
·  论文征集:“民俗文化与宗教信仰”  [2007-11-08]
·  论文征集:“心理人类学家许烺光(Francis L.K. Hsu)与中国”  [2007-11-06]
·  论文征集:“the Sessions organised by the (COTA)”(1)  [2007-10-24]
·  论文征集:“the Sessions organised by the (COTA)”(2)  [2007-10-24]
·  论文征集:“Pilgrimage Landscape, Cosmogram and Planning the Heritage Cities”  [2007-10-19]
·  论文征集:“Months-of-birth-effect on huma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 and sexual dimorphism”  [2007-10-17]
·  论文征集:“Feminization of Ageing And Gender Issues: Asia Region”  [2007-10-15]
·  论文征集:“Cultural Linguistics ---- A New Perspective of Linguistic Anthropology”  [2007-10-12]
·  论文征集:“中国与东南亚民族论坛”  [2007-10-11]
·  论文征集:“Symposium on Language Change and Ecology”  [2007-10-10]
·  论文征集:“Human Growth and Nutrition”  [2007-10-10]
·  论文征集:“文化语言学——语言人类学的新视野”  [2007-09-29]
·  论文征集:“中国西部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  [2007-09-29]
·  论文征集:“Contemporary Ethnological Research on Ethnicity: Theory, Policy, Case Studies”  [2007-09-29]
·  论文征集:“Cultural Diversity in the Globalizing Era”  [2007-09-27]
·  论文征集:“云南研究:人类、发展与文化多样性的多学科视角”论坛  [2007-09-27]
·  论文征集:“分子人类学”专题  [2007-09-21]
·  论文征集:“土著民、少数民族教育与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2007-09-17]
·  论文征集:“Race and Ethnic Relations in Multiethnic Cities”  [2007-09-13]
·  论文征集:“Adjustment and Co-existence of Religious Beliefs and Ethnic Cultures...”  [2007-09-13]
·  论文征集:“Public Health and Anthropology”  [2007-09-13]
·  论文征集:“语言民俗、民俗语言与文化多样性的传承和变异...”  [2007-09-13]
·  论文征集:“格萨尔文化研究国际研讨会征文”  [2007-09-13]
·  论文征集:“Legal Pluralilism”  [2007-09-07]
·  论文征集:“跨文化的对话——藏汉文化的双向交流”  [2007-09-06]
·  论文征集:“语言,教育、认同: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变迁”  [2007-09-05]
·  论文征集:“Population Diversity and Health”  [2007-08-28]
·  论文征集:“西藏社会变迁”  [2007-08-27]
·  论文征集:“体育人类学的国际视野”和“发展中的中国体育人类学”  [2007-08-26]
·  论文征集:“历史人类学:时空与文化的互动”  [2007-08-25]
·  论文征集:“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thnic relations in transitional societies”  [2007-08-24]
·  论文征集:“Negotiating Cultural Diversity: Representations of Alterity, Nationalism and Hybridity”  [2007-08-20]
·  论文征集:“Human Right and Multi Culture Society Continuum-A Global Approach”  [2007-08-15]
·  论文征集:“跨国游牧民族文化比较研究”  [2007-08-13]
·  论文征集:“中国民族学会会场:文化多样性与和谐社会建设”  [2007-08-08]
·  论文征集:“侗台语民族非物质文化传承与发展”  [2007-07-30]
·  论文征集:“中国的医学人类学研究”  [2007-07-26]
·  论文征集:“Anthropology and Islam”  [2007-07-26]
·  论文征集:“人的差异与自然适应”  [2007-07-25]
·  论文征集:“On Religious Movement: Objects and sites of religious practices”  [2007-07-20]
·  论文征集:“Female child migration and trafficking in Asia”  [2007-07-16]
·  论文征集:“百越民族稻作文化的国际传承”和“海洋经济与南方水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变迁”  [2007-07-16]
·  论文征集:“旅游人类学:全球化背景下的旅游文化”  [2007-07-10]
·  论文征集:“肤纹学之经典和活力”  [2007-07-05]
·  论文征集:“草原环境与牧民生活变迁”  [2007-07-04]
·  论文征集:“Diverse Ethnic Rites of Passage”  [2007-06-19]
·  论文征集:“Indigenous Knowledge for Ecological Resource Management”  [2007-06-19]
·  专题会议征集论文通知  [2007-06-15]
·  论文征集:“回顾与展望:民族、性别与发展研究”  [2007-05-20]

