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王大观:旧京环顾图记录老北京 曾捡破纸学画画

发布: 2011-9-21 07:01 | 作者: 王大观 | 来源: 中国新闻网-北京晨报 2011年09月20日 13:39 | 查看: 555次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U!QbO.Bn5~b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m4lF?!qc$sCv7_C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l jsg j7_^ ]3y

w2{0?!nd  8月12日,奥林匹克中心区国家会议中心地下一层6A展区,“老北京动起来”数字多媒体展览正式开展,吸引了各方人士的关注。其中一幅在高3米长228米的屏幕上滚动展示的《旧京环顾图》给人以震撼。因为它全面、细致地展现了旧城风貌,堪称是老北京的《清明上河图》。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b C [,Q'\K8r ] P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c(\)E])W+]FI

  这幅图,整整画了50年,是王大观先生呕心沥血之作,作品尚未完成,便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赢来各方交口称赞。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I _&v gG2y9z:U`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b5J1Pk B"@-o,fs V

  王老已离开我们10多年了,对于这幅巨作背后的故事,先生曾写下万余字的说明,本报特摘编如下,算是为这幅里程碑式的巨作,留下一个注脚。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h&|L*] p/Q ]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Xw'w? \"B

  王大观

2_J9s%aK/Lw8B8A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d"E^G)d fd

  1925年生,山东人,回族,擅国画,曾任北京铁路局文协副主席。王大观先生热爱北京,笔耕不辍,在他70岁那年出版了老北京历史长卷——《旧京环顾图》画册。这是他一生倾注心血的传世之作,是展示老北京风俗民情的巅峰之作。

)jwADQ$G-Jv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N,Y%KQ0W1GnW

  四处捡破纸学画画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rio*M#t H

&e9\(ly6J'e  我出生在北京一个贫寒的家庭,童年常常是一日难得一餐饱,每次放学路上,闻着支炉烙饼和炒菜的香味,幻想回家能饱吃一顿,但到家一看,连笼屉的支条都光光的,有时姐姐将拾来的菜帮,煮煮让我充饥。

|*z4vt(?R+q/m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p*_sUY ^O

  在学校,我没有新校服,就穿哥哥的旧校服,上军体课,被老师扭着耳朵出列罚站,最终,我因贫困而失学。

%d z*eOW a*rz0G&X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N3[-z9n!i pN6e*xe*I

  之后,听说俄专平民小学念书不要钱,家里就送我到那儿上学。那里全是穷孩子,老师很和气,我的国文、算术、美术成绩,都是全班第一。但好景不长,才念了半年,反动政府便查封了这所贫民学校。那些和气的老师被赶走了,我上学的梦想再一次落空。

+u:S Z~H@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6}8hi1q Oj^ A

  我从小酷爱绘画,四岁学画京剧群英会上的人物,在墙上、地上、水缸上画,赶上刮风天我就顺着城根、犄角旮旯,四处去捡整齐干净一点的纸,带回家后,掸去尘土在铺盖下压平,这是我画画的材料,从四岁到十四五岁,一直画个不停。

"@V-D6l(^~.OKR S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Bs/|:n H0r-zD3pg)l

  儿时的记忆中,最怕搬家,可偌大一座城市却没有我牢靠的栖身之所,我竟搬了十次家。生活中之苦莫大于离别旧居老邻、亲朋好友,每当晚上茫然地回到家中,望着城头凄清的月色以及满城乱飞的乌鸦,常有种悲凉的情绪袭来。朝阳门箭楼的窗口也像一只只含泪的眼睛,注视着冷漠的大千世界。

m3CvV])^

g,b] x wFE  转向社会大学堂

6AGN [NN

|%RehReS  失学使我的“课堂”从学校转向社会。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HEtx.b!} h-A^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gS ZWwt8s

