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新年节日特刊:《中国民族报》

新年节日特刊:《中国民族报》

新年节日特刊

《中国民族报》2009年1月2日





  

节日是生命的一支歌,
    它陪伴人成长,教会人知识、信仰、民俗,
    让人领略到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
    本报《文化周刊》本期推出“新年特刊”,细数各民族节日,并追寻有关节日的点滴回忆——
    09-12版

TOP



9版

2009新年寄语
——关于节日




  新年寄语

  节日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啊!——生命的节律融融然步于宇宙的节律之上,人踩着自然的鼓点舞蹈。

  根据民俗学者的研究成果:在中国,节日与历法密不可分,节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观象授时制度。在粗略的统计里,较重要的中国传统节日大约20个,其中来自日月时令交会或与之有关系的有16个。而在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活里,与物候、时令相关的节日,在所有节日中所占据的比例,有可能更高。

  然而,21世纪的人类似乎取得了操纵大自然的权利,同时开始漠视自然节令,斩断了我们的节日传统。可曾想,节日终究是一个民族躯体上那条最绵长、最有韧性的红线啊!它承载了多少文化的精魂?

  因此,在新年到来之际,这样的祈祷和祝福,应当在天地之间,沉沉响起:我们民族的节日,万岁!

TOP

我们民族的节日,万岁!

□ 郑茜




  一、时间不是日历,甚至也不是钟表。当下一个新年到来时,我们会把过去一年的日历揉成一团,或者把日历上美丽的画片剪下来小心翼翼地保存,而把标注着时间刻度的那一部分扔进垃圾箱。钟表的遭遇是一样的:当它们破损之后,时间的含义便从它们身上剥离掉了,我们会抛弃它们,而不论它们曾如何紧密地与时间相连。

  这一切都在提醒我们:时间远离日历;钟表模拟时间但最终与时间本身亦相谬千里。我们只是用日历标刻时间,用钟表模仿时间的流转与循环,但它们却只是时间的投影。

  我们得在另外一些东西之上去琢磨时间的含义。譬如,稻谷之一熟,草木之一枯,布谷鸟的来与去,月亮的阴晴圆缺……时间最本质的含义在这些事物上流露得明明白白,沉淀得清清楚楚。当哀牢山云絮奔涌的天空吐出了布谷鸟的第一声呼叫,哈尼族人就知道了:新的一年来到了;当乌苏里江湍急的水流里扑闪出鲑鱼洄游的第一道光影,赫哲族人便相信:又一年过去了。

  这才是时间。这是时间最真实的形象。

  日子与日子看似相同,但实质不同。这需要眼睛的观察与心灵的颖悟,需要人与天地沆瀣一气,用身体去沉浸,用性灵去把捉。在宇宙苍穹之下在历历万物之上对日子细细分辨。当时间本来隐藏着的刻度被一一辨识出来,当时间流程的节点被从所有的日子里一一挑选出来,大化流衍的隐秘节奏,宇宙运行的美妙韵律,也就历历在目。那些相交、相和、成为界限的时刻,就是天地自然的“节”——节点、节奏、节律;而人对之投入、感悟、交激、体会,就是人的“节日”。

  天地自然的“节”,就这样化作人的“节”——归于天地的节,是节令;归于人的节,便是节日。

  

  二、人类所有节日的起源,大致有四种:一、天时地气交和之节点;二、神话、传说、宗教;三、历史事件与人物纪念日;四、国家、政府的行政规定。

  西方国家的节日中,起源于后三者的,居多。

  东西方的节日文化看来颇不相同。自鸦片战争以来,一个多世纪间的中国人,一直在致力于分辨中西方文化的异同。现在,我们又有了一个新的视角。

  从节日文化看,西方重人事,古代中华重天道;西方在天幕之下搭建节日的舞台,人是这舞台的绝对中心;古代中华则将天幕本身当舞台,人是这舞台上的角色之一,而台词脚本不完全由人写就,人在台上得跟自然对话,跟天地对话,步着它们的韵律踩出法天则地的舞姿。西方文化重情感、娱乐,节日成为情感喷射的井口;古代中华则在节日容载“参赞化育”(《礼记》)的价值观——天的作用是“化”,化生万物;地的作用是“育”,养育万物;人的作用是“赞”,助成天地之功;三者各尽其能而融为一体,是为“参”。

