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中元节与天津天后宫

发布: 2013-8-20 21:38 | 作者: 井泉水 | 来源: 新浪旅游 2013年08月20日17:29 | 查看: 368次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d3j!n4f5bo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k)w(?DBg+u+@!CO M_
  (井泉水的BLOG)中元节,与我国古代流行的土地祭祖有关。民间旧称鬼节,又称“七月半节”。佛教称盂兰节、盂兰盆会或盂兰会,本是汉地佛教地区的一种宗教活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供奉神佛仪式及僧人超度亡灵的法会。此会兴于南朝梁大同四年(538年)。后道教仿而效之,创立了天、地、水三官神祗,天官赐福,正月十五日生日,称上元节;地官赦罪,七月十五日生日,称中元节(《天津志略》记载此节为十三日至十五日——笔者);水官解厄,十月十五日生日,称万元节。届时晚间举行宗教活动。

hp6QZ_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2R"[j'lSh

《点石斋画报》中关于天津中元节活动的记载

Z e _ ldT C*]^'\

  旧社会,在天津举行这种活动的主要是天后宫和玉皇阁。

@wj{(P"d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K6F3w AtiL

  按津门旧俗,这天白天人们要下洼给祖先烧香烧纸,祭祀亡灵,下洼有河东、西门外、南大道(西南角)、大丰路和北站外这五条线路。而居家的老人们便在自家门口或门脸房前摆设桌椅、茶水,免费供下洼归来的人们到此饮水歇息,以表愿心。当晚,富裕人家到河边放河灯,或者来到海河边看天后宫的河灯。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9V#Ye1WE2I(Uo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3J8b.m4V[

  这天晚上,在天后宫的院子里,居中放一张桌子,两旁放四张或六张桌子,要念一场经,超度亡魂,请神上香仪式与佛教大同小异。念完经要放河灯。天后宫紧挨海河,道士们遂到河边送河灯,在这里再念一场经。

;W2sDZVBD

wO5f)|r}N  河灯道士不制作,均为信士弟子做,一为纸灯,一为打瓜灯,即小西瓜灯。制作纸灯,多叠成船形。纸型在碗里压固,讲究的要烫蜡,蘸上牛油或羊油蜡,以免河水将纸灯洇湿早沉。有的还在纸灯下固定一块小木板,以利纸灯飘行。尚有一种纸质荷形灯,底部蘸腊,以蒲纸和油为蕊,成圆柱形,点燃后放行。制作打瓜灯,是将瓜切成两半,或只切掉上边一小部分,再将瓜瓤挖空,里面安放蜡烛。瓜皮刻以花纹或吉祥语,如“天下太平”、“一帆风顺”等。

2~!Q~ LF v3p(W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z `E'y7d%m:o

  点燃蜡烛时,薄薄的瓜皮透出摇曳的烛光,摇曳的烛光又映出瓜皮的颜色、花纹和吉祥话,展现出一个美好的艺术境界。届时,在初秋的静夜里,月朗风轻,各式各样的河灯,被河波推送着,缓缓顺流而飘;海河河道上,烛光闪闪,犹星溅河面,分外拨人心弦,使观赏者从感官到心理都得到一种慰藉,一种愉悦。

:[N|#n:z JK

I d2Kb i7M'JF*^U  有的年头河灯放得多,满河的西瓜灯,从天后宫能一直飘到河东挂甲寺。

z%ej2T6cS;P"i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mg*mB6X:QO

  据说,无论哪一盏河灯燃尽或被风浪打翻,都寓意有一个亡灵得到超渡,去了极乐世界,从而使生者得到慰藉。

b)Uykg3y(j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G.s ?J o7p.|@

  “七·七”事变,日本侵略军给天津人民带来的冤魂冤鬼实在太多了,人们有冤无处申,只好借放河灯之机以泄心头之恨。日本侵略军侵占天津后,因海河河道两岸皆为英法等租界地,他们不好干涉,所以有一年,一纸叠扎彩龙舟上写的便是“日本丸”,取“日本完”的谐音。此舟从法租界的紫竹林放入河中,顺流而下,观者备受鼓舞,无不拍手称快。

&Lj%C/Z*F

N"py,dvrd*L I  东洋铁蹄践踏下的津门,毕竟世道不安宁,“七·七”事变没几年,天后宫这一带有宗教和民俗双重成分的活动还是被迫中止了。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aC:@1k UW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VSH"` |*X3\

TAG: 上元节 天后宫 天津

字号: | 推荐给好友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sec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