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平安夜堵车是传统文化的缺失”?

发布: 2010-12-28 18:49 | 作者: 邓海建 |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10年12月27日 10:58 | 查看: 826次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7q~~.bL4RDW

(老外在中国 圣诞别样过      新疆日报网   时间: 2010-12-25 11:41:00   )   

D:o3Mo*t+nnm;Hcjk;T

8v2By&p1?j2K9sY~  惊闻“平安夜堵车是传统文化的缺失”

;RZ0oY%K9s-r*b3S s

H4N)xcQp  平安夜堵车是传统文化教育的缺位;过洋节、说洋文、一切哈韩,这不是好现象。昨日,教育部课题《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研究》在武昌开题,专家们会上热议传统文化教育的缺位。(12月26日《武汉晨报》)

r5L`p6\%`r#q,Iz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t2} B'[7ic

  专家就是专家,研究的理论也很神奇。譬如“平安夜堵车是传统文化的缺失”,仿佛中国的小汽车都是一夜之间上路的,又或者上路的汽车都是去做弥撒、报佳音的,于是悲叹一声——传统文化完蛋了!当然,我觉得有了这个伟大的研究成果,完全可以为北京等城市解决一下“堵城”的心病:你看,堵车就是因为洋节,那么,禁止过洋节,道路不就畅通起来了吗?

R^ouu4R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T(w2o^I#n"^

  节日就是文化的表情。但怎么过节,意义还是不一样的。圣诞在中国,恐怕早就消弭了其宗教意义,剩下的就是一场盛大PARTY,大家热闹热闹,借洋节赶集而已,商家多卖点货,市民趁机亲热一些,跟宏大的文化本身,似乎关联度不是很大。至于“过洋节、说洋文”等不是好现象——这话让人很有时空逆转的错觉。地球是平的,全球金融危机都能让中国西部小镇上的小摊贩“亏本甩卖”了,我们这些走在潮流前沿的专家学者,怎么就偏偏见不得洋节、看不惯洋文?总不能因为自己穿的马褂油迹斑斑,你就说穿西服是大逆不道的吧。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r&}YE RpK"m

6d t'yv#`-H+i/wmP  西风东渐,与东风西渐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我们的春节传统节日,在不少国家和地区也是很有市场的,外国人甚至也懂得贴窗花、挂灯笼,甚至还参与节日里的花车游行、舞狮子表演,也没见人家的专家学者脸色凝重地说:遭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受辱了!更离奇的是,有专家认为,“有些学校组织学生给长辈洗一次脚,是一种形式主义,弘扬传统要扎扎实实体现在生活中”。又要弘扬传统孝道,又看不惯学生给长辈洗脚,解构起来一套一套,就是从不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思路。给长辈洗脚还不算“扎扎实实”的现实生活,难道要让孩子们给外星人洗脚才算?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u"`r+fK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E I}5C*u

  提到传统文化,就让人头大。诵读经典不算,给长辈洗脚不算,过洋节又叫丢了传统,说洋文又令传统很神伤——那这个传说中的“传统文化”究竟是“神马”玩意?可意会不可言传?说到传统,我倒想起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一句话: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创新才是硬道理,除旧布新才有未来。好的东西不能丢,但我们也不能总是活在过去。再说了,传统文化要赢得更多的粉丝,你不能搞得像个怨妇似的自怨自艾,你得和洋文化勇敢PK,以实力证明自己受得起现代人的膜拜与臣服。

@p(G5}+gYT8k%I

6S9`cS2CV  当然,研究“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践”也不是没有必要。只是,现在的孩子也不是好忽悠的,千万别以为自己都拎不清的东西就能蒙得了聪明的下一代。类似“平安夜堵车是传统文化缺失”的伟大成果,还是敝帚自珍的好,千万不要拿到孩子面前去显摆,不然,孩子们会以为传统文化就是玩脑筋急转弯的。 (来源:时代商报)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w-A}-]x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q3V4_F [uG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z*}8B|2FR

TAG: 传统文化 圣诞节

字号: | 推荐给好友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seccode