  不过,事情不可绝对视之。有民俗学者就发现:复活节实际上就是春分,圣诞节也许内在地与冬至相关。但不论怎样,西方节日文化的主流却大致地回旋于宗教、历史、人事之间。古代欧洲人过带着宗教色彩的万圣节,近一百多年间的欧洲、北美人,过出于传说的情人节,还过出于纪念人物与历史的母亲节、父亲节、劳动节、退伍军人节(纪念一次大战结束)。

  然而一切事情,到了近代中国,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这样一个假想吧!一个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西方人——假设一下,他就是那位伟大的德国诗人歌德!他曾经那么热情地赞美过一个阳光明媚的、童话般的中国:“……他们那里一切都比我们这里更明朗,更纯洁,也更合乎道德。……他们还有一个特点,人和大自然是生活在一起的。……正是这种在一切方面保持严格的节制,使得中国维持到几千年之久,而且还会长存下去。”——穿越时空来到20世纪末的中国,他发现了一张中国人的节日名单:春节、妇女节、植树节、劳动节、青年节、儿童节、建军节、教师节、国庆节。这位自称“努力地读完了能找到的与中国有关的所有书籍”的诗人,一定会在心中大大地惊讶:他所了解的中国人,似乎过的是另一种朝向的节日啊!对比两种完全不同的节日谱系,他定会在心里暗自推测:这个国家或民族,必是经历了巨大的文明创痛和精神突变,否则,怎么至于有如此强烈的断裂呢?

  事实就是这样: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所过的节日,与自己的传统几乎没有关系。在恢复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四个节日的国家法定地位之前,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中国近代以来的节日谱系与自身传统形态的差异,可能是最大的,是最缺少自身文化传统的。

  

  三、有两把利剑,斩断了我们的节日传统。

  出于对遭受西方列国欺辱的沉痛反思,“五四”以后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自我批判,最终发展成严苛的文化自戕。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曾计划把传统节日改为公历庆祝,为此,不惜采取强硬的行政干预。到了什么程度呢?——谁卖年货,就把谁的店铺砸烂!

  在稻谷之一熟里体验漫长一年的开始与结束,多么本真、多么纯粹的时间感知啊!而今现代化可令稻谷两熟或三熟。全球气候变暖,让那些把目光沉浸在天空里的人们,望穿双眼也等不到候鸟带来的讯息;而冬眠的动物们终于也变得无所适从了,在冬日里早早醒来,紊乱了数万年的生命时钟。古老的宇宙时间被颠覆了。

  一个多世纪以前,西方现代性用鸦片战争切断了中国的文化自尊,让中国人在仓惶之间,把文明的步调比照于西方文化来设计;一个世纪以后,西方现代性又以高科技、信息社会、全球化,进一步抢占中国文化残留的空间。

  在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的一份调查里,有57.1%的中国男性认为:“中国传统节日停留在吃、穿等物质层面,而外国节日更注重精神的交流。”另有60.7%的女性认为:“外国节日轻松自在,中国传统节日过得累。”

  是什么把中国传统节日竟变成了吃和穿?又是什么把中国传统节日变得不再有精神交流?甚至变得连轻松都寻不到了?古人清明插柳、赏青追远的那番韵致呢?而重阳登高,茱萸系臂,菊花簪发,放目苍崖的那番高远呢?端午节沐兰汤、佩香囊、缠彩缕、食五毒饼、划龙舟、打马球的那番情趣呢?上巳节佩兰、祓禊、踏青、游春的那番情怀呢?而至中秋,人与月色清风相伴,抬头望月,低头思亲,品香茗美酒,赋诗词赏菊花的那番空灵雅意呢?

  不是传统缺乏意义;而是传统在历史的羊肠小道上磕绊与迂回时,不幸丢失了意义。中秋节变成了月饼节。精美的、光彩照人的天价月饼、黄金月饼,将月光的清辉消蚀一空;一个淳朴的节日,被商品经济变得虚夸浮华,变得面目模糊,变成一个可疑而庸俗的商品促销者!中国传统节日的价值性生存,在历史弯曲的隘口里,被消费主义再使出最后一记重拳,终于抽去了它残存的一丝游魂。

  同样的事情,在少数民族地区大量发生。2007 年的哈尼族新年“昂玛突”节,云南元阳县新街镇摆出了600桌长街宴,蜿蜒逶迤,蔚为壮观。各级各部门的行政官员及社会各界代表,亮出手中的入场券,鱼贯入场。菜肴十分精美,整齐划一,数量、品种都是同一制式。原来,长街宴的菜食并非出自民间,而是镇政府花了每桌200元的价钱,把生意给了当地餐馆。