TOP

TOP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
按主题划分的专题会议及其初步议程说明

经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与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协商,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定于2009年7月27日至31日在中国云南省昆明市召开,会期共5天。
        2008年4月,学术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曾公布了228个主题鲜明、具有广泛学术代表性、较大学术价值的专题会议及其初步议程。因新会期的制定,初步议程中的专题会议会有一些变化,我们将根据专题会议主席发来的信息及时反映到这个议程中,除此之外,现在已有学者提交了新的专题申请,主题包括:“灾难与发展人类学”、“科学,技术与人类学”、“民族法律文化”等等。我们欢迎国内外更多的新专题加入到大会中。
        为方便您阅读和查找,特作如下说明:
  1.根据IUAES各专业委员会的名称、人类学民族学各分支学科的特点和专题会议的主题等因素,将已经批准的340个专题会议归并为36个大的类别共计228个专题会议。以学科名的英文字母为序。
  2.表中第2栏“批次号”。指该专题会议的批准号,如“1-029”指的是第一批批准的第29号专题会议。
  3.表中第3、4栏“会场规格”、“时间”两栏为旧内容,将根据情况重新拟定。其中,“会场规格”栏标有“取消 canceled”字样的,表示该专题已经取消。
  4.请表中的各位专题会议主席尽快确认您的专题的信息,抓紧时间将参会主题、名单、人数及摘要等方面的变动信息通知学术办公室。在2009年3月15前,没有提交“论文摘要”和“参会名单”的专题会议,将自动被取消。
按主题划分的专题会议及其议程全文下载(更新中)
筹委会学术工作委员会
2009-01-08

TOP

TOP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


名家讲座名单



来源:大会官网  2009-3-18


姓名


性别


职称


工作单位、职务


讲座题目


Eric Sunderland


桑德兰




教授


IUAES前主席


英国威尔士大学


The Role of Anthropology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人类学在当代世界的作用


Petr Skalník


彼得




教授


IUAES副主席,捷克巴尔杜比采大学和弗罗茨瓦大学


Anthropology and Philosophy: Border Crossing and Transformations


人类学与哲学:学科交叉及学科转变


TU Weiming


杜维明




教授


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东亚系


The New Confucian Traditions in East Asia


东亚社会的新儒学传统


Christopher M Hann


克里斯汗




教授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


The Devolution of Property and the Unity of Eurasia


产权的去中心化和欧亚的团结


Italo Pardo


帕多




教授


英国肯特大学


英国皇家人类学会


Socialism, Liberalism and the Urban Question


社会主义,自由主义和都市问题


金力





教授


复旦大学副校长


Molecular Anthropology


分子人类学


Dawn Chatty


查蒂




教授


IUAES游牧民族委员会主席


英国牛津大学


Dispossession and Displacement to protect Nature: Traditional and Indigenous Nomadic Peoples in the 21st century


为保护自然而失去了土地和家园:21世纪传统的土著游牧民族


Faye V Harrison


费哈里森




教授


IUAES执委兼妇女委员会主席,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教授


Women’s Knowledge and Environment Related Skills


女性的知识及与环境相关的技能


Peter S. Li


李胜生




教授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


社会学系教授,加拿大社会学人类学会前主席


The Ethnic Entrepreneurs in North America


北美的少数民族企业家


Napoleon Wolanski


渥伦斯基




院士


波兰科学院院士,


IUAES人文生态学委员会荣誉主席


Quo vadis Homo sapientissime?


Trans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of human ecology


人类智慧走向何方:


人类生态学的跨学科视角


Deepak Kumar Behera


迪帕克




教授


IUAES执委,儿童少年及未成年委员会主席,印度


Childhood in Changing Contexts


不同变化情景下的儿童期


Keiichi Omoto


尾本惠市




教授


IUAES 执委, 日本高等研究研究院大学


The Origins of the Japanese People


日本人的起源


Bernerd P. Wong


王保华




教授


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


都市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


Enterprises AnthropologyThe Chinese Entrepreneurs in Hi-tech Companies of Silicon Valley


企业人类学:


硅谷高科技企业中的华人企业家


Soheila Shahshahani


萨哈拉




教授


IUAES副主席兼全球变化委员会主席,伊朗Shahid Beheshti大学


Globaliza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Anthropology


人类学对全球化的看法


Veena Das


维娜 达斯




教授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Medical Anthropology


医学人类学


YUAN Longping


袁隆平



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Culture of Rice-Planting, Essence of Globe Civilization


-----To Find A Solution to the Food Crisis by Hybrid Rice


稻作文化,世界文化的半壁江山:从杂交水稻谈世界粮食危机的出路


TOP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


主旨发言名单

来源:大会官网  2009-3-18




姓名


性别


职称


职务、工作单位


研究领域


Peter Nas




教授


IUAES现任秘书长,荷兰莱顿大学(欧洲)




都市人类学



Luis Alberto Vargas




教授


IUAES现任主席,墨西哥国立大学(中南美洲)




体质人类学



吴新智




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大陆)



古人类学



Alan Goodman




教授


美国人类学联合会前任主席


(北美洲)



生物人类学



Subhadra Mitra Channa




教授


IUAES女性人类学委员会联合主席,印度德里大学


(亚洲)



性别研究


NKWI Paul Nchoji




教授


IUAES文献委员会主席,喀麦隆Yaounde CASSRT 大学


(非洲)



非洲人类学研究和教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