  当时有位老街坊韩叔叔在故宫看大门,我经常在他的帮助下进故宫看藏画,使我大开眼界,找到了心中的乐土。

(J O!F M#c;a w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R5{Q%Ci[

  我虽年幼,但我却尽力默记用心去临摹那些画中的山水、人物、走兽……吸取艺术的精华营养,这对年幼的我应算是启蒙教育。11岁时,第一次看到《清明上河图》的摹本,仿佛人一下进到画里,令我如醉如痴难以忘怀。常听精通画道的前辈们讲:古人作画,情思意象,娴熟于胸中,才能得心应手,默写成章。我发誓以为规范,在我描绘人物作品时,刻意增强了对神韵、环境、情节的追求,并习惯于默写。无形中,为后来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r%c!\+@O)O9O

e%SHPo$}:R  我失学、失业期间,流浪街巷,郊外闹市、庙会,在僻静的角落闲逛,诸如杂草丛生的城墙上,荒郊坟地,观象台脚下,老线局的土坡,法塔寺脚下,都留下了我的足迹。我也常在小酒铺、剃头棚里听聊天,油盐店后柜帮忙,并随着话题东走西看,什么“九门八点一口钟”,什么北京四套城,八国联军的炮痕,五国(美、英、法、德、日)留驻洋兵营等,都会去看看。

-I W(i.V*c3^:Z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WH-r3qV

  人间是丰富的教科书

[,v8tQ R{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B6z2t]0};ok7[ S1_

  我少年时结交甚广,有老、少、妇、儒,满、汉、回、蒙各族朋友,玩伴中不仅有小贩、拾破烂的、捡煤核的、石匠、瓦匠、木匠的孩子,还有瑞王爷、四格格的后代,官宦弃养的苦少爷,教授、名伶之子女,驻外使节的子女,洋行职员、工匠、司机管事,车夫、厨师、裁缝的子女,等等数不胜数。

q,Y'A;x&b!?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d2d\:vAOh'm+?

  同他们朝夕相处,我了解他们的各种营生,我了解他们的情感,他们是可爱、可亲、可敬的,甚至觉得一树一石都深有感情。八七年我在创作中还常去巡我童年常坐的石蹲。这苦中之乐,在我的心灵深处留下了深刻印迹。

v6a al"b*W9a)Z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n ^{8nD

  人世间形成了一部活的内容丰富、寓意深刻的教科书。

w$E#Y%}Q z:o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m.nWrzVoajJQ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在日军侵入前后,十岁的我失学了,在街巷里推着小车募捐麻袋,为抗日修工事。不久北京失陷,市井一片萧条,粮、煤炭、原木、油桶等货物被洗劫一空,年货、节货、吃食、玩意、杂耍、燃灯、放爆竹、放盒子、踩高跷的,放烟火、各种聚会都不见了,这在我心中萌发了民族仇恨的种子,更加留恋北京人自己原汁原味的生活。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X.R{~%fc9~a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u.I'_:TK!Rw

  想给老北京画张像

p/pad&D7ya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B)Q [S3ZB2IU

  解放后,1951年故地重游,看到当年童年伙伴吐血倒地的土道,望着那“倒卧”气绝的胡同,看看凋谢的老树,百感交集,想画,却没能动手。1958年,我到中央美院进修,仍喜欢故地重游,总想把心中的东西画出来。

*J#`ix_%`B

%l UH6VcW%AX{b  后来,忙于宣传工作,“十年动乱”中,到处砸烂一切,这促使我思考创作一幅反映老北京民俗历史的画卷。动乱伊始,我便靠边站而无事可做,无论下班,休假、病假,闭门埋头于回忆默写。长约11米的初稿《京畿风光图》完成,让我内心感到一阵欣慰。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O7]"_EjlR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N:`,Y gvJ+T_

  改革开放后,北京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现代化迈进,一个融古今中外建筑风格,东西方灿烂文化的国际化大都市已展现在我们面前,很可惜,北京旧时的风物人情将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即使半个世纪前的情景也只是零星地残存在已经不多的老年人的脑海里。

cP mRCZ'q7zs(Ew

AMtSa/oH,q  现在人和未来人,纵然是画坛巨匠,也难以真实地描绘出他未曾经历过的时代,所以人们才格外珍惜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没有它,我们会对那个时代留下多少误解和缺憾。