  此时,“昂玛突”的真正拥有者,那些面色黝黑的哈尼民众,却被围在“长街宴”黄色的警戒线外,不时地踮脚,朝里张望,看看热闹。

  他们成了旁观者。他们失去了庆祝节日的资格。而“长街宴”的发明者,正是他们的祖先。

  本来的长街宴呢?——丰收后的哈尼人,将自家饭桌拼接起来,每家捧出几道菜,众人喝酒谈天,说古道今,追诵先祖功绩,祈求寨神护佑,互道祝福。席间,年轻人击鼓而歌,兴起而舞,编织村社互助相爱的亲情网络。

  一个纯朴的民间节日仪式,被取其形,抽其魂;之后,便成为一道奢华、浮躁的风景,成为一张推销地方经济的虚伪的视觉名片。

  仪式变成了空壳。但是,节日终究是一个民族躯体上那条最绵长、最有韧性的红线啊!它承载了多少文化的精魂?然这悠远的珍稀的价值,却正在变得脆弱、轻忽,也许,一扯就会断。

  所以,在新年到来之时,这样的祈祷和祝福,应当在天地之间,沉沉响起:我们民族的节日,万岁!

  

  (本版图片为资料图片)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活态传承是节日文化的“真魂”

□ 祁庆富


  

  “代代相传、世代相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属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差异在于它的“活态性”。“活态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魂”,也是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存续的“真魂”。传承保护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一定要牢牢地守住这个“真魂”。

  传统节日作为各种文化表现形式集合的文化空间,被拥有者普遍认同的民间信仰是节日传承的灵魂。当前,在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保护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民间信仰的问题。

  宗教信仰是精神支柱,在节日活动中已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民间信仰。例如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傣族“泼水节”起源于佛教的节日,节日活动也贯穿着佛教精神。离开宗教信仰就无法解释泼水的来龙去脉,也无法解释泼水寓含的丰富文化内涵。

  在中国少数民族中,还存在有大量的原始宗教,这些尚处初期状态的初级宗教形式,主要存在于社会发展相对缓慢的某些少数民族中,如鄂温克族的萨满教、纳西族的东巴教等等。 “原始宗教”作为一种民间信仰,渗透在传统节日活动中,例如白族“绕三灵”,既有佛教、道教因素,也有“本主崇拜”的民间信仰成分。

  可以说,民间信仰是大多数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精神支柱,体现出中华各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之“魂”。抢救、保护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就必须充分认识和尊重少数民族民间信仰的精神价值。尊重各民族的信仰价值,就是尊重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将“民间信仰”等同“封建迷信”的说法,是个固步自封的、没有被彻底破除的“误区”,应当打破。

  传统节日的仪式性规范决定固定的节期和相对稳定的节日场所,制约着节日的“活态传承”。随意更改节期或脱离传统的场域,都会使节日的“活态传承”遭受破坏。我们必须看到,一些地方打着文化遗产 “原生态”旗号,并不是为了遗产的保护,而是作为“货真价实”的幌子、招牌混淆视听,行商业性活动之实。有的地区,由政府出面组织大规模的“旅游文化节”,把经过加工改造的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包装进行表演,并且宣传为“原生态”,是一种错误的误导。把固定时间举行的民间信仰节日,变为一种演出商业活动节目,这样的“原生态”必然是对文化遗产的亵渎和破坏。

