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追寻老行当:剃头挑子被时尚现代发廊取代

发布: 2010-12-03 15:27 | 作者: 顾介铸 赵晓勇 龚 为/文 肖 勇/摄 | 来源: 中国新闻网—新华日报 | 查看: 919次

“磨剪子嘞,镪菜刀!”磨刀人走街串巷的叫唤声,唤起不少人的儿时记忆
 

  你是否怀念,那曾经遍布大街小巷的铁匠铺、修鞋摊,那曾经此起彼伏的小贩叫卖声?五花八门的老行当,是人们昔日生活中浓醇的味汁。

Hmd J-XcP

  然而,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许多老行当渐失踪影,一些则注入新元素,变换了面孔:手工配钥匙变成了电子配制;手工刻章演变成电脑雕刻;剃头匠的剃头挑子时尚的现代发廊取代……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P0j;k+h3`{-Of

  令人欣慰的是,泰州市近日成立了老行当文化研究与保护协会。这在全国是“第一家”,以“老行当,新日用”的保护思路,将那些传统行当的传承人物集中起来,把他们的手艺绝活保存起来、延续下去。

H1UMuH |7]*j

  走近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这58个老行当的传承人,记者捕捉一些行将消失的行业镜头。追寻这些影像,触发记忆深处的怀念,希望这些渐逝的老行当作为一种文化,不仅只停留在父辈的讲述之中。

:iH5of4qn{

+h~R k%c+Iz B

 

kTq/|9`X+`g0l2{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E G`pbi}

    一张刨凳、一把斧子、一个扒箍、一把锤子,祖辈传下来的箍桶手艺,到仲根山老人这里已是第五代了。
 
 
 
    张旭,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之一,让有着悠久历史的兴化竹泓竹木雕依旧保持鲜活。
 
 
吹糖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技艺,也是一项濒临失传的民间工艺。
 
 
    锔碗现在没有了市场,而祖辈传下来的技艺,彭学仁老人舍不得就这么丢弃。家里打坏了碗,他还是会锔一下的。
 
 
    在兴化东城外大街上,一家由清代保留至今的大药号——上池斋,依旧在经营着。
 
 
    刘鸿喜的弹棉花铺,生意一直挺红火。他说:“附近的老年人还是喜欢用我弹的棉花
 
 
修铜锁,制铜壶,配铜把手……老铜匠的手艺活让孩子很是好奇。
 
 顾介铸 赵晓勇 龚 为/文 肖 勇/摄

TAG: 发廊 时尚 挑子 现代 行当

字号: | 推荐给好友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sec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