(Jw1OP%a^9rQ9K|o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h]1H:?8Z'V&k@ G

  于是,我期盼着能有一幅本世纪前半期《清明上河图》。

1h&J u G,w2C3e2G+} U

Q~0yiTI8A  找到了老北京的感觉

A,NK^,O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V.``hM Q

  可这是一件多么不易的事啊,即使简练概括,也要人物上万、建筑上千,才能反映这座古城真实情景。该从何处下手呢?头绪万千,景物浩繁。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叶浅予、华君武、蒋兆和、启功、吴作人、李苦禅、秦岭云、黄永玉、侯仁之、张开济等老师的鼓励与帮助。

G'MX^N|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7H%b1G[w

  老北京城始于唐虞,大禹时期即北方重镇,至辽、金、元、明、清乃至民国初为都城,至今四千多年,文化积淀丰厚。

x].Xpb%n sPM

L oCvq&\kLA  要把对老北京城大海一般的印象系统组织起来,概括归纳在一条感觉真实的路线之上,并不容易。沈从文老师嘱咐我切勿过分简化、不可因噎废食,吴作人先生提出该画具有资料价值。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5q:D Jkn-Z:J4\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2f{v(L1^O4M/d V

  这样,我设计此画卷起始古都东郊之野,远眺通州城京北山区,由东至西过通州界,途经八里桥,朝外大街,东岳庙,至朝阳门,跨越城东垣,穿过大小胡同和街道,直到市中心——天安门前棋盘街。向南经前门大街闹市到天桥,于天坛远望南苑,落脚左安门外,这样顺画卷的走向层次分明地展示北京古都整体布局。我将全卷分为十二个段,每段所分描绘区域的不同其内容情景各异。

eo nTt~gk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g7^V|YIn

  各方盛赞老北京

G|ST c R/o1H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2[+t#L(eR-f;b

  1983年,经17年努力,《旧京环顾图》完成了上卷,人物逾万,总长50米左右。同年7月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创日参观者1.1万人的纪录。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L,^6y;d5c/t-]A&m.A

t5gp'd8|0A:X^  英皇家电视公司总导演皮特·蒙泰格浓留言道:“看到此画何等乐事,如此壮观,如此详尽,如此真实,又全靠一人回忆默写……”一位意大利驻苏大使说:“携全家来看画已是第三次,看画了解北京,并使人喜欢中国传统技法,令人流连忘返。”

bt/{1c,OzC

oxr3e H4G;{0DX-h  侯仁之先生说:“这是见物见人的历史记载。”叶浅予老师写道:“王大观把旧北京的城关庙宇、宫殿民房、车马树木、民情风俗描绘得一丝不苟,应有尽有,真是洋洋大观,堪称《清明上河图》以后的一件风俗画大杰作”。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_m*Q-E \2M Zy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eU Gg,D|!Rl

  钱学森说,“看看此画,古城真可爱。”张仃说:“大观可成民俗画家也是国家之需。”我国舞台美术家泰威、麦一、宋宏荣留言写道“舞美蓝本,艺术奇迹”。在《骆驼祥子》中扮演虎妞的电影演员斯琴高娃也来了。她把观看画展,当作到旧北京体验生活!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S?6dPk

|!d%Z0D Rj$FD!q E P  我画的长卷已很长了,但我心中的卷面更长。所画的画卷可能比我的生命还要长。我还要从不同的角度、路线、季节继续描绘古城北京。以感激报答支持、关心我的又是热爱北京的人们。反映历史是为了研究社会,绘画前人也是为了超过前人。

~\^]*?F_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mY+e\0I&lhP6tM

  (王大观原文,本报有删节)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t;t:V-y:V@

KUh1ZVW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N2N\2po

TAG: 老北京 美术创作 旧京

字号: | 推荐给好友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sec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