TOP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节日




  春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京族哈节

    傣族泼水节   锡伯族西迁节

    彝族火把节

    景颇族目瑙纵歌

    黎族三月三节

    鄂伦春族古伦木沓     

    瑶族盘王节    壮族蚂 虫另 节

    仫佬族依饭节   

    羌族瓦尔俄足节

    苗族鼓藏节     水族端节

    布依族查白歌节   苗族姊妹节

    独龙族卡雀哇节   怒族仙女节

    侗族萨玛节         仡佬毛龙节

    傈僳族刀杆节

    塔吉克族引水节和播种节  

    土族纳顿节     都江堰放水节

    雪顿节           元宵节         

    渔民开洋、谢洋节   

    畲族三月三     宾阳炮龙节   

    苗族独木龙舟节

    苗族跳花节

    苗族四月八姑娘节

    德昂族浇花节    江孜达玛节

    塔塔尔族撒班节  

    羌年      苗年

    毛南族   肥套

TOP

11版

2009年各民族节日一览

TOP

12版




有关节日的记忆



哈尼族“嘎汤帕节” 杨德明 摄
黎族“三月三”
苗族“三月三”
白族“绕三灵”
基诺族“特懋克节”
傣族“泼水节”
景颇族“目瑙纵歌”
满族“颁金节”
  “节日是我生命的一支歌,它陪伴我成长,教会我知识、信仰、民俗,让我领略到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没有它,我就成了精神的流浪者。”——每个民族的每个人,对节日都有着特殊的记忆,这些记忆贯穿生命始终,衍生成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叶梅(土家族) :我是土家族,说到过年,总比汉族要提前一天。朋友问是为什么,这是因为土家人“过赶年”。有一个传说,从前土家人老受欺负,被赶到深山里。有一年快到过春节时,土家人的首领想出一条计策,大年期间对手肯定会放松警惕,不如提前一天过年,到了腊月三十,可以趁其不备突然发起攻击。腊月二十九这天,土家人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然后星夜出发,结果大获全胜。从此土家人就在腊月二十九这天吃团年饭。小的时候,同学们都因此而羡慕我,“小孩盼过年”,大家都眼巴巴地等着,但大年在我这里却提前到来了,怎能不叫人兴奋呢?                              
  杨金卫(怒族):怒族有很多节日,最是“开春节”叫我难忘。
  我第一次参加这个节日还是在30多年前的时候,那时我才7岁。记得那天是3月6日,我被我的哥哥们化装成一个小男孩,脸上涂抹了一些黑色的碳粉,头上插了鸡毛,身上穿了羊皮背心,腰上挎了弩弓,完全一个女扮男装。因为在当时,这个节日是不让女孩参加的,哥哥为了满足我的要求,才想出了这个主意。
  那天,村里的老老少少都聚集在一起,在祭司的主持下,祭祀神灵,祈祷平安,期盼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活动带有宗教色彩,很多人身上画了花纹,他们宰杀牲畜的时候,我感到有些害怕,哥哥为了不让我叫出声来,紧紧捂住了我的嘴巴。
  时间过去了30多年,我早已从云南那个小山村来到了北京,上学、工作、生活,儿时的记忆很多都已渐渐淡远,直到前年我回家乡,又一次赶上了 “开春节”。不过这次已经不用化装了,现在的“开春节”,男女老幼都能参加,大家穿上民族的盛装,一起唱歌跳舞,一起拉弓射箭,少男少女们谈情说爱,大家吃肉喝酒,一派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
  李庆安(哈尼族):哈尼山寨每逢过“六月年”,都要荡秋千。荡秋千,须先搭建秋千架。要搭建秋千架,离不开4株参天大竹。那么,大竹从何而来呢?
  32年前的那个黑夜没有月光。全村30多位12岁左右的小伙子,包括我,经过事先周密策划,悄无声息地前去“行窃”,目标是另一个哈尼山寨附近的一片竹林。有人放哨,有人锯竹。待4株大竹倒地,小头目一声令下,大家将大竹架在肩上,飞也似的直奔回家。几天之后,哈尼“六月年”——“苦扎扎节”正式启动。一座秋千在村边拔地而起,用的乃是我们夜间“窃”来的大竹。全村年轻人,特别是进入订婚年龄的年轻人,都争先恐后地荡秋千,看谁荡得最高,谁的荡姿最美;全村老少,皆围圈驻足,看谁最勇敢、最灵活、最潇洒。此时此刻,荡者的心情,堪比奥运赛场上的运动员;而观者的心情,也堪比奥运赛场的观众。
  在哈尼族地区,盗贼很遭人鄙视。但为架秋千而“行窃”,则是例外。此类“窃贼”,纵被抓获,也不会有羞耻之感。哈尼人普遍相信:倘若竹林主人不依不饶,“窃贼”们只要对着竹林齐声高喊:“喔――嚯――!”第二年,整片竹林就会死去。
  阿地里·居玛吐尔地(柯尔克孜族):每年如期而至的“诺如孜节”总是与祈祷上天古老的神灵有关,同草原牲畜产羔、出奶有关。父母亲总是要张罗着宰杀一只山羊,做一顿用7种食物汇合的类似于“八宝粥”的“阔确饭”,邀请亲戚以及邻里分享,还要点起松柏枝绕着每个人的头部,口中念诵驱邪祝福的古代歌谣为大家祝福。
  由于在我的故乡汉族人口相对较少,因此曾经有一段时间,春节被看做是他者的节日,与我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随着各族人民关系的不断深入,再加上我自己又是在汉族学校上学,春节便也逐渐成了与同学们同乐的一个清晰记忆。那时候,物质生活极为匮乏,节日来临,绝不可能每次都穿上新衣服,更不要说能够得到玩具等礼品,这是极为奢侈的愿望。如果能够吃上一些平时少见的食物就已经是最大的满足与欢乐,孩童的娱乐活动也是民间的、淳朴的。各族同学以及小孩子们最期待的就是那些能够允许到各家拜年的春节、古尔邦节、肉孜节等传统节日,因为要好的朋友们可以结伴、毫不顾忌地到各家去分享各种美味而不会遭到主人家的白眼。
  雍继荣(羌族):年节总是与节气相关,与我们心目中的天地关联;它是虚空时间上一个生动具体的点,点与点之间形成一段我们所熟悉的距离,因其熟悉,生命就少了惶恐,多了份从容;它丈量着我们生命的维度,给我们的生命以激励,也给我们的生命以慰藉;它是人的,由人来给它定义;它是文化的社会的,社会以发展来丰富它,它以丰富来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羌历年”是祖先传承下来的礼物,它让我们懂得,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从来就很重要。
  焦建成(锡伯族):“西迁节”是锡伯族所有节日中最重要的。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八,锡伯族各个家族都要带着吃的东西相聚在野外祭祖过节。节日中,民族习俗应有尽有。小时候,我每年都同大人一起到野外去过“西迁节”。在孩子们欢乐的嬉闹中,常见老人向东北方向洒着白酒,嘴里喃喃之语不断,他们总唱一首思乡的歌,一人唱来,众人齐和,歌词虽然记不清了,曲调却哀婉凄凉至今不忘。     
  阿那多利(俄罗斯族):圣诞节,原为纪念耶稣诞辰的节日。俄国东正教会规定圣诞节为俄历12月25日,对照公历就是元月7号。俄罗斯族人也就在每年的元月7号欢度圣诞节。俄罗斯人认为圣诞节是新的一年的开始,在圣诞节期间,节日仪式与活动的中心内容是人们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吉祥。每年的元月6日都要举行宗教仪式,信东正教的俄罗斯族人都要去东正教堂做祈祷活动。按习俗,圣诞之夜直到天上的星星出来,俄罗斯族人才吃团聚饭,饭后去参加圣诞晚会。圣诞夜的晚餐期间,农村的田野里都要燃起篝火,农民认为点起篝火,新的一年小麦就会茁壮成长喜获丰收。圣诞夜年轻人面带牛、羊、熊等动物面罩,三五成群挎个篮子去各家,他们敲开好客主人家的门,唱圣诞歌,祝福主人全家幸福。主人摆上茶点招待他们,临走时还要送一些食品。他们走访几家后,包或篮子就满了,几个年轻人就会在一起拿出食物分享,共庆圣诞之夜。圣诞节前,俄罗斯族家庭要打扫房间,浆洗衣物,烤制面包,制作果酱甜点,宰好鸡、鹅等以备圣诞夜之用。 
  吾要(藏族):藏历新年藏语称为“罗萨尔”,留在童年记忆最深的是玩羊骨踝的情趣。孩子们把平时积攒的羊骨踝染成红黄蓝绿等各种颜色,表示自己独特的标志。一只羊只有两个羊骨踝,积攒起来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羊骨踝有6个面,每面的图形分别表示绵羊、山羊、马、骡子、狗和金翅鸟。它的玩法很多,男孩们每人每次拿出固定数额的羊骨踝摆在墙根摞起来,摆成一个图形的同一个方向,在一定距离外用专用的大骨踝去打散。打散落地后的图形是决定输赢的,如果能抓住反弹出来的羊骨踝,落地的图形自己不满意的话可以重新补打一次。这要看每个人身体的灵活性和柔韧性。女孩的玩法主要从地上抓起羊骨踝扔到空中,看能在手背上落多少,然后用手背再次抛到空中反手抓回手中的数目来决定输赢。这种玩法可以男女孩共同玩。这种游戏是一种既健身,又增进友谊的趣味性娱乐活动。  
  余梓东(满族):“颁金节”是满族最具民族特色的节日。“颁金”是满语“颁金毕”的音译,意为生长、生成、生产等。源于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10月13日皇太极上谕将族称定名为“满洲”,把“颁金节”作为满族定名日,象征满族在祖国多民族大家庭中充满勃勃生机与旺盛活力。我是在上世纪90年代早期在《人民日报》撰文介绍“颁金节”的,现在该节已经为海内外满族同胞广泛认同。每逢佳节,满族同胞欢聚一堂,一方面观看精彩文艺演出,一方面畅叙友情,品尝满族食品,会场充满了热烈祥和的气氛。     
  杨福泉(纳西族):节日是我生命的一支歌,它陪伴我成长,教会我知识、信仰、民俗,让我领略到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没有它,我就成了精神的流浪者。我远离故乡20多年,但众多远离故土的纳西人,每年还是要相聚一起过自己的民族节日;只要有可能,我如今还会想方设法回到故乡去过一些自己特别喜欢的节日,比如祭天、火把节、春节。上世纪80年代,我漂泊在异国他乡,最使我快乐的事之一,就是和在国外的中国同胞一起过春节、中秋节等。

  阿里雷公(回族):在我刚刚懂事的童年,就在脑海里隐约记住了穿上洁净的衣服,随父母到所住地的清真寺去参加穆斯林的节日。那香喷喷的油香,热乎乎的粥,好吃的味道永远铭刻在心。几十年过去了,那味道似乎再难找到。改革开放后,我们终于又能走进清真寺做礼拜了,又能在那闹市里圣洁的净土庆祝我们的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我们在一起聆听或一起诵经和赞主赞圣,一同面向天房做礼拜。
  2008年的古尔邦节刚在清河清真寺过完,又第一次应中央民族大学之邀,在民大礼堂与数千各民族兄弟姐妹同庆,我和友人同作一幅中阿文《古尔邦节快乐》的书法作品,同台献给这喜庆节日,和数十位表演歌舞、相声、器乐、太极等等的学生和穆斯林代表同台献艺并合影留念,品味了今生除童年吃开斋饭之外的另一道大餐,一道光鲜灿烂的文化大餐。愿各民族的节日,愿我们穆斯林的年年岁岁都能有这样的大餐美化我们的心灵,营养我们的肌体。
  
  杨爱东(白族):记得小时候在家过白族一年一度的火把节,快到节日的那几天,街上到处都有火把卖。白族的火把很有特点。先砍下一颗树,把树皮削掉,上部保留原状,下部削尖,中间劈开,塞进一些树梢,插上易燃的松明,放在太阳下面晒干。然后在上面根据自己的喜好做各种装饰。火把的大小是根据树的大小,和谁耍来决定的。大人耍大的,小孩自然就耍小的了。每个村子都要竖立自己的火把。有四五层楼那么高。竖火把是很讲究的。生女孩的家里负责上山砍木材,生男孩的家里负责来竖火把。火把竖好后要在上面做装饰,插上各色彩旗,象征步步高升的升斗,以及各种当地特有的水果:火把梨,花红等,还要挂上鞭炮。到了节日这天,每人背上装有用松香和锯末拌在一起的包就去过节了。先是德高望重的长者宣布点火把,狂欢便随之开始了。大家围着大火把跳舞、唱歌,并点燃手里的小火把,把装在包里的松香撒向火把——顿时,一团团的火焰腾起,人们互相撒互相说着祝福的话。大火把燃烧着,点亮了半个天空,还时时伴有鞭炮的响声。从上面掉下来的升斗谁抢到就预示来年步步高升,抢到好吃的就预示来年五谷丰登。狂欢通宵达旦,十分热闹。  
  
  伊明·阿布拉(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大型传统节日有古尔邦节、开斋节和诺鲁孜节,既有宗教色彩,又有娱乐氛围,全民参与,隆重热烈。民间素有“死亡之外全是节日”之说,这句话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维吾尔族乐观豁达的处世哲学。离乡久居首都30个春秋,本人酷爱欢聚的欲望从未熄灭,反而愈加强烈。除三大民族节日或全民共同佳节,只要时间允许,无论冬季初雪节、男孩割礼、摇篮礼、女孩青春礼,还是男女彩聚、好友轮聚等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新旧联欢活动,我必定会按时到场。
  
  祁进玉(土族):我一直以为“春节”就是土族的节日,然而等到自己年过三十,偶尔从事与土族有关的调查研究时,才发现自己竟然孤陋寡闻,土族自己的民族节日是“安召纳顿节”。“安召节”是青海互助方言区土族的节日,“纳顿节”主要为民和方言区的三川土族特有,举行的时间都是在农历六月份,农村一般此时喜获丰收,是为酬谢诸神,欢庆丰收而作。“纳顿节”因为历时近两个多月,又有“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之誉。同仁土族最隆重的节日为民间的“六月会”,最早从隆务寺附近的藏族村子四合吉村开始,最后在保安下庄、哈拉巴图、尕队三个土族和藏族村子联合举行,届时观者云集,近年来甚至吸引来很多西方的学者、旅游者和文化交流团体等前往。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片)  

TOP

头版


盛装迎新年



  新年临近,居住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上的蒙古、鄂温克等民族的群众纷纷穿起艳丽的民族服装,喜气洋洋迎接新年。2008年前三季度,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已达4701.4元,同比增长891.4元。
 
  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新年有期待
——本报改版致读者

  读者朋友,当本期报纸到达你手中的时候,我们已经跨进了2009年的门槛。中国民族报社全体同仁,首先向您送上新年的祝福。

  您肯定已经注意到,本报改版了。是的,按照国人的习惯,岁末年初,除旧布新,我们也未能免俗——除了版式的更新,我们对报道内容和方式也做了若干调整。

  最大的变化,是增加了一个新的周刊——《理论周刊》。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使我国的民族事业在大踏步前进的同时,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为人们、尤其是理论界关注和探讨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提供一个平台,并从历史、环球等角度提供一些相关资讯,是我们创设这一周刊的背景和初衷。值得一提的是,第16届世界民族学与人类学大会将于今年在我国召开,《理论周刊》将为您了解有关信息提供一个具有良好视野的窗口。该周刊每周五在本报5至8版与您见面,本期是首期,如果您想先睹为快,现在就赶快去看看。

  此外,民族新闻报道和《文化周刊》、《宗教周刊》依然是本报经营的重要板块。除继续保持目前的特色外,我们将在两个方面进一步加强:

  提高新闻品质,增强引导能力。报纸是新闻纸,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问世,并没有改变报纸的这一属性,但却促使纸质媒体的新闻报道向独到和评析的方向发展。作为政治性、政策性较强的民族新闻媒体,本报除尽可能加大信息量外,将着重提高新闻报道的品质,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及宗教领域热点新闻和难点问题,加大关注和解析、评述力度,从根本上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

  注重知识传播,增进服务功能。在我国的新闻及文化传播领域,民族宗教题材一直是一个“短板”,社会公众、包括许多公务人员和知识人群的民族宗教知识相对贫乏,这与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和现实很不相称。鉴于这种状况,本报将在继续服务高端人群的同时,兼顾一般读者的需求,从新闻角度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宗教基本政策和知识,尤其是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知识的普及性宣传报道,增强可读性和趣味性,努力成为读者了解民族和宗教知识的良朋益友。

  2009年,是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也是本报创刊的第九个年头。说实话,当揭开新年第一张日历的时候,我们的心情并没有稍感轻松。进行民族并涉及宗教领域的新闻报道,我们有优势,也有局限。自创刊以来,虽然一直在努力,但我们深知,距离胡锦涛总书记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的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目标,本报要走的路还很长。我们希望,这次改版能离这一目标更近一步。当然,这尚有赖于今后新闻实践的检验,也有待于各位读者的评判。

  让我们共同期待!

  本报编辑部

《中国民族报》 2009年1月2日

TOP

在胡锦涛爷爷的鼓励中走进新一年

□ 肖青

《中国民族报》 2009年1月2日


  14岁的羌族少年王力敏做梦都没有想到,2008年12月29日会成为他生命中最激动的日子:下午5点,他看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给他的回信。这一幕令他终生难忘。

  日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四川地震灾区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和民众生活情况,看望慰问灾区干部民众和各地援建人员。27日,胡锦涛来到北川羌族自治县桂溪乡初级中学,看望学校师生和山东潍坊援建人员。

  桂溪中学地处北川、平武、江油交界处,“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因师生及时疏散,千余师生无一伤亡,但学校校舍、设备全部震毁,直接经济损失2400万元。7月底,由山东潍坊市援建的过渡性板房搭建完毕,全校师生按时复课。目前,预计投资4000万元的新校区正在加紧建设中。

  胡锦涛的到来,令1000余名师生非常激动。正在上英语课的初一八班的王力敏和同学们商量着,要给胡爷爷写封信,表达地震后他们所感受到的来自海内外的关爱以及全班同学的感激之情。王力敏执笔完成了这封信。

  当胡锦涛一行走到初一八班的教室外面时,同学们唱起了英文歌曲《新年好》,一些同学走出教室,列队向胡锦涛鼓掌致意。看着笑容灿烂的孩子们,胡锦涛非常高兴,他向同学们问好。同学们立即高呼:“胡爷爷好!”女生王鑫垚拿着那封信和一张印有学校未来规划的新年贺卡,激动地走到总书记身边交给他。胡锦涛慈爱地拉着鑫垚的手,和同学们合影留念。

  整个过程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王力敏说,那些场景令他一夜难眠。虽然信交出去了,但想到胡爷爷那么忙,根本就没敢想会收到回信。,当校长拿着信走过来时,所有的同学都激动得跳起来。

  胡锦涛在信中说:“八班的全体同学,你们好!你们给我的信和贺卡,我都仔细看了。今天下午我来到你们学校,听到同学们的朗朗读书声,看到同学们的灿烂笑脸,我从你们身上看到了灾区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在经历了这场历史罕见的特大地震灾害后,同学们都长大了、懂事了。我为你们的进步感到高兴。”

  “你们原来的教学楼在地震中毁坏了,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新教学楼正拔地而起。希望你们把党和人民的关爱变成激励自己不断进步的动力,用知识成就理想,用美德塑造人生,长大以后更好地建设家乡、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衷心祝愿你们在祖国温暖的怀抱中茁壮成长。胡锦涛”。

  同学们争相传阅着胡锦涛亲笔签名的回信,兴奋之情难以言表。吴天春校长说,要把这封信好好保存,这是激励全校师生不断前行的巨大动力。王力敏说,新的一年来了,自己和同学们都会按照胡爷爷的叮嘱,好好学习,长大后为建设更新更美的北川奉献自己的力量。

TOP

西藏百姓话新年送祝福:
“人牛!家牛!国更牛!”

《中国民族报》 2009年1月2日

  在迎来崭新的2009年之际,西藏自治区普通百姓,回顾2008年,展望2009年,谈感触,话希望,欢喜无比。

  当雄县格达乡羊易村4组牧民噶玛旺久说:“2008年10月,我们这里的牧民们经历了可怕的地震,但是在这危难时刻,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社会各界的无私援助让我们灾区的群众渡过了难关,生产生活很快恢复了正常。2009年,我和村民都充满了信心,决心在废墟上重建美好的新家园。”

  “以农牧民安居工程为切入点的新农村建设的实施,使我们广大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有了显著的变化,日子越过越红火。我决心在新的一年里,把党和政府支农、惠农、利农的好政策落实好、实践好,过上更加幸福的日子。”堆龙德庆县马乡的农民白玛的一席话也许道出了西藏许多农牧民在新年里的新期盼。

  “平安是福!我希望新的一年平平安安的,因为只有在安定和谐的环境下,我们老百姓的日子才能过得更加和美,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生意也才能做得更兴隆。”在拉萨八廓街经商的伊苏说。

  “2009元旦快到了,我祝福牛年里,人牛!家牛!国更牛!”聊起对新年的祝福,在拉萨工作的唐先生幽默地说。

  (次仁罗布)

TOP

苗族新年也到了


《中国民族报》 2009年1月2日
  今年的苗年“初一”与新年很近,是元旦前的3天。当天,黔桂交界地大苗山一带的各族同胞汇聚广西融水县洞头乡六进村,举行芦笙踩堂、演唱侗歌等文体活动欢庆苗族新年。据了解,每年农历十二月初一为当地苗族新年第一天,欢庆活动从六进村开始,然后在黔桂两省(区)相邻3县6乡10多个村寨依次进行,17天后在广西良寨乡结束,当地苗、瑶、壮、侗、汉等各族群众连续数天聚到举行活动的村寨欢庆新年。


                                      龙涛 摄

TOP

把根留住,再现鄂伦春狩猎文化


《中国民族报》 2009年1月2日
  新年到了,模拟再现早期鄂伦春人生产生活方式和民俗风情的“迎新年鄂伦春狩猎文化活动”在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举行。
  由于传承人相继去世、语言退化、文化载体缺失等原因,包括狩猎文化在内的我国东北地区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濒于消亡。为此,内蒙古有关部门于2008年启动了为期3年的文化帮扶工作,共涉及50多个项目。
  鄂伦春族长期的狩猎生产文化,是研究古代东北民族史和通古斯语重要的依据。鄂伦春自治旗与西北民族大学等国内民族文化研究机构合作,对岩画、冰川遗迹、鲜卑人祖庙嘎仙洞内的顶龛以及产生于狩猎民族悠久的民族文化,进行了考察、研究、认定。

  (周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